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于2014年10月24-25日在上海明悅大酒店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金融創新與實體經濟發展。亞洲證券產業與金融市場協會首席執行官馬克•奧斯汀在《閉幕對話二:國際金融體系改革與上海自貿區、滬港通背景下展望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發言時表示,對中國來說,人民幣有很多的機會成為挑戰美元的角色。
馬克•奧斯汀稱,我們可以看到國際的主導貨幣還是美元,之后是歐元,但是歐元最近問題也非常大,在現在這個階段可能它并不是很好的發展契機。另外一個選擇就是人民幣。
以下是文字實錄:
【馬克·奧斯汀】:非常感謝主辦方邀請我參與!我想說一下人民幣國際化,之后將它放到08年金融危機背景下討論一下。
看一下西方金融危機的背景,西方經濟增長迅猛一段時間,也沒有特別大簫條的景象,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它信用的流動非常容易,這樣的信用流動增強了資產泡沫,比如美國的房產市場跌落,還有證券化等等的問題。與此同時我們還有房產泡沫,比如說在愛爾蘭,還有希臘、葡萄牙等等地區,我們可以看到政府自己也在購買這些便宜的房產。
金融危機期間很多的金融工具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而證券化變得太復雜了,投資者并不理解這些工具的風險。金融危機期間這些風險進入了不同的領域,這些領域其實不善于管理這些風險的,這樣就使得整個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各地。
我為什么要回顧一下這段歷史,因為我認為人民幣之前都提到了,由于這個歷史,由于美國所發生的這些金融事件,英國以及歐洲、日本的金融事件告訴我們美元是世界上主導貨幣,像日本、中國這樣的國家持有大量的美元作為他的儲備貨幣。但是這其實是兩難的難題,因為如果把這些美元賣掉他們的資產負債表可能會出現問題,如果持有這些貨幣可能會因為美聯儲的政策使得它手上的貨幣縮水。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國際的主導貨幣還是美元,之后是歐元,但是歐元最近問題也非常大,在現在這個階段可能它并不是很好的發展契機。在短期內我們可以看到美元走勢還是很強勁。另外一個選擇就是人民幣,我們其他的嘉賓已經提到,中國現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增速最快的經濟體,但是它的金融占比比發達國家要低很多,資本市場也并沒有和西方那樣發達,所以對中國來說有很多的機會,讓人民幣挑戰美元的角色。
最大的好處就是貿易現在使用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如果用人民幣結算的話可以為我們制造商節約成本。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從出口轉向內需消費推動,這個過程中我們也不會在過分得依賴銀行的借貸,而是尋找更多的金融創新,比如說互聯網金融,因為銀行的利率有時候太低,因為利率沒有放開,所以我們可以在資本市場上大有所為。我們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投資者,引進國外的資本注入中國市場,中國可以繼續往這個方向發展,可能要花20年的時間,變成更加頭透明的,更加具有流動性的資本市場。
在這個過程中人民幣國際化也沒有重要,我們看到10年典興債券,雖然它的規模比較小,但是它取得巨大的成功,在泰國、新加坡、香港、倫敦很多機構都持有了這個債券。這是指離岸債券市場,當然還有從離岸到在岸的轉換。剛剛也說到我國QFII、QDII這些安排,以前要離岸向中國投資很耗時,成本非常高,但是我想在下一步我們中國將會很自然往更加開放的方向走。
我們所說的計劃是一個試點,我們將會把它鋪開,在倫敦和澳洲,還有香港的券商也會尋找更多的機會投資中國的市場,這是非常大的改變,隨著我們進一步往前發展,也許我們還可以更多的融入不同的股票市場,比如深交所[微博],新加坡和倫敦的交易所都可以融合進來,還可以引入共同基金。
如果香港和上海的股票市場已經在一定程度融合,我們下一步可以把共同基金引入中國市場。所以這一切工作都可以一步一步展開,我們的方向就是人民幣可兌換,我們要使得這些項目可以是一個雙向的離岸到在岸,在岸到離岸,而且要確保資本的流向,不僅是往中國,同時還有往外的流動出和流進的現金流是匹配的。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