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崛起對日本來說不是威脅。”這是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昨天在北京參加“21世紀中日政企學合作發展論壇”回答記者提問時作出的表示。
7月4日,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由人民日報社和日本新興高新技術企業協會共同主辦的“21世紀中日政企學合作發展論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王春正,日本前經濟企劃廳長官、小泉內閣最高經濟顧問土界屋太一以及兩國的一些企
業界人士和學者就中日兩國發展與合作的問題分別發表了演說。
-“中國威脅論”不應得到支持
森喜朗說:“中國的經濟發展令世人矚目,中國在國際上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對此,日本政府和政治家不應認為是對日本的威脅。”他表示,中日兩國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互補的關系,日本應該同中國進行合作發展,努力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做貢獻。正如上世紀60年代以后美國和日本的關系一樣,美日在相互發展和競爭中盡管也不斷地發生著小摩擦,但最終達到了共同促進的雙贏效果。他同時指出,中日兩國在相互發展促進的過程中也會遭遇到各種各樣的摩擦和糾紛,但是應該本著面向未來的原則冷靜地去處理這些問題。
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則舉出了具體數字,證明中國和日本實際上處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中國威脅論”根本不成立。他指出,根據世界銀行2001年所作的統計,日本的人均GDP相當于中國的7倍,在世界206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在第15位,屬高收入國家組;而中國只排在第127位,還屬于下中等收入國家組。日本的國家競爭力明顯高于中國。但同時兩國在產品上具有不同的優勢和劣勢,大體處于互補的形式。
-“日本制造業空洞化”的說法不對
對于在日本輿論界甚囂塵上的“日本制造業空洞化”以及擔心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世界工廠”的說法,日本前經濟企劃廳長官、小泉內閣最高經濟顧問土界屋太一指出:“這兩種說法都不對。”土界屋太一認為,當前日本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應該改變思維方式。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都應該跳出“制造業空洞化”或者“世界工廠”的制造產業范疇,更廣闊地放飛自己的目光。對于日本來說,不應糾纏于對“空洞化”或“中國威脅”的擔憂,而應該放開手腳,讓企業按照自己的經營性質去選擇留在國內還是遷移海外。只有經過選擇存活下來的企業才是有生命力的。而對于中國來說,則不應該僅僅拘泥于制造業,如果一旦中國真的成為“世界工廠”了,那么將會面對產品供大于求以及資源日趨匱乏等隨之而來的問題。他認為,中國在今后的若干年內應加大服務業發展的力度,使各種產業均衡發展,同時服務業的發展會提高國民的社會生活質量。
-日本中小企業盯上中國市場
不管“制造業空洞化”還是“中國威脅論”,一向習慣于在本土發展的日本中小企業們卻好像并不關心輿論家們的論調,依然對陌生而散發著巨大誘惑力的中國市場充滿了興趣。昨天早上,坐滿了衣冠楚楚的日本人的3輛大客車停在人民大會堂外,來自日本100多家中小企業的代表們在本次論壇上尋找著商機,忙著向參會的中國企業家發名片。專門做二手車出口貿易的松崎小姐笑著問記者:“可不可以幫忙在報紙上登廣告,我真的想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
-文/實習記者張艷麗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