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璇26日北京報道】 一度被看作黃金市場改革“動作”之一的黃金周報價制度已付諸實踐一個多月了,然而黃金市場第一線——生產和加工企業傳來的聲音卻不全是當初期盼的齊聲稱贊。不過周報價制度這塊“試金石”確實多少探出了“黃金市場化”這池水的深淺。
出于進一步和國際金價接軌的考慮,央行于6月11日正式啟動黃金周報價制度。就是每周公布按人民幣美元匯率折算黃金收配價格,并實行掛牌收購、配售黃金。與之前的報價制度相比,不但將1998年以來近3個月調整一次的頻率大大提高,而且將國標一號金與二號金之間、二號金與未達標金之間的收配價差作了較大的調整,縮小了價差。前者由原來的0.8元調整為0.5元,后者由原來的1元,調整為0.5元。
業內人士分析,在周報價制度下,黃金生產和加工企業不但可以在國標一、二號金之間選擇經濟的品種,而且有了選擇買賣時機的可能——央行星期一報價,與上周五至本周四的國際金價之間存在比較價差,可以以此判斷未來走勢,決定買賣。
企業反應不一
那么周報價制度真的給黃金企業帶來了預期的效益嗎?
來自黃金生產企業的消息就不那么令人振奮。山東河東金礦的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周報價對我們沒什么影響。反正還是統購,而且收購額度有限,我們不可能因為報價高而能多賣黃金。同樣,在報價低的時候也不可能就不賣——這樣一來,事實上我們只是無條件地接受央行的報價而已,自然不能從價格變動中獲得什么好處”。河北張家口金礦工作人員更干脆的指出,生產企業的困難不是周報價制度所能夠解決的。
不過黃金加工企業確實從周報價制度中獲得了效益。我國黃金加工企業不像國外同類企業可以“借雞下蛋”。在國際通行的方法是,黃金加工企業并不買金加工,而是向銀行按預定價格借金。我國企業則需要自己買金,因此如果買金時價格相對銷售時高就可能造成成本過高。因此實行周報價制度對他們而言是提供了一個利用國際國內價差控制成本的手段,在國內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價格時買金,而在國內金價高于國際市場時大量出售產品。
南京金線金箔總廠侯先生告訴記者,該公司以倫敦交易所價格作為導向,依靠央行周報價進行交易,所以通常可以比較準確把握時機,在合適的時機銷售產品,實現效益最大化。金幣總公司孟先生則認為,實行周報價給企業帶來的福音就給百姓投資黃金提供可能。“比如金幣,完全可以因為有國際、國內浮動價差更具投資價值——而非以往單純的收藏。我們的企業因此獲益”。
“周報價制”最終將被取代
央行金銀儲備處有關官員曾經明確指出,中國的黃金改革方向就是市場化,“周報價”只是邁進過程中的一個過渡。那么周報價最終將向何處發展?日前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山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黃金周報價制度作為我國黃金市場開放前的一種臨時性安排,它最終必須被倫敦市場金價為指導的交易雙方自由協商定價制取代。我國黃金市場誕生之日,就是周報價終結之時。
劉山恩認為,周報價的價格調整目的和定價參照系都發生變化,但是價格的形成機制并沒有變化。在實行黃金浮動價格制之前,黃金價格調整的壓力來自生產者,定價的參照系數是生產成本。實行黃金浮動價格制以后,調價的壓力主要是黃金統收專營體制的運行成本和經營風險,定價的參照系數是國際金價。因此當前的定價機制仍然是黃金官價的一種形式,不過是更規范化的定價方式。
他解釋說,我國黃金價格既使在固定價格時期也不像國際金價一樣幾十年固定不變,而是經常有小步調整。同時也沒有在由固定價制變為浮動價制的同時,出現黃金開放管制的政策轉變。所以無論是在固定價格制度下,還是在浮動價格制度下,我國黃金價格的調整變化是維護國家黃金管制政策和維持黃金統收專營工作體制的需要。
商業銀行可能充當價格“穩定器”
通過國內金價調整頻率可以看出,我國黃金市場化改革是沿著打破固定價格制,向建立靈活浮動可變價格制方向推動的軌跡運作。在1993年實行浮動價以前的44年前,金價變動了11次,平均4年一次;從1993年實行浮動價至1997年的52個月之間,國內金價變動了5次,平均10個多月變化一次;而1998年至周報價實施之前的41個月之間,國內金價變動了16次,平均2.5個月一次;2001年6月11日之后實行周報價。
黃金價格變動頻率越來越快推進市場化進程的同時,也向市場提出新的挑戰——在追求“快”的同時不能忽略“穩”。
劉山恩指出,黃金企業的生產經營周期在十年甚至數十年,一旦進入市場就很難撤出,投資巨大,所以沒有一個可預見的可靠價格,就不可能保證投資的回收,更不要說贏利。
看來黃金市場中還得有穩定價格的手段和能力。然而在市場穩定價格不可能再用政府的力量,而是借用市場的力量鎖定價格,將企業的經營風險減少到最低程度。
那么應該由誰來充當這個價格穩定器?業界普遍認同借鑒國外運用商業銀行參與黃金市場的方法來穩定市場。就是說促使商業銀行充當黃金市場中間商,減少黃金流通成本,轉移價格風險。
對此種意見,央行金銀儲備處官員表示,有關部門在改革過程中會充分考慮業界意見,并積極借鑒國際經驗——“當然也不能脫離中國國情。飯總要一口一口的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