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中國經濟周刊和國資委[微博]新聞中心共同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經濟論壇于12月10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在《高端對話之新型城鎮化的中國路徑》。
以下是文字實錄:
仇保興:城鎮化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把所有的東西都裝在城鎮化里面也是可以的,城市就是一個文化的容器,也是一個經濟的基礎,也是一個越來越多人生活的地方,包羅萬象。有人說了城市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的構筑物,沒有比城市更大的構筑物,這里面包含人類的一切夢想。中國新型城鎮化為什么叫新型城鎮化呢?這跟傳統的城鎮化有什么區別呢?這要回答中國的一些問題。首先我們把城市與農村不能截然割斷,城市在城鎮化過程中是主動的角色,但是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農村也要扮演主動的角色,當越來越多的人住到城市里面,農村的資源特別是鄉土、傳統、原野、自然的因素會越來越值錢,越來越成為稀缺資源。這時候保護好農村就是保護好城市發展。農村和城市就像新婚夫妻一樣,不能搞成同性戀。
新型城鎮化要關注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城市化的口號有很多,唯獨這句話建國以來沒多大的變化,剛才皮主任也說了,這是一個難題。因為城市越大,規模等級越來越高,聚集經濟的力量越強,同時疊加的功能也越多,造就的人員環境層次越來越豐富,這樣越來越多的人向往大城市,超大規模的城市有一種自我膨脹的現象,這是世界上一個難題。中國由于我們的體制,由于我們的傳統,由于我們對城市的偏愛,由于我們強調它特殊的行政級別問題,中國大規模城市蓬勃的速度比任何一個城鎮化大國都來的更猛、更快,這樣以來,我們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是越來越緊迫了。所以有的人說城鎮化剛剛過了一半的時間,但是大城市病已經到了百年。這在我們新型城鎮化中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中小城市身上,放在中小城市的投資環境、人居環境改善上,放在這些功能改善上,中小城市投資環境、創業環境產生了比超大規模城市更好的實力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說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才能實現。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以后,八大部委出臺的第一個全國性的文件就是小城鎮建設。
我們要關注的就是城鎮化與建筑,我們建筑如果成了外國建筑師的設計場所,如果我們的建筑成為耗能建筑的一片天下,留給子孫后代的那是不可收拾的場面,因為我們國家的資源非常稀缺。我們的建筑必須是綠色建筑,必須是找回中國文化自信心的建筑。因為建筑不僅是提供人的場合,而且更重要的它是一種文化的凝結。如果我們的城鎮化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人們到了高樓大廈上往下一看,看到的是世界各國的建筑,唯一沒有中國建筑的時候,那真是一個悲劇。
城鎮化在某種意義上講,它的基礎細胞是建筑,而建筑是不是綠色?是不是能夠傳承我們中國悠久的文化?能不能體現生態文明?比在宏觀上提任何口號都要來得實在,因為你的工作在細胞上進行展開,如果細胞綠了,城鎮化就是綠的。細胞如果是耗能的,那整個城鎮化就是朝著耗能的方向奔著。根據國際調查,建筑的能耗將隨著工業的發展越來越高,我們是占6%,有的國家占50%,按照全生命周期來講會超過50%,建筑會成為最大的能耗建筑,我們要關注后面的五十年、一百年。
我們的城鎮化被所謂工業文明所綁架,工業文明創造了人類的奇跡,人類文明形態進入三個階段,一是農耕文明,二是工業文明,三是生態文明。為什么進入生態文明呢?我們反思一下,超過10萬年農耕文明,任何東西來自土地、回到土地,這是一種原始形態,盡管時間超過5萬年,中國農耕文明歷史最歷久,但是整個農耕文明對地球沒有多大的變化。人類進入工業文明不到300年,就把資源消耗的差不多了,能源要不斷的替代,生態快荒廢了,大氣中間的二氧化碳濃度搞到極點。所以文明需要轉型。
文明轉型就要考慮不能用工業文明延續下的觀點布局城市,或者對城市與大自然的關系都要進行調整。至今為止,我們還有許多決策者只用了工業文明挑戰自然、超越自然的條件狀況,那種行得通的方法,那種在300年工業文明積累出來的一些辦法、手段、方法、觀點來指導我們生態文明,這樣帶來的結果是南轅北轍。
我們已經處在生態文明的時代,新型城鎮化要遵循生態文明的發展規律去探索、去實踐,比方說我們總是喜歡基礎設施越大、越集中、越好,這種大而集中就把風險擊中了,這些大而集中就包含著大規模生產的工業文明,生態文明是小型的,分散的,分布式的,充滿彈性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人類如果領會到城市需要這樣的文明的時候,你的城市水的設施就像海綿一樣,能源就是分布式能源,很多系統變得富有彈性,所有物質就像大自然那樣可以循環。生態文明的城市、生態的城市,生態的文明是基于生態的城市,但是我們還有漫長的思想要調整,我相信這次會議就是為這些調整做準備的。
最后,我們要強調就是城鎮化不能割斷歷史,因為我們有五千年不間斷的文明,我們現在寫的文字仍然是五千年的,作為這么一個古老的文明,我們對世界的貢獻應該做什么,在城鎮化中間怎么傳遞、弘揚、發揚這些文明,這些文明的元素本身帶有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讓城市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樣一種民族的特色,我們稱之為原始生態文明,凝結于我們文化當中,我們對文化、大自然的保護都要體現它,都要傳承它,都要弘揚它。這是中國城市化當中建的城市,讓后人一看就是傳統的文化精髓,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增值的綠色資源,我們可以無愧的說,這一代人在城鎮化過程中間對得起文化,對得起百姓。
世上有四種城鄉一體化的模式,一是城市發展過程當中天然是一個吸血鬼,可以把農村干凈的水,干凈的土壤、青山綠水吸到肚子里,拉出來烏煙瘴氣的城市。城市化既然是這樣的,健康的城市化就應該隔離起來。這個觀點在美國大學有專門研究,這個觀點在邏輯上非常成功,但是實踐上卻沒有成功的例子支持。前蘇聯搞了70多年城鄉農莊,城鄉分割了不能解決城市化的問題,造成了低級的衰敗。
二是城市是主導一切,城市就是霸權主義,就是大丈夫男子漢,就是可以決定一切,鄉村是一個跟隨者,是一個努力,這就是大的城市化主義的城鎮化路線,鄉村成為一個附庸的,這種例子表現在非洲、拉美對華盛頓共識趨勢下的國家,它的特征就是80%的人口集中在幾個大城市里面,城市所謂的規模非常高,人口集中在大城市里面,應該效益很高,但是就是這種錯誤的觀點使得很多國家都陷入了中等收入的陷井,城市里面住的人50%到70%住在貧民窟,鄉村衰敗,城市人居環境又很糟糕,這是不成功的婚姻。
三是城鄉同質化,特別是城鎮化和城市化同步發生,小車進入家庭同步發生,像美國、中國,整個城鎮化跟著車輪來轉,車子開到哪里,城鎮布局在哪里,人有了小汽車,地理空間上有很多的選擇,不當的政策、不當得規劃管理,城鎮就鋪開了。美國過去100年城鎮密度下降了30%,一個人消耗的資源超過5個歐洲人,這個錯誤一旦造成,后代無法糾正。這種模式對中國來講是最危險的,如果中國出現向城市蔓延的模式,有人測算過,要三個地球的資源才能供應中國的城市化,非常危險。這時候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這不是夫妻關系,是同性戀。我們有很多人對這個很崇拜,認為城市化是什么呢?消滅農民,消滅農村,消滅農業,把村莊合并起來,變成城市社區,這就是城鎮化,這就是新型城鎮化,那是完全錯的,那是同性戀思路,這是下場非?杀。我們在美國,當訪問學者的時候,美國的教授說中國最重要就是要學習美國的教訓,美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指出的精明增長(smart growth),含義是什么?我們前100年是愚蠢的增長,這個愚蠢的增長十個奧巴馬都搞不定。這種模式不可持續。四是城鄉差別化協調發展,只有城鄉存在著各自不同的規律,順應這種規律,差異化發展,老公就是老公,老婆就是老婆,陰就是陰,陽就是陽,陰陽才能互補,互補才能協調,協調才能共同發展。
浙江2003年當時召開了一個美麗鄉村會議,提出來在鄉村整治中間不砍一棵樹,不拆一個塘,不拆一個房,整齊的路,整齊的宿舍,我們不羨慕,我們農村要有自己的布局,自然的風光,潺潺流水,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青山綠水。我們這樣做了以后,反過來以后農村充滿了陰柔之美、傳統之美,這正是我們需要的,這是城市里面人向往的美好的回憶。伴隨著大量的回鄉潮,這就帶來了學什么種什么信息,凡是這樣做的農村都走出了一條超越工業化,直接奔向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結合,凡是這樣做的,每年收入才能遞增,凡是這樣做的鄉村引起城市的羨慕,浙江省有一個新的干部犯錯誤的機會,偷偷把自己子女的戶口轉成農村的,一年就處理了1000多例,我相信中國只能走這一條,城鄉差別化互補協調發展的路子。
這就是我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
仇保興:
謝謝主持人。
大家聽了這么多嘉賓的發言以后,可能會有這樣一個感想,我們江漢平原歷史悠久,人文非常豐富,同時物質發展的前景如此透亮。我們未來的發展首先是三個效應平衡,多個功能可以疊加。三個效應均衡,我們當年在設計引江進漢的時候是注重南水北調水源的改善,我們在江漢平原當中要堵這個口,首先你們要作為一個生態保護、生態發展的先行者,把生態效應擺在第一位,一切為了青山綠水,一切為了服務祖國,服務福地,這個基本的目標不能變。
還要注重社會公平,城鎮化是影響因素極其眾多的。我們國家在中原大地上的城鎮化要非常注重公平的城鎮化,協調的城鎮化,讓老年社會到來有一個過渡城鄉之間人員可以流動的城鎮化,這個城鎮化作為人口大聲,作為文化大省,江漢平原,要作出表率。所以我們江漢運河生態文化旅游城鎮帶產業布局、文化傳承、城市功能要體現社會公平,不僅是各種收入階層的公平,還有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的公平,這就是社會效應,GDP不是目標,城鎮化速度更不是目標。人的幸福、國家的富強、生態的可持續才是真正的目標。其他都是手段。
追求經濟效益,因為沒有經濟效益,人們怎么能富強、幸福呢?在江漢平原這樣一個特殊的地方,在生態屏障里面怎么樣發展經濟,這就要在多元化、生態化、綠色化、多模式、現代化農業發展之中,而不是追求靠大的能源投入,大的農藥花費投入所謂的土地規模經營式的現代農業。我們國家在江漢平原這個土地上實現生態化、綠色、有機化、多元化生態農業。這種生態農業與我們文化歷史、勤勞的人民結合在一起,一村一屏,和旅游結合起來,超越第二產業,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結合,這個結合才是綠色的發展。
我們也不要失望,哪個地方城鎮化的發展了,有一些制造業就會離開城市,奔向美麗的鄉村,金融向大城市集中,制造業紛紛向小城鎮集中。像美國的微軟[微博]、谷歌[微博]都在小城市里面,波音公司[微博]也在小城市里面,只有20萬人口,這是一個趨勢,因為制造業可以背離大城市高房價、高成本的環境,而且可以在小城市里面建立生產鏈,在全球化進行布置。我們迎來了一個鄉村式的新型工業化和城鎮系統化發展,我們不要走傳統鄉鎮城鎮化的道路。
我們把這三個效益經過規劃統一起來。作為江漢平原這樣一個特殊的地理環境還有多種功能,因為現代化人們的需要就是一個機動化,很多人認為機動化就是腳踏車進入家庭,其實科學家早就做過研究,運同樣的貨物,如果用火車運比汽車運要節能20倍以上,但是如果水運又比火車運又可以節能20倍以上。江漢運河實際上可以是整個運河大通道,借助這樣一個運河,常年奔流的運河,我們可以和京杭大運河并駕齊驅,京杭大運河是五條六車道的運力,這是低碳的,綜合的,綠色的交通網絡,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布局我們低碳綠色水運交通和其他交通的結合。
再就是我們的文化傳承的功能,大家都知道我們楚文化是代表中華文化精粹。我們在這樣一個古老的大地上,我們城鎮化一定要注重文化遺產的保護,把它做成文化保護,而且我們建設和城市要傳承自己的文化,這時候我們就迎來了一個文化的時代。中國在走向世界的時候,中國無比強大的時候,人們肯定會尋文化之根,這時候江漢平原作為文化的體現者,給大家展示文化遺產,就把握巨大的財富機遇。
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江漢平原要像法國巴黎的盧瓦河谷一樣打造青山綠水,旅游業還有一個特點,我們有許多資源,不被人認識的時候,旅游業率先告訴大家,這是高等資源,這是綠色的資源,是世世代代可以傳承和升值的資源。人們奇怪怎么有這樣一個資源,不被人家認知。在江漢平原發展的時候打造新型城鎮化和旅游業完美的結合,完全是有條件,有資源的。
新型工業化借助現代的物流、發達的交通,低的教育成本和守法的精神,以及悠久的文化傳承,這幾個要素都能體現在江漢平原,這是我們獨特的優勢,而且引江進漢強化了這個功能,我們就會迎來新型城鎮化道路。
我們把這些功能作為一個新型城鎮化和環保產業信息化的完美結合,這個是對的,繁榮富強的江漢平原是一個重頭戲。最后我們要把它作為一個低碳生態實驗區,萬變不離其宗,江漢平原雖然提供悠久的文化,如果我們在城鎮化過程中不注意保護生態,不注意保護我們豐富的自然遺產,不注意保護我們悠久的文化遺產,我們有可能富了一代,但是窮了子孫后代。
最后我有兩句話要總結,我們應該在江漢平原大地上繪出這樣一個圖畫,咬定青山不放松,力戒大意失荊州。
文章關鍵詞: 第十四屆中國經濟論壇中國經濟論壇人民日報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