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以“新常態(tài)下的產業(yè)改革發(fā)展之路”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產業(yè)改革發(fā)展年會于2014年12月14日在京召開。上圖為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體改研究會會長彭森。
彭森表示,改革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存在嚴重的部門化和碎片化的傾向,這一點主要靠部門自己的覺悟,自己改自己。一些主管部門采取的擠牙膏的辦法放權,按照數量指標來壓縮這個權利,看起來也很痛苦。二是總體上到目前為止,還存在著政府的體太胖、手太長、閑不住的問題。這不是一個打老虎、蒼蠅的問題,還有很多蚊子、跳蚤天天干擾、影響企業(yè),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
明年因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guī)劃的收官之年。對此,彭森提出五點建議,一是要盡快提出統一市場準入制度。二是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勢的行政性手段。三是抓緊推進電力、石油、天然氣等領域的價格改革,涉及到競爭環(huán)節(jié)、競爭領域的價格政府管的越少越好,能放開的盡量放開。四是全面清理和廢除妨礙全部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做法,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包括地方的優(yōu)惠政策。五是抓緊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積極開展反壟斷法的執(zhí)法檢查,同時我們要探索全面取消預算資金對于競爭領域的補貼,清理過度干預微觀活動的產業(yè)政策。
以下為彭森演講實錄:
彭森:尊敬的吳天林主席、季曉南主席,各位專家、各位同志,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產業(yè)委員會舉辦的年會,和大家共聚一堂,研究新常態(tài)下的產業(yè)發(fā)展問題。剛才,長勝同志講到,中國經濟工作會議剛剛結束,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上就新常態(tài)的問題發(fā)表了一個重要的講話,要求我們認識新常態(tài)、引領新常態(tài)、適應新常態(tài)。我覺得,這是我們這次會議要圍繞重點討論的學習的一個主題。所以,我們這個會議選的時機、選的主題都非常好。時間有限,我想在這里就目前的發(fā)展和改革的形勢講兩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講一下當前的經濟形勢。對于當前的經濟形勢,11月召開的中央十八屆四中全會、十二月初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前不久剛剛結束的中國經濟工作會議都作了認真、準確的研判。概括的可以講兩句話,一句是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另一句是國內的發(fā)展改革任務極為繁重。我就國內外的情況分別做一個分析。
從外部環(huán)境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至今已經整整6年,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保持了整體復蘇的態(tài)勢,但復蘇之路曲折漫長。今年以來,主要經濟體的走勢明顯的分化,美國經濟進入了穩(wěn)步增長的軌道,房地產市場回暖,就業(yè)市場持續(xù)改善,失業(yè)率從危機爆發(fā)時候的兩位數,已經下降到6.4%,金融市場穩(wěn)中有升,繼11月1號結束了量化寬松政策以后,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加息也是指日可待。從歐盟和日本情況看,今年的經濟轉為遲滯,歐元區(qū)面臨著經濟增長停滯和通縮的雙重風險,在堅持量化寬松政策的同時,僅僅實現了零增長。特別像德國,德國這幾年形勢本來比較好,但是今年也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失業(yè)率在歐盟高達11%,經濟的停滯顯得尤其的明顯。日本安倍經濟學的增長勢頭已經風光不再,今年二、三季度的環(huán)比增長分別只有負1.8%和負0.5%,如果折年率相當于二季度經濟負7.1%,三季度是負1.9%。日本政府為了解決財政困難,在今年年中上調了一次消費稅以后,決定本來是年底前再調一次消費稅,把消費稅從8%調到10%,但是遭到了強烈的反對,被迫取消了這個計劃,而且提前舉行大選。
新興經濟體兩年來一直承受著經濟失速和通脹的雙重壓力,除了印度保持在5%左右的速度以外,金磚五國其他國家,像巴西、俄羅斯、南非都在零增長的邊緣徘徊。所以,總的看世界經濟的復蘇艱難曲折,不確定因素較多,主要經濟體的宏觀政策分化,地緣政治沖突和石油價格暴跌,這些都是世界經濟波動的重大風險來源。據國際貨幣基金的最新預測,今年全球增長只有3.3%,比年初的預測下調了0.4個點。為什么講國際經濟形勢呢?因為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短期內還是難有實質性的改觀。
從國內看,一方面,今年以來的經濟運行總體平穩(wěn),主要經濟指標仍處在合理區(qū)間。另一方面,經濟下行的壓力比較大,經濟結構調整陣痛顯現,實體經濟經營困難增加,財政金融的潛在風險增加,房地產等各種隱性的風險逐步的顯化。雖然,風險總體可控,但是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征的各類風險還將持續(xù)一段時間。特別是我國經濟的增速進入了一個換擋期,國內經濟運行持續(xù)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這已經成為經濟新常態(tài)的一個主要的標志。
習總書記在經濟工作會上專門強調,認識新常態(tài)、適應新常態(tài)、引領新常態(tài),是中國發(fā)展的一個大邏輯。他專門分析了進入新常態(tài)的九個趨勢性變化。
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常態(tài)是什么?我想用點兒時間簡單分析一下。概括起來,中國過去長期依賴的增長模式就是一種投資驅動、資源驅動、出口拉動的高速增長。從投資驅動來看,我國投資增長率每年都是在25%、30%,有的省投資增長率最高達到過將近50%,一個地區(qū)的投資和國民經濟的產出相比較,有的超過100%,每年要投入的資金超過最后國民經濟的總產出,這是一種難以為繼的發(fā)展模式。所謂資源驅動,就是盡管中國資源存量已經很大,已經占到12.4%,但是我們消耗的鋼是全球的46%,消耗的煤炭是全球50%,消耗的水泥是全球的63%。這也是不可持續(xù)的。所謂出口拉動,就是長期以來、改革以來外貿依存度逐漸增加,上個世紀的后十年是平均40%,本世紀進入WTO[微博]以后,2005年最高的時候外貿依存度達到63%,這兩年開始逐步的下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創(chuàng)造了經濟的基本接近兩位數的高增長。比較典型的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前一年,2007年,中國經濟增長14.2%,其中投資占了6%,消費的貢獻是5.6%,出口的貢獻是2.6%,加在一起14.2%,這就是當時中國經濟發(fā)展增長的模式。
但是,從2012年一季度開始,中國的經濟已經下行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就是維持在7.3%-7.9%的區(qū)間。今年的三季度是7.3%,是近年最低的增長速度。今年,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外貿同時疲軟乏力,都完不成預定的計劃,年初定的增長指標7.5%左右,靠的是投資要增長17.5%,實際運行情況可能不到16%;消費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定的年度指標14.5%,實際運行是12%;外貿出口定的指標是7.5%,前三季度是3.3%,后面的9月、10月,外貿有點快速的恢復增長,特別是出口,但是實踐情況證明外貿出口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水分。
所以說,我國經濟步入了一個新的常態(tài),而且進入這個新的常態(tài)是一種被迫的新的戰(zhàn)略性的轉移,我們從過去的投資驅動、資源驅動、出口拉動的高速增長開始轉入了市場驅動、創(chuàng)新驅動、消費拉動這樣一種中速、穩(wěn)定、平穩(wěn)的增長時期。在這個新的階段,更多的靠經濟的提質增效、結構轉型。實際上從2010年開始,消費對GDP的貢獻已經超過了投資的貢獻,進出口對GDP貢獻一直是負的,連續(xù)四年都是這種情況。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表面講,一般的解釋是外需不振、內需萎靡,我們還要持續(xù)結構調整、產業(yè)化,但事實上是過去長期依賴的舊的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xù)了,而新的增長模式是要市場驅動、創(chuàng)新驅動、消費拉動的增長模式,它的發(fā)育和成長還不夠。所以,本質上是經濟的內生動力不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想主要還是要靠深化改革。
今年二季度、三季度開始國家出臺了一些微刺激措施,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出一個比較明確的判斷,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果明顯遞減,中國現在的經濟不是靠擴大投資、靠一些刺激政策就可以解決的,而是要靠結構調整、靠改革尋找一些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可以說,經濟進入了新常態(tài),意味著我們改革開放也要進入全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改革的重點任務也要適應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的要求,倒逼機制將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要注重通過問題導向的改革,破除一切阻礙束縛生產力解放的體制機制,使中國經濟改革煥發(fā)新的生機和活力。
2014年即將過去,對全年的經濟運行總體分析雖然還沒有結束,還有十幾天,但是總的趨勢已經比較明顯。國際上的一些組織統計中國經濟增長是7.3%或者7.4%。對于明年經濟增長,主要的研究機構一般都認為7%左右是比較實際的數字,這個速度考慮到了保就業(yè)和穩(wěn)定市場預期的需要,也與生產要素的供給能力和資源環(huán)境承受能力相適應,同時可以為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留有一定的空間。
對明年國內的形勢,大家要關注的三個問題。一是明年一、二季度經濟的走勢。如果下行壓力還增加,明年的經濟增速會不會在某一個季度突破7%,變成6打頭。同時CPI、PPI都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這些都是大家應該高度關注的。二是對于宏觀政策的調整,大家要注意觀察和跟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提出兩句話,大家要很認真的理解,一句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要更加有效,也可能財政赤字會有進一步的增長。另一句話是“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對于這個松緊適度,大家感覺需要寬松的時候就要適當寬松一些,具體怎么操作,是不是像今年以來采取的定向降準、非對稱降息,采取什么措施,需要觀察。第三個要注意的是,明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十三五”規(guī)劃和關于“十三五”規(guī)劃的中央的建議都要在明年做出來,“十三五”的發(fā)展的目標和關于“十三五”的一些發(fā)展的新思維,對于國家的宏觀形勢的走勢非常重要。
現在講講關于改革的問題。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去年召開的三中全會和所通過的決定,實際上是拉開了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新一輪改革的目標明確、方向堅定,堅持了頂層設計,要求改革舉措落地,有一些鮮明的時代特征。一是黨中央、國務院直接部署,中央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改革的力度空前。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以來,已經先后召開了七次領導小組會議,每一次都是由總書記主持,每一次都做出了一些改革的重大決定。中央深改辦成立以來,注重統籌、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和督促檢查,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有力的工作機制。二是改革堅持了頂層設計,涵蓋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等等各個領域,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中央制定了貫徹三中全會重要的決策和方案,編制了2014-2020年重要改變的實施規(guī)劃,統籌部署改革的戰(zhàn)略問題,先后審議通過了司法體制、戶籍體制、文化體制、財稅體制等一些改革的實施方案。三是深化元年的改革堅持了問題導向,立足解決經濟發(fā)展中的重大體制障礙,關注改善民生,在全社會取得比較高的共識。一些重大改革出臺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四是根據中央和國務院的總體部署,重點領域改革步伐加快,取得一系列的進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國務院各部門帶頭自我革命、簡政放權,成了全面改革的先手棋。財稅金融改革穩(wěn)步推進,出臺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利率匯率市場化的進程也邁出了新的步伐,國家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在基礎設施、清潔能源等領域推出80多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的示范項目。上海自貿區(qū)發(fā)展良好,初步形成了一批可持續(xù)、可推廣的、可復制的經驗。
但是,新一輪改革的征程并不平坦,面臨許多新的挑戰(zhàn)和考驗,中央關于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是明確的,要求是堅定的,旗幟是鮮明的,但是我們也注意到社會上還總有一些質疑改革的噪音,用封閉、僵化、教條主義的東西進行指責、干擾。中央關于重點改革的理論突破充滿創(chuàng)新和與時俱進的精神,但也確實有一些地方部門或是求穩(wěn)怕亂,或者有既得利益需要維護,對于一些政策和制度上的理解進行變通、縮水。中央關于改革任務的部署非常全面、要求非常嚴格,但在實踐中也存在著等待觀望、“中梗阻”、改革方案難落地的現象。
對于這些問題,中央是高度重視的。總書記專門強調,今年是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要真刀真槍推進改革,為今后幾年改革開好頭。
我想,在過去的一年,剛才列舉的這些改革,特別是行政管理改革的進展特別重要,這項改革的重要任務是簡政放權,實質內容是政府的轉型和轉變職能,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的發(fā)揮政府的作用,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理論突破。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實際實行的還是一種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進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包括行政體制管理改革,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去年年初的時候,新一屆政府成立的時候,當時行政許可有1700多項,李克強總理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當做全面改革的當頭炮、先手棋,要求加快步伐,兩年通過了8批減少了690項,上周五,國務院常務會又剛剛討論通過再次取消和下放108項,總的已經取消了798項,現在還剩下900多項,全國行政審批、行政許可減少了將近一半。今年夏天,全國人大組織的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的調研評估,總體上是充分肯定。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過去大家知道國家發(fā)改委真是位高權重,手里掌握的行政審批和投資許可的項目非常多。國家發(fā)改委過去有一個政府投資核準目錄,一般的都是5-8年調整一次,去年調了一次,今年又接著調了一次,兩次把國家發(fā)改委所掌握的投資核準目錄減少了76%,這在過去是很難想象的,比如鋼鐵的審批權,水泥、有色金屬這樣一些審批權,這些確實帶有真金白銀性質的,還有化肥、造船審批權,都下放交給市場,只需要到政府部門備案就可以了。過去對境外投資管理的非常嚴格,涉及到資本外流,而現在除了國家敏感的產業(yè)以外,全部由企業(yè)自主選擇,報國家備案就可以了。過去火電、熱電出了多少問題、害了多少干部,新建的港口審批等等也都下放到了地方。所以改革在很多部門確實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為經濟新的增長點、新的活力創(chuàng)造了條件。
但是,改革中也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存在著嚴重的部門化和碎片化的傾向。主要靠的是部門自己的覺悟,自己改自己。一些主管部門采取的擠牙膏的辦法放權,按照數量指標來壓縮這個權利,看起來也很痛苦。二是總體上到目前為止還存在著政府的體太胖、手太長、閑不住的問題。三中全會要求我們最大程度的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干預。前幾天,中紀委開了一個座談會,民營企業(yè)家有一個叫蔡小鵬(音)的,講了近萬字的一個發(fā)言,大量的都是地方政府的各個部門向企業(yè)伸手、干擾企業(yè)的經濟運行的情況。這說明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打老虎、蒼蠅的問題,還有很多蚊子、跳蚤天天干擾、影響企業(yè),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
下一步包括明年的改革,可能還要強調行政審批制度、政府的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我們的工作方式也可以做一些調整,就是由過去清理放權方式轉變?yōu)橐?guī)范確權的方式。首先確定政府該做什么,對現行有效的行政許可做全面、合法的審查,按照行政許可法市場競爭的要求,明確哪些行政許可是政府真正應該保住的,依法的確定政府的權力清單,其他的統統放開,放給市場、放給企業(yè)。堅決貫徹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對企業(yè)來說,就是法無禁止皆可為。總之,我們建設服務型政府不是說政府主導,更好的發(fā)揮政府的作用也不是強化政府的作用,而通過改革和政府轉型依法治國、依法行政,把公權關到制度的籠子里。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關于明年的改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其他很多的任務,包括加快行政審批、投資、價格、壟斷行業(yè)、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資本市場、銀行準入、對外投資等等,羅列了很大的一個清單。但是,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要抓住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工作的重點應該從政府自身改革的開場戲逐步轉移到市場體制、市場秩序、市場競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這場正戲上來,正戲就是我們要建立一個競爭有序、統一開放的社會主義的市場。
三中全會決定專門有一章叫《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往往被大家所忽視掉,其實這項改革是改革的核心和重點,不僅是一個突破口,可以起到牽一發(fā)動全身,用它來統攬全局的改革任務。比如,用市場體系改革就可以帶動包括壟斷行業(yè)、混合所有制,待會兒季曉南主席還會就混合所有制改革發(fā)表他的意見。還有如資源型產品價格改革、金融領域的改革,都可以包括在整個市場化改革的領域里來。
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還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guī)劃的收官之年,明年的改革可以注重以下的幾個問題。
一是要盡快提出統一市場準入制度。當前,各級政府正在陸續(xù)清理政府權力清單,但是對于企業(yè)和政府來說,更重要的是有一個負面清單,因為法無禁止皆可做,定了負面清單以后,其他就都可以開放了。上海浦東已經有了制定了負面清單的說法,如果真正取得經驗,帶有普遍性,就應該盡快在全國范圍內推開。上個星期五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決定,天津、廣東、福建先行一步,也建立上海浦東這樣的自貿區(qū),我想,在一定的區(qū)域內取得經驗以后,盡快的全面推開,允許企業(yè)依法平等的進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真正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
二是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勢的行政性手段。資源性壟斷領域按照三中全會確定的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加強監(jiān)管的原則加快改革,特別是加快開放石油、電力、天然氣、電信這樣壟斷行業(yè)中的競爭性環(huán)節(jié)的業(yè)務。網絡性的資源壟斷環(huán)節(jié)一些特許經營,應該可以面向所有的各類的所有制主體開放,對長期以來民營經濟難以進入的領域,要加大改革力度,要有大的改革動作。比如講到的原油的進口管制問題,我們國家原油的外貿依存度60%,每年進口差不多3億噸,但是控制在幾個屈指可數的央企手里。過去我們長期講,為什么原油的進口管制不能開放,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擔心大家一擁而上,到時候國外把石油價格抬上來怎么辦,怕惡性競爭。實際上可以設定一個門檻,但是總體要開放,國際油價已經從前幾年的120美元一桶,現在掉到60美元一桶,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已經跌破了60美元,短短一年的時間,下降了50%。應該為我們的取消石油進口管制開創(chuàng)了一個非常好的時間窗口,我想,對于一些重大的改革,中央還是要下決心,穩(wěn)中求進關鍵是要有穩(wěn)中有為,有為才可能有進。這是一個正確的邏輯。習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門強調,改革要有“三敢”的精神,敢于肯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過深水區(qū)。
三是抓緊推進電力、石油、天然氣等領域的價格改革,涉及到競爭環(huán)節(jié)、競爭領域的價格政府管的越少越好,能放開的盡量放開。特別要還原能源的商品屬性,形成由市場決定能源的價格機制。像油價市場化定價機制前幾年已經明確定下來了,只不過我們要走的三步只走了兩步,最后一步沒有放開。昨天我看到電視中播放中石化[微博]調整香港的油價,從每升12個港幣下降了1豪,就是1角錢,這是企業(yè)的行為。政府已經確立了定價,政府的價格部門主要是加強監(jiān)管,如果沒有按照政府定價機制來做,該降下來的沒有降,我們及時查處。但是,該升的時候如果沒有升,大家也看在眼里。過去為什么遲遲的這一步走不出來,還是有一些人借口保護國有企業(yè),“中石化、中石油就是共和國的‘長子’,要是讓市場定價就把它推到市場的第一線了”,這是借口,這個意見誰提的,誰就是我們黨內最大的“老虎”,現在,中央已經對他進行了處理。就是他提出來的這個意見,遲滯了這方面改革的步伐。
四是全面清理和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做法,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包括地方的優(yōu)惠政策。這個規(guī)定今年年初財政向全國人大報告的時候已經提出,2014年全面開展對于優(yōu)惠的財稅政策的清理,地方優(yōu)惠財稅政策包括零地價、負稅收、直接行政補貼、財政補貼造成了一些地方的惡性競爭,破壞了整個市場的競爭秩序,問題非常嚴重。當時財政部提出的時候,我們也覺得底氣不足,一個部門能不能做這么大的工作,各個省的政策都是省政府出的,都是省委支持的,最近明確了,國務院決定在明年從全國來開展這項工作,這不是一個部門工作,是需要國務院、需要各個部門、需要全國各省都要統一思想,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來做工作。
五是抓緊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積極開展反壟斷法的執(zhí)法檢查,同時要探索全面取消預算資金對于競爭領域的補貼,清理過度干預微觀活動的產業(yè)政策,我們的產業(yè)改革和企業(yè)發(fā)展委員會,要注意產業(yè)政策的變化,特別是產業(yè)政策新的走向。長期以來,我們產業(yè)政策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級政府對微觀活動的一些干預。對這個問題,我想應該很好地進行研究總結。要通過清理一些不適當的產業(yè)政策,能夠實行普惠的、競爭性的產業(yè)政策,用這樣一些競爭政策來取代過去挑選贏家的產業(yè)政策,這樣才能使各個企業(yè)處在公平競爭的起跑線上,為我們市場體系的構建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條件。只有加強和完善現代市場體系的改革,我們中國的改革才能成功地跨越結構調整的陣痛期,中國的改革發(fā)展才能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今天因為時間有限,我就發(fā)展問題、改革問題講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參考。最后我要再次借這個機會,對專家們對會議的支持,對年會與會單位的積極參與表示感謝,預祝我們這個年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