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企:薪酬管理缺位制約民企發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1日 10:46 南方都市報 | ||||||||||
作者:郭逸晴 中小民企“薪”痛急問藥,專家建議只有夯實基礎才能做大做強 上周日,廣州民主大樓會議廳里舉行了一場題為“如何建立具有競爭力的薪酬獎勵制度”的報告會。報告會上,來自珠三角的200多家中小民營企業的老板和行政、人事高管紛
薪酬設計拖民企成長后腿 外企和國企大都有一整套較正規的、成熟的薪酬體系,但中小民營企業在快速成長的同時,普遍缺乏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薪酬體系。東莞一家做汽車美容生意的民營企業老板說,短短數年間,員工從三五人急劇發展到近三百人。人少的時候好辦,每月給幾千元固定工資,有了利潤大家分,或者按個人銷售成績提成;但企業家大業大后,這種簡單的薪酬辦法就不行了,層級關系、新老關系、業績評估、激勵手法多樣化等新問題層出不窮。 報告會調查顯示,在座企業進行過職位分析、崗位職責描述的只有1/3,進行過職位評估的僅有5家。廣州一家做辦公用品生意的行政主管說,提升薪酬管理水平勢必會傷害部分“元老”的利益,他們帶著員工一走,沒有人干活,豈不是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可以看出,多年來規范薪酬管理制度的缺位,成了民營企業的一個通病,現在一說提升薪酬管理員工就“地震”。 實際操作疑問多多 在建立策略性薪酬管理系統方面,部分民營企業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遇到了許多不知如何解決的棘手問題。一位小企業老板說,老板與雇員對薪酬水平的預期值很難統一。他說,如果雇員能給我賺回100萬,我花10萬、20萬年薪高聘當然沒問題,但雇員卻不想承擔為企業創造高價值因而享受高薪的壓力。換言之,對于如何衡量員工創造的價值,企業感到很難有統一的衡量標準。標準定高了老板覺得劃不來,定低了員工又很容易跳槽。 順德華強電器一位行政高管則說,最近企業某部門出現了員工拿到獎金卻罷工的現象。因為每個人對公平獎勵的看法不同,發錢不等于就公平了。有的獎金發了卻變成了反激勵,還不如不發。另外,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希望的獎勵方式也不同,該如何處理?是否要針對每個員工設計個性化激勵機制?實踐中也發現,一個薪酬激勵模式一旦定型,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邊際效益遞減,起不到原有的作用,這是不是意味著又要重新設立薪酬模式? 專家把脈稱要夯實基礎 曾任歐、日跨國知名集團公司與國有大型上市集團公司人力資源與高層管理職位的盧愛武在報告會上,為中小民企們“把脈”后認為,一些小民企老板苦惱人才難求、人才難留,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內部的原因。民企老板及人事高管們關注薪酬制度建設,說明他們想做好人力資源的建設和管理。但當務之急,首先是要對策略性的薪酬管理理念建立起系統的正確的認識。事實上,設計薪酬福利系統背后還有一系列的問號,即企業的經營戰略是什么?圍繞它的人力資源策略怎樣?由此延伸考慮企業的薪酬理念,而后還要對企業的薪酬福利組成進行市場比較,最后才形成企業的薪酬福利系統。但大部分中小型的民營企業只是憑感覺辦事,在薪酬結構、薪酬水平及級差處理上都缺乏合理的規劃,入職起薪及薪酬晉升往往憑借領導者模糊的主觀臆斷。 薪酬與員工的關系是相當微妙的,設計、建立起合理、科學的薪資結構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雖然在座的民企們急于“藥到病除”,但盧愛武認為,理想的企業薪酬制度難以速成。它要因企業的發展階段與實際情況、經濟承受能力,并結合戰略、人力資源的其他環節,分步驟實施才能取得效果。即如聯想集團所言:“只有把企業根基夯實了,才能走得更遠,做得更強更大。” 本報記者 郭逸晴 通訊員 段榮 記者觀察:扶持先要扶建制 民營企業要加大制度建設力度,決不是一句輕描淡寫的空話。政策的大力扶持,給了珠三角民營企業優越的發展條件,但是隨著民企不斷地成長壯大,企業管理制度尤其是薪酬體系的不規范,成了眾多民企進一步做大的瓶頸。 上周日的報告會時長三個多小時,有關系統建立、設計薪酬福利制度的方法又十分技術化,旁人聽來甚是郁悶,可在場的民企老板和行政人事高管不僅聽得津津有味,而且像學生一樣“刷刷”記個不停。眾民企老板求“薪”病良方的迫切心情可見一斑。 眾多咨詢公司或人力資源專家推介的職位評估方法均由發達國家引進,并為跨國外企及國內知名企業嫻熟運用。與外企和國內知名企業相比,中小民營企業各方面都顯得單薄。與國際接軌的先進的職位評估系統方法他們用得上嗎?在座的民企老板們說:“不一定照搬,但可以借鑒。” 由此可見,多數民企有這樣的需求,有這樣的心胸,類似的咨詢、講座、培訓課、交流會可以多多地舉辦和開設。民營企業有著優化制度的迫切心情,但千頭萬緒不知從何下手,正如一位民企老板所言,民企迅猛成長必經一檻,即從不規范到規范,各個方面都要科學地立規矩。 民企們強烈呼吁政府對此出手相助。一些專家亦認為,政府為民企辦實事,為老板搭臺,包括組織一些培訓。就是說,老板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老板要出錢;政府要提高轄區內企業的管理水平,政府要埋單。政府與企業都要有憂患意識,企業一定要意識到提升管理水平這件事非做不可,而政府對這件事不能由民企老板單獨去完成,因為已超出其能力范疇,光靠投資不能完全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