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金融時報社主辦的“2014首屆金融時報年會暨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頒獎盛典”于2014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開。中國人民銀行[微博]原副行長馬德倫用七個“也許”直指銀行業弊病。
馬德倫認為,金融機構必須改變以往的思維定勢,充分認識“新常態”下經濟的基本特征和趨勢性變化。
以下為演講實錄:
馬德倫:各位新年好,首先非常感謝金融時報的邀請,有幸出席這次年會,并且和大家做一個交流。不知不覺新年到了,也在不知不覺間我們進入了經濟的“新常態”。如果說各位作為職業的金融家在不知不覺中迎來了新年,說明我們各位事業有成,我們每天忙忙碌碌,忘卻了時間。但是,如果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像我一樣的不知不覺,則說明我們慣性的思維無法談論“新常態”下的金融變革之道。
36年的改革開放給中國經濟帶來了無比強大的增長動力和無窮的活力。也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跡,長時間持續的高速增長也是我們為之驕傲的偉大成果。我們的金融體系就是在這樣的經濟大環境下通過改革開放不斷的成長和發展壯大。
我們在座的各位和不在座的各位銀行家、金融家也是在這樣的經濟大背景下成長和成熟起來,經營和管理著自己為之服務的機構,管理著整個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所以,我們的思維也許就在這樣一個經濟大背景下形成了一種定勢,所以就有許多“也許”。
我們也許已經習慣了經濟的高速增長,習慣了高增長下的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也許我們習慣了傳統的企業的組織形式,傳統的客戶和傳統的融資方式;也許我們習慣了在經濟增速下滑時大規;A設施的投資拉動經濟的增速,政府融資平臺是我們放心的貸款對象;也許我們習慣了勞動力價格低廉和加入WTO[微博]所帶來的紅利,所帶來的出口的快速增長及其對經濟的拉動,我們也習慣的支持這些企業在國內市場的發展;也許我們習慣了前方出現風險時希望央行[微博]放開閘門,從而實現救助,我們也習慣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我們也許習慣了相互學習模仿而形成同質化的競爭;我們也許習慣了安之若素的環境,還沒有真正經歷風浪的考驗!也許有許多“也許”,也許也沒有“也許”。
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就要求我們改變以往的思維定勢,充分認識“新常態”下經濟的基本特征和趨勢性變化,這些應該就是我們金融變革的出發點。
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結構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正在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與質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增長點。這些“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的基本特征將引領今年的變革之道!
“新常態”下消費需求的多樣性、個性化漸成主流,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創新供給,促使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支持企業的大規模“走出去”,培育新的比較優勢,發揮出口支撐經濟的作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企業兼并重組,新興產業,小微企業、服務業以及生產的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這些產業組織將會出現新的特征。
人力資源素質和技術進步,創新成為發展的新引擎,質量型差異化的新型競爭形勢,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新方式,跨界與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征的各類風險,全面把握供求關系的新變化,科學進行宏觀調控,這九大趨勢就是金融變革的落腳點。
所以,認識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增強金融體系的彈性,金融體系才能活力無窮。所以,固定匯率不是彈性,市場匯率才是彈性。和單一的匯率掛鉤也不是彈性,參照一攬子貨幣進行盤點是彈性,單一的金融組織形式不是彈性,多樣化的金融機構,多元化的金融投資者,多種金融市場的金融工具是彈性,傳統的間接融資成為主體不是彈性,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結合是彈性,指令性計劃,單一的行政手段管理不是彈性,面向市場,用市場手段科學管理和調控是彈性。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所以,如何在“新常態”下思考金融的變革之道,我只能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各位不要對號入座,是我的思考,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各位批評,各位新年愉快,謝謝!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