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昭奎
日本是資源十分貧乏的國家。據統計,日本能充分滿足本國需要的礦物只有硫黃和石灰石。作為最重要能源和工業原料的石油、鐵礦石全部依靠進口。然而,恰恰是這樣一個“資源小國”,卻在二戰后三四十年間建成了“世界工廠”。
“世界工廠”是怎樣建成的
日本雖是“資源小國”,卻很會利用國外的資源。特別是在二戰前后中東陸續發現了油田,然而在需要大量消費能源的工業化國家當中,正是日本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二戰后世界石油增產帶來的好處,為在30年代建成“世界工廠”打下了堅實基礎。而日本能做到這一點的主要因為:
第一,及時轉換能源結構
從60年代初開始,日本果斷地將其能源結構從煤炭為中心轉向以石油為中心,特別是在電力工業中迅速實現了從煤炭發電為主向石油發電為主的轉變。從1960年到1973年,日本石油進口量增長近10倍,充分享受到石油文明的實惠,為經濟高速增長注入了強大動力。與之對照,采煤業比較發達的西德、意大利由于未能像日本那樣迅速轉變換能源結構,仍使用國產煤生產電力、煤氣,結果影響了它們對新興石油資源的充分利用。此外,美國為保護本國石油業而在一定段時間不得不使用比國際價格高出兩倍以上的國產油。這意味著日本通過實施精明的能源戰略和進口策略而把“國內資源貧乏”這種不利條件轉變成可“自由”地從世界各地采購廉價優質資源的有利條件。
第二,迅速建設沿海工業地帶
為了充分利用國外資源,日本在太平洋沿岸迅速建起便于充分利用海運條件的狹長工業地帶,把大型鋼鐵、石化企業建設在沿海深水港附近,形成“原料進港——就地加工——產品出港”的生產循環,充分利用了海運價格低廉且便利的優勢。
第三,實施有利于充分利用世界資源的外交戰略
到1970年,石油在日本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已達70%以上,而石油消費的99.5%依靠進口,在進口石油中來自中東的石油所占比重高達86%,這意味著“資源小國”日本為確保石油等資源的供應必須同時作出外交努力。從60年代到1973年發生石油危機以前,日本在外交上主要依靠與美國的同盟關系來確保資源供應。但是,在70年代發生了兩次石油危機,阿拉伯產油國針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采取了大幅提高石油價格的運動,使高度依賴從中東地區進口石油的日本大為恐慌,迅速轉向重視中東地區的“石油外交”,并謀求能源來源的多元化(例如發展同擁有豐富油氣資源的原蘇聯的關系),保證了來自國外的石油供應。直到今天,海上通道對日本經濟安全所具有生死攸關的重要性仍然沒有改變。
“世界工廠”產品銷世界
從二戰后日本推行“加工貿易立國”戰略的成效看,從“資源小國”日本同某些“資源大國”的比較看,令人感到日本雖然缺乏自然資源,即擁有缺乏資源所帶來的壓力和由于這種壓力所激發的活力,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種缺乏資源而帶來的壓力和活力比資源本身更重要。日本“貿易立國”的主要策略有:
第一,以強大的商品化能力作后盾
缺乏自然資源的無情現實,逼著日本人更重視開發“頭腦資源”。日本一位學者曾把歐洲稱作“牛頓的歐洲”;把美國稱作“愛迪生的美國”,但日本卻在二戰后幾十年間錘煉出極強的商品化能力,建成了一個“沒有牛頓、愛迪生的技術強國”。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在20世紀世界出現的重大發明和新產品方面,日本或者貢獻為零或者稍有貢獻,然而在32項重大產品的商品化方面,美、歐分別只有6項和2項,日本竟有24項?梢哉f,在最初想出某種東西(即發明、思想)方面總是歐美人領先,而在最后做出某種東西(即商品、成果)方面則往往是日本人“后來居上”。
第二,及時提升產業結構和出口結構
在50年代后半到70年代初的高速增長期,通過導入現代化大型化生產設備,極力追求規模效益,使鋼鐵、石化等基礎材料型重化學工業獲得巨大發展,實現了產業結構的重化學工業化、出口商品結構的重心也隨之從紡織品、陶瓷器等向鋼鐵、汽車、船舶等轉移。
在70年代發生石油危機的背景下,日本將其工業化重點從基礎材料型產業向汽車、機械、電子等加工組裝型產業轉稱。與此同時,日本的出口結構也進一步提升,利用日本高水平的制造技術來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對外出口。
在產業結構升級的背景下,日本生產的汽車、家電、鋼鐵、機械、半導體等物廉價美的產品風靡世界市場,追趕上甚至打敗了美歐國家。1983年日本機械原動機等等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意味著日本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第三,緊緊抓住環保、節能等全球性課題,不斷開發出適應時代要求的新商品向世界出口。
日本“世界工廠”遇到的挑戰
自90年代初泡沫經濟破滅以來,日本經濟陷入了長達十年以上的低迷期。由于中國等亞洲各國工業化的迅速進展,使日本作為亞洲“一枝獨秀”的工業化國家的地位開始動搖;由于在方興未艾的全球信息技術革命中,日本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拉大了同信息技術先進國美國、韓國以及一些歐洲國家的差距,這兩個原因導致日本外貿形勢出現了一些新變化:
第一,在工業品的出口方面遇到新興工業國和高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的挑戰。
第二,在信息技術產品的出口方面受到美國等信息技術先進國家的打壓。
在硬件方面,從當前三大信息技術產品看,2001年在大型液晶顯示板的世界市場占第一二位的是韓國的三星電子、LG飛利浦LCD公司;在攜帶電話的世界市場占第一二位的是芬蘭的諾基亞、美國的摩托羅拉;在半導體的世界市場占第一二位的是美國的英特爾、ST微電子,這說明在最重要信息產品領域占世界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都不是日本企業。
在軟件方面,電腦的核心軟件——操作系統也幾乎都是由美國開發出來,并被美國企業(如微軟公司)壟斷世界市場。目前,除游戲軟件外,日本對美的軟件的進口額相當于出口額的大約20倍。
第三,廉價工業品的大量進口使國內制造業受到沖擊。
在國內需求低迷和日元升值的背景下,日本制造企業的生產活動一步步向國外轉移,國內一部分工廠被實施合并或甚至關閉,引起了日本深刻的所謂“產業空洞化”問題。比如2001年日本破產企業數超過19000家,為戰后第二個最糟年份,有69家上市大企業在日本國內關閉工廠合計124家。
第四,貿易黑字連續3年縮小。
由于出口減少和轉移到國外的生產據點的產品返銷等原因,長期來作為最大貿易順差國日本的貿易順差在1999-2001年連續三年減少,在2001年“所得收支”的黑字額(主要是在國外獲得的紅利、利息等收入)首次超過貿易收支的黑字額,為此,有人認為日本正在從主要靠出口貿易獲取利益轉向主要靠對外投資的紅利、利息來獲取利益,“日本正在從世界‘生產者’轉化為世界‘食利者’。但是,這個結論顯然下得太早,比如,2002年上半年日本的貿易順差劇增,比2001年同期增加了56.8%。
日本“世界工廠”的新策略
作為資源小國,日本不可能放棄“加工貿易立國”戰略,也將拼命維護其“世界工廠”的地位。正如豐田汽車公司總經理張富士夫最近所說,從國外進口原料、零部件等,制成附加價值更高的產品向國外出口以賺取外匯,這種從明治時期延續下來的加工貿易方式是不會發生根本改變的。如果制造業不加倍努力,那么,從石油到食品,對國外的依賴程度日益增大的日本就難以生存下去。
面對國內外環境的新變化,日本的“加工貿易立國”戰略不能不適應新的形勢,增添新的內容和策略。
第一,繼續加強制造技術的優勢
日本認為,隨著發達國家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制造的重要性并沒有下降,同時,日本認為制造業的某些基礎性技術是日本技術的強項,也是發展中國家難以追趕的技術領域。因此,隨著產業結構升級和國際分工的發展,日本雖然已將大部分家用電器等的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但本國仍繼續掌握著民用工業品的生產、研制的核心技術優勢,為圖保持“世界高技術產品供應基地”的地位。
第二,力爭在世界信息產品市場上奪取優勢
2001年日本制定了信息技術國家戰略,力爭要在5年內將日本建成世界最先進的信息化國家。與此同時,日本的通信息企業正在努力將日本“I-mode"手機推向世界市場,而大有前途的世界手機電池市場已經被日本控制了70%。
第三,大力發展有助于解決環保、資源等全球性課題的新出口產業
日趨尖銳的環境、資源等全球性課題正在促使新產業的興起,而日本正在再次利用環境、資源問題的挑戰來推進新產業和新產品的發展。比如現在日本非常重視開發燃料電池技術,認為燃料電池不僅將成為新一代汽車的主要動力,而且將成為家庭電源,引起整個電力系統的巨大變革。同時,日本在開發納米材料方面也走到了世界前列。
第四,大力保護知識產權
過去,日本曾依靠仿制美歐國家的技術產品,現在,日本生怕其他國家也來仿制日本的技術產品,因而正大力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去年日本佳能公司從其擁有400名雇員的“知識產權法務本部”選送“打假”人才派到亞洲某國,每月揭出假冒品五至六次,結果在去年下半就使佳能公司在該國市場的銷售額增長了30%。
第五,推行標準化戰略
通過借鑒英特爾公司、微軟公司分別在微處器和操作系統領域利用確立“事實上的標準”奪取絕大市場優勢的成功經驗,日本企業也在大力推進其“標準化戰略”。比如在照相膠卷市場,佳能、富士公司與柯達公司等結成聯盟,共同確立了事實上的標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圍繞“事實上的標準”的競爭不僅在左右著一家企業的命運,而且關系到國家的興衰。
熱力推薦摩托羅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機圖片專區,最炫、最酷、最流行!
和心愛的她養個短信寶寶,體驗浪漫虛擬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