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學[微博]光華管理學院[微博]主辦的“中國經濟的熱點問題”學術研討會暨厲以寧教授從教六十周年活動于2015年11月22日在北京大學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出席并致辭。他表示,厲先生非常注重實踐。30多年前,他就與同學跟著厲先生到處去調研。就在今年,85歲高齡的厲先生還在調研,所有研究問題都是從實際問題出發,從調研當中發現的。
以下為演講實錄:
劉偉:尊敬的厲老師,林先生,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光華花了很長時間籌備厲老師從教60周年的活動。
之前邀請我作為北大[微博]分管文科的校長來這里做一個講話,一方面表達我自己對厲老師和學院你的祝福,另一方面也是代表學校來參加這個活動。但前天,星期五,我被調任到中國人民大學擔任校長;顒庸ぷ髡呓o我打電話說,你怎么辦呢?我說,我的社會身份可以變,但身為厲先生學生的身份變不了。所以我以厲先生學生的身份,來這兒與大家一同參加這樣一個非常令人向往的聚會。
厲先生的貢獻是豐碑式的,作為他的學生,我們非常了解這一點。今天,我在這里就講三點:我對厲先生的教學、學術研究的體會,以及做經濟學要有的創新精神。
第一,一個學者的學術經歷和興趣,應該與民族的命運、國家的需要結合起來,并隨著國家需要和民族命運的變化而變化。我們知道,厲先生的學術造詣非常深,早年積累了非常雄厚的經濟史和經濟思想史知識。北大經濟系又是一個歷來論劍的地方,但是厲先生把他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改革開放當中,這一“放”就放了將近30年。
最近幾年,厲先生準備將早年積累的這些經濟史著作出版,并且得到了第六屆、第七屆教育部高等院校的一等獎。這些早年積累的知識財富,直到現在才孵化出書面成果。作為一個學者,厲先生把自己最好的年華和國家需要結合在一起,把自己的學術興趣放在了民族和國家需要的后面,這一點非常了不起。這是我講的第一點。
第二,從厲先生身上我們看到,一個學者的基本宗旨和學術態度,應當是從問題出發,特別是從國家本身發展的問題出發。我們知道,厲先生在西方經濟學和經濟思想史方面的造詣有口皆碑。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厲先生關于中國問題的討論,中國改革的一系列的方針、政策、方案、出路等,所有這些問題的研究,從語言(所謂話語體系),到方法,到結構,都是實事求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
那么,如果只看厲先生的這些文章,我們看不到厲先生在西方經濟學方面的系統訓練和深厚滋養成果。但是,我們知道,我們有很多學者在討論設計中國問題的時候,幾乎就只是沿用了西方正統經濟學的語言、方法和邏輯,但卻不能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厲先生的研究和所謂的華盛頓共識所差非常之大,但是每個研究、每個問題的提出,都是切中中國問題,并且極富建設性。
厲先生的圖書非常豐富,有一年要評選“影響中國50年”的獎項,這是一個最有影響的著作獎項。厲先生推薦的是自己的譯本《非均衡的中國經濟》,薄薄的一本,主要是談方法論。我當時就問厲先生,您出書那么多,為什么獨獨推薦這一本。他告訴我,這是在他所有的著作當中,最具有中國特色,分析中國問題最具方法論的一本書。所以,我認為,把從中國問題的實際出發,解決中國的問題作為學術研究的出發點,這方面厲先生給我們做了一個光輝的榜樣。這是我想講的第二點。
第三,做經濟學要有創新的精神,而創新的源頭不在于文獻的檢討。文獻檢討說到底是跟在別人后面,檢討得再系統、再深入,也不會跳出別人的框架,不能提出新的問題。
創新的源頭在于實踐。從剛才的短片中就可以看到,厲先生非常注重實踐。30多年前,我們到處去調研。就在今年,85歲高齡的厲先生還在調研,所有研究問題都是從實際問題出發,從調研當中發現的。
概括問題,然后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厲先生才始終保持著創新、領先的學術地位。我覺得,這是急需創新、又缺乏創新能力的經濟學研究特別需要樹立的實踐觀念:深入社會、關注社會、貼近社會的觀念。厲先生在這方面為我們做出了表率。
在這三個方面,我們學習厲先生。祝賀厲先生,祝您身體健康、生活幸福,永葆學術青春。厲老師喜迎鉆石婚,我們要給兩位老人家祝福,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