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6月12日消息,“2016陸家嘴論壇”今日在上海舉行,美國國家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王能在參加“全體大會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創(chuàng)新與宏觀審慎管理體制”主題討論時表示,去杠桿也好、去產能也好,必然要用一些行政手段,但同時不要低估市場的能力,市場必定要起決定作用。
以下為嘉賓發(fā)言實錄:
王能:非常高興能參加此次論壇。我們經濟學家之間談到政策推進的時候,學派特別多,新古典也好、奧地利學派也好、凱恩斯主義也好,大家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很多時候是大家對于本來的概念就不是很清楚。今天我想用另外一種方法討論這個問題,回到經濟學最核心的基本原理,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是共享的,這個基本原理就是邏輯上的推理和客觀的科學態(tài)度。
如果從這個出發(fā)點來看,首先要談一下改革作為一攬子的政策。首先目標函數是什么?很明顯,肯定是讓人民過更好的日子,說的稍微學術一點,就是社會利益、社會總財富或者說社會總效應最大化。如果說得再具體一點,不是簡單的、粗獷型的發(fā)展,而是可持續(xù)的、有中長期的有機發(fā)展,要把資源調動起來。如果按照這個思路,我們的政策推進,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清楚,回到五大任務——“三去一降一補”,思路比較清楚。但問題只是開始了一半,最重要的是實施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嚴峻,這是經濟學的普遍現象。政策要保持時間上的一致性,關鍵是推出來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推下去的政策,下面有13億的人民,有幾千萬乃至幾億的決策者,國營企業(yè)、民營企業(yè)、各級政府等等,對于每個決策者目標函數客觀來說是不一樣的。他們基于利益一系列的考慮,也就是微觀決策信息豐富度一定比中央政策設置者更加豐富。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把政策推行下去?
一旦充分理性考慮到決策者的利益,他們的優(yōu)惠就成了我們政策推進的約束條件。這不是壞事,是一個事實。我們一定要尊重微觀決策者的理性分析和決策。一旦我們認識到這些摩擦,金融摩擦、經濟摩擦,我們設置的時候就要有自己的一套思路。我們面對這么多理性微觀決策者時,可能會觸及到他們的利益,也可能沒有這么多的信心。
如何設計有效的政策?客觀來說,我在哥大上博士生課程的時候,包括現在有非常多的學者都在不斷地探討這個問題,有很多的約束條件等待著我們。不管宏觀政策、產業(yè)政策設計的多么合理,一定要考慮到微觀的理性決策給我們帶來的客觀約束條件。所以,有兩點非常重要,一個是制度建設,包括體制,包括一系列的規(guī)章。為什么這個很重要呢?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游戲規(guī)則,要穩(wěn)、要定,不能老變,一變決策者微觀層面也會跟著變,就會產生很多沒有必要的繞彎路,或者不是非常有效率的執(zhí)行方法。公平當然很重要,效率高也很重要,而且還要透明,不要讓大家老是猜,猜測是一種交易,交易是有成本的——要降低這些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各種各樣委托代理的成本要降下來。還有就是不確定性,因為市場有預期,微觀的決策者有預期,一定要有對策。
去杠桿也好、去產能也好,必然要用一些行政手段,但同時不要低估市場的能力,市場必定要起決定作用。因為市場能夠做到一些通過行政手段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說微觀決策者的優(yōu)化,幾千號微觀決策者去優(yōu)化,就有幾千萬個約束條件,要超越很困難,就需要有普遍性。市場對信息的聚合是非常有效率的。同時,它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價值。張三覺得這個便宜,李四覺得貴了,自己搞錯了,自己來買單。這樣我們負擔也下來了。這就是為什么對于資產的重組和配置,包括資源的有效配置,市場起著不可取代的決定性作用。
還有一點就是創(chuàng)新。不確定性一般來說是不好的,但有時候恰恰要擁抱有些不確定性——就是創(chuàng)新的不確定性,沒有不確定性就沒有創(chuàng)新。誰來當創(chuàng)新的主角呢?一定是市場和微觀決策者。所以,我總結一下,通過嚴謹、普適的現代經濟學理論來推理,我覺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實是從基本面出發(fā)的思路。背后挑戰(zhàn)非常之多,最為嚴峻的挑戰(zhàn)就是實施方面的,如何把市場和制度有效積極地調動起來。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