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財經》雜志、財經網主辦的“《財經》年會2015:預測與戰略”于2014年11月25日-27日在北京召開。上圖為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洪琦。
洪琦就加快民營銀行的發展,推動多層次銀行體系從三個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回顧了我國金融業改革開放的路徑。
然后就銀行機構市場化要素到要素價格市場化展開了詳細的介紹,強調我國現在銀行業結構單一不利于實現充分競爭,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銀行體系,具體表現在:股權多元化、空間多元化、業務差異化。洪琦在最后展望了民營銀行發展模式。
以下為演講實錄:
洪崎:各位嘉賓,上午好!
很高興出席今年的《財經》年會。剛才,幾位監管部門的領導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就當前金融改革領域的熱點話題發表的看法,很受啟發。大家知道,最近金融領域的一件大事,就是共有五家由民間資本發起的設立的民營銀行獲得了監管部門的批準。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正在經營的民營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成立快19年了,作為董事長,我想就“民營銀行發展,建立多層次的銀行體系”談幾點看法。
目前,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已進入了一個全局性的、系統性改革的全新的歷史階段,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解決金融業自身發展的市場化問題,而且還要發揮金融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積極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最近十年,受益于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銀行業也實現了飛速的發展,資產規模年均增長20%以上,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達到167萬億,占整個銀行業資產規模近90%,盡管銀行業資產規模巨大,但廣大的小微企業普遍感到融資難、融資貴,他們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滿足,實體經濟發展受到抑制。我認為銀行供給過剩和供給不足并存,主要是因為銀行體系結構的單一所致,因此,加快發展民營銀行、建立多層次銀行體系迫在眉睫。
一是我國金融業改革開放的路徑。
改革開放是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成功的根本動力,金融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同樣也離不開改革開放。回顧中國金融業這十幾年來的改革開放歷程,基本沿著以下兩條路徑進行推進:一是對外開放到對內開放,2001年年末,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微博],外資銀行開始進入中國市場,2003年末國有銀行啟動股份制改造,外資金融機構以戰略投資者身份陸續成為多家銀行股東。
此后,國內民營資本投資銀行業的訴求日益強烈,盡管也有部分民營資本也通過了參股、并購等方式成為銀行股東,但銀行控制權仍屬于國資,因此民營資本獨立發起設立銀行的呼聲更加高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今年,已有五家民營銀行相繼獲批成立。
二是從銀行機構市場化要素到要素價格市場化。
為了應對中國入世挑戰、提高中資銀行的競爭力,2002年,中央明確提出具備條件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可改組為國有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條件成熟的可以上市。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選擇有條件的國有商業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造,創造條件上市。2003年末,以中行和建行為試點,啟動了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之后,五家國有商業銀行部分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陸續實現上市,建立了現代公司治理機制,提高了風險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但是,由于利差保護存在,商業銀行的真實經營能力遭受了市場的詬病,因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并首次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應該說我國的金融改革進入了關鍵階段,利率市場化和發展民營銀行最終目的就是完善金融體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二是建立和完善多層次銀行體系,截至2013年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合計3949家,總資產規模為151.35萬億,其中,五大國有商業銀行資產規模為65.6萬億元,占比43.34%,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擔保的金融機構為6812家,銀行業資產總規模14.7萬億美元,美國四大商業銀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銀行、富國銀行)資產規模7.9萬億元,占比53.74%,
對比中美銀行業結構可以發現,盡管美國四大銀行集中度比中國五大銀行集中度占比高出10個百分點,但我國銀行業結構單一非常突出,一是銀行總數量少,中國銀行數量是美國的58%,二是單體規模偏大,中國銀行業單個機構平均資產規模383.26億元,美國為21.58億美元,即使考慮匯率因素,美國單個機構資產規模僅為中國1/3;三是股權集中于國資,近年來,民間資本在銀行業資本構成中,占比明顯上升,但是民資占比仍較低。
我國上述銀行業結構調整不利于實現充分競爭,由于中國銀行業中國資具有壟斷地位,其公司治理、考核機制相同,導致銀行戰略定位雷同、偏愛大中型國企,重點擔保和抵押,一方面結果是銀行間競爭激烈,另一方面是金融供給不足。有數據顯示,中小企業的信貸滿足率只有20%,市場準入一直是金融市場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可以分為資本準入和機構準入,在資本準入方面,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基本沒有政策限制。
但是,在機構準入方面,監管機構對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銀行態度還是比較謹慎。因此,我們要像重視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一樣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銀行體系,除了盡快推出存款保險制度和銀行破產條例等配套的法律法規,大力發展中小民營銀行,增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數量,營造沒有所有制歧視、充分競爭的環境,形成多元、立體、多層次的銀行體系,彌補在中小、小微和普惠金融服務領域的短板。
多層次銀行體系包括以下內涵:一是股權多元化,保持中國銀行業中國資、民資、外資的合理結構,當前,應通過國有銀行發展混合所有制和民營資本獨立發起設立銀行等途徑,提高民資在銀行業中的比重;二是空間的多元化,實現線上和線下平行發展,根據戰略定位,鋪設國際、全國、區域、社區等實體機構,積極發展直銷銀行、手機銀行等網絡銀行;三是業務差異化,不同規模的銀行要體現出差異化的經營模式和戰略定位。
三是關于民營銀行發展模式的問題。
民營銀行是我國建設多層次銀行體系的重要組成,我們高興的看到,在中央高度重視和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民營銀行設立工作終于破冰,獲批的五家民營銀行各有特色,特別是浙江將網商銀行定位為沒有物理網點的網絡銀行,為探索新的銀行經營模式開辟了一條道路,從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和技術創新的趨勢來看,民營銀行未來發展定位應該是社區銀行和互聯網銀行。
當前,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因素就是城鎮化和民間創業熱潮,滿足這個領域金融服務需求方面,社區銀行具有獨立優勢,發展前景廣闊,社區銀行在特定區域經營,熟悉轄內的客戶,在小額零售貸款、小微企業貸款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可以實現錯位競爭和差異化競爭。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給銀行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民營銀行應充分利用技術前沿、用互聯網思維辦銀行,應用平臺流量、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創新,銀行產品和服務生根移動金融和直銷銀行,為客戶提供簡單、高效的金融服務,與傳統金融服務模式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構建一個完整的、多層次的銀行體系。
謝謝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