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中央銀行宣布直接收購11家全國性大銀行持有的客戶企業的股票。國有的中央銀行大規模收購私營企業的股票不僅在日本是前所未有的事,在其它主要發達國家中也是史無前例。日本國內外輿論對此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此舉有利于穩定金融業;也有人認為這不是央行該干的事,會令政府尷尬。
應該說,日本央行此舉是無奈之舉。在長期以來實行的“主銀行”體制下,日本的商
業銀行與自己的客戶企業結成了緊密的、長期的交易關系。銀行不僅向企業提供貸款,支持其發展,也大量持有其股票,控制其經營。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期間,這種緊密的銀企關系為日本企業獲得穩定的資金供應,擴大生產規模發揮過積極作用。但是自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日本銀行的壞帳問題成為制約經濟復蘇的嚴重障礙。為解決銀行壞帳問題,提高銀行的儲備金水平,日本政府要求銀行結束與企業間的不純潔的聯盟關系,即不能在大量擁有一家公司股票的同時又大規模為其提供貸款,在2004年之前,必須大規模減持手中的企業股票。為了達到日本政府規定的標準,瑞穗、日本聯合金融控股集團和三井住友等日本主要銀行,在2004年3月底之前,要售出620億美元的大公司股票。業內人士認為,從長遠角度看,日本政府這一政策是正確的。商業銀行應該從與企業的“交叉持股”中解放出來,否則銀行不能正常開展對企業的貸款業務。但從短期看,它必將給股票市場,特別是藍籌股公司帶來極大的沖擊。盡管銀行減少企業持股不是唯一原因,日經指數降到了近20年來的最低點。一些實力雄厚,經營業績良好的日本企業的股票價格也大幅下跌。
其中,日本最大的企業豐田汽車公司雖然保有31億美元的現金,并許諾年內在股票市場中回購價值50億美元的股票,但其股價自今年1月以來還是下跌了9.6%。在過去5年當中,豐田一共投入83億美元在股市回購自己的股票,其經營業績也大大優于日經指數的基準水平,但股價卻比1997年還低。其它日本大公司也遇到了同樣的困難。從本田到東京電力,幾乎所有藍籌股公司都在大銀行持續拋售股票過程中受到傷害。松下公司今年銷售增加、利潤增長,但從1月到現在,公司股票縮水了17%。過去一年里,本田公司的股價下降了5.4%,東芝公司下降了5.6%,東京電力下降了14.5%,而任天堂的下降幅度達到了38.5%。
日本各大銀行拋售業績出眾的藍籌股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據美國《商業周刊》報道,日本銀行的壞賬總額6000億美元,同時它們持有2370億美元的企業股票。日本銀行也不想傷害和自己有緊密聯系的各大公司,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售像豐田公司這樣的藍籌股要比賣掉瀕臨倒閉的建筑、房地產公司股票要容易得多。此外,如果日本銀行只出售虧損公司的股票,后果更糟。這些曾向自己大量借款的公司必將滑向破產,銀行將遭受更大的壞帳損失。
盡管日本居民參與股市的程度遠不如美國,銀行拋售藍籌股,造成股市下跌所帶來生的“負財富效應”可能不如美國明顯,但對經濟的不利影響也不可低估。最令人擔憂的是可能把日本的大保險公司逼上絕路。據經濟界人士計算,日本的主要保險公司共持有價值1770億美元的股票投資。銀行拋售股票導致股票價格下跌,這意味著保險公司一方面要在股市中蒙受投資損失,另一方面還要向失業或者減薪的投保人支付遠遠高于投保金額的賠費。如果日經指數在9月底還沒有明顯的回升,日本的10大保險公司將有9家在企業股票投資方面出現虧損。
日本央行將出面承接銀行持有的企業股票的決定出臺后,給日本股市打了一劑強心針。次日,日經指數反彈197.56點,收于9669.62點。但此舉能否發揮長久效果,不少人持懷疑態度。如24日東京股市就追隨歐美股市大瀉159.44點,收于9321.64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