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4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于8月22日-24日在河南鄭州召開。在中國經濟已由高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一種新的“增長觀”,為經濟轉型、深化改革贏取時間。本屆夏峰會的主題為可持續增長的動力。
在創新與監管——野蠻生長中的互聯網金融分論壇中,人人貸合伙人張適時表示,我們看到不管是這三個改變過程中無論哪個階段,金融機構存在的價值是有的,所以我們認為互聯網金融會有所改變,但是不會是顛覆。從互聯網思維去出發,金融機構大量的優勢還是的,必須去結合,我認為這是未來互聯網金融的一個情況。
以下為張適時在創新與監管——野蠻生長中的互聯網金融分論壇實錄(部分):
張適時:壓力挺大,感覺在這里被孤零零的劃一個小圈,在各位金融家面前我就簡單的說說。我覺得互聯網會不會改變金融會有三個步驟和三個階段,這其中理念是不一樣的,等于到底互聯網會不會改變金融這個觀點我最后再說。
第一個互聯網改變金融的是一個用戶體驗,這時候互聯網是一個工具,在工具下會有多少互聯網金融的屬性呢?比如說金融有的沒有任何改變,改變的是購買貨幣資金的體驗而已。那在這樣一個階段下,我們會認為其實所謂互聯網金融公司是不存在的,因為只要有金融公司再加BAT就可以了,這個階段來講金融公司做不了任何事情。我們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金融公司也不用改變什么,或者說在這里面有一定的費用,在這樣一個互聯網平臺上,我認為是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互聯網有一天跟金融結合在一塊,我們在風險管理的本質上發生了一些細微的改變,在這個情況下我們認為一小撥互聯網公司是有可能誕生的。包括現在的電商,電商已經擁有了用戶的消費數據,像阿里、京東,他們的用戶可以有一個有別于其他用戶的理解,因此他們在風險管理的理念上,客戶關系上是發生了細微改變的。但是這些細微改變能滲透擴大到足以改變整個風險管理理念的時候,這時候所謂的互聯網金融我認為就是往上走一步了,這時候互聯網金融是真正存在的細分領域。
包括人人貸這樣的公司,如果只存在于第一個階段,可能更多的還是協助銷售,或者是金融跟互聯網只是一個結合的事情,沒有存在真正的應用體驗,我買的就是數字,賣的還是數字,或者是一些文字而已,這還不像其他的電商什么的,還有物流配送。所以整個過程中,我們認為互聯網沒有辦法做一個環境的改變,如果想實現這樣的改變,就應該有第一步的改革,這樣的改革我們相信也會發生的。當然我們已經很努力了,但是我們應該還可以做出更大的突破。
舉一個例子,當一個客戶去到一個銀行,他提請一個申請表,他所有的信息給到銀行。互聯網做信貸的過程中也多了這么一個步驟管理風險,包括他來這里填寫申請表花了多長時間?經歷過多少次保存?當你逐步分析之后,他是對在這個風險管理里面帶有一絲絲改變的,但是正是因為這樣一絲絲的改變,最終改變了這樣傳統的領域。當然在這個概念里,我覺得互聯網和金融界還是會存在一個階段的,真正能把互聯網思維結合在金融里面我覺得需要基礎,需要一個心態的成熟。包括我們認為中國的P2P和美國P2P做的不是完全一回事,中國P2P到目前的階段來講還是用以被包裝化的品牌做這樣一個事情,沒法脫離整個金融風險之外。但是在美國是改變了,在金融結構里面就是利益足夠了。
大家應該知道很多機構投資者,對這些機構投資者他對客戶的尋找能力以及對風險預判的能力中,在很多優勢,銀行可以這樣進行放貸,這個過程中大家的價值是在這中間的,而他生成的時候,互聯網有這樣一個理念,他在整合過程中,他是對自己未來風險做選擇的。什么意思?我在去年10月份的時候跟美國的公司(公司英文名稱)他們有接觸,他們是基于標準化或者是研究未來精細的預測,在這個改變的過程中去找他未來會有什么東西,他是對整個金融資產里面進行理解的。在這個過程中,銀行會發生深刻的改變。
我們看到不管是這三個改變過程中無論哪個階段,金融機構存在的價值是有的,所以我們認為互聯網金融會有所改變,但是不會是顛覆。從互聯網思維去出發,金融機構大量的優勢還是的,必須去結合,我認為這是未來互聯網金融的一個情況,謝謝大家。
張適時:我站在許總這邊,為什么呢?還是舉剛才的案例。我也分享過,比如說我請老同學吃飯,這時候我錢包丟了,我就告訴人家一個賬號。那這時候很容易有另外一個人愿意出50塊錢,只要我5分錢的利息,這是同樣的問題。我們一直在想騰訊,比如說騰訊銀行,至于跟微信自己去做金融這個事情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我認為這是完全不一樣的。騰訊銀行其實跟其他銀行利用微信用戶來講,都是普通的銀行。那微信開發出去之后就要做另外的東西了,做的是庫存營銷的客戶建立,他要建立數據分析的很多問題,包括稅收、管理,整個一套很重要的東西。那這個過程他要發揮自己的優勢,還是把這個東西分給各個企業去做,我還是在這里面做我熟悉的東西去做。
實際上我們會認為,再舉另外一個例子,當時(英文公司名稱)創立概念之初是我要脫媒,但是后來他慢慢又開始找機構,就是因為這樣便宜。可能我個人8%愿意出,機構6%就愿意出,所以70%的資金都來自于機構,他們也在想個人和機構在所謂的互聯網金融中的位置,也在想。
更多會議資訊、觀點、花邊、八卦,請關注微博:@財經會議[微博] 微信公眾號:財經會議。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