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石油價格一路狂漲 世界石油市場走向何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14日 11:02 新華網 | ||
薩仁 2002年,世界石油市場動蕩不安,石油價格跌宕起伏。剛剛進入2003年,美伊戰爭一觸即發,以及委內瑞拉石油工業的持續大罷工,帶動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一路狂漲,目前已突破每桶33美元。而全球經濟的回升乏力、國際反恐斗爭的風波無定,使國際社會對2003年世界石油市場的前景充滿疑問。 美伊戰爭將左右短期世界石油市場去向 新一輪美伊戰爭可能會很快打響,但兵者,詭道也,戰爭爆發的具體時間世人根本無法猜定。國際上許多人擔心,美伊戰爭是否是一場速決戰,而且局限于伊本土?伊軍會否打起游擊戰、破襲戰,甚至不惜燒毀油田,引發國際石油市場的長期恐慌,破壞世界石油供應? 面對動蕩的世局,各種擔心都是正常的。毋庸置疑,戰爭拖得越久,對世界石油市場的不利因素就越多、越大。但美伊戰爭所能直接影響到的伊拉克石油,對世界石油市場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呢? 事實上,伊拉克石油儲藏量雖大,但海灣戰爭之后一直在執行的石油換食品協議卻對其石油出口做了限制,日均在200萬桶上下。這個數量對現行國際石油市場影響甚微,其缺口也很容易為歐佩克的增產填平。而且美國及西方大國的戰略石油儲備足以應付戰爭期間的特別需求。美伊戰爭固然會引發油價快速上揚,甚至跨越每桶40美元大關,但其影響力可能會很有限,石油價格在一定時期后會逐步恢復至合理范圍。這一點,在上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所發動的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的歷史中已經得到充分證明。美國等西方國家在發動戰爭前都會綜合考慮各種戰略因素,包括石油價格問題,不會讓其失控。另外,戰爭剛剛爆發初期的油價暴漲,只是人們對戰爭引發動蕩的一種直觀心理反映,而隨著事態的發展,人們的心態一般會逐步穩定,帶動石油價格的逐步穩定。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另一種情況,美伊戰爭可能引發一些海灣國家的政治、社會、經濟動蕩,或者使美國陷入戰爭泥潭。在反美情緒刺激下,一些海灣國家的石油工人可能會舉行罷工,破壞石油生產機械,拒絕裝運石油出口,甚至焚毀本國油田,進而引發消費者心理崩潰,石油價格瘋漲。但即使出現這種情況,美國也可以暫時從已占世界石油產量3/4的海灣以外的地區進口石油,而且非歐佩克國家的增產潛力也很大,這類危機應該會很快得到有效處置,不會重演上世紀70年代世界性石油危機的慘劇。 影響世界石油市場的中長期因素 石油作為一種特殊的戰略商品,其價格波動涉及多方面因素,往往與其價值相背離。但從中長期看,影響世界油價走勢的還是石油產業自己的發展。 世界經濟減速與油價狂漲是難纏的雙頭海蛇,其互動關系對世界經濟的長期走勢影響深遠。在這個問題上,有兩方面因素需要我們認識清楚。 其一,國際石油供應市場正日趨多元化。歐佩克固然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其油質好、開采方便、成本低。但現在非歐佩克國家石油產量已是歐佩克的兩倍。俄羅斯、非洲、拉美地區在世界石油市場中的重要性凸顯。他們大力拓展生產能力,千方百計侵蝕歐佩克傳統市場。歐佩克完全操控世界石油市場的局面已一去不復返。而國際石油供應市場的多元化事實上有利于油價的中長期穩定。 其二,石油作為傳統能源,其廢氣危害性極大。從長遠看,石油可能會緩慢淡出世界能源消費行列。很多國際大型石油公司都認為21世紀是天然氣時代,天然氣供應量將超過石油。此外,可再生能源也會吞噬一部分石油市場。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源的利用已取得不少經驗和成就。而燃料電池的研發工作也有相當進展。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出臺相關政策。如歐盟規定,到2010年,歐盟電力供應的23%將來自可再生能源。 綜合以上分析,2003年,在可預見的短期內,世界石油市場的動蕩顯而易見,但仍處于可控制狀態。而從中長期來看,作為世界經濟運轉的血液,石油的霸主地位可能會有所撼動,其價格波動的影響力也將緩慢減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