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
誰來和弗里德曼打賭?
幾周前,我到德國阿登納基金會作客。席間一位德國朋友從錢包里拿出一張嶄新的歐元鈔票給我看。當時,我除了好奇之外,多少還有一種異樣的感受。和大多數人一樣,我對
于歐元的問世一直是將信將疑。盡管,作為一個世界經濟的研究者,我在內心深處對歐元總有種善意的祝福。但是,絕大多數經濟學家,尤其是美國的經濟學家對歐元抱有強烈的懷疑態度。一向咄咄逼人的彌爾頓.弗里德曼就曾經跟人打賭,歐元遲早要有崩潰的一天。克魯格曼講到,在1992年因英鎊貶值而爆發歐洲貨幣體系危機的那天,他到國民經濟研究局上班,結果是“我從來沒有在國民經濟研究局見到那么多興高采烈的人”。按照克魯格曼的解釋,這是因為經濟學家總是做各種各樣的預測,但卻很少能夠說對,只有這一次是事態的發展真正符合經濟學家的預言。喝倒彩和潑冷水的還不僅僅是美國人,1997年英國《金融時報》的編輯Lascelles曾煞有其事地杜撰了一份2003年的報告,說是這一年歐元崩潰了,該如何總結歷史教訓云云。即使是在1999年之后,歐元已經正式問世,但其前景仍如霧里看花。歐元在問世頭兩年來的疲軟走勢更是加重了人們對它的擔憂。如今,看到這張來之不易的歐元鈔票,我忽然想到,這時候如果和弗里德曼打賭,說不定會有八九成的勝算把握。不過,世事難料,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不好惹,也許10年之后弗里德曼還是得勝?
美元:國際貨幣體系的不穩定支點
或許,在美國經濟學家的反對意見中,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他們的一種潛意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一直憑借著美元的霸權地位獲得了巨大收益,美國人不愿意看到一個統一的歐洲強大起來,而歐元則將對抗甚至取代美元的地位。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時代,美元通過與黃金掛鉤成為“法定”的國際貨幣。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從道理上講,任何一種可自由兌換的貨幣都具有成為國際貨幣的可能性。然而,德國馬克也好,日元也好,都無法挑戰美元做為國際貨幣的壟斷地位。在經歷了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巔峰時期之后,美國經濟的相對地位便一直在下降。與其在世界經濟和世界貿易中的比重相比,美元能夠獲得這種壟斷地位實在是不相稱的。美國的GDP與歐元區的GDP大體相當,而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還不及歐元區。但是,大約80%的國際貿易是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的。在官方的外匯儲備中,美元占60%以上。2000年在國際債券市場上,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債券占47%,以歐元計價的國際債券占32%。1999年國際銀行持有的外幣負債中,美元負債占65%,歐元僅占13%。
為什么美元能夠有此霸權地位?這是因為國際貨幣具有某種自然壟斷的性質。一般來說,國際貨幣需要承擔三種基本的職能,即做為交易媒介、價值儲藏和計價單位。其中,交易媒介的職能是最根本的,使用一種貨幣做為交易媒介的人越多,這種貨幣做為交易媒介的便利性越容易實現。這意味著做為交易媒介的國際貨幣具有某種規模經濟和網絡效應。這正如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的人越多,WINDOWS操作系統就越容易被更多的人接受,而其他操作系統就越是受到排擠,因為學習一種新的操作系統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使用非“主流”的操作系統很難與其他的電腦兼容。這帶來了一個兩難選擇:一方面,由于美元在50年代和60年代已經捷足先登,在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中大行其道,所以其他貨幣很難與之進行平等的競爭,美元做為交易媒介的便利性壓倒群芳。另一方面,由于美元相對于其他國家貨幣的長期貶值趨勢,美元并不是一種很好的價值儲藏。投資者和各國政府于是處在一種“囚徒困境”之中:誰都知道美元霸權具有不合理性,但是在其他人都還使用美元的情況下,自己的最優選擇又只能是和別人一樣,憤憤不平但卻無可奈何地使用美元。事實上,歐佩克國家便曾經在80年代考慮過使用多種貨幣計價,但最后還是因為技術上過于復雜而被迫放棄。
美元霸權給美國帶來了巨大收益,但卻給世界經濟帶來了不穩定性。首先,美國可以征收鑄幣稅(seignorage)。鑄幣稅原本是指統治者由于擁有貨幣鑄造權而得到的凈收益,在國際金融文獻中,鑄幣稅是指一國因其貨幣為他國所持有而得到的凈收益。比如說,中國人和中國政府持有美元,則意味著美國可以用美元購買中國的商品和金融資產。中國的商品和金融資產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美國,換回的不過是些綠色的紙片。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所以美國才可以這樣做,因為人民幣不是國際貨幣,所以中國就無法用人民幣購買美國的商品和金融資產。精明的美國政府深諳此道,利用美元霸權,美國可以支付巨大的經常項目赤字,可以累積將近1.5萬億的外債,而其它國家卻被迫為揮霍無度的美國居民付帳。其次,美國還可以通過過度發行美元向全世界征收通貨膨脹稅。由于美國政府可以不斷印刷出美元到世界各地采購,勢必造成美元的貶值。但是美元貶值并不會對美元的霸權地位帶來太大的沖擊,因為其壟斷地位的根源上做為交易媒介而不是價值儲藏。這帶來了一種奇特的現象:美國通過美元的貶值,既可以減少其債務,又可以促進其出口。只要美元的霸權地位不改變,不出現貨幣替代的現象,即投資者選擇更穩定的貨幣做為價值儲藏手段,美國政府便會有一種不受限制的沖動超額發行美元。事實上,美元的持續下跌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不穩定因素之一。
歐元挑戰霸權
歐元的問世能否對美元霸權提出挑戰?坦率地講,我認為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一種貨幣充當國際貨幣的經濟基礎是其在世界經濟和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盡管美國經濟的相對地位在下降,而且2001年以來的美國經濟衰退可能預示著美國需要進入一個較長時期的調整,同時也給歐洲在經濟增長競賽中超過美國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歷史機會,但是,歐元區的問題也不少。歐元區內各國間的政策協調機制仍不完善,體制僵化長期困擾著歐洲的經濟增長,歐洲面臨著艱巨的結構性改革,成敗利鈍,現在還言之過早。從國際貿易的角度來看,由于歐洲建立統一市場之后,歐洲區域內部的貿易在國際貿易統計中將會消失,所以預計歐元區占世界貿易的比重可能還不會超過之前德國的比重。
然而,我仍然希望歐元能夠在改變國際貨幣體系不合理局面上有所作為。環顧宇內,歐元是能夠抗衡美元的惟一的潛在競爭者。首先,由于美元的壟斷地位來自其做為交易媒介的規模經濟,所以單靠某個國家貨幣單槍匹馬出面改變這種壟斷幾乎是不可能的。惟一的可能是像歐元這樣通過各國的聯合創造出規模經濟。目前,歐元區聯合了10多個歐洲國家,并在未來10年內可能會擴展到28個國家。此外,中非和西非的13個CFA法郎區國家通過釘住法郎,實際上間接地釘住了歐元。如果北非和中東的部分國家也選擇釘住歐元,那么歐元區可能擴展到50國,總人口超過5億,總的GDP規模將大于美國。從理論上講,只有在50%的人使用美元,而另外有50%的人使用歐元的情況下,歐元和美元之間才是完全替代品,它們之間的競爭才是平等的競爭。其次,我預計歐元將在做為價值儲藏方面優于美元。盡管歐元問世以來一直處于弱勢地位,但這并不一定是件壞事。歐元的貶值恰好能夠幫助歐洲增加出口,并加速歐洲的結構調整。從1985年到1989年,美元曾下跌了50%,盡管出口在美國經濟中所占比重很低,只有GDP的10%左右,但是美元貶值仍然對美國經濟調整和經濟增長帶來了很大的作用。出口在歐洲經濟中的地位更重要,占歐元區GDP的13%,所以歐元貶值對歐洲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更大。從長期來看,我認為歐元重蹈美元那種不斷濫發貨幣的做法的可能性較小。這一方面是歐元即使能夠抗衡美元,也不會取代美元成為事實上惟一的國際貨幣,另一方面是德國的中央銀行素有反對通貨膨脹的聲譽,而秉承德國中央銀行衣缽的歐洲中央銀行在獨立性上優于美聯儲。按照經濟學的分析,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與貨幣穩定有著正相關的關系。
假定歐元能夠成功地抗衡美元,從美元獨霸天下變為兩家分庭抗禮,國際貨幣體系是否會因此更加穩定或是不穩定?這仍然是一個富有爭議的問題。一方面,更平均的對手之間競爭更為激烈,所以歐元與美元的匯率可能更不穩定。另一方面,更少的談判對手導致交易成本更低,所以更容易達成政策協調,共同維護匯率穩定。
歐元的問世當然不會徹底改變現存的不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但它卻是21世紀頭10年里挑戰美元霸權的惟一機會。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