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新浪財經和新浪科技共同主辦的“2015未來品牌之路暨CMO特訓營”于9月17日-19日在江西省婺源舉行。萬達[微博]集團高級總裁助理兼企業文化中心總經理劉明勝出席并發表演講,他表示,現在所有的東西都變了,包括語言也變了。我們在做傳播的時候,你必須要適應它的大變化。同時,在新媒體時代,創新往往是至關重要的,比任何推廣都管用。
以下為發言實錄:
劉明勝:其實我們過去所有的CMO的工作還是挺糾結的,經常會挨罵。因為當企業里面出現了他不想看到的東西,每個人都可以罵一句。作為我們做這項工作的人來說,還真的需要具備一個非常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所以我昨天在飛機上看了《環球時報》,上面有一篇關于阿里巴巴[微博]的文章,就是外媒關于你們股票腰斬的事。當時我看了那篇文章就在想,假如這個事情發生在我們企業,我現在在干什么?當時我想到這個事,就感覺這種工作充滿了很多的糾結,我們要有強大的內心,才能做這個工作。
每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不一樣,我一調到現在這個職位的時候,我就覺得我要代表萬達的企業文化。萬達的企業文化是什么?萬達的人特別聽話,而且說到做到。說到穿隊服,我一定隊服,說幾點鐘開會,我應該是第一個到的。所以就是萬達的文化當中,說到做到在這一點還是蠻厲害的。我做一個PPT,即使再忙,我也要做出來。說好聽一點就是執行力強,說難聽一點就是聽話,老板干什么就是干什么。
我覺得未來品牌之路這個題目很好,因為品牌都面臨思考,就是做企業怎么管理我們的品牌。其實我也特別好奇,我不知道萬達在大家的心目當中究竟是什么樣的品牌。可能大家都覺得萬達是房地產企業,萬達有錢、土豪等等,萬達像軍隊,這都是在過去萬達企業給大家形成的印象,這就是萬達的品牌。
但是這個品牌不是我們希望的品牌,因為包括我們老板,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一直講轉型,為什么要轉型?他幾次在演講的時候說,做房地產出去以后腰桿硬,老是給別人暴發戶、掙黑錢的感覺。所以我們在轉型,轉型一個是業務發展戰略的需要,另外也是新品牌的需求。一個做地產和一個做文化的,和做IT的,高科技的,品牌附加明顯不同。
萬達的轉型,我覺得需要我們去做的一個很大的工作,就是萬達的品種,其實萬達現在已經不是房地產企業,大家留意我們最近兩年力度之大,轉型之快,我覺得可能在所有企業當中,我們都走在前頭,這也是跟萬達的執行力有關。
我們王董事長指向哪里,我們立即就向哪里,立即執行,從房地產轉到文化,轉到旅游,轉到電子商務。到今年年底,我們的收入還做不到,但是利潤有50%來自于非房地產企業。如果收入或者利潤有50%都來自于非房地產企業,那它就不應該叫房地產企業了。但是大家現在還在講萬達就是一個房地產企業,所以這就是我們特別苦悶的地方,也是我們做品牌工作,需要去解決的地方。
我是做媒體出身,搞了20多年的媒體,所以做品牌這一塊,確實有很多新的挑戰擺在我的面前。特別是在這個主題下,就是我們用什么樣的方式,去傳播我們萬達的品牌?我做了一個簡單的PPT,也都是非常實在的。我相信今天我講的幾條,對品牌傳播可能有一點幫助。
一、新媒體時代傳播需要接地氣
過去CMO工作確實好做,做宣傳,投硬廣告,只要拿錢砸就行,但是現在不行,因為現在這個時代變了,變得眼花繚亂,媒體傳播的格局變了。我在2009年的時候讀商學院,我讀商學院的主題,就是在網絡媒體沖擊下的傳統媒體的出路。那個時候我還能看到曙光,我堅信傳統媒體不會走向死亡,而是新的希望。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每一個傳播技術的到來,都對傳統的媒體引起了極大的挑戰,但是傳統媒體都抓住了很好的機遇,比如說廣播技術來的時候,傳統的紙制媒體、印刷媒體,當時它們感覺到末路來了。實踐證明,隨著廣播事業的發展,傳統媒體不但弱反而更強了。
后來電視媒體也是這樣,相對于傳統紙制媒體有太多的優勢,但是電視的技術,也沒有打敗傳統媒體。所以當時我還堅信,互聯網技術的到來,對傳統媒體來說也是一次新的機遇,如果抓好、搞好,可能又是一個新的春天。
但是5、6年之后的今天,我底氣不足,我也從傳統媒體出來了,現在傳統媒體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能不能找到出路突圍?我不知道。下一步具體怎么走?我不知道。但那不是我具體考慮的問題。我現在要考慮,既然傳統媒體遇到問題,我們做品牌傳播應該往哪些地方使力,這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新媒體。
新媒體的變化太大了,變化得讓我們感覺到巨大的壓力。所以去年在招聘的時候,我特別叮囑了一條,就是一定要招兩個90后的小孩過來,因為有時候我們覺得很好的東西,放到新媒體上傳播不起來,反而85后、90后的小孩做出來的東西能夠引起廣泛傳播。
所以我們開始思考,格局變了,大家的閱讀習慣變了,包括標題都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新浪做的還算是比較保守了,但是今日頭條的標題還像過去的標題嗎?完全是過去傳統媒體所痛恨的標題黨。
現在所有的東西都變了,包括語言也變了。我記得在淘寶上買東西的時候,淘寶的賣家上來就是“親”,這個語言對我們來說,就覺得特別接受不了,感覺真的親了你一口一樣。但是所有的人,包括老年人,都已經習慣了這種語言的方式。我們在做傳播的時候,你必須要適應它的大變化。
二、品牌的新媒體軟植入
現在做品牌,硬投入、硬宣傳比較難。電影的品牌植入就特別巧妙,比如需要打電話的時候,就拿一個蘋果或者三星[微博],隨著劇情的深入,對品牌的美譽度自然而然就植入進去了。所以我們在日常的宣傳當中,能不能也借用這些軟的植入的方式,來傳播我們的品牌?特別像萬達集團這樣相對傳統的企業。
下面是我講的第一個例子,我相信只要你玩微信的,肯定看過這個案例,就是我們做了一本叫萬達微信書。為什么做這個東西?之前我們在傳播萬達的時候,都是只言片語,很難把萬達比較系統地像大家介紹。我們也做了很多新媒體的文章,都散落在每一周報道當中。
后來我們想一個辦法,別人傳播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傳播一本書,而且是完全免費的。后來新媒體來了幾個小孩,寫了幾篇文章,把萬達所有的工作方法融合起來,打造了一部“萬達工作法”,完全在微信上傳播。我們一分錢沒花,也沒有找任何的大號去推,完全是自己在在朋友圈里面迅速傳播。
現在這一本書在微信朋友圈當中已經傳播了400多萬了。我不知道還有哪一個案例,或者哪篇文章傳播這么廣,其實這就是創新,稍稍改變方法,能讓一個傳統的、過去相對保守的企業,我們也有互聯網思維。這是我講的第一個案例。
在新媒體時代,創新往往是至關重要的,比任何推廣都管用。
下面是我講的第二個案例。在做品牌的時候,過去我們圍繞事件做宣傳,投一些廣告,做一些宣傳片。但是實際上,我們在傳播我們品牌的時候有很多種方法,關鍵看你能不能找到相應的植入好的技術。
我們馬上要推出一個微信的萬能工具包。在新媒體時代,微信已經變成非常大眾的傳播平臺,在這個平臺當中,你要想讓自己做一個格調非常高、非常有傳播力的自媒體人,就要有一些比別人高明的傳播方法。
其實現在你要想在微信當中分享一個好的東西,包括一個圖片、或者一段文字,或者圖加文這樣好的東西的時候,我們發現沒有一個特別好的方法。當時我們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想起了微博,當年微博限制字數,每個微博只有140個字,但是手癢的人發表長文章怎么辦?叫長微博工具,我看現在還有人在用長微博工具。
微信也是一樣,在朋友圈里面,你拍一段照片,寫一個字,讓自己的小圈子看到沒有問題。但是你的朋友想分享這個東西比較難,他要把你的照片拷貝,把你的文字也拷貝,然后再粘到自己的朋友圈當中,我覺得這都是門檻。
明明一個好的東西,但是大家傳播不起來,因為門檻太高。能不能有一個直接分享出去的好工具呢?其實騰訊是有的,叫公眾號。公眾號非常便于分享,但是公眾號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只做PC版,不做手機版。我寫了很多郵件,跟騰訊說能不能開發手機板?永遠是石沉大海。
后來我們就說,自己搞吧,其實有小公司用了一周的時間,開發了長微信工具,就特別簡單,把手機里的照片,可以直接貼上,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寫文章,寫完以后一保存,可以直接分享到朋友圈當中。
當時我們想,好的東西要分享,互聯網時代是分享的時代,而且是免費分享的時代。所以后來我們在下方注明,凡是通過這個工具分享,你只要把它保存下來,放在你的朋友圈里面去,下次你就可以用這個工具,來分享你的好東西了。
后來我們又發現,在微信朋友圈當中還有一個特別難分享的,就是視頻。于是我們就自己開發了一個小工具。這個工具里面也沒有太多萬達強勢品牌的植入,只有個別的地方,細心的人會看到有萬達的標識,我覺得這就是植入。其實我們想讓大家通過這個工具廣泛傳播,這也是一種品牌的傳播,我們就是讓大家知道萬達是一個挺創新的企業,我覺得這就夠了。
第三個例子,也是跟新媒體有關系。而且剛才我說了,萬達的企業文化當中,最強大的就是執行力。這個執行力還真不是誰想學就學,除了執行之外還有方法。萬達除了做房地產,在各地建廣場,完全實現了模塊化。我們在萬達的內部,有一個叫模塊化管理,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一套系統,它可以系統到我們萬達廣場建設的十幾個月,每一天你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資金流動多少,在那個模塊里面都有,那是一個非常大的軟件。
但是我們想那個弄出來很難,我們在日常的部門管理當中,管理的效率是比較低的,我們能不能弄一套?這也是在我們自己感受和體會的基礎之上,我們開發了一個小的管理軟件,就叫執行力。
在這個執行力當中,你可以把一年當中的團隊和組織里面,管理的所有的項目都可以在這里面跟蹤、管理,包括責任人,就是在一個部門的管理當中,你會發現你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我就想其實這是一個管理軟件,但是其實像大家傳遞的是萬達的品牌執行力。其實我們現在品牌的傳播,手段已經日益多元化。
三、什么是好的新媒體傳播
這個在新媒體時代,什么是好的新媒體傳播呢?我都想說。比如在什么是好的傳播?我們朋友圈都在轉發這個東西,可能覺得挺好。但是你忘了,你的朋友圈之外有多少人轉發?所以傳播路徑究竟怎么樣?一直在思考,這個路徑如果能夠找到,可能做新媒體傳播就很有用。
前兩天我們做了一個成功的案例,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朋友圈的傳播途徑,從我們微信公眾號的轉發,到自由轉發,包括我們員工轉發,后來被大號發現以后自己轉發,然后經過不斷地在發酵,其實當我們活動傳播了5個小時左右的時候,我們傳播量被微信給封掉,封了大概將近4個小時。為什么?他后來發現我們這個傳播大概是每一秒達到了300次的轉發,就是高于他們的規定的限制了,所以他就把我們封掉了。
這充分說明,就是我們這個傳播是非常成功的,就是說原始點,一直傳到終端,大概我們用了一周的時間,大家可以看到,非常壯觀。這是上海一家非常小的公司,他在我們傳播公眾號植入代碼,可以記錄下誰傳播了,我們在后臺實際上可以看到具體的傳播途徑,記錄下傳播途徑干什么?就是想分析,一個好的傳播路徑究竟是什么樣的。
它像游戲一樣,就是你把這個分享出去以后,過一會兒就能看到誰轉了你的東西,然后誰又轉了他的東西,特有意思。通過找大號來做廣告的傳播,如果傳播的新媒體的內容做得不好的話,它最多實現兩級傳播。但是如果你要方式好,就可以傳播很多級。這就是新媒體時代,我們要研究它的傳播規律,研究它的語言,研究它的方式,研究大家能接受的更好的傳播理念。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