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中國友誼促進會、《財經》雜志、集善嘉年華共同主辦的“2015中國公益論壇”于11月17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變革與持續”。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秘書長張自春出席并參與“議題三:公益創新與生態構建”環節討論。
張自春表示,就像我們打仗,攻占一個城市很重要,但經營好一個城市更重要,否則的話,你攻占另一個城市之后,這個舊的城市又失去了。怎樣在公益領域上,國家出臺更多的制度政策,做好監管,包括財富的監管、融資、投資的監管,讓中國的公益真正具有商業的精神,精細化的運作,這一點是我們每個公益人和政府官員需要思考的問題。
張自春在論壇上介紹了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的創新工作,他們試圖把慈善的維度變得更寬一點,包括推出義工計劃,讓年輕人告別那些虛耗的青春。以及社區項目,在社區建立一個活力有效的互助的組織。“這個世界的成長不僅是政治意義上的,現在我們談的社區,公共知識分子和大V們肯定是偏向政治方面,但一個人的生活柴米油鹽,喜怒哀樂,更需要人道的關懷,這塊我們會嘗試著努力。”
張自春表示,公益應從偏重于對物質的扶助,轉向對人心的關懷,讓物質貧弱的人變成一個精神富足的人,尤其在現在劇變的年代,要探討用軟文化、軟公益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以下為張自春發言實錄:
Elliott DONNELLEY:非常感謝鄧院長。下一位是張自春,他是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的秘書長,他是北京大學[微博]畢業的,他05年建立了第一個中國私立的基金會。非常高興能夠聽到張先生的一些想法,您覺得有什么樣的機會和什么樣的創新?您在工作當中看到了什么樣的機會和創新?
張自春: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的成立本身就是一件創新,2005年中國第一家非公募慈善基金會,當時我們的創始人出資5000萬來做這個基金會,她是非常熱心公益事業的。
我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第一,推動制度上的創新。全國政協委員,創始人會每年會有建言和議案,包括留守兒童保護,引入民間資本進入民間教育等,做了很多工作。
第二,我們會推動公益,過去只是扶助弱勢群體,現在希望更多的精英人士,也能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公益是個全民的事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一個指頭變成一個拳頭做公益,遠遠比一個企業拿出一點錢做公益價值更大。我們的創始人發起成立了深圳市社會責任中心,這個中心的一個很重要的活動就是公益星火計劃,我們聯合國[微博]際的一些高端機構、中國的慈善機構,共同對媒體、企業管理者、政府官員培訓,培訓他們對社會治理能力的專業化,通過他們的努力,每個人的智慧奉獻出來之后,能造福更多的人。公益是個越來越多維的,全面的事情。第二,救助創新。一個慈善基金會的主營業務還是慈善,進行幫扶。我們這個基金會的定位就是社會救助,我們捐助了大概200多萬個兒童的圖書室,很多孩子在閱讀中開闊了眼界,很多孩子在閱讀中見識了更廣闊的世界。我們和殘聯也會做一些白內障的手術,做一些賑災的工作。在此之外,我們也會探索授人以漁的事情,希望一個貧困的人口變成有源之水,具備創造財富的能力,我們和廣州省婦聯創立了一個基金,拿出1000多萬人民幣提供無息貸款,提供技術的培訓,很多農村的女性因此做養殖、做農業的產業化,這樣能照顧自己的孩子,又有穩定的收入。所以,我們覺得收獲很大,每次回訪的時候,從他們的眼神當中能看到這種價值。
第三,我們希望把慈善的維度變得更寬一點。我們未來的五年計劃會做兩個項目,一個是義工,很多年輕人有很多時間,他們可以浪費在網上聊天中,也可以浪費在游戲中,但也可以拿出自己的時間,納入我們的義工計劃,我們考察國外和臺灣的一些很成熟的慈善組織,它的意義是通過一根火柴點燃許多蠟燭,希望我們未來在義工的組織培育上花大功夫,我們也會拿出一小部分的資金獎勵這些義工,雖然他們的付出是無償的,但我們依然希望拿出一點物質的激勵,對他們的辛勞給予一個社會的肯定。所以,義工的管理和培育,未來會是我們基金會一個創新的重點,也希望用這個來帶動更多的慈善組織去重視,讓年輕人告別那些虛耗的青春。
還有一個是社區項目,中國的祖宗社會都是以鄉村的紐帶建立的,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原來的城鄉二元結構慢慢在變化,城市化過程當中,人們的活動是以社區為中心的,所有的社會價值觀、生活、教育、娛樂、養老,都是在社區進行的,但社區的管理和服務,在中國目前沒有很好的探討出來。我們未來會通過香江教育教堂,香江的音樂會,希望在社區建立一個活力有效的互助的組織,這個世界的成長不僅是政治意義上的,現在我們談的社區,公共知識分子和大V們肯定是偏向政治方面,但一個人的生活柴米油鹽,喜怒哀樂,更需要人道的關懷,這塊我們會嘗試著努力。
其他的方面,我們也在探索,未來有好的心得,會向大家報告。謝謝。
Elliott DONNELLEY:張先生分享了很多東西,我產生了共鳴,你簡直像是中國的卡內基,因為你介紹了很多書籍給中國的孩子。建造一個企業社會責任中心,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讓公司能夠利用他們的能力解決社會的問題,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高興張先生能夠跟我們分享這一點。你對年輕人非常關注,利用他們的時間讓他們回報社會,中國是非常獨特的,因為中國有獨生子女的政策,幫助他們建立起價值觀,因為他們是有一對父母,還有四個祖父母,讓他們能夠更好的利用志愿工作,跟外部世界更好地聯系,而且你還向美國、臺灣學習,做的非常好。
張自春:創新在今天是一個蓬勃發展,不可阻擋的潮流,在公益領域,同樣如此,中國企業家的覺醒,中國年輕新一代對新知識、對新的價值觀的擁抱,一定會像星火燎原一樣,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公益的力量。但是,就像我們打仗,攻占一個城市很重要,但經營好一個城市更重要,否則的話,你攻占另一個城市之后,這個舊的城市又失去了。怎么樣在公益的領域上,國家出臺更多的制度政策,做好監管,包括財富的監管、融資、投資的監管,讓中國的公益真正具有商業的精神,精細化的運作,這一點是我們每個公益人和政府官員需要思考的問題。
另外,公益從偏重于對物質的扶助,應該轉向對人心的關懷,從讓物質貧弱的人變成一個精神富足的人,尤其在我們劇變的年代,要探討用軟文化、軟公益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