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宇
歐佩克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俄羅斯總理卡西亞諾夫15日表示,俄不會因世界油價下跌而大量減少石油出口。這表明歐佩克前輪值國主席、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不久前進行的外交努力面臨前功盡棄的危險,而他那次對15國進行的穿梭訪問,目的之一就是與世界各主要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磋商,特別是與像俄羅斯、墨西哥這樣的非歐佩克產油大國磋商,以
協調立場,爭取共同采取限產措施,將油價維持在合理價位上。只是查韋斯的奔走呼吁并未換來俄羅斯等國的明確承諾。
無奈之下,歐佩克上周單獨做出決定,從2002年初起,每日減少石油產量150萬桶,條件是幾大非歐佩克產油國也必須相應做出減少日產量50萬桶的決定。但當時就有分析指出,考慮到非歐佩克產油國態度不明朗,歐佩克內部對此舉能否有效遏制油價下跌事實上并無把握。果然,消息公布后,市場并未做出歐佩克期待的反應,而是繼續我行我素,猛跌不止。如今,俄總理的講話再清楚不過地表明,除了日前象征性地答應每天減產3萬桶原油外,俄方不愿為響應歐佩克的倡議采取更進一步的行動。而減產區區3萬桶原油,顯然離歐佩克期望的目標相去甚遠。俄羅斯既如此,歐佩克自然也不能對其他非歐佩克產油國抱太大希望。
在此情況下,歐佩克屆時是否仍會按計劃啟動減產機制,以及機制啟動后減產是否能夠真正落到實處,自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可以這樣說,俄羅斯的表態無疑是將了歐佩克一軍,把它推向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堅持初衷不改,非歐佩克產油國又不予以配合,歐佩克就有可能失去更多的市場份額,從而使其在世界石油市場上的地位被削弱,而歐佩克的這種地位已經在近年受到非歐佩克產油國日益嚴重的挑戰。反之,如果推遲或不采取減產措施,就有可能引發一場全球范圍的原油價格大戰,歐佩克將不得不忍痛蒙受惡性競爭所帶來的巨額經濟損失。在過去的8周內,由于油價一路走低,已經使11個歐佩克成員國損失了近300億美元的石油收入。
因此,盡管歐佩克秘書長阿里.羅德里格斯13日表示,不準備更改去年3月制定的油價調整機制,但這并不表明歐佩克在明年1月1日一定會履行減產決定。歐佩克此次在經過兩個月的權衡后,才做出了有條件減產的決定,足以說明其深知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局面。本來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及存在諸多不可控制因素的情況下,減產與不減產,歐佩克都難以確切估計到各自的利害得失,現在既然非歐佩克產油國不肯合作,歐佩克也就沒有必要一定“言必信,行必果”,不給自己留下回旋余地。況且歐佩克決策人士對此早已有話在先,故而屆時歐佩克宣布推遲執行削產保價措施也不足為怪。也就是說,最大的可能是它將視局勢發展再做決斷。
作為負責向世界經濟發動機提供動力的權威性組織,歐佩克過去的幾乎每一項決定都會對世界經濟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但隨著一些新興產油國的崛起,歐佩克的這種影響力正在逐步下降。加上盡管人們平時不停地談論經濟全球化的問題,但當真的“下雪了”,人們注定還是會本能地從本國經濟利益出發,“自掃門前雪”,這也就難怪歐佩克心愿難償了。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