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戰爭有多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09日 10:57 財經界 | ||
不熄的戰爭之火總在波斯灣,是因為那里有石油嗎?世界力量格局中最被忽略又常成為新聞熱點的總是中東,是因為兩河流域的版圖很像頭版頭條嗎?最愛打仗又老打不贏的總是薩達姆,是因為他不怕受傷嗎?……今天,美國數十萬大軍、數十艘戰艦在波斯灣、在地中海、在整個中東戰略要地橫刀立馬,使巴格達上空的黑云更加的黑,是什么緣由使得戰爭不可阻止,戰爭帶來的石油價格波動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增長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本刊特邀著名軍事戰略專家、國防大學教授沈偉烈、國家計委能源所所長周大地、副研究員楊青撰寫本期封面文章。 沈偉烈/文 黑金霸權有多黑 海灣戰爭結束后,美國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決心和政策從未改變,美伊雙方長期處于敵對狀態。美國把向敢于挑戰其戰略利益的伊拉克稱為“無賴國家”、“敵對國家“。1998年美國國會通過“解放伊拉克法”。2001年小布什執政、特別是“9·11事件”以來,小布什政府一再指斥伊拉克是恐怖主義國家的“老巢”之一。2002年初,布什的國情咨文更將伊拉克視為“邪惡軸心”,是一個“煽動支持和制造恐怖“的國家。后來又提出伊拉克是美國七個核打擊對象國之一。可以說,這10余年來,美國在政治上孤立伊拉克,制造種種借口懲罰薩達姆,經濟上對伊實施長期制裁,企圖搞垮伊拉克;在軍事上借口伊制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其進行無限期的核查;又在伊拉克領空設置所謂北方“安全區”和南方“禁飛區”,美英戰機時不時進行侵略性的轟炸;直至采取暗殺、支持扶植伊拉克反對派手段,為的就是要推翻薩達姆政權。 2002年下半年以來,美國借口伊拉克生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美國安全,準備大動干戈,調集數十萬大軍,動用戰機、航母、導彈等高精尖端武器,準備實行“先發制人”軍事戰略,對伊進行軍事打擊。目前美國武裝力量已經開始向伊拉克周邊的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爾和阿聯酋等國的陸海空軍基地與海灣和地中海東面海域結集。美國原先企圖排斥聯合國安理會,但在中國、俄羅斯等大國明確必須在聯合國框架內和平解決伊拉克核武檢查問題的壓力下,放緩了戰爭步伐。2002年11月通過了第1441號決議。然而美國在聯合國派遣核武人員對伊拉克進行檢查的過程中,又借口伊拉克“嚴重違反”1441號決議,準備立即動武,搞掉或推翻薩達姆政權。 美國不惜代價非要一戰的真實意圖是什么?當年老布什為其出兵海灣打擊伊拉克解釋說:“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儲備的控制權落入薩達姆手中,那么我們的就業、生活方式,我們自己的自由和世界各國友好國家的自由都將蒙受災難”。對美國而言,控制海灣石油是涉及國家利益的大事。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確實是一個直言不諱的“君子”,他說“美國為什么開戰,我們既不是為了民主,也不是為了自由,而是為了石油”。因此,美國的中東地區地緣戰略,是遏制兩伊(伊朗、伊拉克)、控制石油、排斥包括俄羅斯等大國,獨掌中東事務。 法國傳媒說,從美國的“反恐征戰嗅到石油味”,認為五角大樓向薩達姆揮舞大棒,真實意圖是要將伊拉克的大量石油握在美國手中,進而控制中東的石油。這一點,伊拉克薩達姆看得很清楚,他告誡阿拉伯兄弟,“美國佬要的并不是我薩達姆,而是阿拉伯石油”。 美國反伊倒薩戰爭如果打響并取得“勝利”,它不僅可以占有伊拉克豐富的石油資源,又進而能控制中東海灣的石油資源。這樣美國獲取了操縱世界經濟發展的“王牌”,既保證了美國石油能源的供應,同時可左右歐盟與日本等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雖然對俄羅斯石油市場波及不大,但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所需石油供應會產生不利影響。 海灣石油作為一種戰略資源,被譽為“黑金”,象征著金錢、權力甚至霸權。石油也是一種武器。第3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使用“石油武器”,導致西方世界經濟一度衰退。一些戰略家和能源專家認為: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全球。 黑金戰爭有多黑 世界發展離不開海灣黑金。美國對海外石油的依賴為51%,其中30%來自中東;西歐60%的石油依賴進口,其中60%來自中東;日本更是嚴重依賴石油進口,其中80%來自中東。因而說,美歐日等國家和地區,對中東海灣的石油高度關注,是可以理解的。 伊拉克是海灣地區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資源第二大國,又是歐佩克重要成員國。據2000年1月1日的統計資料,伊拉克的石油儲量為152億噸以上,占世界石油儲量的11%還多,占歐佩克成員國的14.1%。伊拉克的石油產量較大。1990年海灣戰爭前,石油產量高達1.7億噸;在嚴重的經濟制裁打擊下,1999年還達到1.3億噸。2001年估計年產1.5億噸左右。有資料報道,伊拉克每天出口石油200多萬桶,這在國際石油市場的作用非同小可。世界需要伊拉克的石油能源供應。其實,美國這幾年雖與伊拉克劍拔弩張敵對爭斗,還是通過第三方進口了不少伊拉克石油。據美國能源部經濟資料顯示1998~1999年美國進口伊拉克石油占其整個進口的8~9%,美國事實上成了伊拉克石油的最大買主。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一篇文章里寫道:“總統本人是石油商,副總統切尼也是。國家安全顧問賴斯是謝夫隆石油公司董事會的成員——她甚至擁有一艘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油輪”。因此看看布什政府的班底,更不得不令人確信其“石油思維”:如果控制了2/3儲量的中東海灣石油,將其變成山姆大叔的“盤中餐”的話,他們就在經濟全球化中獲取了一把“尚方寶劍”,可以隨時卡住別人的脖子。 回顧十余年的歷史,海灣地區發生的戰爭,實際上都是奪取石油的戰爭。不論是20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還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戰爭,還是1991年美國發動的海灣戰爭,無不是伴隨著石油的爭奪“黑金戰爭”。 石油觸動哪些國家神經 過去30年中,石油價格曾因中東政治軍事危機而3次大漲。上世紀70年代初的石油危機,就導致了全球經濟蕭條。而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原油價格一下竄升超過40美元,也使世界經濟遭到打擊。而一些分析家認為,目前的價格已經將1—5美元的戰爭風險包含在內,也就是說,對攻打伊拉克的擔心已經包括在這個價格之中。倫敦的國家經濟社會研究所的佩因認為,如果油價連續保持6—9個月的高水平,世界經濟就可能出現衰退。紐約的研究公司-歐亞集團總裁布萊默則把問題看得更加尖銳:鑒于日益嚴重的巴以沖突,如果中東局勢失控,可能對石油市場具有長期影響,把世界推進經濟衰退的大災難。 因此,一些國家對伊拉克即將到來的變局坐立難安。近日俄羅斯報紙上有多篇文章憂慮“倒薩”戰爭對俄經濟的影響,他們的擔心主要有兩個:一是油價下跌將沉重打擊俄羅斯在石油出口帶動下的經濟,俄大約40%的出口收入來自石油;二是俄羅斯石油公司在伊拉克業已取得的利益會被損害甚至喪失殆盡。 無論國際油價如何,這一次受到最大影響的應該是伊拉克及其周邊的鄰國。有西方情報機構認為,伊拉克周邊的國家才真正是伊拉克這次要重點打擊的對象。新的聯合國對伊制裁決定則要求,伊拉克的鄰國約旦、敘利亞和土耳其3國密切與伊拉克的石油合作,以達到有效監督巴格達石油出口的目的。 約旦的石油幾乎百分之百來自伊拉克,伊拉克這一次宣布退出國際石油市場時則繼續向約旦出口石油。很明顯,為拉住約旦,伊拉克警告它不要與美國等走得太近。 敘利亞在與伊拉克的關系僵持了20年之后,好不容易在去年重新開通了一條從伊拉克到敘利亞煉油廠的輸油管道。眼下,這條管道就有可能因伊拉克的決定而被阻塞。 海灣戰爭之前,每天有150萬桶伊拉克石油經過土耳其的輸油管送到地中海港口德爾蒂約爾,海灣戰爭后的制裁使得土耳其喪失了數十億美元的石油過境收入。 如果美英想通過聯合國實施其所謂的“聰明的制裁”決定,聯合國就必須向約旦、敘利亞和土耳其彌補因伊拉克停止出口石油而遭受的損失。 會危及中國能源安全嗎 我國自1993年起從自給自足石油國家變成了一個進口石油的國家。我國目前石油產量僅能滿足需求總量的70%,進口石油占能源消費量的30%。石油進口的2/3來自中東海灣地區的伊朗、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等國。國家計委的一項統計表明,近十年來,伴隨著我國現代化經濟的迅速發展,其能源的消費量也穩步上升。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9.7%,石油消費量年均增長5.77%,而石油供應年均增長僅為1.67%。1996年我國成為原油凈進口國,2000年共進口原油,成品油7000萬噸。據統計,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由1996年的6.6%上升為2000年的25%,預計到2005年,進口原油占國內總需求的比例將提高到32.5%。在大量依靠進口石油來支持經濟的發展,總會受制于人。從油價上說,對中國經濟同樣產生抑制作用。 維護經濟安全在國家安全中成為突出問題,其中石油安全已成為一個日益緊迫的大事。我國最關鍵、最根本的靠國內資源保證,強化石油勘探和開采;另外通過進口來源多元化實現,后者不僅是保證石油能源供應的持續穩定,而還需發展海外力量維護能源通道運輸的安全。如我國2001年進口6500萬噸原油,大約60%是由海灣出發,經北印度洋航線,通過馬六甲海峽、南海航運進入中國。還有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制度,據稱從2003年開始在東南沿海地區建立陸地石油儲備基地。 美國反伊倒薩戰爭開戰的話,將會影響我國獲取中東海灣石油能源。戰爭打響后,中國途經海灣的石油運輸可能被近中斷,對我國石油供應造成不利影響,這是必須慎重對待的嚴重問題。為此,我國呼吁美伊雙方采用在聯合國框架內以和平方式解決伊拉克問題。 戰爭枝枝葉葉關乎石油 康玉良/文 隨著美國軍事打擊伊拉克的威脅和軍事部署緊鑼密鼓的展開,英美兩國爭取盟國支持和有關國家默許的外交斡旋也在加緊進行。軍事打擊伊拉克會給復蘇前景本就不十分樂觀的世界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也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 20世紀下半葉爆發的歷次中東戰爭都與石油息息相關。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因埃及總統納賽爾決定從英國手里收回蘇伊士運河而引發,但根源在石油。當時,英國等西歐國家對海灣石油嚴重依賴,而大部分石油必須經蘇伊士運河運輸。時任英國首相的艾登聲稱:“沒有蘇伊士運河運入的石油,英國和西歐的工業便不能保持運轉。”為奪回運河,英法和以色列于當年10月29日出兵攻打埃及,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國家給予埃及堅決支持,敘利亞、黎巴嫩和約旦切斷了輸油管道,沙特停止向英、法供應石油。石油供應中斷給了英、法致命打擊……通過這場戰爭,石油生產國體會到了石油的“威力”,60年代石油生產國成立了自己的組織———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這一組織在以后的國際石油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又一次使用了“石油武器”。戰爭爆發后,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國宣布對美石油禁運。可阿拉伯人這次輸掉了戰爭,蘊藏豐富石油的西奈半島被以色列占領。 石油價格因中東政治軍事危機而出現3次大漲。上世紀70年代初的石油危機,就導致了全球經濟蕭條。而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原油價格一下竄升超過40美元,更使世界經濟遭到嚴重打擊。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再次動用“石油武器”支援埃、敘等國。戰爭爆發不久,阿拉伯產油國就一致決定立即實行減產,逐月減產5%。隨后,各國紛紛對美禁運。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還大幅提高油價,各國還乘機推行石油國有化政策,將西方石油公司股份收歸國有。減產、禁運和國有化等一系列行動導致油價飛漲,從而觸發了二戰后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 1980年,世界第三大產油國伊拉克和第五大產油國伊朗之間爆發戰爭。兩伊本來就有尖銳的宗教矛盾和領土爭端,但石油因素也不可小視。20世紀70年代的高油價為兩伊積累了龐大的石油財富,隨之而來的就是兩國稱霸海灣的野心急劇膨脹,并大量購買軍火。此外,伊拉克還對與其接壤的伊朗胡齊斯坦省虎視眈眈,而該省的石油儲量幾乎占了伊朗石油儲量的90%。戰爭期間,雙方都竭力破壞對方的石油設施,轟炸產油基地。兩個產油大國間的戰爭引起了世界石油市場的動蕩和供應緊張,歐佩克油價一度漲至34美元一桶,從而釀成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 1990年的海灣危機和其后的海灣戰爭更是一場石油戰爭。不管是伊拉克吞并科威特,還是美對伊動武,都與石油利益緊密相關。因此,老布什為其出兵海灣辯護說:“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儲備的控制權落入薩達姆手中,那么我們的就業機會、生活方式、我們自己的自由和世界各友好國家的自由都將蒙受災難。”對美而言,海灣石油是其“國家利益”。海灣戰爭使伊、科石油業遭到嚴重破壞,科7000座油井被點燃,油價一路飛漲。1990年7月一桶只有14美元,到10月則突破了40美元,布倫特油價一度達42.10美元一桶。不過,這次高油價持續時間并不長,與前兩次危機相比,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要小得多。 然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全球化程度的加劇、新油田的發現、非OPEC國家產量的增加、技術的更新、經濟合作的深化,導致控制中東油價的OPEC石油產量從全世界的80%(20世紀70年代)下降到40%,使得OPEC越來越不能輕易動用石油武器。“石油武器”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阿拉伯國家不會為伊拉克實行停產或禁運。”沙特阿拉伯王儲這么評價伊拉克提出的石油禁運提案,“舉起石油武器的人,傷害的只有自己”。 9·11后,國際政治格局發生重大的變化,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世界各主要國家都和美國改善關系,甚至OPEC都不再及時啟動“油價自動平衡機制”。即便發生阿拉伯國家不愿意看到的伊拉克戰爭,只要大規模戰爭不爆發,對油價的影響也不可能有海灣戰爭時候的大。 中國石油安全與市場化 □楊青 周大地 2002年1月份美國將伊拉克視作“邪惡軸心”之首開始,美國的“反恐”戰爭進一步“擴大”到了伊拉克,并不斷形成“到薩”高潮,對國際油價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2002年國際油價出現的幾次高漲,與戰爭形勢發展完全一致,國際上“恐怖”與“反恐怖”矛盾每激化一次,國際油價就上漲一次,事實再次證明了國際局勢的動蕩對國際石油價格的嚴重影響,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直接給國際油價發展帶來了“決定性”的不確定性。鑒于石油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石油供應對外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在此國際大背景下,中國石油安全問題再次引起各方面的密切關注。中國石油供應體系正在面對動蕩不安的國際局勢的考驗。 中國石油供應的“不安全”性體現在多個方面,對外依存的增大、企業石油庫存量過低、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尚未建立、石油進口外匯支出逐年增加、進口通道安全性變差、國內石油價格過分依賴國際油價、國際石油地緣政治的重大變化等等都對中國獲得穩定、可靠、安全的石油供應產生影響,國內石油供應既存在價格急劇變動的經濟風險,也存在石油供應階段性、部分性供應中斷的隱患。 解決中國石油供應“不安全”性的手段也很多,其中盡快抓緊建立和完善中國石油市場體系應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中國石油市場體系和市場機制的嚴重不完善扭曲了供求關系和對未來的有效期望,中國石油用戶既不能有效預見石油市場的“不安全”隱患,也不能在“危機”面前采取有效的經濟和市場手段化解危機。在一定意義上說,石油市場體系和機制的嚴重不完善已經成為中國石油市場“不安全性”的根本性因素之一。 如何應對國際石油市場“短期性”動蕩 從近幾年國際油價的發展軌跡看,隨著世界產油國和消費國對石油市場認識的不斷成熟和理性化,以及國際石油市場的不斷完善,國際石油市場正在趨于成熟和穩定,受國際石油市場供求關系和國際政治格局動蕩影響,石油市場動蕩基本處于“短期”的和“可控”的狀態。1986年以來,世界主要產油國和消費國吸取了幾次石油危機的教訓,采取了有效的合作,OPEC組織制訂了油價機制,總體上控制了國際油價的運行態勢,國際石油市場基本處于有規律的周期性漲跌狀態,類似1973~1985年的持續高油價時期已經不會再次重演。 以國際政局急劇動蕩的2002年國際油價發展為例,在戰爭陰影下出現了3次高峰:4月~5月隨著巴以沖突升級和伊拉克宣布“石油禁運”,油價出現動蕩性上漲;8月~9月份,美國對伊拉克戰爭形勢緊張,油價再次動蕩性上升;11月~12月,受伊拉克核查帶來的戰爭威脅和委內瑞拉事件,國際油價又一次上漲。盡管戰爭威脅一再刺激國際油價的上漲,2002年度全年油價仍然維持在2001年24.5美元/桶的水平左右,國際油價的大幅度上升一般僅僅維持幾天到幾周時間。 從OPEC組織看,OPEC國家對國際油價的控制也相當成熟和理性,不僅沒有響應伊拉克的“石油禁運”號召,反而繼續堅持OPEC油價機制,積極履行穩定國家油價的職責。為緩解受委內瑞拉國內局勢動蕩和美伊局勢緊張對國際油價的影響,歐佩克表示,將會每天至少增加50萬桶的原油產量,沙特阿拉伯甚至支持將歐佩克的原油日產量提高150~200萬桶,并希望挪威、俄羅斯和墨西哥等非歐佩克產油國家也采取相應的措施。 總之,總體上看,即使在目前戰爭陰影越演越濃的形勢下,國際石油市場仍然是可控的,國際油價暴漲暴跌和石油供應中斷局面一般也是短期的和暫時性的。而國際上應對短期石油的石油危機已經有相當成熟的經驗和手段,一方面主要石油消費國大都建立了國家石油戰略儲備,以應對短期的石油供應中斷(一般在90天左右);另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成熟和完善的石油市場體系和市場機制,現在的國際石油交易市場,可以對未來幾個月甚至兩年內的石油價格進行鎖定,有效規避了石油供應商、采購商和交易商的價格風險。比如,受國際油價上漲影響,2002年10月10日,中國國內民航票價平均上調了6%,而據報道,由于國外航空公司大多通過石油期貨進行了套期保值,鎖定了航油成本,同樣大量消耗燃油的這些航空公司此次并未提高票價。 中國市場體系存在嚴重缺陷 經過多次改革,特別是1998年以來石油工業的重大重組改制和隨后的重組上市,中國的石油產業市場化、國際化步伐迅速加快,但中國石油產業的市場結構仍然存在缺陷,制約了石油產業組織效率的提高。石油消費方市場程度的迅速提高和石油供應方的過度壟斷成為當前中國石油市場中的主要矛盾。 一方面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已經達到了相當水平,絕大多數商品價格已經放開,用油企業的經營銷售也已實現市場化。另一方面,中國原油、成品油供應仍然處于兩大集團的“地域壟斷”之中,原油、成品油定價機制仍然處于“與國際接軌階段”,不能充分反映國內市場供求關系。 中國石油市場的這對主要矛盾的斗爭與統一,將在一定時期內影響國內石油市場發展,并將最終被完善的市場經濟機制所統一。 盡管在部分地區的石油市場出現了“5分錢”的競爭,部分地區還出現了搶購加油站的“惡性競爭”,但真正意義上的有序、有益的競爭并未形成。相反,正是因為過度壟斷和管理缺位,為“過度競爭”、無序競爭和市場混亂創造了條件。因此,要解決“過度競爭”,首先應解決地域壟斷和政府宏觀管理問題,才能促進市場主體在市場中達到均衡,形成國家宏觀可調控的、相互平等的、有序的競爭格局。 從市場主體和機制上看,中國石油市場的發育和形成仍然任重道遠。目前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石油公司下屬油田和煉油廠作為“成本中心”,是完全的生產車間,特別是石油公司改制上市后,進一步強化了對下屬企業的控制力,目前國內的石油市場基本是一個“兩個人”的市場,從供應方看,市場主體嚴重缺乏。 從企業內部來看,目前兩大石油公司的銷售系統基本沿用了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石油分銷體系,形成了龐大的、長鏈條的多級批發零售系統,機構重疊、人員臃腫、效率低下、反應遲鈍。既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市場運作,離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去甚遠。鐵路、交通、民航、農業和林業等石油專項用戶也均沿襲傳統銷售模式,形成各自獨立的銷售系統,難以成為石油市場的主體。在市場主體缺位的“市場”內,建立石油市場經濟體系成了無本之木。 石油外貿公司各自按國家分配的計劃指標分月度組織進出口,基本上采用現貨貿易方式從國際市場購買石油,經常出現“買漲不買落”現象,在增加進口成本的同時,也導致市場信息失靈扭曲。1999年是國際石油市場油價急劇上漲的典型的一年,也是中國石油市場“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體現“應變能力”的典型的一年,1999年1~2月份,在國際油價處于最低谷的時期,中國進口原油297.94萬噸,比上年同期反而減少了40%;1999年3月份國際油價開始大幅回升,而中國的原油進口也開始回升,當月進口原油433.25萬噸,成為1998年1月份以來進口最多的一個月,是2月份的2.6倍;在進口量不斷大幅上升的同時,中國進口石油到岸價也在同步上升,在進口量大幅度下降的1~2月份,平均進口單價為89.59美元/噸,到進口量大幅上升的3月份,這一數字則上升到92.07美元/噸。 總之,石油消費市場程度迅速提高和石油供應過度壟斷是中國石油市場中的主要矛盾,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這一矛盾將更為突出。盡管石油壟斷供應局面的結束已僅僅是時間問題,但如何在過渡期內抓緊建立市場運行機制和管理辦法仍然顯得尤為重要,“外力推動”并不能代替自身建設。相反,如果中國自身的體制和機制不能適應外來沖擊,中國將完全處于被動和難有作為者之中,形成更大的市場動蕩和市場失控局面。中國石油市場機制的建立與健全已經是中國石油發展戰略中需要解決的十分緊迫的重要內容。 石油市場的充分競爭和開放為期不遠 加入WTO后的規則改寫將導致中國成品油市場出現新的競爭態勢。一是成品油進口專營的局面將消失,即除了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中化3家公司,凡是符合國家有關資質要求的外商和國內企業都可以進口成品油,并且3年后不再有進口的數量限制;二是外商將進入成品油分銷市場,即打破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兩大石油公司專營成品油批發的局面。 一般來說,由于價格競爭是邊際價格的競爭,由于國內石油需求增長強勁,國內產量不能滿足消費,石油供應的新增部分可能主要來自進口石油,這部分石油價格對國內石油市場價格的引導作用將可能十分巨大。加入WTO后,隨著石油進口量和非國營成品油貿易量的大幅增長,非國營貿易對國內石油市場的影響力將是充分的,國內石油價格的市場化是大勢所趨。 而且,加入WTO后,殼牌、BP等超級跨國公司大規模進入中國成品油市場僅僅是時間問題,國內一些大型貿易公司在利益的驅使下也會尋求在成品油銷售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市場競爭強度會大大增加。可以預見,中國石油市場的充分競爭和市場開放的時間表,不會離中國加入WTO的過渡期后遠多少。 然而,市場對內開放的程度仍然遠遠跟不上市場的需要。有意無意之中,人們已經把入世承諾的時間表和相關內容當成了對內開放的時間表和內容,使得國內企業在對外開放之前失去了“練兵”和“演習”的機會,失去了市場占先的機會,失去了發現問題、糾正缺陷的機會。事實上,經濟全球化已是世界發展趨勢,石油市場不可能游離于這個大趨勢之外,單獨成為一個封閉的市場。建立國際性市場不僅應成為自覺地選擇,而且也是擋不住的客觀要求。在中國石油市場化建設進程中,這一點應當引起中國的足夠重視。 提高市場應對危機的能力 國際上,石油市場的國際化進程很快,發育程度也較高,較之其它產業的國際化進程更迅速,形成了全球化、整體化和競爭趨于均衡化的特征。各國的石油市場已形成一個互相聯系、利益共享的有機整體,共同在競爭中維持著市場的平衡和穩定。國際石油市場中,不僅石油消費國需要穩定的石油供應,而且,由于大多數石油生產國經濟對石油的依賴,他們也同樣需要穩定的石油銷路。 國內市場納入這個有機體,既可從市場競爭、供需矛盾的互容、互融和整體平衡中得到安全保障,也可通過國內外石油公司共同參與,實現多元化的石油進口,分散進口風險。相反,孤立的、封閉的市場不僅不能保障石油供應的安全性、穩定性,而且,由于缺乏經濟和利益的聯系,在國際石油供應動蕩時期,更容易遭受高油價甚至供應中斷的沖擊。在石油對外依存度逐年加大的時候,孤立的國內石油市場將更難以招架國際市場的沖擊。因此,確切地說資源和市場安全不等于壟斷,與市場國際化也并不矛盾。 因此,中國應立即著手放松石油市場準入管制,放開石油終端銷售市場,建立科學的現代石油市場,在對外開放之前首先對內開放。一方面,政府在放開石油價格的同時,建立起宏觀調控機制,真正掌握住市場管理和調控權;另一方面,打破國內石油市場的地域壟斷,積極培養市場主體,從開放市場、完善和規范市場入手,制定市場規則,形成合理的、有序的競爭格局,比如將分別隸屬于鐵路、交通、民航、農業、林業等系統的石油專項用戶的油品供應系統剝離出來,組建獨立的石油銷售公司,并享有石油進出口權,使之成為真正的石油市場主體,增強石油市場活力。同時,鼓勵其他社會資金進入石油流通領域,或以自愿互利為原則,通過參股、控股、聯營、收購等方式,整合社會力量,營造健康有序的石油市場。 在此基礎上,放開石油價格,形成中國自己的市場競爭性價格機制。中國是世界上成長較快的石油消費大國,石油消費的品種需求和地區差別十分巨大,因此形成中國自己的石油交易市場和報價系統意義重大。有必要建立國內石油現貨和期貨交易市場,達到發現價格、規避風險、跟蹤供求、調控市場的目的,正確快速引導石油生產、經營和消費。現階段,可以在現有的期貨交易市場中增設石油交易品種。 中國公司怎樣應對戰爭 □本刊記者宏飛 隨著中國石油對外依賴程度的提高,石油安全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記者從國家計委了解到,影響中國石油安全的因素包括以下幾點:一是進口來源相對集中、運輸通道單一。隨著亞洲石油供應缺口不斷擴大,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主要進口國將主要依賴中東石油地區。預測未來中國從中東地區進口石油占進口總量的比例將繼續保持在50%以上。在海上運輸線路上,從中東和非洲進口的原油將全部經過馬六甲海峽。二是中國備用生產能力和庫存水平較低。三是國家戰略石油儲備還處在空白狀態,很不適應石油供應格局變化的需要。 中國石化集團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煉制商之一,目前進口原油已占煉制原油總量的60%以上,國際油價波動和原油進口狀況直接關系到他們的經濟效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發展計劃部主任雷典武說:“我們也非常關注石油儲備問題。我國石油安全面對的主要問題不是世界石油資源的短缺或長期供應不足,也不會是出于政治軍事沖突而出現對我國實行的石油禁運,而可能存在出于中東地區的突發事件引起的國際油價波動或短期石油供應受阻,進而波及我國的可能性,我國的石油安全戰略應該針對上述特點進行設定。” 從國際上看應急石油儲備應采取政府儲備與企業儲備相結合的模式。目前,雖然我國石油開采、加工和流通企業已保有相當規模的周轉庫存,但由于國家沒有相應的法規和規章,因此,這些周轉庫存不應視為企業儲備。企業儲備的作用首先是在突發性事件發生的初期起緩沖作用,保證各企業的原油供應;其次是在國際石油市場劇烈動蕩情況下起平抑作用,保證各企業的整體效益;再次是在正常情況下起“蓄水池”的調節作用,保證各企業的生產平穩。 我國現有的石油儲備主要包括石油集團、石化集團、海洋石油和中化進出口總公司等石油企業的生產經濟周轉庫容,庫存水平偏低。考慮到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與經濟實力強大的美國、日本和歐洲各國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通過制訂相關法律法規和建立合理可行的管理體制,使國家石油儲備和企業儲備相輔相成,實現及時有效的應急和調控,以保障國家能源和經濟的安全。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發展計劃部主任雷典武認為:“考慮到中國石油石化企業負擔較重、競爭力有待進一步增強等情況,在步驟上應首先啟動政府儲備。” 作為中國最大的石油生產企業中石油集團也是這次應急方案的提議者。截止到2001年底,中石油集團擁有剩余原油可采儲量為17億噸,國內年產原油1.65億噸,占國內原油總產量的68%以上,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中石油集團規劃設計部的副總經理劉凱信說:“如何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確保國家能源和經濟安全將是我公司責無旁貸的使命,目前我們正加大馬力進行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