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中國友誼促進會、《財經》雜志、集善嘉年華共同主辦的“2015中國公益論壇”于11月17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變革與持續”。中國內地男演員、嫣然天使基金聯合創始人李亞鵬出席并演講。
李亞鵬表示,慈善除了企業家的參與之外,更需要一個社會基礎,政府需要有相應的給予社會企業的制度。在英國,有專門為企業慈善融資的金融機構,有給免稅政策等等一系列很好的政策。但在中國,今天在我們的公益機構當中,還在為一點點的進步歡呼雀躍。
李亞鵬表示,和中國的發展就像經濟一樣,中國的公益也有它自身的特質。“我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既不要低估公眾對慈善的熱情,但也不要高估公眾對慈善的參與度。”
以下為李亞鵬發言實錄:
李亞鵬:很高興,受到這次邀請來中國公益論壇做一個個人的分享。我原來是做一點準備的,但是被剛才臺上幾位嘉賓精彩和激烈的辯論,把我的思緒帶到了更遠的遠方。我盡量能夠帶給大家更多的分享和信息。
剛才出現了幾個關鍵詞,比如社會企業,袁總提到了現在都是在浮水,嫣然天使基金成立十年,不算很長的一個基金會,但是在中國公益發展的初級階段來講,我們也算是一個潛到至少十米程度的一個公益機構。在這兒,我就以這樣的身份,把我這十年當中的一些切身體驗和觀察、思考帶給大家。
嫣然成立在十年以前,那時候就我的人生閱歷而言,就我的財富積累而言,貌似都沒有一個到了要投身公益的階段,但是因為我女兒的降臨,因為一個唇腭裂的天使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她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從成立嫣然天使基金,已經為超過11000名的家庭做了全額的免費手術,有這樣的答卷,我們貌似也是有一定成績的。但是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我也依然有著很大的疑惑。
比如在過去十年中,我們從來沒有提過一分錢的管理費,因為我是一個公眾人物,行政人員的工資都是我個人支付的。我們做了兒童醫院,希望通過這個兒童醫院能夠產生自我造血的功能,同時在兒童醫療救助上有更好的發展,我們在基金會當中,也算是第一家擁有自己兒童醫院的機構,但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依然碰到了很大的困難。可持續發展,這樣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詞,在我眼里,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在兩年前的一次論壇上,王振耀院長也在,我們幾個做公益機構的人和企業家談到了社會創新,談到了可持續發展,談到了社會企業,等等,當時有一個倡導,說是不是可以關注一下社會企業。
我在這兒用一個個人理解的方式講一下,工業革命之后,人類建立了現代商業體系,讓人類迅猛發展了兩三百年,當事業迅猛發展的時候,也帶來了同樣的社會問題,貧富的兩極分化,社會矛盾等等。到了19世紀,我們的社會是一個能夠自我愈合的集體,當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出現了現代的慈善公益組織,比如洛克菲勒,我最熟知的是梅耶診所,它是全球最大的第一家民辦非盈利的醫院,到今天依然是。社會繼續發展過程當中,面臨著像我的困惑,公益機構出現了。可是在這一百年的發展當中,不僅僅是我一個人或一個機構面臨著如何可持續發展,如何讓捐贈人能夠持續的捐贈等等的問題。
另一方面,我想說企業家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當時我們在討論的時候,有一個企業家說,你們別討論社會企業。你們做公益,我們企業也在做公益,我們本身創造了就業機會,我們也拿出一些費用做公益項目,我們就是社會企業。你說什么叫社會企業?坦白講,我想通過后面的論述慢慢剖析這個觀點。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及所產生的一些行為,絕不等同于一種新的企業模式——社會企業。
到了1993年或者96年,在英國出現了社會企業的登記制度,并且社會企業在英國得到了最大化的發展,基于這樣一個討論。在去年的春天,我們三個朋友就組了一個英國社會企業的考察團,去了倫敦,做了為期七天的考察。整個活動是由英國文化協會組織的,我講一點個人的觀感。
1934年成立,總部600人,在180個國家開展以藝術、英語、文化為方向的各種活動。當時參觀這個機構的時候,給我帶來的感受是震撼,這個震撼在于他們所做的事情的角度或高度,他們在全球180個國家從事這樣的工作,我們中國到了一個躋身于世界大國的地位,行動上也許達不到,但是在思考上能達到。英國是一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當他們在政治上不能最大化的統治這個地球的時候,他們留下了文化、藝術和英語。從公益的角度來講,他們用這樣的三個方式,在推動和幫助著這些地區。
比如深圳有一個殘友集團,拿到了英國所頒的全球性社會企業的獎項,坦率講,我們對自己的制度更加了解,他們做的非常出色,但跟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企業,還是有相當的差距,它更近似于原有的社會福利企業。
袁岳說道,他并不樂觀,我坦率講,樂觀不樂觀是每個人情緒化的表達,我只想說客觀的存在,現在的新慈善法是被期待了很多年之后才開始出現的一個草案,一個事情真的飛速發展的話,十年修訂一個方案不可能跟得上這樣一個事業發展速度。
社會企業在1990年代出現在了英國,在英國有專門的登記機構,我們今天的公益機構是在民政部門登記,企業是在工商部門登記,在英國,除了這兩種類型之外,社會企業是在社會企業的專門登記機構登記的。英國內閣辦公室受首相直接領導,六個成員全都是80后。20多年的發展,社會企業在英國占到了GDP的比重,政府的數字是3.5%,社會企業聯盟的數字是7%;就業人口分別是8和16。這樣一個數字跟我們剛才提到的僅僅捐贈角度是不可比擬的,我們今天中國的捐贈是1000億,占GDP0.1%都不到,在美國,1000億美金,能夠占到它的GDP1%,我們的捐贈是它的幾十分之一。如果跟英國的社會企業的GDP比,相差又很大。到底什么是社會企業?每個國家的基礎跟背景不同,理解也是不同的。
我做一個自己的解答,首先,它是一個企業。第二,這個企業不以盈利為單一的目的,在實現了這個企業的商業價值的同時,就已經實現了它的社會價值。這樣的一種企業,我們才稱之為社會企業。
中國的稅負成本是全球排前三的,當一個企業創造了社會價值和創造了商業利潤的時候,光稅收環節就把你的利潤最大化的消耗,到了政府手里,政府再通過公共撥款、公共事務的建設等等環節的損耗是相當之大的,就是因為這個,才會出現了專業的公益機構,這是社會自我成長的一個必然之路。企業說我們有捐贈,也做了公益項目,我不客氣地講,企業家對于公益來講,依然可能是一個門外漢,因為這是完全兩個不同的行業,即使亦非主持的過程當中,在他們的對話當中,也出現了若干詞,其實這種誤解是不應該存在的。因為今天坐在這兒的我們至少是關注著公益的人,在我們的理念里還有逃稅,這是一種媒體的說法,在中國是完全不存在的一件事情。在中國捐的錢是要額外上稅的,何來逃稅一說。這樣的一些基本概念,在大家都不了解的情況下,設想一下,一個企業拿出資金要做公益項目,幫助什么什么,那種做法是不可能專業的,因為你沒有一個專業的團隊,你讓公關部經理帶幾個員工就做一個愛心項目了,它不是一個專業的做法。
我舉一個例子,《大問題》雜志,1991年,兩位紳士中的一位說:街頭流浪漢不擁有生產資料,只能乞討。另一位說:不,他們擁有倫敦的街頭和時間。于是創辦了《大問題》分發給流浪漢在街頭售賣。
我解釋一下這個案例。在倫敦街頭的這些流浪漢占有了倫敦的街頭和時間,他設計這個項目一開始,就是為了直接解決流浪漢這個社會問題,而設置了一個商業模式,不是賺了錢之后,再去拿這個錢通過若干環節做公益,解決社會問題,這是兩者本質上的一個不同。這個雜志在全球十幾個國家得到了復制,這是它雜志的封面,都是全球最知名的綜藝界和演藝界的人物,它的影響力已經做到了這樣的一種狀況,當時我們去的幾個人很興奮。我們說,我們的街頭貌似也有同樣的人群,我們能不能把這個《大問題》雜志引到中國,做這樣的事情。當我們熱烈的討論之后,其中一個人的朋友說了句話,當時我們就崩潰了,說中國的城管你搞得定嗎?我們允許街頭隨便賣報紙嗎?這就是我說了,好的商業模式未必適合,它真的跟我們所處的制度環境確實有很大的差距。
它不僅給這些流浪漢收入,還給了他們尊嚴,他融合和去掉了一些社會上的心理對立和社會矛盾,同時也給英國街頭的公眾帶來了新聞內容的服務,這樣項目的設立,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同時呈現,這樣的企業叫做社會企業。當然,在中國有沒有類似的項目,我想也有,但社會企業的存在,除了作為一個企業家在設置之初,就要從這兩方面考慮之外,更需要一個社會的基礎,我們的政府需要有相應的給予社會企業的制度。在英國,有專門為它融資的金融機構,有給它的免稅政策,等等一系列很好的政策。這些政策,今天在我們的公益機構當中,還在為一點點的進步歡呼雀躍。在過去的兩年中,我也聽到身邊的一些朋友說要做社會企業,我問做什么?他們說要做公益商店,我大部分時間是給這些年輕人鼓勵,但是兩年過去了,還沒有落地一家,我想他們在往前推動的過程當中,都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困難。
這個例子就不說了。一句話,這個項目的設計是把巧克力原料的提供者,把農民的利益和巧克力的利潤是掛鉤的,今年賣得好,他們都有好處。今年不好的話,他們是可以得到這些農民的諒解,因為今年市場不好,我們是一體的,所以,他們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我覺得現在中國的公益跟全球公益的發展,還是有巨大巨大的距離的。如果都承認我們處在一個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我們的公益發展是一個萌芽階段,很多人不愿意正面理解。在兩年以前,突然間說我們嫣然有問題,說李亞鵬有問題,說我們有幾千萬巨款不知去向,我們在第一時間就把審計報告的截屏放到網上,我們說這筆錢去建了兒童醫院,怎么可能是不翼而飛。三天之內,包括央媒,有一千多家媒體重復報道了這樣的新聞。當我要出國考察,有媒體說李亞鵬潛逃了,被人發現在國際機場坐國際航班。我不是做任何個人的抱怨,我只是想說,我們的現狀是怎樣的,我們必須了解我們的現狀,才能讓制定政策的人負責從政策層面去制定,發表言論和評論的人,應該怎么樣引導公眾的評論。我們中國的發展就像經濟一樣,中國的公益也有它自身的特質。我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既不要低估公眾對慈善的熱情,但也不要高估公眾對慈善的參與度。我這么說不代表悲觀,我依然會考察,依然會去思考,在這樣一些思想的糾纏之下,我們依然要制定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
嫣然在過去經歷了慈善晚宴的募款之后,未來十年嫣然的發展,一句話,就是我胸前戴的這個標志,即使在今天有互聯網,很便利的募款的方式下,我們最終選擇了未來十年的發展方向,我們要在現實生活中去發展固定捐贈人和志工系統。為什么選擇了這樣一個很老套的辦法?怎么又回到了互聯網之前的一個發展模式呢?我有我的評估跟判斷,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便利,讓很多人可以在一瞬間感動,但如果我們的公益發展全是這樣的,對我們社會公益的意識和理念的建立,包括每個公民對公益深度的參與,是不利的。在未來的十年,我們希望能有十萬個固定捐贈人。這個背后不僅僅是捐贈人帶來的數字的問題,在實現這個十萬捐贈人的背后,會有更多的經驗、思考。
我也做了一個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我個人非常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嫣然是為我女兒做的,書院中國文化是為我自己做的。我有一個五分鐘的短片。
(VCR)
更多的內容就不解釋了,這個小院在北京的昌平,剛剛成立一周年,有機會希望大家可以去參觀。原本我們基金會只是在每個周末資助由老師免費去上課,現在是每天的白天,已經變成了村里老人們的一個客廳,我們小院只有一百多平米,但環境儉樸而雅致,這種雅致在鄉村里得到了迅速的復制,有村民開始來買我們的茶杯,每天小孩放學四點鐘,大部分孩子都會上這兒做作業,而不是回家。剛剛出現了一個打太極的黃老師,她是我們的志愿者,她是住在這個村子里的,每個周末上這個課堂上課的村民,已經延伸到了周邊的幾個村莊,周末基本上這個課堂是滿的。我們說復制3000家,當時開會的時候,我說能不能去個零,我們基金會的同事說:為什么我們不可以,現在只有這一家,在打一個樣板。現在有身邊的朋友說,我想回到自己的村里捐建這樣的鄉村書院,也有企業,政府,現在開始跟我們聯絡,包括云南、山西等等,縣一級的企業家也好,從村子里走出來的人也好,包括我自己,我的祖籍是河南平頂山鄴縣,我父親埋葬在那邊,為了每年清明有個落腳之地,我在那邊建了幾間大瓦房,我也希望用它做一個鄉村書院。這樣的設計,可能跟國際交流沒有太多的關系,跟政府政策也沒有太大的關聯。已經有人舉牌子了,我就不說了。
李亦菲:大家看到了李亞鵬的短片,我非常感動,我可以當你書院的志愿者,教教太極。亞鵬在走下臺之前,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從演藝事業走向公益事業,看得出你非常專注,也很專業,專心,十年的歷程里你最大的體會和感悟是什么?最難的是什么?是學習還是堅持?
李亞鵬:我經常最疑惑的就是困難沒有描述的價值。我經常感慨,我從哪里來的這么大的責任感?對我女兒的責任感,我覺得是應該的,當爹的,人之常情。我也有商業公司,甚至在我商業公司最困難的時候,從來沒有間斷過給這兩個公益機構的支持。我所謂的這種責任,就是中國文化在中國人身上的一種傳承,這種傳承在每個人身上都是有的,只是在我這兒,可能因為某一個點被提前誘發了,讓我在履行著一些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責任而已。
李亦菲:非常好,我們希望你一直堅持下去。非常感謝李亞鵬先生。謝謝。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