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麗雅綜合報道
人們常說,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縱橫開闔的基金市場也不乏見仁見智之輩。約翰·麥頓即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一口濃重的傳統英國口音,一副經典的紳士派頭,但當與記者聊起亞洲,約翰·麥頓
卻絕對比行家還行家。這也難怪,他從1978年起已經在香港匯豐銀行擔任要職,現正掛帥GAM公司的亞洲基金部門。雖然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都對亞洲金融體系談虎色變,約翰·麥頓卻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一直保持著對亞洲前景的樂觀態度。
他談到,1997-1998年的危機讓幾乎所有的亞洲基金都遭受災難性的打擊,但退一步說,它也給了亞洲經濟一個重新整頓的機會。親屬裙帶關系受到排斥,泡沫豐盛時期的過度投資得到重新審視,整個亞洲經濟體系在金融危機后重新洗牌。這是亞洲經濟的一次大洗禮。
麥頓繼續談到,危機之后,亞洲企業認識到家族式經營的不足,正不斷修正他們慣有的傳統觀點,開放企業大門,使之能與世界接軌;銀行比以前更加謹慎小心;公司的報表也是令人放心的,40%的企業凈現金流量為正值。相比美洲而言,亞洲經濟狀況更是“非常”優秀:經濟恢復增長,成績顯著。新加坡第一季度GDP增長高達7%。
業內人士一直看好亞洲經濟,認為西方世界的跨國公司已經走到某種盡頭,而亞洲經濟的增長卻是無可爭辯的。但亞洲體系也有弱點:外部投資者難以分享企業的利潤增長,大部分的優惠都分發給企業內部人員。但麥頓認為,隨著亞洲企業的國際化,這種情況一定會得到改善,而且已經在改善。“亞洲的企業越來越意識到,如果他們希望吸引更多的外資,就一定要與國際接軌,讓世界認同。在韓國,外商投資率達30%,而韓國最大的電子產品制造商———三星電子的外商投資率達到60%。”
歐美投資者似乎還沒能完全意識到亞洲的這些進步,但“亞洲股票正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相比歐美而言,亞洲股票的市贏率更誘人:在美國,有價證券資產市贏率約為25%,歐洲20%,亞洲的市贏率為15%。”麥頓說。查一下2001年的記錄就可以發現,去年收入萎縮的歐美企業數字大于亞洲的。而且,他們的報表也絕對符合公認會計原則(GAAP)。
現在爭議最多的亞洲區的現金流量問題。“銀行有17000億美元的存款,達到甚至超過市場資本的250%,高于亞洲金融危機之前。”
在香港,麥頓管理三種不同的基金:GAM亞洲基金,跨國基金,和一種新的對沖基金。GAM亞洲基金是一種離岸基金,該基金取得7.09%的高盈利率,而摩根斯坦利亞洲(不含日本)指數的盈利率僅為6.39%。
麥頓最看好的還是韓國、新加坡和香港。“在韓國,我比較傾向于汽車、飲料和零售銀行等國內產業;而在新加坡,造船業和銀行業相當賺錢;另外,我更傾向于選擇中國大陸的中小型投資管理企業。”而且,由于中國近幾年發展迅猛,政策友好,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周邊小國的吸引力漸不如前。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