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綜合報道 隨著通貨緊縮給日本帶來壓力,陷入困境的企業采取成本削減措施,并制造更加廉價的產品,它們將逐步向海外轉移生產———這對日本的經濟增長統計人員來說是一個頭疼的問題,但專家認為,這一趨勢對亞洲具有重大的益處。
日本經濟自身難保
日本正艱難地經歷著10年來的第3次經濟衰退,該國的需求沒有顯露出絲毫復蘇跡象。在截至去年12月份的3個月中,日本經濟連續第三個季度出現緊縮。
日本銀行正在努力清理數千億美元的壞賬,據國際清算銀行(BankofInternationalSettlements,簡稱BIS)的數據顯示,自1997年至2001年第三季度末,日本銀行發放給亞洲國家的貸款縮減了一半,從1217億美元減少至617億美元。
日本決定將今年的官方發展援助(OfficialDevelopmentAid,簡稱ODA)削減創紀錄的10%,這一決定將對亞洲最貧困的國家造成損害,特別是因為該援助中的很大一部分很可能將用于阿富汗的重建,而不是用于東南亞國家。“我們自然無法照顧其他國家,因為我們正為自身的經濟問題而忙得不可開交,”日本外務省(ForeignMinistry)的援助政策助理HidekiKusakabe說。“ODA今后很可能會進一步減少。”
盡管如此,亞洲的主要趨勢是資金的流入,而不是外流。
日企業在亞洲投資增加
“日本企業在日本的投資將比以前減少,而這將導致日本的經濟增長減緩,”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itedNationsConferenceonTradeandDevelopment,簡稱UNCTAD)駐日內瓦的投資趨勢部門主管MasatakaFujita說。“但日本企業在海外的投資將增加,這僅僅是因為日本企業必須具有競爭力。”
經濟學家們還表示,亞洲國家已經從地區金融危機中得到教訓,讓它們自己的貨幣來承受日元波動所帶來的沖擊,并迫使自身向外資開放它們的行業。
全球的發達國家,包括遭受重創的日本,都在忙于建立廉價的生產基地,而技術實力和較低的成本兩者結合起來,能讓亞洲成為最有吸引力的“制造工廠”。
在中國臺灣省,日本的電子產品公司并不僅僅是購買零部件,它們還越來越多地從那里進口高性能成品。許多日本公司向臺灣公司提供技術,或與臺灣公司聯手開發產品。
隨著日本不停地在與其經濟困境作斗爭,日本對亞洲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實際上已經增加。據UNCTAD的數據顯示,從1995年至2000年,日本對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每年都在增加,從226.2億美元增長至315.6億美元。
經濟學家們稱,日本當前仍有大量現金可以用來在海外進行投資。
據UNCTAD的數據顯示,2000年日本的外國直接投資在其經濟規模中的比例為5.7%。這不到美國(13%)的一半,而且遠遠低于英國(49.8%)。
中國最有吸引力
中國在去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orldTradeOrganization,簡稱WTO),這將促使全亞洲的國家對它們的經濟實行徹底的自由化,如果它們想保持競爭力的話。
野村證券(NomuraSecurities)駐東京的首席經濟學家RichardKoo說,中國成為外國直接投資最青睞的地區。如果一家日本公司能夠在中國做得更好,它為什么要去泰國投資呢?
但也有一些觀察家表示,東盟仍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地區。歐洲對于東盟的投資正在增長。
在投資更多海外地區時,日本企業正學習采取西方企業的做法,它們要結束長期以來對國內工人實施的家長式保護措施,并為亞洲其他地區的人們提供更多工作機會。
Mitsubishi研究所的高級經濟學家MamoruNagano說:“如果(日本)企業必須要在國內的雇用狀況和海外的低工資之間作出選擇,它們肯定會選擇后者。”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