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主辦的“大國大時代十一月談:創新與發展:上海‘金融之都’的使命與挑戰”于2014年11月30日在上海舉行。上圖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總編輯姜海清。
以下為演講實錄:
姜海清: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首先代表本次“大國大時代:中國經濟報告會”的主辦方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各位的蒞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同時也感謝本次活動的聯合主辦方,也是積極承辦方——上海交通大學[微博]高級金融學院這個合作伙伴的積極支持。
應該說任何一個國家級的財經媒體、任何一個大型的、以經濟為主題的活動,如果主場從來不曾安排在上海,那么無論如何都不能稱其為有全國影響力的。是的,今天的上海已經能夠和香港并肩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當中躋身第一梯隊的行列,上海自貿區掛牌到現在已經滿一周歲,而且11月17號受全球投資者廣泛關注的滬港通已經正式開通了。這也是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和改革創新邁出的非常關鍵的一步,對于中國業和國際金融業的互動發展將產生深遠而積極的影響。
今天由我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頻率和央廣網聯合主辦的這場報告會同樣也邁出了關鍵的一步,第一次走出北京,來到了上海。改革開放三十年,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也為全球矚目,已經具有了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需要的完備金融體系、金融機構、人才、環境和管理機制,我國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選擇上海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大國大時代:中國經濟報告會”走出北京第一站選擇上海也是理所應當的。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了重要的轉型期,我國的金融體制也面臨著全新的改革,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央決定進一步強化市場對于經濟的作用,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定,這次會議可以說對金融領域的改革也制定了框架性、方向性和引領性的路線圖,可以說對于中國金融改革而言有兩個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是人民幣能否成為一個國際的媒介貨幣,就像我們熟悉的美元和歐元那樣?上海能否成為一流的國際金融中心,就像大家知道的紐約和倫敦那樣?對于肩負建設金融之都使命的上海來說風險和機遇是并存的。滬港通成功啟航以后中國市場還需要怎樣的建設與發展?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未來還需要突破哪些障礙?這些都是當前急需厘清的問題。
今天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的“大國大時代:中國經濟報告會”的第二十一場,前二十場在北京舉辦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參與今天這場報告會的也有很多重量級的專家和學者,我們希望能夠借助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這種具有國際視野的平臺,各位能夠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讓我們大家一起為上海加速實現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再添一把柴、再助一下力,最后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