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要盡快學會以主流的心態和責任感來經營企業
文/馮侖
年年歲歲終復始,歲歲年年人不同。在市場經濟的洶涌浪潮下,整個中國無論經濟、社會,還是政治、文化,都開始徹底告別“老中國”,進入“新中國”。
這一背景下,作為民營企業,我們也面臨著一場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那就是如何從邊緣走向主流,也就是從被排擠、打壓、躲避、逃生甚至反叛,轉為陽光下經營,融入市場經濟的主流,支持政府并且以建設性姿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所謂主流,就是敢擔當、能負責;具有主流意識,就是要以對社會負責的精神經營企業、回報社會。這方面,我在文化界找到了一個叫張藝謀的先進分子。所以,我用他做這篇文章的題目,也算是給民營企業一個忠告:“讓你的公司更‘張藝謀’”。
張藝謀曾經是老知青,插過隊,當過工人,業余時間癡迷攝影。他的作品和個人在電影界的位置曾是一個邊緣、逃避、批判和反抗的形象,具有試驗性、先鋒性,但不是主流,不以“歌頌”為事業。不僅如此,整個第五代導演都被深深烙上了“反叛”,甚至“地下電影”的深刻痕跡(《活著》、《藍風箏》等至今仍被禁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進步,張先生漸漸走出“反叛者”的形象,融入電影甚至整體文化的主流,不僅拍出眾多為市場和政府都叫好的片子,執導西洋歌劇和芭蕾舞,忘情于桂林山水,而且主機申奧大片,導演會徽揭幕乃至奧運開幕大典,一躍成為市場和政府之驕寵。但張先生本人卻異常清醒,并不恃寵而驕,反倒更加慎言謹行,在大展才華的同時,表現得對社會對自己都更加負責。如今,張先生就是中國的當代文化、甚至是最被世界接受的當代中國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張先生究竟在哪一具體時刻或者借由哪一具體事件,一下就變成了主流,這很難考證,但他已經成為中國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卻是不爭的事實。
其實,民營企業這二十多年來也經歷了這么一個由邊緣、反叛到主流與合作的演變。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必要補充”就是邊緣,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融入主流,而股份制或混合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則完全就是主流了。過去,處于邊緣的民營企業,沒有安全感,四處受歧視,企業家心態更是趨向逃避、躲藏甚至怨憤、反叛。于是,地下經濟、灰色交易、權錢交易、轉移資產、偷稅逃稅、變換身份、海外置業、留足退路、低調潛行,就成為必要的行為,也是不得已的聰明選擇。現在成為主流之后,不少人還沒有擺脫慣性思維,行事作風依然不改,這就難免屢遭挫折、淘汰出局。因為,主流要求你扮演的角色應當是廣受尊重,擁有安全感,積極參與,全面合作。這時,最好的行為方式就是陽光心態、依法經營、照章納稅、用心積累合法資產、推動本行業全面提升競爭力。顯然,如果不意識到這一點,不及時轉變自己的心態和角色定位,就難以在日益規范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獲得更大的發展局面,甚至會失去原有的競爭優勢。
事實上,在國有企業的迅速改革和進步面前,民營企業正逐漸失去資源優勢、體制優勢、管理優勢和人才優勢,甚至道德優勢。更為危險的是,由于多數民營企業在運行機制中“有動力無約束”,往往導致追求暴利而盲目以債務擴張方式拉動投資,或者大膽權錢交易,引爆許多丑聞,致使整個社會特別是資本市場對民營企業更多抨擊。所以,民營企業只有迅速將自己的角色定位融入主流經濟,擔當起“主人”的社會責任,才能嚴以律己接受監督,以一己之財為天下之用,竭盡全力為股東創造價值,為客戶提供產品與服務,向政府納稅,為員工提供更好的生存條件和發展空間,真正成為像張藝謀那樣的市場與政府的驕寵。
怎樣才能成為市場經濟中的張藝謀呢?從“邊緣”到“主流”最應把握的是什么呢?
首先,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張藝謀一出道就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于是他成了主流。所謂使命感和責任感的“能負責、敢擔當”,其實說白了就是“沒事找事,把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不當事”。沒事找事,如果只找對自己有利的事,而不關心更大范圍(比如他人、行業、整體經濟甚至整個國家命運)的事,就不可能擴大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境界。能舍方能得,所以才有“舍得”一說;忘我成我,“非以其無私耶,是以成其私”(老子語)。越是為他人謀,越可能成就自己的事業。于是越是把自己的事不當事,其實越是把自己的事當成了最重要的終身大事。總之,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企業家,往往能從更廣泛的公眾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角度,自覺接受社會和公眾對自己提出的更多的要求。用時下時髦的說法就是要做一個合格的“企業公民”,關注社會健康穩定的發展,依法穩健經營,維護市場秩序,關心環保與生態,推動行業進步,保障勞工權益,扶助弱勢群體,參與社區發展。顯然,要擔當這些責任,需要很大的勇氣、毅力和眼光,更重要的是還要耗費不少銀兩。這對很多視個人金錢為生命的人來說,無異于自殺,斷無可能。康有為嘗言:“德成言乃立,義在利斯長”。所謂“義”,就是我說的敢負責、能擔當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歷史證明,與缺少使命感的企業相比,時間越長,具有主流意識和強烈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的企業不僅最能保持競爭優勢,贏得廣泛尊重,而且能夠賺取更多更持久的利潤。
另一方面,民營企業的迅速發展與崛起,客觀上也要求其必須具有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才能夠自覺約束自己,將私財私德與公財公德很好地融為一體,互利共存,長期發展。一個利益階層的崛起,必然表現為錢多、理大、聲高、責任重。“錢多”是說財富積累速度加快,在整個社會財富總量中的比重日益加大。“理大”意味著隨著財富擁有者人數越來越多,手中握有的財產越來越大,代表他們說話的人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顯赫,他們的事、他們的理就都成為大事兒大道理,不可不聽也不能不聽。而“聲高”則是指為財產擁有者說話的人越來越多,聲音也就越來越高,傳播也越來越遠。這三點,每時每刻若沒有“責任重”壓軸,社會經濟秩序就會崩潰。財富擁有者如果不意識到隨著自己支配的社會資源和財富的增加,自己必須與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良性溝通與互動,同時主動承擔他們所期望你承擔的責任和扮演的道德形象,就必然導致與其他族群的劇烈沖突,最終使自己的財富和社會經濟地位灰飛煙滅。所以,小商得利,大商得道,得道者必得天下之利。
其次,簡單、專注、持久和執著。市場經濟五百年的經驗表明,無論五百年前興起的西班牙,四百年前興盛的荷蘭,三百年前強盛起來的英國,兩百年前崛起的美國,還是一百年前追趕上來的日本,五十年前創造奇跡的亞洲四小龍,抑或這二十年前起步的中國,無數企業當中最終存活下來并且能夠成為市場經濟中主流的企業,絕大部分都是那些專注(專業化)、簡單(商業模式一看就懂)、持久(有長遠眼光永續經營)和執著(愿景明確頑強堅持)的公司。有趣的是,我們從張藝謀的事業軌跡中居然看到不謀而合的結論。張先生只做導演,絕大部分精力只用于電影,足夠精專;他從業余愛好到正式出道再到眼前,屈指算來已快三十年,足夠持久;他是出名的理想主義和事業狂,足夠執著;他的人生拉直了看,就是一個導演,也足夠簡單;所以,他成功了,他是今天的主流。
越簡單的東西越容易活,也活得越久。所以商業模式簡單清晰,甚至比一個企業的規模這重要。近來,我通過觀察發現,一個優秀的企業家窮其一生所擁有的財富,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通過現金利潤掙來的,而這三分之一又只能通過在一個專業領域中看似簡單的商業模式才能以復利的速度增長和積累。另外一個三分之一,是隨著國民財富總量的增長,由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和奮斗創造的。因為,隨著財富總量增長和本國幣值升值,你所擁有的財富自然升值。這個三分之一,可以看成是全國人民對你那“簡單專注持久”的經營方式和依法經營的優良品質所頒發的獎金。其數額之巨堪與你一輩子所掙的現金相比,但你并不需要為此多付出邊際成本,你所能做的惟一正確的事就是讓企業用簡單的方式活下來,活到能夠有一天站到領獎臺上接受全國人民給你的這份獎金。最后剩下的三分之一是由全世界人民頒發你給的另一份獎金。當你第一和第二個三分之一拿到之后,你就有資格站到國際的領獎臺上(海外上市)把你未來的收入折現,以股價形式獎勵你。因此,人一生只要努力用專心專注的精神和勁頭做到第一個三分之一,就完全有可能領到后面兩個三分之一的獎金,讓全中國和全世界人民給你的財富添磚加瓦,而他們并不會向你索取更多的代價。這就是為什么丁磊和張朝陽迅速致富領取獎金,達到“離錢近,離事遠,離是非更遠”的境界;而周正毅、牟其中等輩卻深陷泥潭,落入“離錢遠,離事近,離是非更近”的深淵的根本原因。
執著其實不易,這里邊最大的動力來源于理想,而理想又源自對未來趨勢和最終目標的深信不疑。所以,執著的人并不一定是最有才華的人,但必須是對未來比常人具有更深刻洞察力的人。人們判斷事物通常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以過去判斷現在,拘泥經驗,他們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最先死去。第二種是以現在判斷現在,這種情況下參照的榜樣好你就活,榜樣不好你就跟著死,但比起第一種方法還算有進步。第三種是站在未來判斷現在,這是最難的。其實,所有偉大的人和平凡的人的高下之分,就是在對未來的判斷上拉開差距的。因此,只有上帝和神是站在未來(天堂)觀照世界的,偉大的人不是神,他只是接近神并且能夠站在神的角度引領我們的向導。人一旦確信自己看清未來通往“天堂”的全部路徑,他就會擁有無窮的動力和寬廣的胸懷,包容一切痛苦,忍受過程的煎熬。這也就是為什么宗教和意識形態可以激發信徒和追隨者百折不撓頑強奮斗的原因。要堅持做成一個主流中的企業,必須把自己的公司精神也當成自己的內心的宗教,站在未來指引自己堅韌不拔,頑強奮斗。歷史證明:論成功原無需才華橫溢,說資格只在乎堅忍不拔。
再次,要穩健運行。張藝謀行事作風一向穩健,這除了他是陜西人,自有厚重執拗一面之外,還在于他越精專越執著,就越看重自己的事業,越不敢隨意處置、率性而為。公司就像一架飛機由上萬個零件構成,每一個零件都精密無比,專業性的咬合要求精準無誤,否則差之毫厘就會機毀人亡。所以,高度專業性、準確性才可以確保平穩運作。另一方面,飛機要飛得好還必須具備其他一些條件,比如首先要把飛機從機庫中拖到跑道,這好比公司的調整;第二步是要明確目標和確定航線,這相當于制定公司戰略。目前對民營企業來說,最緊要的是盡快由市場政治家轉變為戰略管理者,由公司發展中的關系導向、機會導向、銀行導向,轉變為戰略導向。第三步是要選好機組人員包括駕駛員、導航、機械師和空乘服務等,這相當于公司的管理團隊和日常管理。第四步是要觀察氣象條件、掌握地面和機場服務設施,這相當于市場競爭環境和外部制度條件。一個必然進入主流的企業,必須做到這四個方面,才能象飛機一樣順利起飛,平穩飛行,最終到達目的地。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就無法穩健運行。可見保持公司穩健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它要求你必須百分之百地準確無誤,百分之百地全神貫注,百分之百地一絲不茍和百分之百地堅定沉著。
最后,創新是引導企業與時俱進、進入主流的致勝法寶。張藝謀似乎已經給他的觀眾造成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即他總是會給觀眾創造一個新的喜悅、新的形式、新的題材、新的舞臺、新的動作手法,甚至新的謀女郎。于是,人們出于對他的每一個新作品將帶來的新東西充滿好奇和想像,爭相擁入電影院成為他的票房俘虜。這就是為什么張先生可以拍《英雄》一炮而火,而換了別人盡管聲稱是“天地英雄”卻在市場上波瀾不驚的根本原因。顯然,不斷創新和超越自己使張藝謀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制勝者。公司進步的道理其實是一樣的,千萬不可復制自己的成功。因為環境在變,競爭對手在變,你必須不斷超越自己,用新的面孔、新的手段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才能不斷征服客戶,成為市場奇跡的創造者和常勝之師。
然而,創新意味著打破常規,超越自我意味否定自己,兩件事加起來無異于與人(市場環境和競爭對手)為敵和與己為敵。創新的過程就是不斷戰勝困難和對手的過程,也是不斷揚棄自己的過程。人的成功與其說是依靠合作伙伴,不如說應感謝你的敵人。成功者是被他的對手培養和調教出來的。如果地上有顆小嫩芽,灰塵可以欺負他,長成小草時碎石子欺負他,長大成小樹時巨石要擋住它壓死他,當他從石頭縫里掙扎出來時,大樹要遮住他與他爭搶陽光雨露,最后他即便是長得高過大樹,“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就更可怕了,因為這時的敵人(風)來自四面八方,卻又無形無色無影無蹤四時不定。這種狀況下,只有向下用力將根扎深使之繁茂,同時樹梢不要太硬太脆,隨風而動,這樣才能屹立不倒。扎根于深處,這叫把企業的根本(如戰略、管理、團隊價值觀等等)把握牢靠,任樹梢保持彈性,隨風而動,順應環境,這叫創新進取。這兩方面都做到了,才能真正使公司在積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通過不斷創新拓展生存空間。
真正的創新者必須是自己的主人,甚至是以自己為宗教的瘋狂信徒。人生只有兩種。一種是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他們過日子,討生活,維持多數人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延續下來的習慣和倫理秩序。另一種是百分之五的人,他們創造生活,改變命運,他們總是第一種人生的叛逆,他們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標準。他們的獨特性和反叛性是那么的明顯,與現有秩序與道德規范那么格格不入,以致于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對他們都趨避之,并且為了捍衛自己的道德的安全寧愿對其視而不見。所以,在張藝謀那里,不按時回家做飯陪媳婦逛街領孩子溜公園,都不是缺點;劉曉慶也無所謂作風問題了。那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享受第一種人生的最大快樂,就是在電視或報紙(主要是小報)中看張藝謀、劉曉慶們的第二種人生,看他們如何創造生活改變命運。反過來說,第二種人生就是一種打破常規、創造自我的新規則的創造性的生活方式。其實公司又何嘗不是如此。百分之九十五的企業是應付市場、維持門面,而只有那百分之五的杰出的公司才會創造市場、改寫規則。他們是自己宗教的教主,也是創新的自戀狂,他們用自己特有的創新方式改寫著人類商業的文明史,使自己在舊的主流改變方向時,自動承續其力量,成為新的主流中的最前端,永遠創造,永遠活著,永遠是主流。
由張藝謀想到中國的民營企業,又由民營企業的發展引出這許多感慨,想必讓張先生很不安。我知道這么高抬張先生,他會很不坦然,他的對手也會很不開心。但我要聲明的是,我與張先生雖是同鄉,卻素昧平生,也未得到過他的口惠甘心為他做推廣,更何況我沒有被人收買去捧他的動力。因此,我以張先生的行狀為鏡鑒,完全是為了提示萬通同仁,盡快學會以主流的心態和責任感來經營企業,走向成功。用心良苦,天可憐見。正所謂:
抬頭一片天天大天小全在心里
手指那個人人善人惡不在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