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放縱美元縮水懲罰法德兩國 歐洲態度讓人費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7日 07:24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林越 ●各國政府已經習慣了由歐洲央行來處理所有與貨幣政策有關的事宜,但事實上并沒有任何條文要求政府始終采取回避與默認的態度 ●歐洲中央銀行承襲了德意志銀行的傳統,力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定,這與美聯儲的 5月7日美國白宮發言人弗萊舍重申了美元政策的一貫立場,之后數日,歐元兌美元的匯率一路上漲,連創新高。為了緩和歐洲的不安情緒,5月11日美國財長約翰·斯諾再次強調了美國沒有放棄強勢美元的政策,然而這一次他也沒有隱瞞地說“當美元處在一個低價位的時候,無疑是有利于出口的”,這一表白的話外音似乎提示我們,或許美國政府并沒有像他說的那樣極力維持美元的價值,相反的可能還樂于見到目前的態勢。 長久以來強勢美元是美國緩解經濟過熱的有效手段,然而隨著網絡經濟泡沫的消失,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特別是在對伊戰爭以后,布什政府的工作重心已轉移到拉動經濟上來。在現在這個時間美元的一定貶值顯然可以達到以出口帶動經濟,并平抑貿易逆差的目的。美林證券估計歐元的升值會給美國的經濟增長帶來2個百分點的上升,相反造成歐元區1個百分點的損失。于是乎,我們更可大膽地猜測,這一輪的美元縮水可能正是美國對法、德兩個在伊拉克問題上和自己唱對臺戲的國家進行經濟懲罰的一個方式,因為后兩者的經濟都極大地依賴出口。 利益受損 如果說美國這種不露聲色的態度是符合邏輯的,那么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在歐洲大陸居然也是一派無憂無慮的景象。8日歐洲中央銀行作出了維持3個主要利率不變的決定,隨后行長維姆·杜伊森貝赫表示“目前的匯率水平沒有過度的跡象”。5月12日在布魯塞爾聚首的各國財務部長異口同聲地說,“穩定、強勁的歐元是符合歐元區和世界經濟利益的”,法國財務部長梅爾更是在早前顯示了巨大的樂觀“只有在歐元爬升至1.2或是1.25的水平時,才會開始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與各國政府的龐大自信相對的是各獨立研究機構的不同程度的憂慮。法國經濟形勢觀察協會的席萬就指出“美元每下挫10%,歐元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就將在第一年下跌0.8%,在之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下跌0.16%”,這一預估與國際結算銀行的研究不謀而合,后者估計今年歐元區的整體增長只接近于1%。美林證券也稱歐元的升幅已經抵消了歐洲中央銀行之前下調利率帶來的效果,使得貨幣形勢比起一年前來顯得更為嚴峻。 來自工業界的怨聲更加凸顯了這種分歧,特別是那些以出口為主或是在美國有分支機構的公司。事實上,在全球化的自由經濟中,各大跨國集團都面臨著殘酷的競爭,而匯率的波動有時往往是致命的,幾分錢的上漲或下跌就會失去或是贏得一個市場。 進退維谷 兩國貨幣之間的匯差將直接影響兩國的外貿交易,這是一個淺顯的經濟學常識。作為共用一種貨幣的歐元區各國,在對亞洲區的投資受到“非典”的影響后,本來就極為重要的對北美的出口業務就顯得更為珍貴了,于是歐洲各國在現今情況下的觀望與謹慎態度就有些讓人費解。 事實上,并非沒有國家首腦意識到這個問題,法國總理拉法蘭就在5月9日的講話中說,歐元與美元的關系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令人憂慮的,事實上,如果目前的這種匯率繼續長期保持下去,我們的外貿會面臨損失。”然而這種來自官方的聲音實在是太微弱了,問題的關鍵其實是在于各國政府對于自己和歐洲中央銀行之間關系的一種誤解。 自從央行取得了超然的獨立地位以來,各國政府都習慣了由他來處理所有的與貨幣政策有關的事宜,但事實上并沒有任何條文要求政府始終采取回避與默認的態度。相反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明確規定了在貨幣政策上政府與央行的合作關系,即央行負責歐元區內經濟與物價的穩定,反映在具體的要求上就是將通貨膨脹率控制在2%以下;而各國政府則負責經濟發展和監視對外的匯率。 很自然,央行在2%通貨膨脹率的硬性任務指標下傾向于高價值的歐元,因為就技術層面來看,強勢歐元可以緩解通脹壓力。而本該確定匯率政策大方向的政府,在這個新近獨立又頗有權威的機構面前,顯得縮手縮腳,即使經濟蒼白無力,也不愿冒著背負干涉央行自由的罵名來施加壓力。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對方倒是很清楚自己的責任,央行行長維姆·杜伊森貝赫就不只一次地強調歐洲經濟的改善“不是我們的任務,應該由各國政府來努力”。于是一方面,美國在重申強勢美元政策的同時,實際上維持了相對貶值的美元,而另一方面歐洲各國雖然感覺到了歐元升值對經濟帶來的負面作用,卻沒有人采取有效的措施。 反應遲緩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歐洲中央銀行承襲了德意志銀行的傳統,力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定,這與美聯儲的靈活作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的首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具體到數字上就是低于2%的通貨膨脹率和極為謹慎的利率變化;而后者則要在各種經濟波動中,采取有效措施來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這反映在行動上就是不斷的利率調整。 就在美國將貸款利率下調到1.25%的時候,歐洲中央銀行才不緊不慢的前后總共降低了0.75個百分點,在美國再降息的可能性大于歐洲的市場共識下,2.5%的利率顯然還會持續吸引國外資金的流入,從而將歐元定死在高價位上。 另外,歐洲中央銀行還是發展與穩定協定的忠實擁護者,在這個協定中3%的政府財政赤字上限已把法德兩國搞得焦頭爛額。穩定壓倒一切的政策取向使央行在經濟變化中,顯得反應遲鈍,而老是處在亡羊補牢的位置。正如加拿大商業銀行的弗里曼估計的“由于歐洲中央銀行遲緩的應對傳統,歐元上升將會把歐洲經濟的發展空間壓縮在0.5%到1%之間”。 “老歐洲”的保守政策對于長期的經濟影響尚難確定,但就短期而言已基本肯定是弊大于利的。在理論界要求改革的呼聲中,歐洲中央銀行在5月8日修改了貨幣政策的大戰略,重新定義了物價穩定的內涵,把低于2%的通貨膨脹率改為接近2%,然而這個新定義依然顯得模棱兩可而缺乏實際應用性。歐洲政府在外匯政策上的軟弱和央行“等等看”的一貫姿態使我們有理由相信目前的匯差格局不會在短期內改變,而歐洲經濟也依然不容樂觀。(作者為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博士) 《國際金融報》(2003年05月27日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