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財經雜志和集善嘉年華共同主辦的“中國公益論壇”于2014年11月25日在北京舉辦。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在發言時談及做公益。稱以前當行長別人用錢找我,現在我去求別人募捐,挑戰要比當行長還要大。
馬蔚華談及慈善公益的現狀指出,做公益不僅因為現在有制度上的缺陷,人才的缺乏,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的社會,大家對夠公益善事業的認識還有很大的差異,還有很多的誤區。做慈善是好事,但很多不被理解甚至被誤解,被扣帽子,被攻擊的。當然我們也承認,我們的慈善公益的隊伍也有一些害群之馬。但是這都是我們慈善公益面臨的現實的挑戰和困難。
馬蔚華強調,我們要從政府主導的慈善到民間為主的慈善公益的轉型。公益慈善作為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應該從過去主導以政府為背景的官方的慈善為主要力量,應該轉向由民間為主的眾多社會公共參與的社會公益。
以下為文字實錄:
馬蔚華:剛才主持人介紹我是招商銀行的前行長,和《財經》雜志從辦財經論壇到現在辦公益論壇的轉型一樣,我現在也轉型了,所以我的名字是壹基金理事長。我對這個名字還是非常自戀、自信和自豪。在很多名頭里面,這個名頭我最喜歡。我也很自信,很自豪的是我們壹基金應該在為這個社會做事情。
大家知道2年前的康定發生地震,我是通過壹基金在中央媒體發布地震的消息之前就得知了這個消息。當我給他們通電話的時候,我知道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我們的三支救援同盟隊半個小時做準備趕赴災區,我打電話的時候,很多同志已經在翻閱二郎山的隧道。我們的救災同盟可口可樂半個小時就準備了救災的水,25號 凌晨,應該是大約1200個包裝,4.8萬多瓶水到了災區。我在微信當中看到他們把這些救災物質送到災民手里的時候,我非常的自豪。
今天的主題是轉型,公益的創新和行動。我非常高興能夠在這樣的主題下談一點感受。盡管我在招行15年的行長生涯里,我們的董事長也在這里,我們都一直把社會的責任感放在我們企業價值觀里面,我們始終投身公益。盡管壹基金初創的時候,我也和李連杰先生一起,通過聯名卡支持人人公益的理念,但是真正公益組織的負責人,我還是一個新人。去年,我幾乎在請辭招行行長的時候,李連杰打電話讓我接任理事長,我幾乎沒加思索就答應了。他們怕我變卦,又把這個事寫在了紀要上。當我出任理事長之后,我才真正的體會到,在中國做一個公益組織的負責人所遇到的苦辣酸甜是原來沒有想到的。
一方面,中國現在正是公益的迅速發展階段,中國要發展慈善公益的巨大的空間。中國改革開放30年,社會財富的積累,已經為公益事業奠定了基礎。因為中國過去高速增長的30多年,給我們帶來了社會問題,我們的經濟系數連續10年超過警戒線。慈善公益作為公民收入第三次分配,對鑄造和諧社會毫無疑問是有巨大的幫助的。
還因為在中國社會建設的重要性,去年以來社會治理概念的特別和確認,應該使公益成為社會的一種趨勢。但是我們也同時感到在中國的慈善公益道路上還有許多坎坷、艱難和險阻。這些很多的困難是超出我們預想的。如果說15年前,我在出任招行行長的時候,面臨金融體制改革,我們也披荊斬棘,遇到很多的困難、壓力和挑戰。今天我覺得作為一個慈善公益組織,挑戰要比當行長挑戰還要大。過去是當行長,別人用錢找你,現在你去求別人募捐,不僅是因為現在還有制度上的缺陷,人才的缺乏,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的社會,大家對夠公益善事業的認識還有很大的差異,還有很多的誤區。做慈善是好事,但是有很多不被理解,甚至被誤解,被扣帽子,被攻擊的。當然我們也承認,我們的慈善公益的隊伍也有一些害群之馬。但是這都是我們慈善公益面臨的現實的挑戰和困難。
但是我們今天感到鼓舞、有信心的是,我們這種情況在過去一年,中國公益慈善事業有了飛快的發展。郭美美的事件雖然是壞事,但是由這個事件帶來的公益慈善的大討論,應該是中國慈善事業空前的思想解放、思想討論。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到的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要起決定作用,而且三中全會第一次把社會治理納入了文件的語言體系。我覺得在中國經濟轉型的同時,我們的社會也在轉型。慈善公益事業也在轉型。雖然我們的慈善公益事業和發達國家起點差很多。雖然我們這幾年發展比較快,但是我們和他們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不管這個差距如何,我們現在都面臨一個共同的轉型。因為社會、經濟、技術在發生劇烈的變化,轉型是在全球范 圍內發生的。29號李克強也講到,要引導社會力量開展慈善的幫扶,這是補上社會建設短板的重要措施。社會轉型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公益慈善的轉型。
那么,這個轉型都有哪些方面呢?我覺得有這幾方面:第一,我們要從政府主導的慈善到民間為主的慈善公益的轉型。公益慈善作為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應該從過去主導以政府為背景的官方的慈善為主要力量,應該轉向由民間為主的眾多社會公共參與的社會公益。與此同時由政府背景壟斷的市場要向統一的募捐和公益服務自 由競爭的市場來轉型。我覺得另一個轉型是從過去傳統精英的富人參與的施舍的形式,要轉到大眾參與的,人人參與的這樣的公益事業的轉型。公益事業在今天不再是少數富人的個人的表達和行為。而且要成為普通大眾普遍參與的公民的行為。這也是一個巨大的轉型。第三個,應該是傳統的個人行為,包括數量眾多的個人志愿 者的自發行為,這樣的一種管理方式應該向組織化、制度化,特別是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轉型。第四個轉型,是過去分散、單一的各自為戰的模式,要向專業、高效、透明、聯合的方式轉移,向慈善家、企業家、政府、媒體、媒介跨接轉移,整合資源,調動社會參與慈善公益的力量。還有一個轉型從過去的道德高低,要走入 廣大公眾的日常生活方式,特別是消費方式的轉型。把公益慈善放在日常生活中。
這些轉型既是中國慈善公益現在面臨的課題,也是很多國家面臨的共同的挑戰。轉型怎么去轉?唯一的辦法就是創新。創新是新經濟時代決定當社會問題用新的手段來解決社會問題,創新是矛盾解不開,道路繞不過的時候,一定用創新來突破。做企業的時候,當企業到一定瓶頸的時候一定要有創新的激情。
今天當社會經濟發生變化的時候,當中國的社會經濟轉型的時候,創新就是公益慈善事業最好的一個形式。
我們的創新是我們當前公益慈善事業轉型發展的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創新有哪些方面,首先是觀念的創新,只有觀念的創新才有行動上的自覺。首先是公益慈善是行為,不再被僅僅看成是民政事業的一部分,而應該看成為國家發展,作為國家發展議程的社會建設的重要的戰略組成部分。所以,李克強說,要補上社會建設這個短 板,要從這個高度來認識。
另外,慈善公益不應該簡單看成少數富人向弱勢富人的財富、資源轉移。應該是看作普通大眾都能參與的社會集體行為。關鍵詞不是少數的給予,而是眾多人數的參與。最近,小米手機[微博]的有一個人寫了一本書叫《參與感》。公益事業也應該學會如何提升參與感。慈善單位,應該擺脫事業單位的概念,而應該用現代企業的發展邏 輯來進行治理和管理,我們也應該考慮商業的模式,工業慈善事業不應該認為是社會的成本中心,只是消耗所需要用的資產。這個產生難以評價的社會價值。公益慈善機構,應當講自身的公益模式融入企業的模式,公益機構一方面可以給受益人帶來收益,也能夠帶來商業回報,使企業產生滋生公益事業可持續的動機。
我們在這方面還有許多的制度創新需要解決。李克強總理講到慈善事業的發展也要用創新機制這4個字,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制度化創新,慈善事業在制度法律上,還 有很長的路。比如說如何完善慈善公益的統計體系,這應該是首要的。我們如何建立慈善公益的稅收減免,如何界定慈善公益的財產權,股權捐贈免稅的問題,如何解決慈善公益的問題。慈善信托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我們面臨的發展慈善必須要進行的制度創新。
還有,技術創新,我們也不能把慈善公益只停留在過去的公益慈善大會的捐贈上,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的公眾、企業,自發的獻愛心,這是社會愛心的體現。平常我們應該創造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無論他們貢獻的大小,都是公益參與者。這就要考慮我們要用當前的互聯網的技術,就是要從技術的創新;ヂ摼W大會提出了 互聯網是當今人類最大的發明之一;ヂ摼W改變了人類世界的空間軸、時間軸和思維方式。也在某種方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慈善公益可以通過互聯網讓更多人參與其中。
當然還有一些創新,像文化的創新,我們如何要讓每一個人都能自覺的參與公益,讓公益成為社會的價值觀,這是文化的豐富,文化的創新。
我們壹基金成立三年,在過去三年,在這些方面轉型和創新中都進行了很多有益的餞行和探索。首先是理念上,盡我所能,人人公益。最開始一人一天一塊錢,大家都是一家人。當時我們發了一個聯名卡,刷一張卡可以捐一塊錢,一毛錢,后來我們逐漸把它用現代的方式和支付寶[微博]、騰訊現代的支付方式結合做一筆支付寶的業務 一塊錢、一毛錢,做微信上的一筆交易,可以一塊錢一毛錢,賣可口可樂一瓶也可以自愿捐一毛錢,我們把很多的公眾納入到了公益慈善隊伍中。
到今年10月份,今年參與的人已經達到1.3億人次。我們通過人人公益,已經占總款項60%。這不僅是一塊錢的問題,這是讓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在中國做公 益樂趣和意義。我們的方向是讓周圍最多的人參與到人人公益中來。中國最多的人數能夠參與也肯定是全球參與人數最多的人人公益。
另外,我們過去把公益慈善單位當做事業單位和個體單位來管理,現在壹基金探索了現代企業管理辦法。管理公益和管理企業有相當多的相同點。只是最終的目的有差異,企業的追求是商業效益的最大化,也有社會責任。公益事業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但是都有管理資源最大化的問題,讓資源效率最大化,我們完全可以采用現 代企業的管理方式。
我過去是上市銀行的行長,我到壹基金推動要像上市銀行一樣管理壹基金,我們也有未來的戰略,也有研究競爭的工具和策略,我們也設客戶經理制,我們把每一個捐款人都當做我們的客戶,也要尊重他們,把他們當上帝,聽取他們的意見。我們也像管理現代風險一樣,管理慈善的善款,我們通過和幾百個NGO合作,控制風 險,把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我們也建立隊伍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更多的是文化,讓他們自覺行動。我們也建立了內省外省,讓公眾事業更透明。這樣做效果是非常好。
探索用企業化的感覺,應該是中國公益事業轉型周期內容。現在在轉型創新的時候,我們呼吁政府部門給公益慈善的轉型長期良好的環境,我們應該鼓勵行政化,推動傳統公益向現代公益轉型。政府重視對人才的重視,要形成吸引人才的體制。否則,我們的公益事業后繼無人。在美國200多所學校都有公益專業,我們中國培養公益慈善的寥寥無幾。我們呼吁,要把參與公益創新當做社會責任,不要錯轉型重大的歷史時期。我們要像辦企業管理和創新產品、創新服務一樣,創新公益慈善 事業的產品和服務。我們也呼吁公益組織,大家在轉型時代,要擁抱新的技術,要走向道德審判的高地,擁抱互聯網,走出自己的圈子,積極促進公益慈善的聯合,聯合的力量是更大的力量。
我們也希望社會各界以社會變革的視角來看待當前的公益和公益組織和公益事業的轉型。我覺得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個時代充滿著挑戰,但是更充滿著機會,我們也非常自信,我們的中國的慈善公益事業一定能在重大轉型期,通過我們的共同創新來迎接中國慈善公益的偉大的時代。謝謝
文章關鍵詞: 2014中國公益論壇論壇中國公益論壇論壇公益論壇論壇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