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財經》年會2015:預測與戰略”于2014年11月25日-27日在北京召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王一鳴出席并發言。
王一鳴表示,從現有產業發展態勢來看,很多企業正在接近極限規模,其以日本和韓國為例稱,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后,很多企業特別是制造業都將逐步達到規模極限。未來經濟的發展,不能再是鋪攤子,而是提高價值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王一鳴強調,要提高效率,推動產業升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素必須最大程度的自由流動,通過流動實現再配置——從低效率的行業或者企業向高效率行業或者企業流動。其建議,打破要素流動的障礙,能開放的盡量開放。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一鳴:第一個要說的是本輪經濟減速,需求因素起到了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結構性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結構性因素占主導地位的話,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結構層,從供給更多的入手。通過結構性的調整和改革來重塑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供給層里面最核心的就是怎么樣去提高中國經濟的效率。我們說只有效率提高了,增速放緩以后,企業的利潤才不會有大的下降,企業的產出才不會有大的下調,需要圍繞經濟效率更多的做文章。
第二,從現有的產業發展態勢來看,很多企業正在接近極限規模,我們也研究了日本和韓國,當年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后,特別是制造業都逐步達到極限了。無論是鋼鐵、發電裝機、汽車都逐漸走向極限規模。我們也同樣處在向這個階段轉換,我們的鋼鐵產能已經10億噸了,不可能再多了,現在我們要化解過剩產能。發電裝機還能有多大空間?還有,但是不會很大了。所以未來經濟的發展,不再是鋪攤子,而是提高價值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要提高效率,要推動產業升級,這就需要要素能夠最大程度的自由流動。要素通過流動實現再配置。從低效率的行業,低效率的企業向高效率行業和企業流動。這對市場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打破要素流動的障礙。要進一步放慢速度,能開放的盡量開放,讓市場主體開放。
第二,我們需要給市場主體最大的創新空間,很多創新很難有目標,需要試錯,需要千萬的載體在試錯中找到方向,這就需要給創新創業最大的扶持。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的調整也對投資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投資不能再擴大產能了,投資、研發,設備的更新,投資人力資本,這也是下一屆進入新常態之后必然的要求。
總得來看,企業這個平臺,就是研發的投入跟國際比相對是落后的。大部分企業甚至還沒有研發部門,沒有研發就很難吸引高端的要素。即便有研發,研發部門也很小,像大的跨國公司工廠化的研發還是很少有的。制造業怎么樣從其中的加工轉向全價值鏈,研發、設置、標準、制造、供應鏈管理、營銷網絡平臺,這種全價值鏈的打造也是提升附加值、產業上一個臺階的關鍵。這也對我們的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并不感到悲觀,在經濟減速的過程也是結構重新構造的過程。我們過去講了很多年要調整結構方式,結果與預期很遠,就是因為過去增速很高,盈利空間很大,要素空間很大。恰恰到了今天,這個階段已經到來了,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增長速度也在減慢。同時我們也在消化過去高速增長時期積累的矛盾,包括壓產,要去杠桿,要擠泡沫。我們正是在這個階段,才能夠真正完成。
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個人的理解就是我們對速度不要有過高的預期,可以把速度的底線目標適度下調,給結構調整和改革更大的空間。我相信經過3—5年以后,中國經濟的質量一定會有根本的改變。我們以前一直期盼轉方式也會有實質性的進展。謝謝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