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2月14日,第二屆中國產業改革發展年會在京召開,會議主題為“新常態下的產業改革發展之路”。下午舉行以“改革促調整 創新驅動助發展”為主題的圓桌會議,中國技術交易所副總裁徐向陽參與了交流對話。
他提出做技術交易,那里有一個巨大的寶藏,有機會讓你挖掘。這些寶藏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包括世界知識產權局的巨大專利數據庫,可以在其中找到全世界、全人類發明的90%以上的東西,甚至更多。我們現在有一些大數據或者技術分析的手段,可以制作出一個產業發展的專利地圖。這些東西是我們的寶藏,可以挖掘出來。這件事情,我們已經擁有很強的支撐手段和解決手段。
以下為發言實錄:
徐向陽:今天非常榮幸,有機會和大家分享,我們對剛才廖會長提的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解決方案。今天回到主題上,看一下叫改革促調整,創新驅動助發展。改革更多指的是關注,我們對改革政策的影響力,我們是沒有辦法去左右的,可以看到理解、找到機會和作出預判。我想,更多的是分享一下后半部分,就是創新驅動助力發展,就是我們怎么干的事。
第一,創新的主體一定是在我們企業,這個上下產生共識。剛才講到高校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在是做發明,發明和創新的本質的區別,就在于創新是要把我們發明的成果或者想法變成一種商業模式,產生市場效應。這是很多人在經濟學領域,或者說在創新研究領域對創新的理解。產生這樣的經濟效益,一定是企業主體。
首先,我們先從產業的角度理解哪些產業有哪些機會。在這邊,我可能要講一句,在我的眼里可能沒有朝陽的產業或者夕陽的產業,只有在產業里面干一件朝陽的事或者夕陽的事。比如物流是很傳統的產業,做了這么多年了,有這么多快遞公司,當他有新的商業模式或者技術出來以后,就會給它新的生命力。大健康產業,醫療已經做了這么久,有了新的技術,有物聯網出來也會煥發出新的活力和商業模式。這里面就在于每一個企業,在你自己的產業鏈上是處在一個什么樣的位置上,我們講是上游、中游、下游,最關鍵的是,是不是有國際競爭力。回到這里講自己的企業怎么完成自己的轉型升級。剛才,講到要進行技術創新這件事,這是第一點,不是要不要創新的問題,是必須要創新。原來有一句話,叫不創新是等死,創新是找死。我們怎么能夠不去等死,而且不去找死,我們要找出活路來,找出出路。為什么講不創新就意味著等死,剛才講到30年快速發展的三個紅利,基本上已經花的差不多了。人口紅利,剛才講到是一個成本的問題,我們還有一個獨生子女意味著未來的20年,在那個時候,我剛才算了一下,一對夫婦要養7個人,20年,我們夫婦的雙方父母都在4個人,加他們兩個人6個人,還有一個孩子,是7個人。如果是父母的父母還在,最多的要15個人,一對夫婦要供養15個人,這是一個什么概念?是說,不是我們在養老的時候,到時候有錢就可以請人給我做事,那個時候沒有人,請不到人了。那意味著你兩個人要創造的社會價值,要供7個人到15個人來花費、消費和使用,怎么辦?唯有一個辦法,就是提高每個人的工作效率。這樣才能創造價值。
第二,資源紅利也基本消耗殆盡。就意味著我們直接挖了礦去賣錢,現在該挖的也挖的也差不多了,我們賣什么什么便宜,買什么什么貴,我們環境資源被消耗的差不多了。這個紅利來源于什么?是來源于國外生產很多企業在環保上要花很大、很大的錢的,我們在生產的時候把這部分成本根本沒有花掉,造成環境成本和資源低效率的消耗,這部分目前來看造成了很大的惡果。因為環境的污染,造成污染的一塊錢未來可能要十年、二十年需要十元甚至更多的錢才能補回來,我們的資源紅利沒有了。要做的事情,唯有靠技術創新,讓你還剩下這一點點資源,讓它產生更高的附加值。環境污染的問題也需要靠新的環保技術去把它在盡快的時間內不增加新的污染,把原有的污染解決了。
第三,技術紅利也沒有了,為什么?因為在過去很多發展過程中,我們是照抄別人的技術,別人用三五十年研發的東西,我們學學,抄抄,馬上趕過來了。現在很多產業已經跟別人走的很近了,你想再抄,抄不出什么價值了,只有靠創新,自己來研發,才能跟別人有這樣的競爭力。所以,當我們沒有人口紅利,沒有資源紅利,沒有技術紅利的時候,我們要生存下去,必須要技術創新,否則就是死路一條。
那么我們怎么干?要干這件事情,第一,要有要素資源,要有人,要有技術,要有資金,沒有這些要素資源,就沒有辦法干成,就是大家講的要創新就是找死。我們怎么找活呢?首先跟大家講,做技術交易,實際告訴你們,那里有一個巨大的寶藏,有機會讓你挖掘。這些寶藏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包括世界知識產權局有巨大的專利數據庫,這個專利數據庫里面把全世界、全人類發明的東西90%以上在里面可以找到,甚至還要多。我們現在有一些大數據或者技術分析的手段,可以制作出一個產業發展的專利地圖,會告訴你整個產業上游、下游、中游有哪些技術,后面有哪些專利,這些專利的權利人是誰,他們發明人是誰,大家都在做哪些新技術的研發,這就有一點像在我們做一個地圖一樣,我給了你一個北京地圖,你會知道你現在在哪兒,未來你要去哪兒,現在的路線圖怎么走。這些東西是我們的寶藏,可以挖掘出來。這件事情,我們已經有很強的支撐手段和解決手段了。
第二,我們要通過專利地圖,跟產業研究的思路,找到你的地圖點和你未來發展的方向,建立你的核心競爭力。這個建立核心競爭力三句話,第一句話,叫做技術解決問題。你找到這些技術,能夠解決什么問題?剛才我們幾位嘉賓講到了,在這些產業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有一些問題是要政策解決,但是有些問題是需要技術產品解決。特別是能夠提高它工作效率,解決市場需求的這些問題。它的背后一定是有技術的支撐,叫技術或者叫技術產品解決問題。第二句話,叫做權利要求控制市場。因為只有知識產權才會給你一些要求,在你沒有實施之前,法律給你一個保護,把這個市場控制住。所以,你可以在這個市場里面去挖掘自己的機會,建立一塊天地。第三句話,叫做企業實現價值。就是說,企業當你有了這些技術,開發出技術產品,又用知識產權和權利控制市場以后,你還要通過自己的經營活動把控制的市場里面的金礦挖出來,實現企業價值。這是一連串、嚴謹的國際關系和手段,當學會這些的時候,你會有機會找出活路。
第三,找到活路需要資金的支持。因為只有資金支持,你才會有錢,有人,才會得到更多的資源。這里面就需要金融創新去來支持,金融創新就在于我們企業的資金現在一部分是來源于股本金,一部分是來源于債權融資,比如銀行小貸等等,第三部分來源于股權融資,還有政策紅利,因為政策改革會給我們稅收上或政策重點支持這些企業。所以我們作為企業家,應該學會三個市場同時作戰,第一個市場是在產品原有開發市場上,通過產品建立核心產品。第二部分,就像今天參加這個會議一樣,要懂得國家政策,分析所有政策能夠給你帶來的機會在哪里,這個機會來源于我們省多少稅,我們獲得哪些政策資金的支持,這是最現實的。第三部分,要學會和資本市場對話和跟銀行金融機構,懂他們語言的,獲得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資。這里面一部分是我們企業的要求,金融創新里我們也做了很多嘗試,包括為我們科技創新企業進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當你有這樣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的時候、核心專利的時候,可以提供這樣的質押貸款。需要股權融資的時候,我們建立產業引導基金和產業創投基金,我們可以和很多基金一起研究,對你進行股權融資。還有如果要進行國際化,我們有國際的并購基金,還有一些國內的并購基金,一部分對你上市公司進行市值管理,還有一部分是讓企業迅速通過整合,把優質資源組成具有強有力的產業鏈,在產業當中迅速成長起來,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以,總結一句話,第一,在創新的時候,這條路是必走之路,技術創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方法論和資金的支持、人員的支持、技術的支持,要學會在大數據里找到我們的金礦。企業一定是創新的主體,現在成為大家從上到下的共識,我們希望插上希望的翅膀,能夠助你們發展。謝謝。
廖明:下面有提問的嗎?比如你的企業有什么問題,怎么去解決的。一個小的企業可能沒有研發功能,剛才說創新主體是企業,但是怎么找呢?
徐向陽:我們原有的技術和創新的投資政策,高校的老師邏輯是拿到這些資金研發課題,出一篇報告,發表一篇論文,或者申請一個專利就結束了。所以,所有的主體需要成果轉化,這兩張皮的問題,現在科技部也進行重大的改革,國家財政資金對技術的投資也在進行重大的改革,在改革中我們叫產學研聯動,未來會把資金投到企業,這樣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說不認識這個高校的人,不知道這些專家在哪里?我告訴你,在那個大數據庫里,就是知識產權數據庫里,那里通過專利的檢索會找到相關研發人員。你要做的事情,一部分就是訂制化,就是我們提供這樣的支持,幫你們找到這些人,跟他們談需求,我們有一個技術成熟度的分析,細的分成10級,小的分成了5級,從實驗室、中試、產業化,一直到可以進行標準、產業化,分成很多的細節。你們要做的事情,提出要求,他們那些研發成果真正到市場上還要進行產業化,這些需要資金,這些資金支持,一部分是自己企業投入的,銀行貸款可以投入一部分,還有風險投資可以進行一部分。如果出來產品,可能原有企業生產一定有自己的優勢,要么有市場優勢,要么有社會服務的優勢,要么有一些合作伙伴的優勢,把它們做一些融合,這樣成功度就會高一些。我們原來叫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主體是站在高校里面,怎么把這些東西轉移轉化出去,現在倒過來了,是企業根據市場的需求,包括剛才講到的,對產業的判斷,對市場的判斷,對產品的判斷,跟它們采取一種合作的方式,按照你的要求去做,這樣才有可能解決,人的問題、資金的問題、市場的問題。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