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陳玉宇:未來10%的人口應該住在超大城市

2013年12月23日 11:30  新浪財經 微博
                  
上圖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陳玉宇。 上圖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陳玉宇。

  新浪財經訊 第十五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于2013年12月21日在北京大學舉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陳玉宇參與了圓桌討論。陳玉宇認為中國未來城鎮化的一個基本結構是10%的人口應該住在超大城市,中國應該有八個1500萬人口的城市,差不多1.4億人口居住在北上廣深。

  以下為陳玉宇發言實錄:

  張文豪: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在我們對話嘉賓剛才沒有演講過的嘉賓還有一個單獨的表述,大的題目就是城鎮化再破題,在這個大題目之下,就自己最有感觸的一些話題簡單的再講一講。第一個請陳玉宇老師。

  陳玉宇:我感覺剛才聽了張勇的發言之后,其他的人,像我這樣的人就應該閉嘴了。我感覺中國的城市化有這樣幾個觀點,第一個觀點,對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城鎮化的理解,我看完之后,感覺基本上都跟我從學理上對城鎮化的認識都相吻合,昨晚發了一條微信,說基本上都對。但是,我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感覺出,我們的城市化不夠接地氣,不夠生動,不如張勇講的,張勇做的很多事情其實回答了很多人的疑問。比如有人說我們城鎮化之后,地也賣了之后,這些員工老的時候怎么辦?這其實是用一種計劃經濟的,一種被培養起來的依賴于政府的一種慣性思維在思考一個龐大的、復雜的、演進中的社會體系,這無論是官方還是普通老百姓都有一種錯誤的理念。

  其實你自己問一下,當你只帶著五美元在80年代,90年代到了美國時,沒有人會擔心你30歲之后怎么辦,你50歲之后怎么辦,你在餐館打完工怎么辦等等。如果你把這些問題向政府提出來,他的確就想,我需要為多少人蓋房子,需要為多少人提供醫療保險,我需要為多少人提供退休保險。這樣坐下來,靜態的算帳,我們的城市化永遠都搞不下去。中國今天最大的問題就是城市化是滯后的,這種滯后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門沒有為已經展開了20年和未來將要展開的這樣一張巨大的城市化藍圖做好心理準備,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做。

  舉個例子來講,在我們今天從上到下都這么關心城市化的情況下,在西方已經有了200年長足發展的城市化的情況下,中國都沒有一個比較科學的測量城市化的指標。我們是按照行政區劃完了,叫城區。但是,這項工作在任何一個西方國家都已經非常成熟,比方說我得定義連續一片面積里邊居住了多少人,居住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居住區里邊的建筑物的密度是多少。中國還沒有一個部門試圖準備建立起這樣的指標,那你能說我們的決策部門真的做好了城市化嗎?

  我接下來還有一個觀點就是中國的城市化事實上比你想想的要深入的多了。就是中國的城市化表面看起來好像我們在破題,剛剛開始,但是事實上我們已經完成2/3了。什么意思?就是從勞動力從事非農產業的角度來看,中國已經完成了100個勞動力當中的65,65%的城市化率,從產業的角度來講,非農產業化率65%。可是我們這65%當中的這二點幾億農民工只是他單身一人作為勞動力實現了工廠化,他沒有實現城市化,他的家庭,他自己的生活安排,這是我們政府的責任。我們政府從來就沒有認真地對待這個問題,從來也沒有意識到要對待這個問題,也許東莞地區的地方政府還希望說有一天這500萬的勞動大軍還回到他們的家鄉去,實際上不會回去的。張勇剛才講的說法,他幫他的員工做的工作,包括買50平米的房子,他的員工買得起。這就是我們中國在過去的十年片面地實現了工廠化,沒有實現市民化。現在的破題我覺得關鍵是政府職能要跟上,政府要根據市場驅動下的人口的重新分布和集聚為他們提供所有的一切的便利,我不是要你們給我錢來養活我們,政府一向都是被人民養活的。只是說你需要提供便利,提供支持,在你的制度上去除僵化去除障礙,這是我們的城市化。可能現在城市化只是一個補課,我們的工廠化已經完成了。

  未來的城市化是什么樣子?我現在又要講農村的老頭、老太太怎么城市化,那就是鄉城中的一部分,日本人曾經也面對這個問題。不管市場做什么,市場力量的驅動下,千百萬人為了追求自己幸福,會發生的事情就是90年出生的2400萬人,95%都是選擇他們喜歡的城市。所以,今天開始的城市化就是你能夠完成從90年開始到現在,以及在未來出生的人,未來二三十年里出生的人在大城市里面找到工作,不斷提高生產率,安居在城市里面,這就是未來不可避免的城市化,政府只不過在這樣洶涌的力量之前做一些配合性的決策。

  前30年中國實現簡單的工業化過程中的時候,地方政府發揮了非常了不起的角色,無論怎么贊美他們都是不過分的。但是,這種在前30年的成功不能保證我們后面的城市化的成功。我們后面的城市化不是你規劃一個工業園,招來一個工廠就能夠完成,而未來的城市化是依賴于一個有活力的、人口集聚的城市,在這個城市里,你得依賴千百萬像張勇這樣的企業家分散化的努力,大家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大家在這個城市里成長,在這個城市里安居。這樣的一種城市化是一定要發生的。

  張文豪:謝謝陳玉宇老師,有一種說法,就是說很多的農民工在暫時沒有工作的情況下,從城市里面安靜地回到了農村。所以,我們就沒有那么大的失業率。

  張文豪:實際上剛剛陳玉宇老師也在講,構造城鎮化實際上我們應該有一些更新的角度,陳玉宇老師我想再問一個問題,以往城鎮化里面有哪些做法是積極的、不錯的,需要保留?有哪些可能是一些不好的做法需要改善?

  陳玉宇:我們中國到現在為止我感覺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在前30年我們走過的路差不多是美國人100多年走過的路,30年時間完成了這樣的我稱之為叫工廠化,或者工業化。城市化文明沒有那么好,但是這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只不過我們的成就30年來一個接一個,我們自己有一點點太著急了。我最近在看美國的歷史,1880年的時候,那個時候美國紐約地區的生活水平估計跟中國今天差不多,紐約城市里邊有三萬多家小制造業,就是縫紉、做衣服這種小制造業,有點像東莞。其中有一家發生一件大事,一個七層樓高的縫紉廠發生大火,燒死大約500人。最后發現人沒法逃生,跟咱們前些年發生的事一樣,美國的農民工不守紀律,管理者就把逃生的門鎖著。其實中國做的比歐美走過的路要好,這一點必須要肯定。

  但是,我認為未來對中國城市來說有三個不可克服的困難,這些困難一旦能克服,那就很了不起,我確實認為克服起來會很難。第一個難以克服的就是大城市沒有積極性發展,有優勢的城市沒有積極性發展,小城市拼命地想得到擴張,這是錯誤的。我經常說的話就是中國30多個省會城市,300多個縣級市,19000個建制鎮都在那兒同比例的擴大,那幾個高端的有前景的城市還不愿意擴大,因為擴大就帶來很大的負擔。

  我認為中國未來城鎮化的一個基本結構是10%的人口應該住在超大城市,中國應該有八個1500萬人口的城市,差不多1.4億人口居住在北上廣深,這是按照美國和歐洲的結構。中國應該讓30%的人口,四億人居住在150個非常有活力的、我們應該稱之為大城市或者中等城市,大城市平均人口500萬到1000萬,中等城市,一百萬到三百萬之間。平均來看,150個城市,大約200多萬人口,平均大一點的五六百萬,七八百萬,小一點的一兩百萬,40%的人口居住在這樣的城市,這是前200年發達國家已經經歷的。18000個鎮沒有什么可擴展的,它有必要實現現代化,一個鎮一萬人,兩億人口到頭了,2800個縣城,一個縣城也就現在的規模也不可能再擴展,也就是平均八萬人口一個縣城,一億六千萬人。剩下來的中國人口10億人的城市化,我所說的核心的城市化,就是40%的人口在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居住,剩下來大約2億人在小一點的城市,就是600個縣級市,地級市的小城市。縣城和鎮是沒有前途的,它只是伴隨著中國的富裕和發展,它的設施現代化,它不可能創造出工作崗位,沒有人群的集聚,不可能有分工的需要,沒有分工的需要,就不可能有服務業的發展。中國在前面可以在政府主導下劃分工業園區,政府,黃區長累得半死,招商引資,夢工廠,很有效,的確你得承認,非常有效。但是到這個階段就沒有效果了,接下來的發展,制造業需要發展,但是更需要是城市集聚基礎上形成的行業分工,我們需要新的企業家,新的政府的商業環境和新的法制、財政方面的規則,現在還看不出來有能夠短時間內重大改變的跡象。

  第二、中國下一階段發展的難點就是你得創造服務業的工作崗位,創造越來越多服務業的工作崗位,中國現在創造的很少。中國服務業不發展兩個原因,制度不健全,城市化不夠。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而服務業的問題,90后2000萬的人,怎么利用好這2000萬人的人力資源,我們未來能在100萬人口以上規模城市居住的人,新增人口規模基本上就完全來自于90后的這每年2000萬人,這90后的2000萬人拿辮子趕他也不會回小縣城,他會選擇在他認為不錯的重大城市里待著發揮好他們的能力。現在我們的習慣前30年的制造業發展體制的政府還需要學習。

  最后一個就是我完全自己臆想的,我為什么要看歷史,我想看看西方在發生巨大的人口在地理空間上的重新配置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會發生什么?美國在長達50年的過程當中,每年發生的事跟我們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有類似之處,我們是缺人民的土地,有暴力等等。美國發生的事中國現在還沒有發生,也快發生了,張勇提到一點,就是未來的勞資關系,未來的中低收入的城市化人的工人跟他們的雇主在勞資關系上的沖突和矛盾,新城市化的市民跟老城市化的市民跟貴族之間的沖突和矛盾一定會演化成星火燎原的暴力。你說北京長大的一個小孩,90年就來了,把他生到北京,長到20歲,把人的車燒了,提出政治上的主張,或者說他們不會提出政治上的主張,他們只會發泄一下,中國也沒有對此做好準備,中國的體制上的彈性,他意識到有這樣的威脅,但是他們還不能夠創造出一種行政體制上的彈性來容納。所以,我們最后會采取的很多政策就是往前探索探索,因為體制的僵化往回收一收。城市化有巨大的收益,還伴隨巨大的風險和挑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 新聞中央巡視組在人民大學發現數個問題
  • 體育意甲國米1-0絕殺AC米蘭 C羅破門皇馬3-2
  • 娛樂李亞鵬回應質疑:沒斂財 反捐贈240萬
  • 財經農業部部長:城鎮化不是“消滅農村”
  • 科技中移動4G版iPhone明年1月17日上市
  • 博客當叫停官員在職讀博 2013年度日劇盤點
  • 讀書優劣懸殊:抗美援朝敵我裝備差距有多大
  • 教育廣州一高校檢出超10例艾滋病多為男同
  • 張庭賓:中國人蓋的樓能當飯吃嗎?
  • 陳虎:再次錢荒背后更大問題是什么
  • 葉檀:美退出QE與中國房價沒什么關系
  • 梁建章:人口是膨脹還是萎縮
  • 江濡山:地方債背后有三大危情
  • 姚樹潔:李東生落馬再顯反腐真刀真槍
  • 謝百三:新股改革為何越改越亂
  • 梅新育: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有啥影響
  • 馬光遠:QE退出對中國經濟的三重沖擊
  • 江濡山:中國經濟運行有四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