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學習型中國促進會主辦的“第十五屆學習型中國-世紀成功論壇”于2014年12月11日-13日在北京舉辦。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出席并演講。
許嘉璐在演講時表示,外匯儲備并非越多越好;國家發展應以實業,包括制造業和農業為本,必須大力發展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和服務業;創新意識應該從娃娃抓起,要珍惜、鼓勵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
在談到虛擬經濟與實業的關系是,其強調,“虛擬經濟就是虛擬的,原本作為融資手段的金融產品已經蛻變成了最大的投機場所,不可作為我們的經濟砥柱”。
以下為演講實錄:
許嘉璐:很高興受邀請參加這次論壇,首先特別祝賀第十五屆學習型中國世紀成功論壇召開,也預祝這次論壇舉辦成功。我們的論壇強調未來,我想把四個字拆成兩個“未來和現在”,合起來是未來已經向我們走來。
當前,人類面臨興衰存亡的空前危險,已經將近一個世紀了,中國由于長期處在被肢解和盤剝的階段,隔離于世界之外,長期以來對世界缺乏全面、歷史的了解,因而對久已存在的人類的危機沒有切身的感受。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迅速的崛起,又加入了經濟全球迅速推進之中,這才慢慢感受到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幾乎所有的領域嚴峻挑戰,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屬于后進,探討如何預見未來,各位在這里深入的研討一定有別于其他的國度,只要我們把握住這一特色,所謂的經濟寒冬就會過去,迎來長盛的春天。論壇組委會讓我今天就著適應“新常態”,轉向創新發展為題講講看法;我不是做企業的,也沒有這種才能,但是對經濟形勢一直關注著,因為經濟形勢的起伏和政治、文化、科技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可以說,經濟在這一系列領域的變化中即是因也是果。
10年前我就經濟問題提出了幾點看法,這些看法很可能很外行,稍稍與眾不同的是我把經濟放在更廣闊的背景中觀察。第一點是國家外匯儲備不是越多越好,現在國家和農耕時代不一樣,農耕時代有的元寶埋在地下,現在有了錢就應該讓他賺錢,成為資產,我建議研究研究,像我們這樣的國家,需要儲備多少外匯是合適的?外國經濟學家一般說,三個月進口所需的外匯量為底線,我們不能吃別人咀嚼過的饅頭!
另一點的看法是經濟增長不是越快越好,完全以GDP來說事更不好。對于一個國家或者企業來說,長時間的急性的膨脹總不是好事。就像汽車,超速飛跑起來,揚起的灰塵就更多,有時還會翻車。長時間按兩位數字增長已經調高了干部的胃口,投資的沖動就會難以降下來,進而會釀成更大的風險。應該在適當的時候主動的把速度降下來。
還有一個看法,任何國家都應該以實業,包括制造業和農業為本,向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應該把腳跟站在實業上,特別是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服務業是必須大力發展的,但是,如果制造業和農業遇到了危機,服務業會立即受到沖擊。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虛擬經濟就是虛擬的,原本作為融資手段的金融產品已經蛻變成了最大的投機場所,不可作為我們的經濟砥柱。
與此有關的看法是關于創新的問題,我認為中華民族一向是重視創新的,雖然歷代都在強調重本,本就是農業,但是社會、經濟、生產一直還處在按照它固有的規律往前走,我們只是到了近代,因為一個突然出現的特意的事件,把我們一下子甩到后面。我們被打昏了頭,這個事件就是蒸汽機的發明和工業革命。
一個半世紀以來,我們英雄氣短,自愧不如,幾乎一切都在仰仗著西方,在這種情況下,民族固有的創新精神有待喚醒,激勵和扶持。創新意識應該從娃娃抓起,要珍惜、鼓勵和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想象力。這又涉及到了經濟體系的改革,如果從現在起,改弦易張,20年后,中國的創造力一定是世界第一!
至于國家進行了什么創新工程?在我看來只是在特定的時間面對特定的現實,采取的特定措施,是臨陣磨槍,有實用意義,也有號召的意義,但不是根本。現在,我高興的看到當初我的這些想法,正在逐步的緩慢的成為現實。這個問題只能逐步的緩慢的來,因為改革開放的體制和機制的問題太多了,人們和形勢不相適應的觀念、習慣、心態太重了。我常說這樣一句話,中國的事不能不急,但是,又不能太急。意思是心理要強,做起來則要謹慎而穩健。這個話似乎離會議組織者對我的期望遠了一些,實際我并沒有離題,適應“新常態”轉向創新發展,在我看來就是要我們適應客觀事物的規律,包括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質量要和社會的建設,人心養成的速度和質量是一條線。要靜下心來思考如何打破常規,在體制機制和觀念上進行創新!而在思考、研究、試驗和適應的過程中,總需要有一個立足點,或者說需要一根精神的支柱,我認為,這個“點”,這個“支柱”就是我們自己的優秀傳統的文化!站在這個支點上,或者懷里揣著這個支柱,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把世界上適應我們國土的東西通通拿過來為我所用,習近平同志說,穩中求進,宏觀穩,微觀活,全面小康、全面改革、全面穩健,就是中西合璧。
中國正在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全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結構轉型,原來隱含的風險已經成為任何人都感覺得到的多重嚴峻挑戰。主要靠經濟要素投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必須轉向創新的驅動。
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是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在戰術上要高度重視和防范各種風險,早做謀劃,未雨綢繆,及時采取措施盡可能減少后面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告誡和提醒。我理解,他在平常心態前面加上了“戰略上”,意思是提醒我們中高速發展,主動轉型和調整不是權謀之計,而是戰略性、長時間的決定中國長久未來的,這也就是要我們徹底打消暫時對付難關,忍一忍的心態。他提出在戰術上高度重視方法,防范風險,這是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這是我們民族的寶貴經驗,在經濟領域里的運用。
戰略上藐視,由何而來?由自信而來。這種自信又由何而來?對我們所有的道路和所秉持的理論和所建立的制度的自信而來。在這三個自信背后,最根本的最寶貴的則是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因為那三個“仔細”,都是植入于民族歷久長新文化的基礎上,任何一個民族文化的特征,最終都在于對價值的判斷。
所謂價值,對個人來說,就是為什么而活!是為而人?小家庭?為民族?為國家?還是為人類?是為眼前,還是為未來?當然,說到價值,任何事物都有多重的價值,至少可以分為經濟的、社會的、審美的和倫理的幾種價值。我在這里所說的價值判斷主要是指倫理道德的價值。中華文化自古以人為本,把人看成宇宙間種種復雜關系的交集點,把處理好這些關系作為第一要務,處理的原則是“和”,是“中”。不走極端,要合作共贏。有什么事商量著辦,必要的時候妥協,社會中的個體對他人的態度則應該是仁、義、誠、敬,孟子說人之以禽獸者,差別很小。就在于有沒有人文?中國民族對于倫理不但自覺的很早,而且的確優秀。外人也是這樣評價的,儒家學說400年前傳到了歐洲,那從時候到現在,一直受到歐洲學者和傳教士的稱贊。包括對中國文化頗有偏見的黑格爾也承認孔子關于倫理的教導是有意的。
我們用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來思考企業問題,可你得到什么樣的啟示呢?企業只要存在,只要在運行,就是在為民族和國家做貢獻,為社會貢獻產品、稅收和就業,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已經超越了自己。為了適應“新常態”,我們還可以看得更廣闊一些,想的再深刻一些,廣闊一些,了解當今世界的混亂和危機的來龍去脈。
把自己企業的現在和未來放到全國乃至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狀況的大背景下做自我觀察和反省。所謂深刻是指研究人,就是研究自己的團隊,員工和合作伙伴。要知道他們在想什么?他們最關心什么?最需要什么?他們是不是和自己一樣把對他人的關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不是能做到利弊兼收。有了這樣視野的思考,就會有相應的準確的目標、路徑和措施。以保證企業的穩定轉型和發展。
以個人為中心,是美國建國的思想基礎,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個人主義,這當然有歷史、宗教和文化的根源,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230多年來,美國從來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的國家,至少在內政上是如此,這是和個人主義密切相關的,因此,他們從來沒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念,也不會輕易的接受這些觀念,但是在上個世紀中葉起他們有一些思想家明白了這種狀況可能會要了美國的命。
20多年前,我訪美的時候,一位著名的教授對我說:“個人主義是我們的立國之本!但是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的癌癥!”當時我對他的話還理解不透,經過二十幾年對美國和世界的思考,才覺得他的話一針見血!現在我們所熟知的美國國內的種族歧視,危機轉移等等,貧富懸殊等等,以及對外的雙重標準,窮兵黷武,危機轉移無不由個人主義所延伸,在我身邊常見的物質上、享樂主義,物欲橫流,人權淡漠,無不是個人主義泛濫的結果!
挽救上可以三個選項:一個是完全依靠法律,這樣法律和程序會越來越繁雜,永無止境,于是國家掉進法律的陷阱,一個選項是完全依德,事實證明這也不能制止社會上所有違法的行為。最后一個選項是修德,再以法律為人行為的底線,換言之,依德依法二者綜合互補,在法制建設中我們要學習西方的經驗,這又是一種綜合。回到我們企業的創新、轉型和有序發展的問題上來,說到永續,這也是中國的特色,現在的世界幾乎只關心現在,許多人心里只有現在,只有物質,只有自己,沒有過去和未來,沒有精神,沒有他人,這對任何人、任何企業、任何國家都是極其可悲、可憐可怕的。
我的想法是,需要針對世界大眾思潮的走勢,有針對性的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全體的員工,處理好內部和外部的沖突關系,包括利和弊的關系,德和法的關系,資本和勞動份額的關系,等等。如果在這樣的文化氣氛中員工受到熏陶,提高了文化素養,培育了創新的歷史才能,企業各個方面是不是可以更上一層樓呢?中華文化在振興,要達到這個偉大的目標需要依靠3個或者3.5個系統,一個是教育、一個是社區、一個是宗教,那半個就是社會民間團體。包括學術的、公益的、慈善的、行業的,我想我們這個學習型論壇就是屬于那半個里面的!
所謂社區,是居住生活或者工作在一起,有共同的目標,習俗和興趣的人群,按照這一界定,每一個企業無論大小,都是一個社區,所以在座的各位企業家,你們在三個半系統中承擔了一個半!因此可以說企業在振興中華文化的偉大工程中天然的承擔著弘揚傳統文化的職責!因此,各位企業家有著他人無可替代的神圣的職責。各位肩上已經被時代壓上了為未來的和平、和奉獻奮斗的責任。我希望它成為現實,成為當下和未來的現實,起碼應該像大家所期望的一樣,到了論壇辦到50年的時候,它成為中國的現實!也成為世界未來的現實。在未來可能依然艱難曲折的路上,我做一個教師,愿與你們同行!謝謝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