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前治: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黃金時代來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2月05日 10:55 中國水泥行業協會 | |||||||||
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 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黃金時代來了 為落實中辦發〖2003〗13號文的精神,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把水泥工業發展與結構調整的態勢列入五個重點調研的產業,中國建材協會和中國水泥協會全力配合發改委開展
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座談會希望水泥協會能把水泥企業和廣大水泥工作者的愿望和意見準確反映給發改委和國務院領導。為此,將座談會的發言與實地考察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簡要整理,對幾個熱點話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形成了本報告。 一、2003年水泥行業經濟運行的特征 水泥工業在經歷1992~1995年的高速發展,1995年下半年開始出現前所未有的低水平總量過剩,一度陷入困境。1998年從低谷中開始爬坡,增長速度逐年提高,到2002年產量達到7.25億t,實現利潤46億元,分別比2001年增長10.6%和20.5%,進入新一輪的快速增長期。今年以來,多數地區產銷兩旺、價格穩定、效益提高,1~8月生產水泥5.1億t,比去年同期增長16.1%,實現銷售收入1050億元,增長18.7%,實現利潤34億元,增長108.8%,是1995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 今年水泥行業經濟運行有以下幾個特點: 1.立窯生產能力的增長態勢已經得到有效遏止 建國以來,我國水泥長期供不應求,直到1995年開始逆轉,當年水泥產量5.6億t,立窯水泥占81%,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國家建材局提出水泥工業應從“產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隨后針對立窯制定了“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針,得到吳邦國副總理和計委、經貿委的肯定和支持,國務院、計委、經貿委圍繞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各省市也紛紛采取相應的措施。1996年上海市政府根據上海缺乏生產水泥的資源的實際情況決定逐步退出水泥制造業,率先提出要淘汰立窯,并對入滬水泥采用“準用證”的辦法控制立窯水泥涌入上海,為水泥工業結構調整開了先河。隨后北京也提出限制立窯的發展,申奧成功后以政府令的形式明確要求所有的立窯必須在2003年底全部關閉。浙江省為還杭州一片藍天和保護天堂美景,省財政曾拿出2300萬元作為拆立窯的補貼。四川省建設廳、交通廳等四部門聯合發文規定,國家和省的重點工程和一般工程的重點部位、混凝土攪拌站等不準用立窯水泥。湖北等省也出臺了類似的文件,山東、甘肅等省透露,他們正在醞釀出臺類似文件。據各地介紹,今年以來,標號相同,回轉窯水泥一般比立窯水泥高15~20元/t,經濟發達地區,價差還要大。這說明政府的調控作用非常重要,為水泥結構調整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調研時我們比較注重在同等條件下來研究和比較新型干法窯與立窯的競爭力。在河西走廊,1000t/d新型干法窯的主要經濟指標與管理好的立窯基本相當或略好于立窯,但今年上半年水泥銷售不暢,首先被關停的是濕法窯和立窯,只有新型干法窯滿負荷生產。山東棗莊的石灰石、煤、石膏、粉煤灰和電價屬全國最低,當地最好的立窯企業,規模達到200萬t以上,熟料的單位生產成本在100元左右,熟料28天強度在50~52MPa,32.5級水泥出廠價只有165元/t,可以說這就是全國最優秀的立窯企業的水平。而毗鄰的新型干法水泥廠的熟料生產成本與該立窯廠的水平相當,但熟料強度一般比該立窯廠的要高10MPa左右,42.5級水泥出廠價在225~245元/t。海螺集團的15條新型干法窯平均規模大于4000t/d,熟料平均生產成本只有82元/t,國內最好的新型干法窯的熟料28天強度可以大于70MPa。經過近30年的努力,特別是我國新型干法窯技術與裝備已經完全成熟,國產化率不斷提高,投資成本不斷下降,投產就能達產達標,競爭優勢已經明顯好于其它各種生產工藝,已經在全國形成共識。在成都地區,當拉法基都江堰水泥廠的32.5級水泥的出廠價降到225元/t,成都地區的立窯便開始自行關閉淘汰。四川建材行辦在匯報中寫道:“四川絕大多數水泥企業形成了共識,再建立窯生產線已沒有出路,出路在發展新型干法窯”。上海、北京、浙江等省市,從1998年以后再也沒有發展過立窯,據四川、湖北、云南、貴州、重慶、甘肅等省建材行辦介紹,前兩年還在轟轟烈烈對立窯進行擴徑技改,可今年以來,除極個別由外省人來租賃經營或承包經營的企業還在進行擴徑改造,沒再發現投資新建立窯的;從國家統計局提供的2003年上半年水泥制造業投資項目一覽表,經與地方一一核對,對立窯的技改投資只占總投資的5%左右,多半是2002年項目的延伸。 近年來,不僅大中型水泥企業在積極發展新型干法窯,許多優勢立窯企業也紛紛發展新型干法窯,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投產的51條新型干法窯就有28條是立窯企業投資建設的。今年投產和在建的184條新型干法窯中有三分之一是立窯企業投資建設的。從我所到過的省區市看全國,直到今年立窯的發展才真正得到有效的遏止。 2.生產和消費的熱點在華東經濟區 2003年上半年全國生產水泥37090萬t,出口水泥241萬t,進口熟料9.3萬t,國內人均消費215.9kg,其中華東地區生產14573萬t,消費14824萬t,約占全國的40.25%,人均消費409.58kg,是全國的185.78%。上海、浙江、江蘇人均消費超過500kg,山東接近500kg,福建接近400kg,全區達到401kg。其它地區,只有北京、廣東人均消費達到500kg,天津接近400kg,黑龍江、吉林、內蒙、山西、安徽、湖南、貴州等省低于200kg。 可見消費的熱點主要集中在華東經濟區(見圖1,該數值是用上半年的消費數值乘以2)。 圖1 2003年全國人均消費水泥示意圖(略) 3.新型干法窯水泥的高速增長仍然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新型干法窯的熟料產量即使增長40%以上,由于基數太低,全年純增加新型干法窯水泥也只有4000萬t左右,預計今年水泥消費量要突破8億t,比去年純增加7500萬t,新型干法窯水泥供應不上,只有立窯水泥去填補。 我國立窯行業的狀況比較復雜,很難統計準。1995年工業普查結果是:全國有7883臺,產量占當年的81%。1995年水泥市場疲軟,尤其在國辦發〖1999〗49號文下發后,直徑小于2.5m的小窯確實淘汰了4000條左右,但有相當一批立窯進行了擴徑改造,2001~2002年,全國新增φ3.2m×11m立窯300多臺,到2002年末據許可證辦公室不完全統計分析,全國有立窯生產線6000~6500條,總生產能力約5.7億t左右,生產能力約占全行業的71%。 今年雖然全國用新型干法窯熟料生產的水泥純增長量應該大于立窯的增量,但一些局部地區卻不一樣,比如山東,上半年生產水泥4448萬t,比去年同期增長23.6%,今年的產量預計達到1億t,主要靠立窯實現了高增長,立窯水泥占90%。即使這樣,在棗莊、淄博,那里的立窯都滿負荷生產,汽車排長隊,魯南水泥廠一改往年水泥外銷率高達40%~50%的局面,今年外銷不足10%。山東立窯水泥火爆的主要原因是新型干法窯水泥太少了! 4.粉磨站發展迅速,異軍突起 調研中發現,廣大新型干法窯企業與科研設計院所、大專院校密切合作,對現有的新型干法窯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已經成功地推進了這些窯的技術進步,在工廠我們看到,原設計1000t/d的窯普遍可以達到1200t/d,原設計2000t/d的窯基本可以達到2500t/d,4000t/d可以達到5000t/d,而且所有的1000t/d以上的窯都在滿負荷生產,有的廠年運轉率高達98%,2001年末新型干法窯的熟料生產能力7335萬t,2002新增3180萬t,增長43.35%,進入2003年新型干法窯水泥增長速度應該在40%以上,但從統計表上只有17.6%,僅僅比全行業高2個百分點,那么多的新型干法窯熟料到那里去了? 調研中發現,商品熟料市場非常活躍,一是許多立窯水泥廠外購部分回轉窯熟料來改善自己的產品質量;二是粉磨站的發展可謂異軍突起,據許可證辦公室提供的不完全統計,粉磨站的生產能力已經占水泥生產能力的8.53%。由此可見,商品熟料市場不斷擴大,用水泥生產的統計結果很難全面評價新型干法窯在水泥工業結構調整中發揮的作用。 粉磨站的狀況確實令調研組難以說清楚,象海螺在全國各地建設的一大批粉磨站、華新的南通粉磨站、山水的青島粉磨站、冀東的三河粉磨站等都能用新型干法窯生產的熟料,嚴格按國家標準組織生產。但全國還有300多家大大小小的粉磨站,情況就非常復雜,調研組在暗訪中看到有的小粉磨站,工藝不完備,設備陳舊,檢驗手段極其簡陋,國家標準在那里被踐踏,更有甚者,造假售假。 二、新型干法窯步入健康發展時期 今年以來,新開工建設新型干法窯的項目是日新月異,不同統計口徑,不同的統計截止時間,數字都會有較大的差異。這里主要依據14家有新型干法窯設計任務的設計院報來的資料和國家統計局《關于2003年上半年水泥制造業城鎮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統計表》,截止6月底,今年投產和在建的新型干法窯共184條生產線,新增熟料生產能力15445萬t,上半年在建項目的投資規模達522.77億元,完成投資119.58億元,已經落實資金155.89億元。經對這些資料研究分析,這一輪投資高潮有以下幾個特點: 1.生產規模大型化是投資的主流 從1984年冀東水泥廠投產以來,大型化的規模效益就非常明顯,業內人士做夢都想建設4000t/d以上生產線,但苦于經濟條件所限,20年來主要依靠外資共建設4000t/d以上規模的生產線只有19條(見表1)。 表1 2002年末已經投產的新型干法窯統計表(略) 從表1可以看出,≥2000t/d的生產能力只占總能力的69%,平均規模只有1660t/d,只相當于臺灣1986年的水平,說明我國水泥工業不僅是立窯水泥所占比重過大,即使是新型干法窯,也是小型窯的比重偏高,這與世界水泥生產大國的地位十分不相稱。難怪剛剛在北京召開的12屆世界水泥大會的執行主席在開幕詞的第一句話就說,中國是水泥大國,但很遺憾,由于各種原因,多數產量沒有被同行們統計。說明我國水泥工業結構調整任重道遠。 今年投產和在建的184條新型干法生產線中,10000t/d生產線3條,8000t/d有1條,5000t/d有31條,4000t/d有3條,成為今年投資建設的主流,規模小于2000t/d的生產線生產能力只占總能力的12.33%,大于2000t/d的項目有130個,占總能力的87.67%,這些項目建成后,我國新型干法單線規模可以從2002年的1660t/d提高到2700t/d(見表2)。 表2 2003年投產和在建的新型干法生產線統計表(略) 2.上市企業和大型企業集團是投資主體 今年投產和在建的新型干法窯生產線中有55條是投資規模排名前10位的上市企業和集團投資建設的。雖然數量只占29.89%,但是其能力卻占新增總能力的46.48%(見表3)。 表3 2003年投資規模前10名企業(略) 海螺集團的在建項目全部投產后,在全國將擁有17個熟料生產基地,66個粉磨站,年產熟料4000萬t以上,水泥5000萬t,可以躋身世界水泥10強,亞洲排名第一,世界第六。 渤海集團在東北、華北、西北,用收購、兼并、聯營等形式,通過對老廠改造和擴建,集團快速成長,到2004年其熟料生產能力可達1500萬t,水泥生產能力達2300萬t。 山水集團是后起之秀,其大本營濟南黨家莊水泥廠幾經改造和擴建,已經建成花園工廠。這兩年他們抓住濟青經濟區高速發展的機遇,大力發展新型干法窯,集團迅速擴張,到2004年,其熟料生產能力可達1460萬t,水泥2230萬t。 華新集團地處長江中游,他們東進西擴,使這個老先進國有企業舊貌換新顏,到2004年,熟料生產能力可達1200萬t,水泥2000萬t。 還有三獅、中聯、天山、亞泰、祁連山、秦嶺和天瑞等集團到2004年,熟料和水泥的生產能力都可望突破1000萬t,屆時,我國10強企業的生產集中度可從2002年末的10%提高到25%左右。 這些企業做大了,就會考慮進軍國際市場。海螺已經瞄準國際市場,分別在北侖港、南通港、張家港、泰州港各建設了300萬t/d的粉磨站或散裝水泥出口設施;渤海集團在黃驊港、山水集團在青島的黃島港、華新集團在南通港都建設有粉磨站或散裝水泥出口設施,我國水泥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明顯增強。 3.自籌資金是投資的主渠道 今年上半年水泥制造業投資的資金來源構成中預算內資金只占1.80%,銀行貸款只占32.93%,兩項加起來只有34.73%,而自籌資金占55.75%(見表4),這是建國以來從來沒有過的,充分說明這一輪水泥投資高潮,自籌資金成為投資主渠道,國家沒有投資風險,銀行的投資風險也很小。 表4 2003年水泥制造業投資結構情況(略) 4.投資的熱點集中在華東經濟區 把華東六省一市作為一個區域來研究是由水泥的生產消費特點決定的。在這個區域內,石灰石資源主要分布在山東的濟青線以南、江蘇的隴海線以北,江蘇的長江以南、太湖以西和浙江的西部山區,安徽的長江兩岸,贛東南與閩西山區。從山東的威海到廣東的汕頭幾千公里的海岸線,經濟高速發展,需要大量水泥,可惜卻沒有石灰石資源,為此,只有依賴長江、運河和海洋水上通道,在有石灰石的地方建熟料生產基地,在有市場的地方建粉磨站這樣特有的生產消費模式。 近年來上海市消費的水泥80%依賴外購,江蘇有進有出,但進大于出,缺口約10%~12%,浙江略有富余,可出省8%~10%左右,福建的缺口在20%左右,江西產銷基本平衡,安徽主要大量外銷熟料,山東是水泥生產和外銷大省,外銷20%左右,大區域內產銷基本平衡。2002年生產水泥26438萬t,自用率達98.70%。 今年以來,華東地區以上海世博會場館建設和市政改造工程為龍頭,城市化進程在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正熱火朝天,上海、浙江、江蘇、山東幾乎都是大工地,雖然上半年生產水泥1.46億t,同比增長24.75%,但仍然供不應求,拉水泥的汽車排長隊,價格持續回升,利潤空間不斷加大,不僅引來國內外的水泥集團逐鹿華東,許多有實力的立窯企業紛紛投資建設新型干法窯,連行業外的資本也紛紛易幟,加入到浩浩蕩蕩水泥投資大軍。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上半年華東地區的投資占全國的51.96%(見表5),從設計院報來的數字看,全年預計達到62.05%,預測明年在64.79%左右,這些項目建成后預計新增新型干法窯的生產能力1.44億t,占全國新增能力的64%,屆時其新型干法窯的熟料生產能力將超過2.0億t,至少可以生產2.8億t水泥,約占本地區水泥生產能力的70%以上,還有30%的其他各類水泥窯生產能力有待新型干法窯去替代。 表5 2003年上半年水泥投資分布情況表(略) 在北京及周邊地區水泥座談會上,北京的國有水泥企業反映,今年以來北京市的企業銷售下降、價格下降、回款下降、成本上升,呼吁政府加強宏觀調控。 今年上半年華北地區共生產水泥4544萬t,比去年同期只增長8.4%,人均占有水泥投資規模只有36.01元,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低7.4個百分點和4.79元。從統計資料看,華北地區無論是生產還是投資都沒有熱起來,為什么北京的水泥市場如此疲軟? 主要原因:一是北京的消費量并沒有下降,雖然價格比去年下降20~30元/t,但在華北地區,其價位仍然在制高點上,周邊地區的水泥大量涌入北京;二是北京市的水泥企業規模偏小(見表6),環保治理費用高,負擔重,與周邊地區的企業相比,成本要高15%~30%,邯鄲地區的新型干法窯水泥運到北京的銷售成本比北京水泥廠低10%左右;三是與北京毗鄰的縣市,小立窯和小粉磨站林立,許多廠生產工藝不完善,質量檢測體系不完備,設備簡陋,沒有環保投資,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在北京市場打亂仗。 表6 北京市2003年新型干法窯結構情況表(略) 華南地區只有廣東從改革開放以來,人均消費水平連續多年高居全國榜首,直至今年,仍然是消費熱點省市之一,但廣東的水泥結構很不合理,今年上半年生產3132萬t,立窯水泥仍占84.5%,新型干法窯的比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去年以來,外資和國內外省的集團公司和民營資本紛紛前來投資建設大型化新型干法窯,引起省委省政府和業內人士的重視,省內也正在醞釀加大對大型化新型干法窯的投資力度,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 西南和西北雖然回轉窯的比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新型干法窯的發展比沿海地區相對滯后,今年只有3條4000t/d以上的生產線正在建設。 綜上所述,當前投資建設大型化新型干法窯的熱潮主要集中在華東經濟區,這些項目投產后,水泥市場將會發生激烈的振蕩,大批的立窯、濕法窯、各種小回轉窯,甚至連小型新型干法窯將先后被關閉和淘汰。北京周邊地區、廣東和東北建設大型化新型干法窯趨勢強勁,但增長速度比較緩慢。在中西部地區,外資、民營資本和大型水泥集團尋求投資機會的活動很活躍,但真正投資建設大型新型干法窯只能說剛起步。 三、當前水泥結構調整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1.發展不平衡,局部地區出現盲目投資、惡性競爭 主要是圍繞北京2008年奧運會場館建設和上海2010年世博會設施建設,采用非排他性方法計算市場容量,過高和不切實際估算這些工程的水泥消費量。如北京2008年奧運會場館工程,多數采用輕鋼結構,建設期每年用水泥只有30萬t左右,但瞄準北京市水泥市場新建設的新型干法生產線有10多條,新增生產能力達1000多萬噸。大量水泥涌入北京,形成惡性競爭。 上海2010年世博會確實工程浩大,令人鼓舞,今年剛剛起步,水泥供不應求,價格回升,回款加快,致使一些投資商針對上海市場,在既缺乏資源、能源,又缺乏人才的情況下,不做深入的前期研究,就盲目決策,倉促上馬,隱藏較大的投資風險。 2.低標號水泥需求比重過大造成熟料資源的嚴重浪費 在成都,據拉法基都江堰水泥廠負責人介紹,由于成都市場32.5級水泥需求旺盛,迫使他們用64MPa的熟料放寬細度的辦法生產32.5級水泥投放市場,造成熟料資源的極大浪費。在天津我們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城市建設所用的商品混凝土C30及以下在國際上統稱低標號混凝土要占78.16%(見表7),除上海的情況略好一些,其它地方基本相同。 表7 天津市2003年上半年商品混凝土強度結構情況表(略) 四、幾點建議 水泥工業上一輪的高增長周期是從1991年到1995年,5年間純增長水泥產量26624萬t,平均每年純增加5324.8萬t,其中88%是立窯水泥,從而使我國水泥工業陷入結構性矛盾的深淵。 新一輪高增長周期若從2002年算起到2005年末,從這次調研所統計到的項目計算,預計新型干法窯的熟料生產能力純增長2.6億t,至少可以生產水泥3.5億t,2005年以后,局部地區的立窯和其它各類小回轉窯,包括小于700t/d新型干法窯水泥將開始萎縮,中國水泥工業才真正步入結構調整的黃金時期。這是我國幾代水泥人夢寐以求和堅持不懈共同奮斗的結果,業內人士都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發展格局,衷心希望國家一要保護投資積極性,決不要踩剎車;二是要對少數企業和局部地區盲目投資的現象予以正確引導。為此建議: 1.強化產業政策的嚴肅性 修改和完善產業政策,進一步明確國家支持、限制和淘汰的水泥工藝、技術和產品。嚴格限制除新型干法預分解窯以外的各種工藝水泥項目的新建和擴建。盡快制定石灰石礦山環境保護、綠化復墾、節約資源等方面的政策和規定。 隨著投資體制改革的深入,國家弱化項目的審查,建設項目由審批制轉為備案制,與此同時政府應強化對產業政策的執行和監督。以強化產業政策的嚴肅性,對違反產業政策給予必要的制裁,輔以一定的稅收政策引導企業按產業政策要求健康發展。 2.修改和完善水泥生產標準和應用標準 關于修改和完善水泥生產標準,工程院材料學科的院士們曾多次呼吁國家有關部門予以重視,并提出了具體方案,但由于建材主管部門撤消以后由誰來牽頭不明確,為此建議發改委擔當起牽頭責任,商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總局組織建材院、中國建材協會、中國水泥協會和水泥標準委員會等有關單位共同完成。 關于改革和完善水泥應用標準,建議發改委商建設部,組織有關部門共同完成。 3.支持和組織攻關,不斷提高大型化技術裝備的國產化率 以日產萬噸生產線為目標,不斷提高國產化率,希望政府在財力、物力、政策等方面繼續支持水泥行業對以下幾個課題組織攻關,繼續推進新型干法窯的技術進步。 (1)以節能和環保為主的燒成技術; (2)粉磨技術與裝備; (3)高效篦冷機技術及裝備; (4)高效收塵器中的復膜濾料技術與材料; (5)高檔耐火材料與無鉻高檔耐火材料; (6)信息化與自控技術與裝備。 4.控制新型干法窯水泥熟料生產總量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總要求,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改造傳統產業已勢在必行,根據水泥工業可以充分利用工業廢渣的特點,完全可以用控制熟料生產總量,摻入不同比例的混合材生產多種標號的水泥來滿足市場需求。 根據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組織的調研和對未來中國水泥市場預測的結果,建議新型干法窯熟料的總量控制在6億t左右(需組織有關方面進一步論證)。 5.政府加強對新型干法窯發展的引導 (1)政府在審核水泥項目建設時,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在環境容量、礦產資源、土地占用等方面嚴格把關。 (2)強化信息服務手段,引導投資者尤其是立窯企業和外行業投資者,加強對建設項目的市場、交通、能源、資源條件研究,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減少盲目性。 (3)為解決當前新型干法窯高速發展造成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建議有關政府部門、協會、大中專院校與企業聯手,培養技術及管理人材,加強技能崗位人員的培訓。 (4)研究和制定落后小水泥企業退出機制和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