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4第三屆中國國際農商高峰論壇”于5月25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正谷(北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張建偉。
以下為演講實錄:
張建偉:大家知道生態農業有一個最大的特征,除了考慮經濟效益之外,要更多地考慮土壤、水源、動物、人類和環境的長期效益問題,但是對于一個具體的企業來講,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我們商業企業從事生態農業投資,有時候得到經濟效益最大化和股權各方面生態利益是沖突的,作為一個企業必須要有能力通過自己的品牌溢價和高效的組織運營,把對于生態的成本投入轉化為商業行為的收益,如果沒有這樣的轉化能力,這可能是很有風險的。
對于研究者和政策制訂者來講,我覺得生態農業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它就是多元,他們要求我們在管理思想要多元,我們應該鼓勵各種不同形式的生產方式和體制的并存和探索。
第二個問題,我覺得中國和國外在生態農業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一個是表現在我們對于生態農業在社會發展中重要性認知的建立時間長短的差異,第二個表現是在,以生態農業為基礎的社會化商業行為的成熟度,我們和國外都有一定的差異。
對于企業來講,很重要的一點是必須要把握企業發展的節奏,如果你快速地跨越了中國本身的特點,往往會很有風險。比如在有機農業的這樣一個行業,丹麥的有機農業在整個市場中的份額是7.6%,但是他的國家制訂了2020年整個發展要達到16%,而中國現在有機農業的市場份額不到0.1%。
國外他們有有機批發商,生產者和渠道商可以通過有機批發商建立起分工和聯系,但是國內有機生產本身供應不充分,社會的信任程度比較低,這種批發商很少,這就使得一個企業必須從事全產業鏈的過程,這樣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第三個,從事生態農業要非常重視實踐,因為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是一個非常有挑戰的大課題,很難通過簡單地控制上游的資源,或者是大量資本的介入而解決。所以這也是很多投資生態農業失敗的原因。
對于一個具體的從業者來講,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找到更經濟、更有效的生態農業組織形式,考慮我們自己在這個產業鏈中所做的貢獻,而不是簡單地去代替農民的工作,這個過程是非常需要時間成本的,所以一個從業者必須要考慮投入生態農業的時間成本問題。
最后一點是,現在已經是一個互聯網的經濟形式了,生態農業不能脫離大的社會新形勢,所以從事生態農業的企業要勇敢擁抱和接觸這種變化,特別要注重自己的產品和營銷過程的一體化,也就是說可能我們產品還沒出來就要注重整個產品和營銷的過程了,同時還要注重品牌和客戶互動的一體化,現在是互聯網經濟要求客戶參與到產品的制造、口碑的傳播,所有的過程當中。這兩個一體化也是擁抱互聯網經濟很重要的形式。
謝謝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