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BP社報道】對于目前日本的經濟狀況存在著2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從庫存、流通、硅周期(Silicon Cycle,世界電子元器件行業的生產、銷售和效益出現的高峰和低谷交替周期性波動)等短期循環的樂觀論以及基于構造的悲觀論。筆者認為,周期性的景氣恢復幾乎沒有可能。
日本經濟恢復的唯一希望就是美國經濟的真正復蘇。盡管美國2002年1月失業率降低, 2001年10~12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0.2%,但筆者認為,要實現美國經濟的持續性復蘇仍然困難重重。因為失業率的降低在工資增長率持高不下的情況下反而會壓迫企業的贏利空間。同時,GDP的增長受到了汽車等耐用品比上一季度增長38%這一異乎尋常的增長的支撐。這些全都是提前消費,或者說將成本核算拖后實現的,這對將來肯定是要起到負面影響的。美國為了避免信用收縮推遲了原本應當進行的調整。
為何短期循環論在美國不適用呢?這是由于美國經濟陷入了凱恩斯理論出現前的信用怪圈,時隔50年又面臨著資產負債調整這一問題。在凱恩斯理論出現以前,支配經濟活動的是恐慌循環而不是景氣循環。在發展順利、信用膨脹后就會經歷一個信用收縮、淘汰的過程。恐慌→低迷→景氣→高漲基本上以10年為周期進行循環。
但隨著金本位體制的廢除與通貨管理制度的導入,以及放棄財政均衡主義并開始創造有效需求,動蕩不安的信用循環才成為歷史產物,經濟變化也開始納入管理軌道。20世紀后半期的信用調整只是減緩了信用增長,避免了出現收縮的局面。
●為免費乘車付出的代價
人們都覺得破壞性的經濟收縮(恐慌)不是壽終正寢了嗎。在過去數十年間,通過引入凱恩斯經濟理論,資本主義一枝獨秀。但其代價卻是以通貨膨脹或通貨蕭條這一形式表現出來的。
過去20年間支撐美國經濟繁榮的新自由主義抑制了通貨膨脹,人們認為或許已經超越了凱恩斯主義的極限。但是,新自由主義里也有陷井:金融市場上資本分配功能不健全、通貨管理制度下的貨幣增發、中央銀行職能(特別是過度介入)得增大以及對股市的過度信賴。這些都會引起過剩信用的產生,造成供給能力過剩這一后果。剛剛過去的90年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歷史上最大的泡沫經濟的。
股市泡沫的產生、利用股市泡沫的股市金融、以及以股市金融為原始資本進行的非正常設備投資,這一連串的免費搭車都默許了不負責任的貪圖享受。可以說新自由主義與凱恩斯時代一樣,也具有免費搭車的一面。
為免費搭車付出代價的時刻不可避免地到來了。這時不得不削減過剩的信用、削減過剩的供給能力、恢復投資回報率。這一過程就不避免地要進行通貨緊縮。這時,收入所得將被資產負債調整(償還不良債務)吸收。也就是說企業的收益將被犧牲掉。金融限制的空前放寬的同時利率的上升成為金融機構和投資家還債的原始資本,而與企業貸款成本的降低卻毫無關系。
盡管人們現在明白了美國安然公司與思科系統等通過會計欺騙與利用股市融資的商業模式完全是一種欺詐行為,但可以說這是時代創造的怪胎。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美國景氣復蘇的可能性是缺乏根據的。(撰稿:德意志證券首席經濟師、武者陵司)
短信點歌,帶去你真摯的祝福! 3500條閃電傳情,讓她想不看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