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5年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于3月28日在北京召開。上圖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秘書長閻曉峰。
以下為演講實錄:
閻曉峰:尊敬的老領導邵寧主任,偉明部長,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首先在此代表國務院國資委[微博]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對剛才獲獎的單位表示祝賀,對參會的企業家、企業管理工作者以及中國企聯多年來為加快我國企業管理創新步伐促進管理現代化水平的提升,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做出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表示由衷的欽佩。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新常態,呈現出速度換擋、結構優化、動力轉化三大特點。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國的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更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遵循規律,適應市場。也就是說,既要作好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準備,又要把握發展大勢,主動調整創新,將壓力轉變為動力,把新挑戰轉變為新機遇。
接下來,我想借此機會講兩點不成熟的意見,供參考,不對之處請指正。
一、直面挑戰和機遇,主動適應新常態。
總的來看,2015年我國經濟發展將保持總體水平適當,并在合理區間,但下行壓力加大,可能在今后一段較長時期將面臨一系列的挑戰,而其中工商企業可能要高度關注以下三個挑戰。
1、產能過剩問題。這一輪的產能過剩其性質特征與以往不同,給中國的企業和中國的經濟所帶來的挑戰也與以往不同。一是從范圍上看,當前我國的產能過剩已經從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等傳統產業擴展到造船、汽車、機械等領域,甚至也蔓延到了光伏、多金硅、風電設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從數量上看,本輪產能過剩已經從以往的相對過剩轉變為絕對過剩,所以很可能再依靠經濟復蘇后的快速增長來化解將會帶來很大困難。三是從管理上看,看似簡單的產能過剩實際上是粗放式的發展模式亟待轉變,低成本工業化急需轉型等深層次矛盾長期積累的集中體現。四是從技術上看,現在已經不限于落后技術產能過剩,一些先進或比較先進的技術產能也有過剩,因此當前的產能過剩問題如果不得到有效的化解,很可能會引起惡性的競爭、效益的下降、企業所得稅的減少,財政收入的降低,員工的失業等一系列問題。
2、產業結構升級的問題。過去我們從一個農業大國發展成為工業大國,主要靠的是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等戰略,現在要從工業大國發展為工業強國和服務業大國,則需要依靠創新驅動戰略。然而必須承認,我們目前生產的很多產品似乎還處于一種跟隨狀態,或者說還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制造,有的可能還只能說是中國加工。因為圖紙、配方、品牌、標準都是人家的,所以我國企業加快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高度重視創新能力建設,包括要對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制造、智能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術帶來的沖擊有足夠的重視,有效的應對和充分的利用。逐步形成基于技術進步、產品質量、性能升級、品牌議價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新優勢,在新常態下引領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努力使更多的中國產品實現中國創造和中國智能制造。
3、當前發達國家提出的再工業化。近年來發達國家陸續提出了再工業化戰略,例如美國的制造業行動計劃和德國工業4.0,歐洲的未來工廠計劃等等,在實施過程中發達國家通過制造業與現代信息業的融合,通過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許多跨國公司還利用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研發,境內外注冊申請,專利交易,專利聯合擁有和聯合使用等方式,占領高科技的制高點,以及戰略研發路徑等等這些商業的運作方式來增加它的研發成本,從而使制造業重心再次向發達國家回攏,其結果將會導致中國等后發國家的要素成本優勢弱化,抑制了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升級。
當然挑戰也意味著機遇,根據世界知名研究機構估計,移動互聯網、物聯網、3D打印、新材料、大數據、智能機器人等12項顛覆性技術將對經濟的潛在影響達到16.7-41.4萬億美元,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將實施中國制造2025年,加快從制造業大國轉向制造業強國,這是歷史性戰略機遇,我國企業確實應該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
二、積極穩妥謀改革,管理提升促發展。
當前都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國企改革各項工作正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有序突進,廣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要始終牢記使命,凝心聚力,勇于擔當,努力為實現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為此,國有企業在以下幾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一是以創新驅動為依托,努力轉方式,調結構。國企要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強化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融合,大力推動管理創新,努力謀求商業模式創新,加強對高端人才引進和培養,加大技術改造力度,處理低效資產,使資源更多向優勢領域集中,加快產業結構升級的步伐。
二是以布局調整為手段,努力提升資本配置效益。明確國有企業的功能定位,加強分類監管、分類考核,調整優化國有資本的布局結構,積極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的試點,以布局結構的優化促進國有資產配置效益的提升。
三是以抓管理為措施,努力降成本增效益。通過進一步鞏固管理提升的效果,全面對標查找問題,集中攻關破解難題,補齊短板,推進信息化,與金融業務的深度融合,開展精益管理,推行集中采購,努力降本節支,為保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是以轉換機制為保障,努力增效率,添活力。國有企業增效率、添活力應該說是我們始終在探索、在實踐、在改革和在不斷追求的改革任務,那么在新常態下要做好這門功課,我認為國有企業可能要至少探索建立或者是完善七個方面的機制。
1、以價值創造為核心,建立給予企業員工精神鼓勵、物質鼓勵和能夠提高公眾認同度的激勵機制。
2、建立企業行之有效可操作的、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
3、在新技術條件下,建立具有互聯網思維的開放式創新機制。
4、建立和協作外包、網絡集成、聯合開發、甚至可以聯合擁有的研發機制。
5、建立真正能夠做到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員工能進能出的退出機制。
6、建立實事求是、尊重科學、依法守紀的約束機制。
7、建立在大膽實踐、大膽探索、大膽創新過程中允許失誤、允許失敗的容錯機制。
企業也許可以在這七個機制的建立和運作上來適應新常態,在新常態中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最后,希望與會的各位領導、企業家和專家學者,繼續關注和支持中國國有企業加強管理和管理創新的工作,讓我們共同為推動創新成果的培育、轉化和推廣,進一步提高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現代化水平做出更大的貢獻。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