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2月14日,第二屆中國產業改革發展年會在京召開,會議主題為“新常態下的產業改革發展之路”。下午舉行以“改革促調整 創新驅動助發展”為主題的圓桌會議,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微博]參與了交流對話。
王輝耀表示,現在城里蓋了很多的房子,空置率非常高,北京可能有20%-30%。有的二三四線城市可能更高,甚至還有很多的“鬼城”。我們修了那么多房子,晚上看這些房子漆黑一片,跟到紐約、巴黎去看看,晚上樓里面沒有一個樓是空的,各個樓都是燈火通明,說明居住率非常高,真正的城鎮化。而我們這邊是浪費巨大。2億多農民工在城里沒有高樓大廈住,但另一方面,他們在農村宅基地的房子,由于他們打工寄了很多錢回去,那些房子也蓋的很大。所以,兩頭空置,空置率非常高。
以下為王輝耀發言實錄:
王輝耀:各位朋友,下午好。我剛才覺得吳會長講的非常好。實際上,我們這個分論壇的對話議題是“改革促調整,創新驅動促發展”。剛才談到產業還有哪些機會,我分為兩塊,一是從產業角度談一下我的觀點,二是根據廖會長的意見,談談中國企業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說機會在哪里。
首先,產業的發展中國的機會。大家都知道,現在在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迅猛發展,已經開始減緩,人口紅利開始消失。剛才,談到老齡人口已經超過2個億,中國未富先老,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GDP增速也在放緩,上個季度在7.3%,可能明年GDP增速會降到7%,對于這么大一個國家來說,這個放緩說明我們過去30多年的一些改革的紅利或者產業的紅利,我們人口的紅利已經利用的到了拐點了。所以,下一輪的機會在什么地方?確實非常重要。
剛才,我們回顧了,我個人認為在過去35年的發展有幾個特別大的改變。從早期的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恢復高考、派遣留學生,到后來的聯產承包、農業改革,再到后來的住房改革,90年代的住房改革,把它產權化,那是一個很大的推動,帶動了中國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同時,這個帶動了整個國家90年代到2000年一直的發展。
2001年,中國進入WTO[微博],這又是一個里程碑巨大的跨越。中國進入WTO以后,我們的汽車行業、手機行業、互聯網都有了迅猛的發展。在過去的進入WTO這十三年翻了5、6倍,我們國際貿易也翻了5、6倍。但是,這些很多原來的紅利開始在消失,下一輪的機會在什么地方?我個人認為,還有幾個方面,就是改革要促調整。下一輪的紅利還是在改革和開放上,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我想,提幾個不成熟的建議。
第一個,今天上午談到城鎮化,這個城鎮化是一個真正的未來的中國下一輪的增長高峰所在。我們的城鎮化率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有53%左右。但是,真正的具有城鎮戶口的只有35%,也就是說,真正的城鎮化只占全國人口的1/3。所以,我們要達到國際上的城鎮化,達到80%、90%,我們還走了30%的路,差得很遠。我們現在的城鎮化不是一個真正的城鎮化,我們雖然有城鎮化行業聽起來有5、6億人,但是有2、3億人都是邊緣化,都是在城中村里,都是農民工,比如最近到廣州還要登記,受到相當大的歧視,收不到本地居民的待遇。其實,我覺得真正的機會,就像我們當年的房地產改革一樣。比如,現在城里蓋了很多的房子,最后空置率非常高,北京可能有20%-30%。有的二線、三線、四線城市可能更高,甚至還有很多的“鬼城”。我們修了那么多房子,晚上看這些房子漆黑一片,跟到紐約、巴黎去看看,晚上樓里面沒有一個樓是空的,各個樓都是燈火通明,說明居住率非常高,真正的城鎮化。而我們這邊是浪費巨大,2億多農民工在城里沒有高樓大廈住,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們在農村的宅基地的房子,由于他們打工,寄了很多錢回去,那些房子也蓋的很大。所以,兩頭空置,空置率非常高。中國有5000萬的留守兒童,非常不人道,這么多人在城里打工,也不能讓他們在城里留下,他們的老人、孩子留在農村,守著又空又大的房子,也是個浪費。這部分怎么調動起來,實現下一步的紅利非常重要。比如談土地,宅基地土地流轉起來,這個談了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沒有做起來,如果這塊做起來,讓農民的宅基地流轉起來,就能把農村的土地抵押或者轉讓或者能夠買賣的話,就能夠在城里買得起房,就能夠讓這些空置的房子住起來,二手房資產交易就更活躍了,二三四線城市的人就能住進去,真正享受當地城鎮居民的待遇,就可以帶動教育、醫療和產業發展。這是一個未來的巨大增長點,我們實際城鎮化是一個表面的城鎮化,53%城鎮化都是17%、18%都是城中村。這不是真正的城鎮化。
而且中國現在已經有這個條件了,已經很富裕了。前些年教育在GDP中提高到了4%,如果在全世界還可以找到這樣體系的就只有中國才有,農村人到城里來享受不到城里的待遇,而且不能參與城里的社保,雖然很多地方也在改革,但需要加快。但是這個加快的話,會給中國帶來一個巨大的增長空間和紅利。
第二個,現在進入老齡社會,但是我們現在獨生子女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現象,沒有哪一個國家幾十年了,整個國家的下一代只是一個獨生子女的斷代。就是說,后遺癥會不斷的出現。所以,養老在中國未來會成為一個大問題,一個子女負責4個老人或者更多。所以,養老行業實際上現在還沒有發展起來,這是一個很大的機會。
另外,就是醫療改革。醫療在中國也是這樣的,我們現在看病難、看病貴,都涌到三甲醫院還看不上,一個醫生一天看一兩百號病人也是很匆忙的看,質量也非常不高。所以,這些情況都是可以通過改革帶來新的方向,比如我們的醫院為什么不能民營更多的開放。我注意到最近通過了外資可以來辦醫院,這個非常好。當年我們國企開放就是這樣的,1978年的時候,鄧小平看到中國國營企業到了崩潰的邊緣,沒有效率,鄧小平說我們要開放,我們搞中外合作,我們搞了三資企業。中國經濟一下子活起來了,所以到了今天中國進入世界經濟第二大國的地位。我們的醫院,甚至包括教育都可以走這個道路,所以醫療行業未來是很大的發展,如果可以開放這一塊市場。
現在我們的教育全部都是國有的,使我們的教育不能很好地發展,我們大量的學生出國留學,這兩天國家在開全國留學工作會議,現在每年出國留學達到50萬人,累計出去好幾百萬人,中學生出國去年漲了幾十倍,現在中國中產階級選擇學校在全世界范圍選擇學校,如果教育不改革,就到其他的國家學校上學。我們的大學也可以像當年企業一樣,搞中外合作,更多的辦中外合作的大學,接受各種國際教育,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會議。這些都是我們未來增長點,但是還要進一步的開放,以開放促改革,包括城鎮化,這些都是都是未來統領真正的所在,如果體制機制上,包括所有制度上沒有真正的突破的話,這個改革可能會是一個比較緩慢、漫長的過程。
還有一個紅利,剛才主持人也談到,我們目前研究中國企業“走出去”,我原來也是在商務部國際合作司參與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工作。中國企業“走出去”今年會有一個拐點,三亞今年舉辦了一個首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會議,我們30多年來主要是招商引資,今年首次要突破中國對外的投資。這是未來的市場手段,以前我們的企業都是在國內市場覺得自己發展很好,但是我們沒有真正到國際市場鍛煉,國內市場遲早也會丟失掉,現在市場都是全球市場,已經沒有國內市場了。現在電子商務業績走向全世界了,所以未來的機會在中國企業“走出去”,就是到外面找新的增長點,新的產業的機會。在這個領域里面,中國的企業國際化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我們可以采取中小企業“走出去”,也可以采取當年外資“走進來”的模式,以合資合營的模式走出去,外國公司當年到中國來都是采取合資合營的模式走進來的,最后獨立。我們現在很多企業走出去,投資巨大,交很多的學費,因為沒有合作伙伴,沒有外面的積累,很容易出現問題。
二是沒有國際化的人才。像跨國公司到中國來,都知道用中國人,為什么我們走出去,沒有用海外當地的人才呢?所以,我覺得這也是我們一個很大的問題。
三是我們政策上已經有紅利了。比如今年國家宣布10億以下的對外投資不需要再審批了,10億以上才需要審批,20億以上到國務院審批,現在審批權已經下放了。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是一個利好,這個方面未來有很多的機會所在。
最后,現在中國到了一個拐點,以前粗放式的經營已經沒有了,現在需要更精細化了,比如環保、可持續發展、社會服務企業,這些都是非常大的發展方向。打一個比方,現在生產一個GDP的能源的消耗,是發達國家的3-4倍,我們產生一份財富需要多花4份的成本,比如北京冬天來說,整個北京所有的樓燒的很燙,屋子空著,想關都關不掉,非常浪費,但是一方面,霧霾又是最嚴重的。這些方面需要向精細化要效率,要改革的機會。粗放式的經濟不可持續。從產業方面來說,這些產業不管是城鎮化,養老、醫療、教育,還是我們的企業國際化,還是環保、可持續發展,都是未來經營的非常好的機會。首先,我們要解放思想,必須在政策上還有更多的突破,在觀念上還要更大限度的對外開放,才能帶動更多的機會。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