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中科招商集團主辦的首屆“全球創新創業教育論壇”暨“大學三基工程”工作會議于2014年9月27-28日在中國湖南韶山舉行。以下為北京科技大學校長張欣欣演講實錄。
張欣欣:尊敬的單先生,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與會代表,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一個好日子,我非常高興能夠在這兒與大家共同交流關于創新創業、人才教育的問題,我分四個方面進行介紹。
首先我要想讓大家了解一下北京科技大學的背景,這樣才能理解我們為什么要做后面的事情。
天津大學建校時間非常長,那么北京科技大學是1952年建校,前身是北京鋼鐵學院。1998年教育部的附屬機關調整,北京科技大學成為教育部的直屬院校。我們的傳統是崇尚實踐,我們的校訓是求實鼎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目前我們的發展也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在這樣的情況下,高等學校的任務就非常繁重。那么如何培養創新人才?如何能夠使我們的學生具備創新的能力?這就是我們要面臨的課題。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本能,對新鮮事物都是有興趣的,可能大家小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尤其是男孩子,家里的鎖不知道壞了多少、表不知道壞了多少、收音機不知道壞了多少,咱們現在可能沒有這樣的機會。創新和創業也是不可分的,創新是創業的基石,創新是基礎,沒有創新恐怕也就沒有創業。大學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我們要讓每個學生都要成為未來新生事物的創造者。
教育的過程就是要把孩子們基于興趣的、破壞性自學習,引導為有目的的創新。在整個我們的理念當中,我們認為最強有力的動力就是學生的興趣,最好的手段就是實踐,最需要的知識就是我們要在校園里營造一個創新和創業的環境。一顆種子要想長成大樹,需要合適的環境和土壤,這個包括幾個方面:
第一,要有敢于批判的、自由的學術氛圍,要讓學生大膽地、敢于想象、敢于否定權威、敢于否定權威的觀點。
第二,要建立跨學科、多學科交叉的課題體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創新不是簡單地重復,不是我不知道這件事,我去做了這件事就是創新。
第三,要有充分的實踐平臺,讓學生的想法可以自己去嘗試,可以自己去實現。
第四,要有來自各方面力量的支持,讓學生能夠實現自己的想法。
我們的做法包括幾個方面:
第一,在學制上、制度上給予保障。我們出臺了本科生科技創新和學術實踐的教學管理辦法,這個辦法的核心就是要把創新這樣一個過程設為必修課,2—6個學分。讓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所付出的精力、時間能夠有報酬,這個就是學分。
第二,要搭建平臺。比如第一個平臺是依托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建立大學生的工程實踐創新平臺。那么在這個計劃當中,我們為冶金工程、材料、機械、礦業自動化和農業工程,搭建了一個學生在校六年一貫制的平臺,這樣的話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和企業充分接觸。
第二個平臺是依托科技創新教育,從2006年開始,就實施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每年都有2000余人次的學生和7000余人次的老師參與。學生自己可以設計項目,自己選擇項目、自己選擇老師,有充分的自由。
另外,學校還設立學術、科技、競賽平臺,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比如綜合類的競賽、專業類的競賽、興趣類的競賽等等。每年我們都有2000余人來參加這樣的競賽,并且獲得了相應的獎勵。
第三,創造一個就業、創業與創新結合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就就業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活動,營造氣氛,就是創業講壇、創業(主題團日)、創業大賽等等。提升能力就是創業的培訓、創業項目的選拔指導。進行孵化就是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激勵,給學生提供一些優惠的項目,推薦優秀的項目進入創業激勵的孵化,提供咨詢和推薦。
然后就是資金的支持,這個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學校有專項資金每年近400萬。有200多萬投入大學生所有的活動,就是剛才說的(SRGP)項目。并且設立了科技類的獎學金50萬,競賽類的獎金20萬。并且還有20萬用于創新團隊的扶植,80余萬支持學生的社會實踐團隊。
另外學校里還可以從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拿到支持學生創新項目的100多萬。
另外還有一些校友資金的支持、校友捐助。比如(建容)的創新創業基金每年200萬,扶持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用于團隊建設或者項目建設。
最后一定是社會資源、企業的資源。學校與100余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良好的關系,與地方政府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合作關系,覆蓋了全部的專業。與寶鋼、鞍鋼、首鋼這樣的大型企業通力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
另外就是要利用社會的資金。大學生創新創業絕對不僅僅是高校一家的任務。
另外,我們還面臨許多困惑。大學生創新創業最缺乏的就是經驗,最缺乏的就是指導。學校里面最缺乏的就是有創業經驗的導師。所以社會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我在這里說一下我們這兩年,部分科技創新的成果。比如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大賽團隊,我們2014年獲得了國際賽的總冠軍,并且我們在有這個賽以來,一共獲得三項冠軍、一項亞軍。另外還有機器人、航模。還有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節能減排現在是熱點,今年我們獲得特等獎一項、一等獎五項、二等獎一項,我們一共有七個作品參賽,六個獲得特等獎和一等獎。
大學從來不缺乏創新,但是我們需要社會各界的重視、支持,謝謝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