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韌
在今年3月6日格林斯潘75周歲生日前,他在美國全國和國際金融界簡直被神化了,說他幾乎是單槍匹馬地給美國帶來了10年的經濟擴張。然而,今天當他只能尷尬地揮舞著手中惟一的武器———降息,并且一口氣連著揮舞了11次,人們看到的是英雄遲暮。
盡管在路透社的最新調查中,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仍然以35票(總共50票)當選2001年度最佳財經新聞人物。但前提是,“這是使任何英雄都黯然失色的一年。
”格林斯潘沒能使美國經濟避免連續萎縮的厄運。倘若經濟在明年上半年前恢復增長,那么我們的格林斯潘主席無疑會再次回到神壇———看他果敢的降息舉措多么有效!但是當人們預感到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的時候,也許,我們不得不面臨一場告別,告別那個曾經兩次成功地拯救了美國、甚至是世界經濟體系的人。
第一份出色的成績單1987年8月,保羅·沃爾克辭去了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一職,艾倫·格林斯潘被里根任命為繼任者,開始了他生命中一段輝煌的歷程。之后,總統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無論華盛頓官場中如何風云迭起,格林斯潘硬是“我自巋然不動”。1996年,當美國總統大選如火如荼之際,《財富》雜志突然放了一炮:“笨蛋!誰當總統都無所謂,只要讓艾倫當美聯儲主席就成!”的確,只要他跺跺腳,整條華爾街都會地震;只要他嘟噥一聲,全球的投資人都得豎起耳朵。
然而,上任伊始的格林斯潘卻面臨著內外交困的窘境。原本,讓一個從未在美聯儲任過職的“外人”占了一把手的位置就有些出人意料。而且,前任“大個子保羅”以其獨斷專行的處事風格與70年代后期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進行了艱苦的斗爭,剛剛恢復了人們對美元的信心,儼然是美國人心中的“巨人”。這個時候,很難想象還有誰更能勝任聯儲主席一職。
也許是老天有心要測試一下格林斯潘的能耐,他剛剛上任兩個月,華爾街上就“烏云滾滾,狂風大作”。10月19日,那個至今還令人心有余悸的“黑色星期一”,道·瓊斯指數在開盤后3個小時內,狂跌508.32點,創下了史無前例的紀錄,5000多億美元灰飛煙滅,這可是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8!《國際先驅論壇報》刊登了這樣一幅漫畫:一頭公牛倒地而斃,手持利劍的斗牛士百思不得其解:“正炒得起勁,怎么突然就死了呢?”所有報刊頭版頭條的標題都觸目驚心:《血濺華爾街!》、《十月大慘案!》,權威金融雜志《福布斯》新近列出的全美400名大富豪,一下子就出局38人;首富薩姆·華爾損失高達21億美元;而百萬富翁亞瑟·凱恩一夜之間背上了近千萬美元的債務,絕望之中對準自己的腦袋扣動了扳機……舉國上下,哀聲四起,仿佛世界末日突然降臨。大家都眼睜睜地看著聯儲,把格林斯潘當成最后的“救世主”。
經過一整夜的思考,格林斯潘作了也許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決定———命令聯儲在星期二交易開始前50分鐘發表一個一句話的聲明:“作為這個國家的中央銀行,聯儲遵從自己的責任,已經決定準備起到清償力來源的作用,以支持經濟和金融體系!边@個聲明簡單而不失優雅,表明聯儲將暫時放棄信貸緊縮政策,傾其所能向銀行系統“緊急輸血”,以確保銀行信譽。就這樣,格林斯潘穩穩地撥正了美國經濟這艘大船的航向,在全國人民面前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令許多人對他刮目相看。這對生性小心謹慎的格林斯潘來說,的確堪稱一次“大手筆”運作。
平庸的樂師或是金融奇才1926年3月6日,格林斯潘出生于紐約,父親是個股票經紀人,母親在零售店工作。4歲時,父母離異,他一直跟著母親生活,感情特別深,長大后還每天打電話向母親請安,每逢周末還要乘飛機前往紐約看望老母,直至她1995年去世。
母親能歌善舞,在她的熏陶下,格林斯潘迷上了音樂。他最初的理想是當一名職業音樂人。在喬治·華盛頓中學讀書時,他開始學吹單簧管,后來進了著名的紐約朱利亞音樂學院,曾和斯坦·蓋茨同窗共學吹奏薩克斯管,而后者如今已是名揚天下的薩克斯管演奏大家了。當時,爵士樂和吉特巴在美國風行一時,格林斯潘也趕了趟潮流,加盟亨利·杰爾姆的強節奏爵士樂樂隊,一年里走南闖北,四處巡游,甚至還演到了紐約著名的“時代廣場”,真可謂“瀟灑走一回”
。在樂隊里,他不僅是出色的薩克斯管手,還是合格的記賬員。這就要歸功于他的父親,從事股票經紀人工作的父親把自己對數字的天賦傳給了兒子。格林斯潘從小就對在別人眼里無聊的數字游戲如癡如醉。大約5歲左右,母親就讓他做三位數的加減法心算,小格森斯潘居然能一口報出正確的答案。每當零售店顧客多時,他自然就成了母親的好幫手。在樂隊期間,他常常利用演出間歇自學來的點滴金融稅務知識,現炒現賣地幫隊友填報納稅申報表。但樂隊經常面臨“斷糧”的窘迫,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加上格林斯潘意識到自己在音樂方面只是“小有出息”,很難再有長進,于是毅然決然地進入紐約大學商學院學習,讓自己的另一份天賦開花結果。他先后以最優秀的成績獲得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后到哥倫比亞大學繼續深造。正是在那里,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位偉大的良師益友、后來在尼克松政府中擔任美聯儲主席的來瑟·博恩斯教授。他與博恩斯的友誼成為他后來進入美聯儲的入場券。由于囊中羞澀,格林斯潘中途退學。這一耽擱就是近40年,直到1997年,格林斯潘71歲高齡時才圓了年輕時的夢想,戴上了母校的博士帽。
幸虧當年格林斯潘當機立斷改了行,否則美國頂多是增添了一名平庸的樂師,卻損失了一個金融奇才。
黯然返回華爾街1954年,格林斯潘在紐約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后加盟湯森公司。這是一家經濟咨詢公司,主要是為工商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經濟預測和分析服務。不到5年,他便擁有了該公司的一半股份,公司也被改名為湯森-格林斯潘咨詢公司,此時他年僅32歲。同時,他也為自己贏得了華爾街“最精明的證券商”的美稱。他滿可以就這樣大把大把地賺鈔票,成為美國股市上的“暴發戶”,然而一次邂逅再度改變了他的人生之路。
那是1966年的一個午后,格林斯潘碰到當年爵士樂樂隊老板加曼特。加曼特已經改行從政,正忙著給尼克松競選總統出謀劃策。通過他的介紹,格林斯潘認識了尼克松,兩人談得很投機,都覺得相見恨晚。尼克松見格林斯潘說起國內經濟政策頭頭是道,很是賞識,于是邀請他在自己的競選活動中擔任政策發言人。于是,他搖身一變,從商人變成了政客,開始在政界嶄露頭角。
1966年7月,他在期刊《客觀主義者》上發表題為《黃金和經濟自由》的文章,預言美國將爆發嚴重的通貨膨脹。那時候,美國經濟在全世界一枝獨秀,誰會在意這個無名之輩的癡話呢?連尼克松也只是笑著拍拍他的肩膀說:“你太多慮了。”格林斯潘備感失落,于是又回到華爾街經營他的咨詢公司。
工于心計的政壇大紅人不幸的是,1974年,格林斯潘的預言靈驗了,美國遭遇了二戰以來最可怕的通貨膨脹,經濟陷入全面困境。焦頭爛額的尼克松總統這才悔悟,連聲驚嘆格林斯潘是個“神人”,急急忙忙邀請他二度出山,出任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兩周后,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繼任總統福特并沒有收回尼克松的任命。
說起來,格林斯潘不僅很有經濟頭腦,在政治方面也工于心計。早在8年前首次活躍于華盛頓時,他就已經充分地挖掘了自己的社交潛力,給福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番東山再起,他更是下了大力氣贏得頭面人物的賞識,對待有權力的人如同“對待病床上的病人那樣關心體貼”。他原本連網球拍都不會拿,但當他意識到白宮的網球場是一個權力游戲的集聚地后,便刻苦訓練,終于成了一名不錯的網球手。
從此,格林斯潘聲名鵲起,逐漸成為總統面前的大紅人。1980年里根競選總統期間,他是里根的經濟顧問;里根當選總統后,他擔任美國全國社會保障改革委員會主席,后又成為經濟政策顧問委員會成員;1987年8月,保羅·沃爾克辭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一職,格林斯潘終被里根任命為繼任者。
影響他的一個女人說出來也許令人難以相信,對格林斯潘的思想影響最大的,是一個原籍俄國的女人:蘭德。
蘭德原名阿麗莎·羅森堡,誕生于圣彼得堡,家境富裕。然而,在她13歲那年,爆發了著名的十月革命。1925年,她趁著芝加哥一位親戚邀請她到美國訪問的機會離開家鄉,并決心與過去一刀兩斷,因此連姓名都改了。
蘭德的哲學觀的核心是自由資本主義,并為此從倫理學上尋求依據,提出了“合理自私”的概念。她的信念是:在人們積極地追求他們各自自身的利益而不是追求社會作為一個整體的利益的時候,所形成的合力,才能最有效地對社會發揮推動作用。這一理論馬上吸引了當時知識界的注意,尤其是大學生們更加關注,其中就有初出茅廬的格林斯潘。
格林斯潘之所以認識蘭德,與他第一次短命婚姻中的女主角、先鋒派畫家瓊·米切爾有關。米切爾曾帶格林斯潘參加蘭德在紐約舉行的沙龍,將他介紹給蘭德認識。格林斯潘甫一接觸蘭德的思想,就大有深得我心之感,很快成了她的追隨者和忠實聽眾之一。他后來回憶說:“我剛認識愛恩·蘭德的時候,是一個亞當·斯密式的自由企業家,滿腦子理論結構和市場效率。經過與蘭德長時間的討論和多次爭論到深夜,她使我思考,為什么資本主義不僅是有效率的和可行的,而且是合乎道德的。”
尤其使格林斯潘崇拜得五體投地的是蘭德反對政府干預的激進立場,以至于后來當他給總統擔任各種職務的顧問時,一些評論家認為他固然不可能是“凱恩斯主義者”,但也不能貼上“貨幣主義者”的標簽,對他的立場最好的形容應該是“經濟原教旨主義”。
格林斯潘與米切爾的婚姻只維持了一年,但他與蘭德的友誼卻終生不變。在整個50年代,他都是蘭德沙龍的?停质撬鶆撧k的宣揚其主張的刊物的積極撰稿人,深受蘭德的影響。
格林斯潘在擔任公職之前,他對于自由市場的信奉十分徹底,甚至在那些對市場抱有懷疑態度的人看來是過分極端的。然而,當他最后終于進入政府經濟政策的決策高層時,他又致力于借助政府部門(包括聯儲局)的力量調控經濟,表明他并不真的相信這些東西。也許格林斯潘也如很多偉大的美國人那樣,在心底深處最根本的信仰還是那典型的美國哲學觀———實用主義吧。
稱職的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工作說起來簡單:當各項指標顯示經濟發展過火,他就作出調高利率的暗示,為發燙的經濟降降溫;反之則降低利率,給疲軟的股市煽煽火。永遠保持最佳的音調。繼1987年股災之后,格林斯潘又有兩次“大運作”。一次是在90年代初期,美國經濟萎靡不振,金融機構處于破產邊緣,格林斯潘決定大幅度削減利率,并允許銀行以3%的利率從聯邦儲備借入資金購買利率為5%的政府債券,以此來支撐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從而成功地走出經濟持續低迷的陰影,從此步入經濟增長的黃金歲月。另一次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世界通貸緊縮,美國股市也受其影響一路下挫,華爾街上人心惶惶。格林斯潘斟酌再三,于1998年下半年果斷出手,連續3次下調利率,給愁云慘霧的股市注射了一針興奮劑。由于世界經濟“領頭羊”始終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其他國家很快就緩過勁來,紛紛踏上復蘇之路。格林斯潘的大名也在全世界家喻戶曉。
不過更多的時候,格林斯潘會掛著一臉愁容,不斷給股市念“緊箍咒”,一再警告泡沫危險,并不遺余力地推行貨幣穩定政策,再三“威脅”要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生怕“黑色星期一”的悲劇重演。在格林斯潘看來,任何經濟政策的核心只有一個———控制通貨膨漲,而最佳的貨幣政策應當是保持適當的通脹,但又不產生過度的泡沫,否則就會呈現大起大落。他希望的是進三步,退兩步,而不是進十步,退九步。1994年,他竟一連7次提高利率,使華爾街盛傳一則笑話,交易員在哄騙哭鬧的孩子時不是喊:“狼來了!”而是說:“格林斯潘要加息了!
盡管人們有時會埋怨格林斯潘把錢袋“捂得太緊”,但他們還是認為,過去近30年里,沒有一位聯儲主席像格林斯潘那么稱職。
年薪相當于棒球明星的周薪根據美聯儲的數字,格老本年的薪酬為161239美元(約125萬港元),雖然已較去年的141300美元高,但只相當于一個棒球明星的周薪,比他做私人經濟顧問時少得多。
論及格老的薪金,這與他在金融市場的影響力極不相稱。因為他的年薪還不及美國12個地區聯儲銀行行長,遠遠低于他歐洲的同行。相對于香港金融管理局局長任志剛而言,格老的年薪更是小巫見大巫,任志剛年薪約900至950萬港元,是格老的7倍以上。
身為華爾街股市最大的莊家,格林斯潘本人從不“濕鞋”。他是利率政策的制定者,對股市和長期債券方面極有影響力,他的個人投資也因此受法律限制。例如,他不能持有銀行、美國政府債券主承銷商等存款機構發行的股票,只可以擁有其它類別的股票。即使如此,格林斯潘本來也可以像別人一樣“長袖善舞,多錢善賈”,但為了避嫌,他沒有購買任何股票或長期債券,而是主要購買受利率政策影響較小的短期國庫券。據透露,他在美國短期國庫券上的一項投資約值100萬美元,另有三項同類投資的價值在50萬至100萬美元不等。他還把另外數十萬美元投在若干貨幣市場、儲蓄戶頭及支票賬戶上。格林斯潘在與NBC記者米切爾結婚之前曾利用保密信托形式存放資產,價值約為100多萬美元。
有好事者為他算了筆賬:由于不炒股,這位理財高手每年至少至少損失20多萬美元。可是格林斯潘并不在乎這些損失,他的發言人說,格林斯潘在投資時比較理智,這一點與他的個性吻合。同時,他也不想讓人覺得自己有“近水樓臺”之嫌。所以格林斯潘雖然搞了一輩子金融,但其個人總資產只是剛剛超過千萬美元而已。
差點斷送的“黃昏戀”
格林斯潘有一些怪癖。他似乎永遠穿著深色西服,戴著黑框眼鏡,白色的襯衣上配著一條不入時的細結領帶,頭發已經稀疏,一臉的褶子,說話前言不搭后語,總是一臉的沮喪。以至于美國人已經把“格林斯潘”當成了“憂心忡忡”的代名詞,一見誰面色陰郁,便調侃道:“瞧你一臉的‘格林斯潘’。”
他喜歡在浴缸里工作。他每天早晨6點左右起床,其后的一個半小時就是泡在浴缸里閱讀各種經濟和金融材料,有時甚至還動筆寫點什么,因此他帶到辦公室去的講稿常常是濕漉漉的。這個習慣是在70年代養成的。那時候,他的背部有些不適。他發現清晨時分長時間泡在熱氣騰騰的浴缸里,不僅能夠解除病痛,而且才思泉涌。他甚至對朋友說,他的智商在早晨6點鐘時比晚上6點鐘時要高出20分。
又比如說,他那隱晦曲折、模棱兩可的“美聯儲語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居然把這種曖昧的語言方式也套用到自己的黃昏戀上,差點斷送了晚年的美滿婚姻。12年來,格林斯潘一直與美國國家廣播公司高級女記者安德拉·米切爾拍拖,心儀已久。然而他那含混不清、充滿暗示的語言,竟連長于揣度的女記者也被弄得一愣一愣的,他先后求了兩婚,對方卻毫無反應。直到1996年的圣誕夜,當他第三次嗚里嗚嚕表白心意時,女記者才拎清了他的真意,接受了他手中遲到的紅玫瑰。次年4月6日,71歲的格林斯潘終于結束了“冤枉”的單身生活,再次當上了新郎。漸漸地,新娘竟喜歡上了格林斯潘的晦澀,她說:“原以為對他了如指掌,可實際上我永遠也猜不透他的心思,這種感覺妙不可言!”這不禁讓人想起格林斯潘的那句名言:“如果你以為對我個人已經研究得非常透徹了,那我可以告訴你,你一定是誤解了我的話。”
華爾街的投資者們花了很大力氣研究他的每次講話,試圖從他的遣詞造句中捕捉到哪怕一點蛛絲馬跡,但結果總是枉然。既然無法揣摩格林斯潘的講話,就只能另辟蹊徑了。很快,精明的投資者們就發現了一個“秘密”:格林斯潘的公文包———如果是癟的,則表示平安無事;如果鼓鼓囊囊,那可就大有文章了,意味著格林斯潘“有話要說”。因此,每當美聯儲開會時,篤信此說的美國ABC電視臺就會派出兩個攝制組守在門外,一臺攝像機用來拍攝格林斯潘的言談舉止,另一臺則專門拍攝他的公文包。節目制作人還會根據當天格林斯潘的表情決定節目的主題音樂———若我們的主席信心十足,將配上《大人物先生》;若是神情謹慎,則換成《碟中諜》的主題音樂。
褪色的神話
雖然格林斯潘的任期一直要到2004年,但如今誰也不能擔保這位在美聯儲主席位子上已經坐了14年的老人能否繼續下去。一旦經濟在明年上半年前不能恢復增長,他將前功盡棄,從前的所有功績將一筆勾銷。歷史有時就是這么苛刻。
格林斯潘這樣希望,降息將鼓勵公司借錢進行投資,結果公司管理者卻忙于關注目前的債務與虧損、忙不迭地縮小投資。像歷史中所有的大人物一樣,格林斯潘先生締造了一個時代,但這輛時代列車卻突然掉轉方向,我們的列車長來不及、也不大可能掉轉思維。格林斯潘沒有變,他依舊還是那個每天早晨6點起床,在浴室里閱讀、寫作的老人;在9·11事件后,接受國會質詢時,他依舊用如此羅嗦、冗長、含混、略顯緊張的語調回答問題……然而格林斯潘神話卻已悄然褪色。
《國際金融報》(2001年12月31日第五版)
短信圣誕站送大獎:數碼相機、CD/VCD…好機會別錯過!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