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2015復旦管理學國際論壇”于7月18日-19日在上海召開。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副總編輯秦朔出席并演講。(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  “2015復旦管理學國際論壇”于7月18日-19日在上海召開。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副總編輯秦朔出席并演講。(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

  新浪財經訊 “2015復旦[微博]管理學國際論壇”于7月18日-19日在上海召開。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副總編輯秦朔出席并演講。

  秦朔認為,中國經濟的問題在于經濟供需失衡,產能嚴重過剩,而用高投資維持經濟高增速的方法已不可取。其稱,政府對經濟下行容忍度已經在逐漸加大。

  而引起秦朔擔憂的是,產能過剩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經濟領域,在報紙、劇院等文化等領域,產能過剩問題同樣存在。而對于問題產生的原因,秦朔給出了四個解釋。

  一是外需不足。第二,內需不停擠水分。三是傳統的、同質化的、大規模的生產商主導的商品化模式不能創造用戶價值。四是被互聯網為代表的新需求捅了最后一刀。

  秦朔在演講中強調了互聯網時代“連接”的重要性,其稱,中國未來仍有很多機會,但企業一定要用新思維連接市場。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徐匡迪理事長,各位專家學者,各位同學,下午好。

  今天下午借這30分鐘的寶貴時間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對于中國經濟以及轉型的看法,當我們想到新常態,想到這個新的時候,往往會感到欣欣向榮的一種新局面、新氣象。但是事實上我們無論看國際還是看中國,這個新常態下也可能有更多的挑戰、更多的危機。

  中國經濟在下行當中有所企穩

  最近兩年從IMF[微博]等很多的統計、調查來看,無論是今天還是未來,中國經濟深度調整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從這個意義來講,這個新又意味著格外艱辛。

  從剛剛公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來看,如果跟去年做一個比較,就會發現下行壓力還是非常大的,或者說三期疊加的陣痛、換擋、消化仍然在很嚴峻的發生,GDP在下降,進出口總量在下降。固定資產的投資從以前習慣的20%幾到前幾年10%幾,現在已經接近10%了。PPI連續40個月的負值,到上半年是-4.6%。當然,出口在增長,規模以上的工業增加值也在增長,第三產業在GDP的總占比也有提升,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在下行當中有企穩的一些亮點出現。

  如果通過結構去分析,就會發現第三產業上半年增加8.4%,但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上半年股票的成交額與去年同比增長了5.4倍,所以由此帶來整個金融業的增加值增長了17.4%,相當于整個第三產業增加值的2倍增速。從房地產來講,上半年也感覺到企穩的趨勢,上半年的銷售面積由負轉正,但事實上去庫存化的壓力仍然很大。上半年整個經濟比較亮麗的持續增長的還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服務業,無論是軟件、電信業務、互聯網零售以及跟這個有關的物流和快遞,這方面是比較明確的亮點。

  用高投資維持高增速不可取 政府對經濟下行容忍度加大

  大家講到中國經濟最近幾年從增長速度來看七上八下,去年有63.6萬億這么大總量的情況下,增速的下行是很自然的,并不需要過度的擔心。如果看日本、德國,還有韓國以前的歷史,它們也都經歷過8%、9%這樣持續的高增長,但是在這個階段結束以后,也都會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換擋,而它們的降幅比中國今天從接近兩位數回到7%的降幅還要大,所以從這個規律來看,經濟的下行并不需要非常的恐懼。但是值得我們警醒的是,如果為了維持增速,我們用更大的投資,而且投資效率不高,我們要不斷提升杠桿率和負債率,用這種方法去拼增速,問題就會比較大了。

  根據高盛的統計,過去11年的時間里,中國總體的負債占GDP的比重已經從156%上升到243%。如果按照中國社科院的研究,大概是220%左右。中央政府和中國居民的資產負債表是比較健康的,杠桿程度不太高,但是中國企業的負債和中國地方政府的負債上升都很快,特別是中國企業的債務杠桿,按照高盛的統計,接近170%,這個數字超過了國際警戒線(90%),企業的壓力非常大。如果我們繼續維持這么高的投資率以及相應的杠桿率,雖然我們可能保持7%的增長,但未來的負債率,整個宏觀負債和GDP的比重,2027年可能會達到348%,而你要降低宏觀負債率,降低投資率,比如從50%壓縮到40%,更多依靠內部消費,我們的增速還會一步下降。

  所以在2013年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提到,要追求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生產總值,可見政府對于我們整個增速下行的容忍度是在不斷增加的。如果不容忍經濟下行,只有用更高的杠桿去刺激,而這個東西沒有辦法維系下去。

  中國經濟供需失衡 產能嚴重過剩

  當我們看到今天有亮點,有政策,但是也有很多經濟下行壓力的時候,我會想到馬克思說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的相對過剩,所以馬克思講的一個核心概念就是,由于資本私人占有,不斷擴張,但是你的消費,由于群眾的貧困和消費力并不能同比增加,最后你不顧市場限制的生產,總有一天要崩潰,所以就有危機。

  我們中國的危機也可以理解為供求失衡的危機,而且還存在供求失衡狀態正在常態化、長期化,進入新平庸的可能性。主要原因是沒有或者無法把危機出清,而且在不斷延續。所以從國務院2013年的41號文里講到,我國鋼鐵、水泥等很多產業產能過剩,有很多行業是接近全行業虧損,在工信部最近每年發布的落后和嚴重過剩產能中,涉及領域更多,而跟這些產能很大程度上有相關性的都是跟房地產有關,水泥、鋼材等等,包括機械設備。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到去年11月末,我們的房地產庫存大概有接近6億平方米,所以幾乎現在要找一個行業沒有過剩都很難。

  我們來看一下根據相關權威部門的發布,電解鋁如果以現金成本計算,50%的企業是虧損的,我們的光伏和風電過剩也非常嚴重。按照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測算,氟化氫行業產能利用率只有64%。換句話說我們投了很大的資金,建了廠房,建了生產線,建完以后根本沒辦法得到利用。

  產能不過不僅局限于經濟領域

  這還不限于我們經常講的工業,舉一個例子,這是最近正式披露的一個數據,我們看上海全市報紙去年的總利潤只有2.41億。這里我想補充一點,最近新華網要IPO,我們看到在它的預披露里面《上海證券報》一年的利潤是1.95億,我所在的第一財經日報是3100多萬的利潤,如果把專業財經報紙拿掉以后,剩下的總利潤就是1500萬。這不僅僅是上海的情況,這是全國很多城市的情況,它是不是也意味著你今天的生產其實已經跟市場脫節了呢?但是每天還在生產。更廣泛地說,我們的有些院團,一年一出戲都沒有,很多劇目都沒有觀眾,但是還要去排。所以這種供求過剩的失衡性,具有極大的普遍性。

  過剩和無效、低效產能對應的資產成為中國經濟最大負擔

  從整體上說,這種供求失衡帶來什么后果呢?企業負債率不斷升高,企業利潤質量越來越差。產業鏈條拖欠款非常嚴重,現在很多建筑公司為發展商施工,基本的賬期都是一年以上,包括大牌的很有名的房地產開發商,給建筑商的賬期是500天。很多我們自己身邊接觸到的服務行業,比如說咨詢公司,哪怕服務很好的品牌,現在都已經到了要自己貸款給員工發工資。這本質上是因為你服務的生產商,因為它的產品滯銷、停銷、去庫存,所以這個賬期越拖越長,三角債不斷加劇。你當年投入了那么多的資本,有那么大的消耗,那么大的存量,所以你的折舊很厲害,你要想維持,要有更多的資金注入,銀行會不斷提高對你的利率,要有擔保等等,因為你是高風險的產品,所以資金成本是越來越高。由于我們整個資本回報在下降,整個的生產效率也在下降。像我們人民幣匯率也存在潛在的貶值的壓力。因此概言之,與過剩和無效、低效產能對應的資產成為中國經濟最大負擔,不能提供好的回報,而是在吞噬新的注入,我們在路徑依賴中越陷越深。

  傳統供應模式跟不上新需求的發展

  中國沒有新的機會嗎?不是,核心問題已經出現了新的需求,但是傳統的供給無法滿足新的需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講了新常態九個方面的變化,如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市場經濟特點、資源約束、風險積累和化解、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等。我們核心的問題是傳統供應模式跟不上新需求的發展,這是我的觀點。

  比如從消費角度來看,過去模仿式、同質化、低差異的還是很多,但是個性化的、多樣化的,比如說在一條柔性的企業生產線生產出來的每一輛汽車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有更多的消費者參與與定制,你獲得的產品跟另外一個人是不一樣的,類似這樣的東西現在開始萌芽,開始發生,但總體上來講還不是主流。投資上來看,我們30多年高強度的大規模開發以后,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也在出現。所以當我們國家的經濟有很多生機出現的時候,傳統的供給模式沒法滿足,這是一個根本原因。

  傳統供給模式被四因素顛覆

  因此可能有人要提一個問題,傳統的供給模式這么糟糕,干嗎不關了。很多企業說了,我有工商執照,也是辛辛苦苦批下來的,怎么能一下子掐死?現在沒有辦法很快把過剩的、低效甚至無效產能出清,但是這個原因一定要解剖清楚。很多問題往往是來自于昨天成功的東西,但是今天恰恰變成我們的束縛,我個人認為傳統的供給傳統模式是被四個東西顛覆。

  一個是外需不足,金融危機以后,中國生產、美國負債的大循環結束。第二,內部內需在不停的擠水分,在過去我們很多時候用了很多補貼的、撒胡椒面的方法補貼低效的本身缺乏自生能力的產能。比如說金融危機以后,我們極大的放松了銀行的信貸,很多地方的企業本身可能是沒有自生能力的,也就是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中,靠自己力量生存下去,而他沒有這個能力,但是為了刺激當時的經濟增長,可以給他土地的優惠、水電的優惠、人工培訓的優惠、稅收減免,他一算這樣我是可以活下來的。單個企業這樣可以活下來,但是全國這么多地方都用這種方法去刺激經濟以后,所有的產能問題都浮現出來以后就變成一個謬論。第三,傳統的、同質化的、大規模的生產商主導的商品化模式不能創造用戶價值,過去很多都是低成本、低價格、低利潤,相應都是高投資、高負債、高消耗,然后有一個高增長,這個模式現在新的消費人群、新的消費者,包括傳統需要升級的消費渠道,它不接受了。最后一個就是被互聯網為代表的新需求捅了最后一刀。1999年前后BAT和三大門戶網站出來,2010年后移動互聯網出來,所以1999到2010年可以分別定義為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元年,當時的小學生、初中生、大學生等等,他們開始接受信息更加對稱、更加透明、更加國際化的模式,所以他們養成了一些新的消費需求,可能在過去我們理解的需求,可能很多跟硬件有關,但是現在他們的需求很多跟軟件、社交、游戲、互動和很多在線的東西在一起。

  比如剛才我舉的例子報紙,PC互聯網對傳統的殺傷力可能沒有那么大,但是2010年以后,2011年是整個中國報業的拐點,中國報業收入永遠也回不去了,所以看移動互聯網這五年的時間把整個傳統媒體全部以前的商業模式給顛覆掉了。以前你有特許生產權,有專屬的傳輸渠道,然后有用戶,然后有廣告主。今天是生產者無窮多,借助到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時間成為最重要的資源,廣告主跟著用戶走,所以原來的模式、整個的價值鏈全部改變。所以傳統供給模式是被自己的路徑依賴和面向新需求的無視、無能、抗拒、畏懼所殺死,我們今天面臨這么多的困難,別怪別人,別怪政府,要怪自己。

  比如說小米殺死了傳統的功能機,門戶侵襲紙媒,微博侵襲門戶,微信侵襲微博,機器侵襲人,網購侵襲線下零售和批發,余額寶[微博]、微信支付、芝麻信用侵襲了銀行業務。消費者參與的工業4.0顛覆了封閉生產,大數據和精準投放顛覆了傳統的廣告業,OTT顛覆了傳統電視,服務電商重構重塑酒店、旅游、餐飲等等,在線教育顛覆傳統教育。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環節的信息交流都會加速,數據傳輸和計算成本逼近于零,產品極致拓展和快速迭代成為可能,跟我們以前的模式完全不一樣了。

  中國未來有很多機會 企業要用新思維連接市場

  中國未來有很多機會,我們在優化空間布局,比如在國內的長江經濟帶等等,在國外推進的“一帶一路”。我們國內的制造業正在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的融合,以及網絡化、智能化、定制化、服務化,還有創新。我們未來的服務消費的空間非常大,從原來的衣食住行,到現在的旅游、購物、教育、娛樂到醫療、養老、健康等等,服務消費的空間也很大。國家在未來的新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有很多規劃,我們在很多的新興產業領域里,都有很多的布局,所以我們能夠看到中國生機的這一面,很多新的趨勢都在發生,比如服務的增長快于工業的增長,工業中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長較快,傳統過剩行業繼續低速增長,消費發展勢頭明顯好于投資,消費中升級類產品銷售明顯快于一般消費品種,我們新的市場主體在不斷涌現,我們的新技術革命都在為未來新一輪爆發進行充電。

  當我們看到很多過剩的危機,看到很多需求帶來的生機,對于企業來講,最重要的是自身的變革,你要用新的思維連接新的市場,這個本質上跟我們整個商學院教育所倡導的發揚企業家精神,煥發內生動力,通過市場化改革和創新,持續帶來好的商品和服務,激發需求,滿足需求,都是一致的。使你達到現在位置的東西不會使你永遠保持在今天的位置,必須要用新的一些思維面對新的需求去顛覆自己已經習以為常的很多觀念、很多流程、很多方式。所以互聯網思維會對我們理解產品,用參與、個性、聯網的方法去理解產品,用社交、移動的方法理解媒體,用智能、服務和互動的方法理解制造,用人格、擬議的方法理解品牌,用娛樂的方法理解消費場景,用扁平化和平臺化的方法去理解組織,互聯網思維是一個系統,可以貫穿在企業所有的環節,從一個簡單的產品到智能產品,到智能互聯產品,到整個產品系統到整個產品體系,現在的阿里和小米都是從最早的一個產品,到今天變成一個智能化、互聯化的一個生態體系,變成一個生態圈的建設者。

  年輕創業者用新的模式去理解傳播,去理解跟消費者的關系,去重新連接的時候,他在不經意間會找到突破口,很快就起來了,如果我們還停留在傳統的路徑依賴,停留在自我驕傲上,我們永遠沒有進步,只能是越來越向政府伸手。

  我們剛才講到了上海70家報紙的利潤只有1500萬,我們看像今日頭條這樣通過大數據、機器化搜索的公司,現在一個月有1億多的收入,這家公司的估值是幾十億美金。像喜馬拉雅這樣的電臺、音頻,最近我剛剛去看過,它是5億美金的估值,而且完全符合整個創業的潮流,讓很多普通的人可以在上面注冊。在這樣很多平臺里,重新去連接需求,他們能讓每一個個體都得到釋放,讓每個消費者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這跟我們傳統的大眾化的所有人看的一張報紙是完全不一樣的,是為你而定做的,由你選擇的。所以這種變化正在發生。

  什么才是未來真正有價值的資產

  所以未來真正有價值的資產應該是數字資產、用戶資產、創造力資產,企業真正的能力是發現新市場的能力,以及做好產品的能力,不再是買土地、建廠房、買設備,而是要做出好的產品,提升我們產品的合規性和產品價值,我們再也不能用一種忽悠消費者的態度去做這種低價值、低差異的產品。最后是構建快速響應用戶需求的組織。

  中國仍然有很大的潛力,中國仍然有可能成為在世界整個經濟周期中的一個大贏家,但是我們仍然要清醒的認識。總結起來中國的危機實質是生產過剩危機,中國的生機在于創新,這種大規模低差異生產的商品化時代必須或者已經在結束,銀行擴張的黃金時期也會結束,政府大興土木的時期也會結束,當然也不是說這些全是落后產能,我們有很多地方很漂亮,但是我們的地下像管道仍然有很多的需求,中國的產能也有機會得到釋放,所以過剩的危機中也存在著機遇。

  中國整體差異化很大,所以中國有很大的韌性和空間去兼容很多的產業。同時要說的是生機之中也有危機,如果你的創新都是概念,都是題材,都是炒作,真金不怕火來煉,而留下來的真金并不會很多。轉危,政府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但是要煥發生機,發現消費者新的需求的生機,更多需要依靠微觀經濟的主體,更多要依靠市場化決定性的力量,而政府更多要做好一個營造好的環境,提供好的公共產品供給,創造好的制度供給,這樣一個角色。

  因此結論就是,每一個企業,包括每一個個體,煥發生機,我們自己都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也相信在我們80后、90后甚至00后身上,他們不僅代表了消費的需求,而且他們作為在互聯網時代跟全球信息充分交流的這一代,我相信他們有更好的人力資本去推進整個轉型。所以整個的結論就是我信中國能贏,謝謝大家。

  不要言必稱西方

  提問:秦老師你好,我想知道中國的國際化是以上海為出發的,上海是中國第一城市,您覺得中國的管理和世界所謂的一些管理大師的差距在哪里?還有我們中國的國際化到底是怎樣一個發展趨勢?

  秦朔:從我自己在1990年開始從事媒體工作,長期在財經商業方面的經驗,我自己對中國公司和中國企業家在管理開拓、管理創新方面的實踐能力有非常充分的信心,而且我也相信他們今天的探索的很多模式事實上已經是世界領先。不要言必稱西方的東西。在今天中國的商業舞臺上,拿美國來說,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還有比爾蓋茨,還有今天的Facebook,這些跨越百年的企業家,可能今天同時出現在一個商業舞臺上,因為我們的差異性非常大,很多是同步發生的,所以我相信實踐出真知,如此復雜的環境,如此多變的環境,如此多的挑戰,一定能造就出很有韌性、很有想象力的中國模式,當年像阿里巴巴[微博]這樣的公司出來沒有人想象到會成為今天這樣。在未來五到七年的時間,中國會成為最大的經濟體,中國的公司在規模企業的排行榜上會具有最多的權重,但是我們自己可以跟國內國外進行交流的很多理論、模型、方法、模式卻沒有很好的總結,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我們做研究的人的失職,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愿意推進《改變世界》這樣一個項目的原因,謝謝。

  朱镕基下決心解決產能過剩 讓中國輕裝上陣

  徐匡迪:我提一個理論問題,市場經濟本身就是供大于求,中國繼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怎么來解決這個供求問題,應該說是經濟學和管理學的難題,但是很遺憾到現在為止,今天是第一次聽秦朔先生講這個供求問題,過去都回避這個問題。你認為讓市場把一大批企業淘汰好,還是政府通過看得見的手在適當的時候來淘汰,這兩者你認為哪一個好?另外從理論上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馬克思主義一百多年前就說了資本主義一定會生產過剩。

  秦朔:馬克思當年說,生產資本的私人占有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資本家無止境追求剩余價值和勞動者相對貧困的處境和消費能力之間的矛盾,最后必然導致生產過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過剩是常態,某種程度也是倒逼企業提升自己能力的方法,并不可怕。但問題是,在面對過剩的時候,我們可能有的時候用了一些不太恰當的方法,進一步加劇了這樣過剩,扭曲了資源的配置。

  換言之,如果有一個更好的社保體系和再培訓體系,是不是不一定還要開這條過剩產能的生產線,還要去生產,讓包袱越來越重,讓宏觀杠桿越來越高?能不能在有些方面,保人,但是不一定要保落后的生產形態?同時,我也不認為很多的過剩行業就沒有希望了,就像剛才講到的媒體,其實你可以不轉行,但是你必須轉型,可是要轉型它也需要很大的動力,如果政府還能給我不斷打點滴,還能夠讓我很舒服地存在,或者用一些非經濟的理由證明補貼的合理性,那么我為什么要轉呢?從我自己的體會來看,我們很多的地方政府是一種父愛主義,加上短期任期的“政績導向”。地方領導只在任三年五年,他不愿意面對化解過剩產能的挑戰,不能把這個事搞大。我接觸到的一些地方,一些企業出事了,政府首先是把債權人找來,我政府給你承諾,你先把款貸下來。

  朱镕基總理在任的時候,當時中國也是非常嚴重的產能過剩,當時紡織業等也有很大的問題,但是當時能下這個決心,如果當時不下這個決心,也是采取類似今天的大力投資的方式,中國加入WTO[微博]以后能不能輕裝上陣,展現強大的競爭力,可能是不行的。

  最后,我也同意徐理事長的看法,我認為在解除我們現在很多危機的過程中,的的確確政府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我也不認同于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政府有產業政策就是干預,我們看日本、韓國和很多國際上的例子,政府在某些情況下的一些產業政策,也都對一個國家,特別是后發經濟體,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過度的過多的,特別是微觀層面的干預,最后會影響到整個經濟的公平性,也會讓很多企業躺在這個上面,這方面的確應該有極大的改變,所以在解決產能過剩,解決供求的問題上,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一個比較好的社會安全網和培訓系統以后,還是要盡比較大的力去推動很多很多的改革。這是我的一些體會,謝謝。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

財經會議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