張銘賢:掌管新加坡40%經濟的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04日 14:16 經濟觀察報 | ||||
——專訪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主席張銘賢 本報記者 郭為中 新加坡報道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The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EDB,簡稱“新加坡經發局”)掌握著新加坡國民生產總值約40%的產業,擁有職員約500人,可謂新加坡的“第 2001年以來受全球經濟衰退影響,新加坡經濟呈現萎迷,企業裁員。新加坡政府采取為企業減稅等多項措施刺激經濟,公務員也被迫降薪——包括經發局主席在內。 7月16日,本報記者在新加坡經發局的總部大樓中,采訪了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主席張銘賢。 經濟觀察報:新加坡為了振興新加坡的經濟,今年推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減稅計劃,具體內容如何? 張銘賢:新加坡的公司稅收,今年開始從以往的24.5%降低到22%,而且22%是從2002年會計年度開始。目標是到2005年再降低到20%。 在個人所得稅方面,以往最高稅率是26%(年收入在50萬新幣以上),這個數目也在今年降低到22%,同時,在降低最高稅率時,其它的稅率也向下調。同樣到2005年,個人最高稅率也將下降到20%。 經濟觀察報:中國企業來新加坡投資是否會有行業的限制? 張銘賢:在行業吸引投資方面,新加坡政府沒有明文規定哪個行業有限制,這取決于公司本身的優勢和希望進入新加坡的哪個行業。 經濟觀察報:中國和新加坡的貿易總額是400億美元左右,其中200億左右是投資,200億左右是貿易,經發局是否滿意這樣的狀況?是否規劃一定的投資和貿易的比例? 張銘賢:我們沒有制訂認為怎樣的比例更合適。最重要的是,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和新加坡企業根據自身發展的要求,有更多可以合作的地方。從中國企業的角度,我們新加坡所能提供的是非常國際化的一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中國公司可以和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企業進行交往、合作、貿易和投資,這是新加坡可以給中國企業最高的價值。 新加坡小到可以全部放進中國的太湖中,但是我們引進了6000多家跨國企業,這些跨國企業并不是全部在新加坡進行貿易,更多的是在研發、尋找新的專利等。通過這樣一個平臺,中國企業也可以在這個市場中尋找技術伙伴,或者尋找一些新的技術和專利。 經濟觀察報:中國政府在制訂中國經濟發展的時候,會有五年計劃、十年計劃,新加坡有沒有這樣的長期計劃?如果有,您預計新加坡五年、十年以后在亞洲的經濟地位將會如何? 張銘賢:新加坡政府在制訂經濟戰略的時候,盡量具有前瞻性,但是我們并沒有五年或者十年的計劃,更重要的是由市場經濟來帶動新加坡經濟的整體發展,我們要了解我們的長處何在,并考慮如何把我們的長處發揮到淋漓盡致;如果有弱點,我們盡量彌補我們的不足,使得我們這里的企業,包括中國企業都能獲得最大的利益。這種利益增長和再投入,就使得新加坡能夠永遠保持活力。 新加坡也和許多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如新西蘭、日本,包括東盟也有這樣的一個體制,同時我們和美國也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我們和中國、加拿大也達成了這樣的共識。 另外,國際投資者認為,新加坡的信用度非常高。在投資上的政策保障非常好,政局也非常穩定。 新加坡是世界的大港口、物流中心之一,也是信息中心。 我們做的經濟計劃都是根據這些新加坡的實際情況和企業的需要來制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