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和瞭望全媒體傳播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4中國城市發展市長論壇暨‘中國價值城市及貢獻企業’頒獎盛典”于2014年12月20日-21日在北京舉行。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迅出席了會議。
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
我想起一個事,我看到城市蓋了很多高樓,這樣一種形態,給人的感受,沒有街道生活。你會看到大馬路、大社區、大購物廣場,這樣一種模式,在這樣一種節地之下,布局模式會有哪些挑戰?對于很多城市來說,做增量土地規劃會面臨一系列問題,現在對于規劃修編會帶來哪些問題?
李迅:
土地是財富之母,我們所有的建設最后都要落實到土地上。我們國家在土地利用上現在有兩種現象,一種是很密,過度密集的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中心地區,我們在北京明顯感覺到北京在長高,北京在加密。另外一種就是浪費,蔓延式的粗放式的擴張。我認為應該建設緊湊型城市,在合理集約利用土地資源上要有幾種思考。
第一,要關注土地的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的關系。土地它是承載社會發展的一個載體,它主要是跟著人、產業的發展而來。首先大家開始做房地產、先搞基礎設施,然后才有產業,然后才有人口的集聚。我們現在講土地的城鎮化快于人口的城鎮化,從一般規律來說,土地的發展一定確實是快于人口的集聚,這從我們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的發展可以看到,其他一些城市新區的發展都是這樣一個過程,包括浦東、天津。但是它有個匹配度,現在是土地的城鎮化大大的超過了人口的城鎮化的速度,現在全國的城市建設用地已經快5萬平方公里了,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要關注農村,城鄉要融為一體。我覺得城鄉要一體考慮,從城鎮化的角度來講,城鎮化一定是節約土地的。財富集聚就會產生效益,農村第一產業和城市第二、第三產業一定是后者效益要大于前者。從人均用地看也是這樣。但是我們國家出現城市人口增長了、農村人口卻在下降的局面,然后農村的建設用地到了應該減少才對,但是不但沒有減少還上升的局面,這有一個延期。我們要關注大城市的建設用地,同時要關注中小城市,特別是城鎮的建設用地。從統計數據來看,大城市、特大城市一定是用地上集約,而鄉鎮、農村的建設用地一定是大肆浪費的。我們不僅要關注大城市,要更多的關注中小城市和鄉村建設用地。
第三點,在建設用地利用上要考慮一系列制度設計。比如我們干部考核,為什么大家要那么熱衷于推進新區建設?因為新區建設是形象工程,新區建設帶來財政收入3.6萬億,我覺得這個跟設計有關系。城市建設用地集約跟制度有關系,包括我在考慮我們將來給城市設計應該如何做。中國內地現在每年建20億平方米的建筑,城市集聚一半,人均面積已經遠遠超過了香港地區,現在很快超過日本。中國人均建設量到底多少是合適的?我們快要超過40多平米了,這個頂層設計是需要考慮的。我們現在是510億平方米的建設量,大家說我們應該到700億封頂。
第四點,我們城市發展的模式確實要改變一下。現在我們在學美國人大量使用小汽車,我們確實應該想到,包括美國人也在反思,歐洲用緊湊城市、生態綠色的低碳理念來發展城市,混合兼容,我想我們將來從規劃上要做好頂層設計,比如說剛才燕菁提到的,我們現在更多關注增量,從現在開始要更多關注存量這塊。北京、上海、深圳、蘇州做的總體規劃都已經提出,做不再增加建設用地的總體規劃,他們第三產業如北京占比70%多,已經快接近工業化中后期。另外更多土地利用上的,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798,包括北京馬上要開始的8萬平方米首鋼的改造,包括廣州三舊改造也是需要考慮的。將來更多的在城市發展模式上,比如說不僅要上天而且要入地,更多的關注地下空間的利用。另外在空間上,搞屋頂綠化垂直綠地也是有潛力的。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