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中國經濟的熱點問題”學術研討會暨厲以寧教授從教六十周年活動于2015年11月22日在北京大學[微博]召開。中國人民銀行[微博]貨幣政策司副司長溫信祥出席并演講。他表示,不信任不僅僅體現在銀行和企業的不信任,還體現在銀行業內部,上級對下級,中臺對前臺,都是不信任,以不信任為前提。這有什么后果?成本急劇上升。
以下為演講實錄:
溫信祥:前面幾位演講嘉賓講的,我都特別受益匪淺。我今天就想跟大家匯報作為中國人民銀行[微博]金融研究所的研究員,匯報一下自己的一些研究的心得。我匯報的題目就是“融資難”、“融資貴”的三個視角。這個問題,因為在座的可能有從事實際工作的,可能也不是金融行業的,金融行業國家給的定義要服務實體經濟,最近提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實際上有一個概念,金融本身也是GDP的重要貢獻者,是服務業里面占第二大位。所以,本身如果說GDP也是一個實體經濟的概念。
因為大家普遍在講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我下面就不妨沿著這個視角去講。這里面提出一個問題,就是“融資難”、“融資貴”,因為服務實體經濟,主要的就是提供融資服務。實際上要區分股權融資還有債權融資,這個問題有很多的說法,我覺得典型意義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從數量來看,融資成本比較高,體現為企業的財務費用比較高,每年新增貸款十萬多億,加權貸款平均利率,今年可能已經迅速下降大概五點幾左右,這樣有一定比例的新增貸款要用于償還利息,這是第一個批評。
第二、中國的融資成本比美國、日本、歐洲都高。所以,為什么人家那么便宜,我們相對高一些。
第三個批評,它跟PPI調整以后,實際的利率高,具體的數字我就不講了。
我覺得這三個批評還是需要慎重對待,也可以作為如果有很多研究人員,可以作為研究的一些入手。這個問題我自己在思考,但是我覺得還可以作為研究的一個點。
那么,他們這些觀點,言下之意就是還可以降低,有不同的出發點,因為實業是經濟的基礎,有的人關心金融資產,能不能降低這么一個融資成本?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我想從三個角度看這個問題,第一、我去年寫過一篇文章個,也中英文都有,大家如果后面有興趣可以參考。
今天我提的三個視角,是我自己的一個思考。跟歐、美、日比較,因為歐、美、日長期實行量化寬松,2008年以來,零利率政策,日本更談零利率政策,這個確實比較基礎,就不太一樣。除了這個政策環境之外,我覺得我們融資成本高,有三個視角:
第一、我們是二元體制下的傳統信貸配比更加強化。什么叫做二元體制,厲老師講過,城鄉二元體制,我今天講的二元體制,主要是像我們大企業和大銀行,融資難,融資貴,大企業的融資也并不難,也不貴,我們有著大型企業,他們本外幣境內外的融資成本一點幾,是很便宜的。但是,真正覺得貴的是三融和小微,我們國民經濟中的一些薄弱環節,所以這就是二元體制,有人歡喜有人愁。這里面融資容易的這一塊,剛才前面有的人也講了,一些困難企業,一些國有企業,比如現在經濟下行階段,產能過剩的背景下,煤炭、鋼鐵都是比較困難的。但是,一個產值幾十萬人,能夠一刀切的也是比較困難的,依然他們還要保持他們的生存。資源是有限的,十萬億的貸款規模,這是一個視角。
第二、第一個視角里面涉及到傳統的信貸配比,銀行一般都會讓貸款比較緊張,從中挑選到比較好的企業,這叫信貸配比。二元體制下,就得到更加的強化。第二個視角就是不信任基礎上的交易成本上升,因為我們國家融資成本高,利率并不高,主要是非利息成本高,非利息成本,這里面有很多解釋,剛才講的挺好。我們還有一個高,就是商品流通成本高,這個你們都知道了,現在最便宜的襯衫在美國,不是制造成本的問題,是流通成本高。
但是,跟商品流通相比,我覺得借貸是不一樣的,商品交易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借貸是一個跨期的交易、信用交易,股權交易,還能拿到這個初創企業的股權。借貸就是把錢給他以后,沒有拿到對等的東西,沒有拿到對價,本來風險就挺大。
所以,我們很多是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礎上。不信任不僅僅體現在銀行和企業的不信任,還體現在銀行業內部,上級對下級,中臺對前臺,都是不信任,以不信任為前提。這有什么后果?這個成本急劇上升,他們說我們這些東西,很多是國外引進來的,可是我自己觀察,西方首先是信任,你弄的他第一次不信任以后,開始信任。
第三、資本不足下的風險成本上升,我們“融資難”、“融資貴”缺的是資本,不是債權,證據是我們企業的負債率,企業成本是個資本成本的問題,杠桿率高。我們為什么缺資本,我覺得缺資本還會導致資本是什么東西?資本是吸收剩余損失,是從剩余所有權吸收最終損失的。
剛才龔總講,股市里也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大量要求固定收益的資金進去,不準備一直當股東,有一個教授英國留學回來,20多年前買的股票,現在還拿著,一直在當股東。那么,我們資本的不足,這個國家現在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來解決資本金的問題,比例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比如通過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向郵儲發行資金以后,調整資金。不補充資本的問題,融資難不好解決,然后穩增長也有困難。
與此相關的一個觀點,就是歐美日都在實行QE,我們是不是也要搞QE?QE只能解決債權問題,因為擴大銀行的融資能力,不能解決股權融資問題。所以,我贊成發展股權融資。
最后,我三個是都可以用厲老師的理論得出三個對策。第一、解決信任問題,厲老師有一個第三種調節,道德調節,可以解決交易成本高的問題。第二、厲老師號稱還是要發展股權融資,深化產權改革。第三、我們難的一個是農村金融難,一個是小微企業金融難,弱勢群體還是在外面。那么,厲老師對農村的改革提出“三權三政”,也可以解決賦予農民財產權的問題,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