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版圖的變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06日 14:40 北京青年報 | ||
1895年,美國多爾頓一個名叫伊萬斯的小女孩做了一件床罩作為送給朋友結婚的禮物。這件植毛的床罩因為罕見而得到了朋友們的喜愛。伊萬斯于是創辦了一個手工藝行業并開始出售植毛的工藝品。很多年后,手工藝制造成為多爾頓的傳統,這里集聚了眾多“能工巧匠”以及該產業所必需的供應品提供體系。二戰后,發明了生產植毛地毯機器的多爾頓一舉成為美國的“地毯之都”。 一個偶然事件導致一個久盛不衰的產業中心興起,這樣的故事在美國工業化的過程中屢見不鮮。麻省的制鞋業始于威爾士的補鞋匠約翰.亞當斯.達格爾,他于1750年開始營業;普羅維登斯珠寶業的壟斷地位則因為當地一個人發明了“鍍”金技術;底特律的汽車業是因為那里曾是馬車的生產基地……“重要的并不是最初的偶然事件。”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其所著的《地理與貿易》中一語中的地指出,“形成產業中心依靠的是偶然事件之后的累積過程。”美國經濟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兩件事情,一是累積過程無處不在,二是地方共享的勞動市場和專門投入品的提供體系在“制造”著產業中心。 鐵路是城市發展的最初脈絡 “在短短幾十年內,一個以自耕農為主體的小資產階級國家,已經變成一個不再依附于土地的國家。人們走向城市和工廠去為他人工作,生活不再按四季的變化而是按鐘點和機器的飛速轉動來計算。一旦經濟從向自然索取財富轉變為用機器創造財富時,煙囪中冒著濃煙的城市頓然使局面改觀,并起著決定一切的作用。” 美國經濟學家本.魯克.塞利格曼在他的《美國企業史》一書中這樣描述美國經濟從農業化走向工業化的情形,“這個幾乎沒有工業基礎的國家只用了100年的時間就把自己打造成了世界頭號工業強國”。 鐵路是擴張美國經濟版圖最有力的武器。1828年,巴爾的摩人認定鐵路是他們在加劇的地域貿易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的惟一希望。查里斯.卡洛爾為巴爾的摩—俄亥俄鐵路鋪下了第一塊石頭,他說:“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行動,僅次于我在《獨立宣言》上簽字。”巴俄鐵路成為美國第一條按定期時刻表運行,既運輸貨物也運送乘客的鐵路。1916年,美國鐵路發展到了巔峰,總長達到254037英里。橫貫東西和南北的鐵路把農村和郊區的人口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城市和工業化地區。“在最初的階段里,交通因素和區位是否便利對城市的興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博士倪鵬飛告訴記者。在工業化的初期,交通的便利直接意味著交易成本的降低。 鐵路的發展為鋼鐵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當安德魯.卡內基還在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作報務員的時候,他就立志要建立自己的鋼鐵王國。就在卡內基不停地建立新廠、兼并別人的煉鋼廠的過程里,城市開始興起,最早是有著“鋼都”之稱的匹茲堡,那里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匹茲堡一直在美國鋼鐵業中占壟斷地位。隨著附近的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蘭、布法羅等城市的崛起,這個城市群連成了美國最著名的鋼鐵工業帶。 靠資源起家的城市還有克利夫蘭、休斯敦以及賓夕法尼亞西部的一些城市,石油將這些城市“點石成金”。約翰.D.洛克菲勒的名字幾乎成為石油業和大企業興起的代名詞。1859年,當他只有20歲時,他就從賓夕法尼亞西部油田第一口流著濃黑液體的噴泉中,看到了驚人的開發石油的可能性。1865年,洛克菲勒就擁有了克利夫蘭最大的煉油廠,這座城市因為擁有了洛克菲勒而擁有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精煉聯合體,石油產業成為克利夫蘭的主導產業。 “從表面來看,靠近資源地似乎是這些城市興起的主要原因。但是分析實質卻還是由于交通的因素。”倪鵬飛告訴記者。鋼鐵工業帶在五大湖區形成,不僅因為這里有豐富的鐵礦資源,還因為這里有全美最稠密的鐵路網、五大湖區便利的水運。“在資源附近設廠本身就是為了降低交通費用,便利的交通為產品的方便運出創造了條件”。 美國的三大城市帶中有兩個開始有了雛形,一個是大西洋沿岸城市帶——以紐約為中心,北起波士頓,南至華盛頓特區,沿大西洋沿岸跨越10個州;另一個是中西部大湖區巨大城市帶——以芝加哥為中心,東起匹茲堡、布法羅、克利夫蘭、底特律,西達圣路易斯,中有密爾沃基、哥倫布。 兩大城市帶連成一片,成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源地。包括緬因、新罕布什爾等東北部和中北部14州在內,這個區域的國土面積只占全國的11.5%,卻集中了全美制造業的3/4。到19世紀中葉,高度集中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在這里形成。 制造業時代城市是產業在空間上的集聚 汽車工業標志著美國標準化大規模制造業時代的來臨。“任何有用要素的潛在市場都壯大起來,新產品層出不窮,生產力增長速度大大超過從前,持續的產品和工藝改進漸成慣例,規模經濟的效益不斷體現,價格持續下調”是標準化大規模制造業的特征。在這個大背景下,“扎堆”的制造業“雕塑”著城市和產業帶,正因為如此,就像“飛機城”、“汽車城”、“化工城”、“航空航天城”的名字一樣,城市和產業帶被烙下了制造業的強烈印記。 1899年,亨利.福特在底特律創建了第一家汽車公司,1908年福特公司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輛屬于普通老百姓的T型汽車。1913年,世界上第一條高效、快速、大規模的汽車生產線在福特手中誕生。 威力無窮的標準化生產線替福特完成了生產量最大化的夢想。1913年10月,裝配一個汽車底盤需要12小時28分鐘,1914年的春天,通過流水線,這個時間被改成1小時33分鐘,汽車產量得以成倍增長。1925年,汽車業正式接替鋼鐵業成為美國最大的工業部門。流水線被稱為20世紀工業文明的標志。 企業發展需要更大的外部資本,這就要求同一產業下的多個企業或制造商集聚在一個相對集中的地區,這是大規模制造業時代的一個鮮明特征。福特之后,通用和克萊斯勒也相繼在底特律開始了自己“造車”的歷史,底特律成為不折不扣的汽車制造中心。“一個制造商在制造業帶落戶是為了獲得接近其他制造商的優勢。”經濟學家對此分析說。城市的發展實際上就是產業在空間上的集聚。 在空間上的集聚對于產業發展有什么好處?區域經濟學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空前一致:首先,人力資本不成問題,熟悉特殊技術的工人在這一區域的勞動力市場上很容易被找到;其次,配套產品提供體系已經健全;第三,市場信息能夠共享。由此,外部成本被降到了最低限度。 還是來看底特律。1914年,福特宣布,工人的工資是8小時5美元,這是當時工資水平的兩倍多,整個美國為之轟動,人們開始瘋狂地涌向底特律。該市的汽車從業人員隨后達到20萬人,約占全市職工總數的40%以上。眾多與汽車制造業相關的研究機構也散布在底特律。與之配套的鋼材、儀表、塑料、玻璃以及輪胎、發動機等零部件生產在這個區域內也相當發達,專業化、集約化的程度很高。 產業集中造就了城市,城市反過來又作用于產業帶的發展。在這種協調的關系中,城市和產業帶都壯大了。19世紀20年代,底特律一舉成為美國第三大城市,以底特律為中心的汽車產業又輻射到五大湖區。這個產業帶與附近的鋼鐵產業帶連成一片,共同奠定了東北部成為美國經濟中心不可動搖的基礎。 高技術產業帶靠近“腦力資源” “鋼鐵城”匹茲堡、“汽車城”底特律、“地毯城”多爾頓的故事到了今天已經少有人提起。二戰之后興起的高新技術產業帶,比如加州的硅谷、波士頓附近的128公路、北卡羅來納的研究三角開始為人們津津樂道。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由這些產業中心掀起的高科技風暴重新劃分美國的經濟版圖,經濟中心也因此從東部、北部迅速向西部和南部快速挺進。新的城市帶在經濟中心的轉移中快速崛起。 和傳統產業中心相比,高新技術產業帶起源的故事或許不夠浪漫。按照保羅.克魯格曼的說法,硅谷并不是勇敢的個人的產物,而是有遠見的官僚的產物——硅谷的創建是當時斯坦福大學副校長的倡議,克魯格曼認為,除此之外,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的累積過程和傳統產業帶驚人的相似。 斯坦福大學副校長弗雷德.特曼的倡議讓加利福尼亞北部、圣何塞附近的圣塔克拉拉縣的一塊長48公里、寬16公里的狹長地帶成為高科技發展的“風暴眼”。硅谷從斯坦福大學校園開始向外延伸。在硅谷中誕生、成長并發展為全球500強的企業有惠普、微軟、雅虎、通用無線公司、英特爾、思科等,它們成為支撐硅谷的骨架。 硅谷在上世紀80年代進入發展的鼎盛期,創造財富的神奇速度讓高新技術產業充當了美國經濟的引擎,“西進運動”100年沒有實現的夢想——開發大西部被輕易實現。舊金山、洛杉磯、圣迭哥等城市組成太平洋沿岸城市帶在高科技產業的推動下日益強大,成為與東部城市帶抗衡的全美第三大城市帶。 西部高科技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東部及東北部“冰雪帶”對美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1980年,美國西海岸與太平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額首次超過了東海岸與大西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額。西海岸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城市化水平遠遠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新的經濟中心在西部形成。 “累積過程”對高新技術產業區來說同樣適用。“這些高技術產業部門的形成與非高技術產業部門的形成看上去沒有區別。”堅持這一觀點的克魯格曼因此和一些高科技工程師們格格不入。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些高科技產業園區因為靠近大學或科研機構,而在他們的周圍有了一大批具有某種技術的人。比如在波士頓的128公路附近,一家軟件領域的公司有理由相信,能在這里發現具有這方面知識的人,同時,對于想要學習這些技能的人,波士頓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對于那些具有這方面才能的人來說,波士頓同樣是個好地方:如果一個企業破產了,他不需要搬家就可以找到新的工作。和做地毯相比,一個掌握的是高技術,一個掌握的是手藝活,勞動共享的故事沒有分別。 美國區域經濟版圖變遷對中國經濟的啟示 為什么在《中國經濟版圖的變遷》系列報道中要寫到美國? 美國經濟是世界的神話。在220多年的國家歷史里,美國走過了工業化時代、制造業時代和信息產業化時代。在這個發展軌跡里,經濟中心從東部向西部、南部依次推進,不平衡的區域經濟變得相對均衡。 今天,企業、城市和產業帶均衡地散布在美國各地。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胡國成告訴記者,這種均衡的分布讓美國經濟“東邊不亮西邊亮”。不斷升級的產業結構為美國經濟注入新鮮的血液,一個產業帶衰落了,另一個產業帶隨之興起。棉紡織業、鋼鐵業、汽車業、飛機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信息產業攥著“接力棒”相繼領跑美國經濟。 經濟版圖擴張的核心內容就是在全國均衡地擺放企業、城市和產業帶。現在的中國和從前的美國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的地大物博、同樣的資源豐富、區域經濟不夠均衡、經濟中心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 市場條件下亟待擴張自己經濟版圖的中國能從美國那里學到什么? 倪鵬飛博士提醒說,和美國相比,有一個現象特別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在美國是工業化決定城市化。先有了工業,有了相關產業和制造商在空間上的集聚才有了城市和產業帶的發展,城市化反過來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這個主次一定要分清楚,沒有累積的過程讓城市是否能持續發展成為問題。企業是美國經濟最活躍的細胞體,他們是擴張美國經濟版圖的“排頭兵”,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美國上到聯邦政府,下到地方政府,幾乎都是“不插手”的態度。 但是,美國政府還是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努力地創造著外部條件。倪鵬飛說,美國政府非常仔細地關注區域經濟的發展趨勢,當產業一出現集中,城市一興起,區域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條件馬上被建立起來,主要體現在公共物品的投資和建設上。這種公共物品既包括公共設施,比如:連接城鎮的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招商引資的城市基礎設施等,還包括當地科技教育體系的建立。“政府的這種推動和引導作用為經濟區域的協調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陸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