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商界傳媒主辦的“2014(第十屆)最佳商業模式中國峰會”于12月18日在北京舉辦。上圖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朱武祥。
以下為演講實錄:
朱武祥:非常榮幸,我們自己研究商業模式八年了,在這八年中我們考察了很多模式,目前的成果就是第一形成了非常簡單的定義,什么叫商業模式?它的戰略有什么不一樣?在很多評選里面跟戰略是沒有區別的,如果有區別的話,戰略獨成一門學科。第二我們也發展了一套設計商業模式的框架,你只有定義了才能去設計它。
我們從這兩對賭博開始,我們知道賭博是違法的,但是兩對企業家公然賭博,小米從2011年到2014年,在年初的時候,我們看這兩位打賭的說,小米是316億,格力1850億,我不知道以后到底誰的勝算更大?我也看不出來,如果把小米指定是一個手機,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實現手機銷售的話,那可能那時候不太敢去判斷,因為一個企業如果做單一產品的話,總是會受到圍追堵截。我看一下,這幾年來發生變化,除了手機以外,雷軍[微博]和小米科技[微博]投了哪些東西?投了移動互聯網、投了智能技術設備、在線教育、新媒體、視頻、美的。我們看一下格力2012年到現在的投資,空調技術的改造,格力是一個代表著先進生產力,小米代表著先進生產方式,可能技術是最先進的,但是他們的資源組合方式是不一樣的。我認為到了年末的判斷,跟年初就會很不一樣了。
我想簡要在半個小時以內跟各位交流一下商業模式的演變,首先從產業組織判斷,每個企業你要找準定位,定位完了才能變革模式,怎么說呢?所有的企業都面臨四個瓶頸,一個是成長空間的瓶頸,一個是資源能力的瓶頸,還有大企業會面臨資源效率下降的瓶頸,管理成本上升,隨著我們未來得發展,這個模式的成本是提高的,所以面臨著經營效率的瓶頸。還有一個盈利瓶頸。我們可以比較一下,你看看格力和小米,誰更有可能出現這些瓶頸?
好了,解決瓶頸,調整產品定位,豐富的產品組合,衍生、延伸,為企業不斷尋找新的空間。第二,改變營銷策略,加強研發,提高品質和品牌,或者并購類似的企業,還有優化流程,用現代科技、智能化、扁平化。定位不是模式問題也不是戰略問題,我做了哪個產業,這個是定位,定位以后怎么組織資源有效實現,這是屬于模式問題,我們把它叫做戰術。所以模式選擇對于你突破瓶頸有重大的影響,格力如果繼續加強研發,沒有問題,你自身靠強大自己的內在能力,這是非常常規的做法,常規做法情況下,叫做關注強化內部的資源能力、研發能力、指導能力,這個時候會遇到克里斯教授提出的“領先者的困境”,為什么行業優秀企業的管理非常好,研發投入很大,居然失敗了,就是這個現象。所以他的建議是,你不能放棄,必須要阻擊,在傳統模式下,你強化內部的資源能力和競爭優勢會帶來高成本。還有一個問題,常規做法你的股票市值會出現規模的遞減,會導致你的投資價值增長幅度或者規模有下降。
剛才滕教授說了,解決問題的話,第一是要靠原理,一種企業,一個是從定義出發,從客戶價值定義,我先討論喬布斯的手機,手機應該干什么?手機能給客戶提供什么?把這個定義搞清楚了,再來找方式實現,這就是諾基亞[微博]說的我們一直很努力,但是失敗了,就是對手機定義上是朝這個定義努力的,而喬布斯換了一個定義,定義跟你不一樣,而這個定義更加滿足客戶價值。第二種企業家比較厲害,特斯拉[微博],從原理出發,特別是跨界原理,比如我用航空動力學做汽車,一定是跨界。原來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要想速度提升一倍,就要改變源頭,一個是從原理出發,一個從源頭出發,所以人類追求更高更快更強,人類在商業領域也是不斷用新原理,新原理支持新模式,你有本事把你資源邊界從地球換到銀河系、太陽系,把這個約束解除了,我們空間約束才能解除,不是演變的格局。
第二個,商業環境變化與產業組織的新模式,產業鏈的變化,我們傳統的產能過剩,這是需要產業整合、并購;第二個隨著制造的模塊化、智能化,還有創新外部化、分散化,而且獨立化。這些變化對我們產業組織來講有什么影響呢?前三個因為就是互聯網對營銷的影響,第一是改變了營銷渠道,第二是大數據,通過互聯網來精準預測精準推送,第三是交互。還有兩大變化,第一種是產業主的變化,經過互聯網改造以后,通過優化流程,簡化效率,把上下游串聯到一起,是碎片化企業加制造商,未來在產業鏈的不同環節,會有不同的變化,從細分產業專業化來講,電商、服務,到一些專業平臺,意味著每個制造商你可能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你可能是宇宙就是三千個銀河系,互聯網做交易平臺,聚合交易平臺,這個行業在不同行業陸續出現,還有眾多的專業化碎片,你想做的是平臺企業,做聚合商,還是專業化的碎片,所以不同企業有不同的小聚合和大聚合。
再一個變化,瓦解工業化時期企業內部資源和分工模式,像我們講的格力是非常常規的,研發制造一體完成,隨著互聯網,創新外部化、分散化、獨立化,會給企業內部產生影響,有一些方式經濟功能下降,所以這樣就會出現新的內部組織和模式,客戶的分拆,包括流程,同時會出現內部管理的焦慮,比如研究院我不需要八千人,我八人就可以了,研究部不是研究組織,利用我們的渠道,前三個還是保持原來的產業架構,這兩類產業組織在發生變化,企業組織在發生改造,產品的變化是中間會出現很多專業平臺。
所以大企業,要想做得很靈活,必須要打開邊界,打碎某些關節,提升你的資源能力交易層次,擴大范圍。小米一上來就是網格概念,擴大范圍,同時化整為碎,比如海爾,把銷售環節、研發環節打成碎片,不再用原來的組織方式了,聚合業務自主體,讓每個環節在你這個平臺上是一個玩家,你是一個組織者。
這個時候變革商業模式需要新的理念,新的原理,也需要新的技術,薩默斯作為經濟學家,說當今最成功的人,他們最特別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識點,而在于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在于他們能把很多東西結合在一起的方式,在于他們能夠發現人們從前看不到的模式。他首先從這個思維方式來講,第一,改變定義,就是我這個定義不行,什么叫銀行?銀行是存儲的,存貸的,重新定義,發現空間有了大的變化,原來空間狹小是因為你定義太小,格力只做空調,他技術再領先,也只是一家制造商。第一就是所謂定義不一樣。第二是看待事物原理不一樣,你原來的原理解決不了問題,我換新的原理。
什么叫做思維方式改變?首先什么是企業?一個企業,比如在座的企業家,把你的產品抽象掉,用什么樣一句話可以概括你基本相同的特色?有的企業只是品類不一樣,實際上企業是資源能力掌控者的合約集,我們把商業模式定義為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交易結構,是交易問題,你有資源我也有,我們兩個交易,后面再產生價值,所以企業是資源的聚合體。有四個類型,第一是歸國家的,第二是歸法人的,第三是歸員工的,能力是掌握在個人手里的,還有一個對外部專業的掌控,所以做企業要有四類資源,當然外部這個邊際很大,放在地球也是,放在月球也是,放在太陽系、銀河系也是,所有的企業都是資源,都看你的邊際,今天沒有時間討論,我們依靠什么原理把這些資源放在一塊。
第二無非就是怎么聚合,這個我就不多說了。控制企業的方式,第一是投資控股,這是硬實力,第二是通過無形資產控制,專利、技術、訣竅這是軟實力,第三是通過交易方式,我自己投資研發未必厲害,未必可以按需解決問題,但是外面的可以解決,我去進行交易,所以兩個模式一對比,新的交易方式聚在一起,就會大大降低成本。
舉個例子,像大企業,三個環節當中,我們知道制造環節就是柔性化、制度化、模塊化,兩邊都是圍繞著管理,兩邊的人很難管,從工藝研發到銷售研發。海爾擁有什么關鍵資源能力?有制造能力,有品牌,有渠道,有研發平臺,還有資金,還有適合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創意設計。
剛才講格力和小米,我還是比較傾向于小米,技術很重要,但是技術怎么來?怎么低成本獲取?怎么有效獲取?怎么獲得靠譜的技術,我想將來格力獲取的成本很高,所以原理不一樣。這是我的一個體會,由于時間關系我就不多說了,謝謝各位。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