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改革勇氣應與理性并重 全球經濟大手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1日 13:01 新華網 | ||
各國政府要開始對經濟下猛藥了!從2000年經濟初見頹勢以來,各國政府紛紛降息、減稅、擴大公共支出……以為只要熬過低潮,景氣好轉時就能趁勢起飛。但是經濟卻遲遲不見有明顯起色,貨幣政策已經逼近極限,各國利率多在四十多年來的低點,不少已經接近于零,仿佛陷入經濟學的“流動性陷阱”中,利率再降也沒什么用。 怎么辦呢?IMF的報告指出,短期的刺激方案無效,顯然經濟遭逢瓶頸,必須深層改革 亞洲:向呆賬開刀亞洲的第一要務就是清理金融體系。東亞呆賬最嚴重的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都以清除呆賬為目標。 日本期待在2005年3月以前徹底解決呆賬問題。經濟財政政策擔當大臣竹中平藏兼任金融廳長的新職務后,在去年10月底推出新的計劃,預計在今年4月開始進行會計改革,要求銀行更嚴格地清理呆賬,并處置無法支付貸款本息的借款人資產。 這么一來,銀行呆賬與問題企業都將無所循形,清除過去,打銷呆賬的障礙。“沒有銀行或企業大到不能倒。”竹中平藏接下金融廳長職務之初曾大膽放言。 即使是逐漸走出呆賬風暴的金融風暴受創國,也在進行新的金融市場工程———盡快消化資產管理公司買下的呆賬。目前只有馬來西亞的資產管理公司幾乎完全出清從銀行買來的呆賬,印尼、泰國與韓國的資產管理公司分別只處理了約二至六成買來的不良資產。 這些不良資產無法完全清除,金融體系就沒有信心或空間擴張信用,振興經濟。也因此,到目前為止只有韓國和馬來西亞銀行體系的貸放金額超過金融風暴前的水準,印尼、菲律賓、泰國雖然呆賬得到控制,但是信用規模仍不如金融風暴前,因為“銀行還不敢借錢,”lMF指出,這也是亞洲金融重建的重要關鍵。 歐洲:勞動市場動手術《經濟學家》指出,抑制歐洲經濟大幅起飛的癥結,是勞動市場僵化,無法善用人力資源。 綜合IMF與OECD的統計.就可以解開這個謎團。以2001年為例.德、法、意的平均每小時產出分別比美國高出6%一17%,但人均所得卻只有美國的七成左右。 再深入研究勞動資料則可以發現,原來這些歐洲國家的每人平均工時只有美國的七至八成,勞動參與率也比美國低。IMF報告據此分析,只要歐洲人愿意提高工時,多工作幾個小時,經濟成長就可能突破瓶頸。 因此,包括英、德、法、意等歐洲主要國家都推出勞動市場改革。他們的做法包括降低工時(以吸引更多人力投入)與企業負擔、放寬企業聘雇與裁員、退休規定、鼓勵聘用兼職與臨時人員、降低低收入者稅賦、調整失業救濟……,希望能吸引企業多聘人,鼓勵民眾投入職場。 歐洲人厭倦的不只是僵化的勞動市場,他們也開始挑戰歐盟幾近一元化政策的權威。 在歐盟的穩定暨成長協議下,采用歐元的國家不能因地制宜地決定自己的利率。現在.有人提議要求英國和愛爾蘭增稅,以免因為這兩地的企業稅賦比歐陸低,而“不公平”地吸引企業投資。“各國控制自己的財稅政策,這是不可逾越的界線!”英國和愛爾蘭都覺得這真是不可思議。 大家也開始挑戰歐元區的財政赤字限制。葡萄牙與德國觸犯每年財政赤字不得超過3%的戒律,經濟卻還是無以為繼。歐盟開始有官員提議,應該在經濟不景氣時有條件地放寬這項限制,讓負債有限的國家以赤字投入投資,啟動經濟。如果順利,在未來三四個月就可能改寫這項規定。歐盟執委會主席普洛迪強調:“這項協議應該嚴格,卻不失彈性。” 美國:重塑市場信心美國近來經濟復蘇走緩的癥結出在企業財報與金融業舞弊案,使得大家對市場失去信心。 《商業周刊》分析,美國各部門盡快制定了新的關于會計師與企業財務揭露、公司治理的規定.“股東清算損失,繼續工作:銀行打銷呆賬,舔舔傷口,繼續做生意”,免除了像日本問題一拖就是十年的疑慮。 但是關于股票選擇權的會計處理與金融業利益沖突的爭議,卻還懸而未決。背后牽涉到的企業、員工與金融業的既得利益,以及實地運作的困難,繁復而難以理清。 幸好,這兩大障礙最近都出現改革端倪。 美國面臨更大的壓力,要將選擇權成本入賬。去年11月,國際會計標準局建議,企業須以市價在市場上買回股票,再以低價賣給員工、高層主管,其間的價差本來就是企業的支出。所有的歐洲上市公司已經決定,將在2005年采用這項建議。這么一來,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與企業都會面臨這方面的壓力。 將選擇權作為費用入賬,將嚴重沖銷企業獲利。《商業周刊》指出,如果把員工股票選擇權當作費用認列,那么2002年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的平均凈利將比原先公布的數字低9%。所以許多企業,尤其是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均曾公開反對將選擇權入賬。 不過最近出現新的建議,可望為這個問題解套。《華爾街日報》指出,券商們可能每年分別出資5000萬到1億美元來贊助獨立券商制作研究報告,提供投資相關訊息給一般投資人,以免個別機構為了爭取業務而做的研究報告誤導投資人。 改革:理智與勇氣這些改革者建議都切中各國要害,但在實施時,雖然明知如何改革才能解決問題,卻不免遭到阻力。 在日本,有望扭轉局勢的改革方案出爐后,多數人卻并不捧場,引發股市爆跌,因為改革將沖擊自民黨的企業陣營。 在德國,工會罷工反對搞勞動改革。此外,為了緩解財政窘境,考慮增稅的提議一出,街頭巷尾就唱起了“課稅歌”,這首歌迅速竄到流行排行榜首位,比麥當娜的新專輯還受歡迎。 在美國,CNN報導,親商的共和黨中期選舉大勝,加上強有力改革的證管會主委皮特離職,原本就不想改革的企業與金融業開始觀望,希望緩解改革與拖延各訴訟和解的進度。原來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改革新議題,現在“越來越受質疑”。 “改革需要勇氣,”挑戰各種勢力。《經濟學家》重申,經濟改革成功的關鍵,是人人都要從理性出發,堅持好的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