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5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暨第三屆銀行綜合評選頒獎典禮”7月9日在北京舉行。中國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董俊峰出席分論壇“擁抱互聯網+”并發言,他表示,互聯網金融帶來了那么多紅利和藍海,但是我們不能漠視它可能帶來的風險,有很多系統性風險的端倪需要大家去注意。
在談到銀行業適應“互聯網+”思維方式的過程中,董俊峰認為共有三個方面需要向互聯網行業虛心學習。
董俊峰首先認為銀行需要向互聯網學習商業場景搭建,通過吸引客戶自然進入剛需服務場景來進行無縫營銷;其次要注重媒介的金融創新應用,包括移動互聯網、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的媒介嵌入;第三是注重與提升互聯網時代的用戶體驗。
在談到中國銀行的互聯網金融拓展實踐時,董俊峰坦言中國銀行的互聯網金融規劃不是僅僅意在自己經營電子商務,而是在融入互聯網生態的同時希望打造出更具差異化、更適合該行特色的業務優勢。董俊峰認為中國銀行固有的優勢在于跨境金融服務,因此在公司金融與貿易金融領域目前中國銀行注重與海關、電子口岸、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的合作,正在力推一系列跨境支付、結算、融資、報關繳稅等方面的線上服務,跨境貿易稅費支付業務占35%市場份額,穩居銀行同業第一。同時在個人金融領域,中行正在嘗試建設基于移動金融的E社區服務,使網絡金融產品及時下沉到社區,讓服務變得更直接、更便捷、更人性化。在全球金融市場領域,中國銀行正在打造在線金融超市、理財產品二級市場、交易端APP等靈活定制產品。
最后董俊峰談到了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問題,他認為一要從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角度審慎處理互聯網金融的高風險業務,防微杜漸,二要重視和支持大數據征信在風控體系中的作用。
以下為嘉賓發言實錄:
董俊峰:尊敬的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剛才其實兩位嘉賓如果從中國古代哲學的角度是在談士和道,我想談術的看法,今天的話題是“互聯網+金融”,我是來自中國銀行,作為一家大銀行的代表,我想分享三個問題自己的觀點,第一個就是說,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銀行尤其是大銀行,要向互聯網行業學習什么。第二個,分享一下中國銀行的互聯網金融在做什么。最后一個,想談一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我個人關注的幾個觀點。
互聯網金融的觀點剛才侯總圖文并茂的介紹已經很充分了,銀行業有輝煌、也有血淚、有危機、也有教訓,今天銀行業的發展,中國銀行業的資產已經超過了160萬億,面對著互聯網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眾籌、P2P、互聯網理財、在線供應鏈,諸多這種新興業態的出現和發展,銀行確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壓力,也逼迫著我們去思考,我個人覺得三個方面銀行是需要反思的,是需要向互聯網行業去學習的。第一個,場景;第二個,媒介;第三個,體驗。
銀行以前是以產品為中心的,我做好了產品賣給客戶,你來我的網點我有什么產品賣給你。互聯網行業里更多的把自己的服務其實前置到客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娛樂,他獲取這些客戶流量的同時,巧妙的在客戶需要金融服務的時候,不加任何強制的把金融服務很巧妙的嵌入在里面,這就是場景,場景里面的金融服務是一種穿了柔軟外衣的金融服務,不再是冷冰冰的金融服務。第二個是媒介,今天的移動互聯網,今天的通訊技術,帶給太多的福利給人類,我們小部分不會想到有這么多的智能手機、智能前端、穿戴式設備和物聯網,因為網絡和設備把所有的信息跟人之間的距離其實壓縮到已經為零,現在是一個信息過載的時代,所以這樣豐富的前端其實是媒介。銀行是不是很好的掌握了這些媒介,手機銀行固然是一種媒介,但越來越多的,特別特別多的智能設備,物聯網上,包括物流企業里面流動的卡車上會不會產生新的金融需求和新的金融產品交付呢?一定的,有人已經在這么做了。體驗,更是毫無疑問。現在是一個體驗運營的時代,是一個效率運營的時代,如果一個產品不講客戶體驗,只講功能屬性,這是一種暴力性的推銷。所以我是覺得在這三個方面銀行是有差距的,我客觀的講,因為我是銀行從業者,我們不能否認我們的差距,我們要去學。
第三個方面,我跟大家匯報一下,中國銀行的互聯網金融在做什么。我們的互聯網金融不是在做電商,因為每個銀行的策略是不一樣的,戰略布局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在走一條覺得適合自己發展的差異化發展道路,因為中國銀行歷史以來就是以外匯、外貿、專業服務擅長的一家銀行,我們有超過100年的經營歷史。我們的駐外機構,無論是覆蓋的國家,還是我們對當地客戶關系的洞察和滲透,和我們對所有全球跨境人民幣和外幣的結算的這種支付能力,我想在中國是沒有第二家中資銀行可以比擬的,所以這些優勢能不能放在互聯網上?所以我們現在的領導對互聯網金融的一個策略是,怎么讓互聯網金融融合到我們中國銀行的公司金融,個人金融和金融市場業務里面,因為大家知道,傳統銀行業務就這三架馬車,公司金融、個人金融和金融市場。所以我們在跨境領域里面,在貿易金融領域里面,我們的產品包括跟海關有合作的,報關、這樣的跨境貿易稅負支付,包括融資這樣的產品,去服務成千上萬的客戶,中國的貿易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我們給易達通這樣的跨境服務平臺做融資,扶持它上面的一些小微,普惠金融的概念。我們去年整個貿易稅費擔保的業務,貿易稅費擔保和支付的業務,做到了全金融口徑35%的份額。
在個人金融領域里面我們在做的一個嘗試是E社區,就是通過一個手機P2P建立起一個網點和它最近社區的業主、業管還有底商那些生活服務商的連接,通過E社區這樣的APP,可以讓創新的網絡金融的產品,包括微金融、微理財、微貸款、微支付下沉到社區的業主身邊,這是中國銀行社區金融的一個路徑,我們沒有在社區里面開設新的物理網點,而是通過一個“互聯網+”的概念企圖建立這四者的連接,來更多的把我們的個人服務推送給我們社區里面的業務。 多少全球金融市場業務,我們在做個人理財的DIY,做理財產品的二級市場在線的服務,所有這些嘗試大家看出來,其實沒有超出銀行金融服務的范疇,這是中行目前做互聯網金融的定位,目前的定位,更多的解構原有的服務,支付、理財、融資、跨境、產業鏈、O2O的服務,融合到傳統的公司金融、個人金融和金融市場業務里面去,讓我跟客戶的距離更短,讓我服務更直接、更便捷、更人性化。
第三個我想分享的話題就是,互聯網金融發展大潮洶涌這是不可逆的。怎么健康發展?怎么持續發展?我走過很多全球各地的銀行同業,也跟一些盡管部門做過交流,他們都非常驚詫,在過去3年里邊,在中國這片土地里面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迅猛,無論是客戶規模、交易金額,還是所締造的創新模式如此之快、如此之噴薄,但是問題來了,這樣的發展持久嗎?怎么發展更健康呢?所以我覺得互聯網金融帶來了那么多紅利和藍海,但是我們不能漠視它可能帶來的風險,比如這次大家都講到股市,我前兩天一個朋友給我看了一個APP,是浙江做的一個配資的APP,,那個配資軟件做的太好了,你只要需要錢,你是要做1:1、1:2、1:3、1:4,無論多大的杠桿只要價格合適都會融給你錢,不管你有沒有風險意識,大量的P2P通過場外融資的對接。所以我覺得這里面有很多系統性風險的端倪需要大家去注意。
第二個,數據征信。我覺得第二個關鍵點就是未來很多在線融資可能會打破銀行原有的這種靠抵押、質押品去做信用風險緩釋的模式,所以今天另外一個論壇在講征信,我覺得未來的數據征信會是一個特別大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藍海和基礎設施。我們銀行也正在挖掘我們現在儲存的數據,做存量客戶的預授信、做中小企業的在線融資,這都是全流程的在線融資,不需要人工干預的。 最后講一個我昨天睡覺前看到的一個故事,蜜蜂采蜜的故事,我們今天的金融也好、第三方支付也好,大家都像蜜蜂在采蜜,忙活著自己掙錢。你想過沒有,蜜蜂采蜜的副產品是什么?是建立連接,把花粉從一個花帶到另一個花,使整個生態的繁衍更健康,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既獨善其身又能惠及天下的動作,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有志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我們都要發揮這種蜜蜂精神。謝謝!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