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講壇”(第八期)于2015年8月15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委會副主任,北京數字科普協會副理事長張駿。
以下為演講實錄:
藝術的創新就是讓我們的藝術形式,能夠做到前無古人,那么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找到這個飛翔的翅膀。
我們必須要找到一種方法,下面我們欣賞一幅作品,這個是荷蘭版畫家埃歇爾在1933年創作的科西嘉風景。這一類的作品他創作了很多,一直到三十九歲。這樣的作品非常受人歡迎,同時也賣得很好,可是到了三十九歲,那一年他的畫風突然起了變化。這幅作品叫做萬有引力,然后他創作了一批像這樣的畫,同心圓,四面體星球,大與小,行星循環的界限,打結莫比斯環,大家并不理解他畫這些是干什么?但是有一些人對他的這個作品非常推崇,誰呢?數學家,物理學家,結晶學家。他們看埃歇爾的作品,覺得在他的作品里邊體會到了一些科學的內容,于是他們對他特別推崇,科學界的態度的變化使得美術界前倨后恭起來。美術界也認為既然科學家對他這么推崇,一定是有他的道理。改變畫風的三十一年以后,在荷蘭埃歇爾受到了像倫勃朗一樣的尊重。那么他的這些變化是從哪里來的呢?我們來看一下,因為他有一個兄弟是結晶學家,他受到這個哥哥的影響,所以在他的作品當中體現了歐幾里得的平面幾何,開普勒的多面體星球,莫比斯的拓撲學結晶學,正多邊形平面鑲嵌的圖形。他從這些數學的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的原理當中得到啟示,他的影響是巨大的。
這個是日本著名的設計師福田繁雄,他是埃歇爾的一個忠實的粉絲。這是為埃歇爾的版畫作品做的模型,同時另外一位日本著名的設計師北岡明佳,也深受埃歇爾作品的影響。一直到今天我們的電子游戲無限回廊,紀念碑谷都有埃歇爾版畫作品的影響,歐幾里得啟發了埃歇爾,埃歇爾啟發了現代的平面設計。
到了1988年,在北京當時有一個英國當代藝術系列展,在這個展覽會里邊有一對英國的姐妹,共同創作的服裝設計作品。姐姐叫海倫,她專門給一些名人設計服裝,其中包括邁克爾杰克遜和麥當娜。妹妹是牛津大學的一個生物學家,然后妹妹在顯微鏡上面看到的胚胎生命,頭一千小時的十個關鍵事件的圖案,她把它拍攝下來并且把這個圖案交給了她的姐姐,她的姐姐就根據這樣的圖案設計了一個系列的服裝,其中包括有繡功精細的精子外套,以及用光學纖維編織的神經網絡連衣裙等等。顯微鏡上的圖案引發了新穎服裝的設計與制作,在世界各地的巡展中,她們的作品引起轟動。
1983年,我在巴黎當時舉辦了一個電藝術的展覽會,認識了一個美籍華人藝術家叫蔡文穎。他當時在這個展覽會里展出了電動感應雕刻,他告訴我他從小就喜歡藝術,但是家長并不同意他學習藝術。對他說:“你還是要學一門靠譜的技術”。所以呢,在五十年代初,他就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學習機械工程,畢業以后他就真真實實地當了八年的工程師。最終他還是想搞藝術,他決定棄工投藝,但是這個時候的他他已經把學到的機械工程專業和雕刻藝術結合在一起了。于是他創造了一種電動感應雕塑,我們看這個右邊的畫面,這個好像是這個泉水從天上流淌下來,但是如果我們的觀眾給予一定的聲音,比方說鼓掌的聲音,喊叫的聲音,這個泉水就慢慢地往上升了,這個實際上是一種頻閃的技術,并不是真的泉水。他在紐約的工作室也是像一個工廠一樣,可以說今天我們現在到處,在一些大城市里邊可以看到的音樂噴泉的原理,實際上都是從這兒開始的。八年的工程師經歷加上從童年開始的對藝術創作的深切渴望,開創了電動感應雕塑的先河。
這個人叫做薩瑟蘭德,他在1962年發表了他的博士論文,第一次提出了計算機圖形學這個理論,當時是主要用于軍事和航空。但是美國的藝術家他們是很聰明的,他們很快地把這樣的理論付諸到藝術創作的實踐。我們來看到一幅抽象的畫面,這幅畫面它不是用畫筆在畫布上創作的,它是技術人員編制的程序而產生的一個抽象畫面。我們把它叫做分形學,這個作者叫做科隆納,創作的時間是1984年。這件作品我們要著重講一講,它的作者叫杰弗雷 · 肖創作于1990年,他是在展廳當中固定了一輛自行車,觀眾可以騎上這個自行車或者往前蹬,或者往后蹬,或者左拐,或者右拐。所有的自行車的運動引導了,前邊屏幕上這些文字的運動,所以這一件作品在當時被認為是媒體藝術當中的蒙娜麗莎。它具有開創性的作用,這件作品后來影響到我們的很多的交互式的電腦繪畫當中,甚至我們的電子游戲。這個是另外一位藝術家,他叫斯特拉克。他在自己的手臂上做了一個機械手,這個機械手的運動是受控于真實手的運動,創作的時間也是1990年。我們要說一下皮克斯,皮克斯在1988年創作了錫鐵玩具這個動畫短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這個是奧斯卡頒獎的歷史上第一次頒給了三維電腦動畫這個技術,標志著可以成功地用三維電腦的手段來塑造動畫角色的性格。
我當時也在巴黎第八大學念研究生,這是我的老師古碩,左邊這個他做的蒲公英,就是當著電腦的屏幕吹氣,這個花瓣就會被吹開,這也是一個互動的作品。旁邊是我的老師布瓦西埃,他運用中國的漢字人,個,介,來畫中國的墨竹,是用電腦的程序來控制的。這是我的作品,左邊那個是翻手是云覆手雨。我們看到的兩個手,一個是暖色一個是冷色,但是這兩個手都是金屬的手,能夠翻手是云覆手是雨的是一個鐵腕人物。旁邊我們是一個深山幽谷,深山是一個二維的這個,幽谷是用三維來做的一個山形,我們把二維和三維結合起來,我的目的是通過計算機的運作,來探討手繪作品所不能達到的一種特殊的新的效果。
由于我看到了西方電腦藝術的進步,和我們國家相對的滯后。所以我心里非常著急,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也要來做這樣的工作。于是在1993年我在美院,開設了電腦美術工作室。我們當時起步非常困難,我們還可以說是從286和386從操作系統DOS開始的。慢慢地我們就擴展了,我們舉辦了培訓,我們舉辦了展覽,我們舉辦了研討,我們編制了教材,我們培訓了將近有一千名學員,這些學員到今天,他們已經成了CG行業的翹楚。
2014年電腦美術二十年回顧展,在中華世紀壇舉辦。大家贊嘆二十年來中國電腦美術領域,所起的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個是我的學生吳方強,相國強,創作于2004年的一個短片的片段,當時應用了運動捕捉的技術,這個是我和學生陳菲儀,劉軼卓創作的甲骨文[微博]隨想的片段,這個交互技術可以直接運用在手機和iPad上。我們看到了漢字的正,草,隸,篆的各種不同的寫法,最后它又回到了駿馬奔跑的動畫上。這個是我的學生李蔚然他指導的學生的作業,這個學生叫做楊宇辰,這個編鐘是用他三維的技術來做的。然后他的操作看見了嗎?他是用兩個像燈泡一樣的錘子來敲出音樂。下面這個學生叫做 朱劍非,我們看到有一個背景很絢爛的一個圖案,但是知道這個圖案的運作是由于這個舞蹈者的運動來操控的,他是一個實時的未來,傳統的寫生將會部分地機械化,3D打印取代寫實的雕塑,三維掃描虛擬現實增強現實, 三維涂鴉筆已經逐步得到普及。
尼埃普斯是法國的一個發明照相術的人,當時他的工作是把一個立體的世界還原成了平面,今天我們可以將立體的世界還原成立體。分層信息的獲得將越來越容易,身臨其境是影視作品給我們的直接感受,觀眾可以手拿武器和影片上的角色來互相進行PK,多屏幕的720度角的影視作品,將逐步取代現在的觀影方式。把人裝在一個鐵罐里邊,上下左右重復運動讓觀影者心跳,刺激這個是我在倫敦科學館拍的照片。當時我想了一下我還是不進去為好,因為我怕受不了機器人大行其道出演動畫片的主角。舞蹈結合自動化控制舞步,節奏明確文物保護和作品復制將得到數字技術的支持。形態,色彩,肌理,厚度都可以達到亂真,降低入行的門檻。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美輪美奐的GIF 動畫,甚至是一個有著嚴重眼疾的一個殘疾人的作品。我們非常贊嘆從1962年計算機圖形學理論的提出,到今天身臨其境地可交互的動畫大片,我們才走過了五十年。
飛翔的翅膀是什么呢?我們將用一種什么樣的方法來創新呢?三個字,跨學科!二十多年前我們的藝術家交叉計算機科學,來進行藝術創作是跨學科。但是今天的情況變了,計算機已經成為全人類的普遍工具,作為一個藝術的學徒不能說我又會電腦又會畫畫,就是跨學科,這還不夠!跨學科實際上是觀念上的,對科學和藝術,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地域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間的交叉,碰撞,融合!
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