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3(第十二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于2013年12月7日-9日在北京舉行。以下為“養老困境與銀發經濟”主題討論實錄:
劉挺軍: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我們的論壇馬上開始,今天論壇的主題是養老困境與銀發經濟,在我們論壇正式開始之前我想先介紹一下主席我們今天的嘉賓。
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局長 封國生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 李紅兵
攜程網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梁建章[微博]
東軟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盧朝霞
康復之家醫療器械連鎖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 柏煜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楊燕綏
我本人是泰康人壽副總裁兼泰康之家首席執行官 劉挺軍
2013年我們歸結為養老產業元年。第一件事就是老人數突破了2億,第二件事國務院35號文對加快發展養老產業最高層面政策推動。第三個事件我們說養老服務業領域,我們當年2007年進入這個市場,那時候很冷清,2013年開始三大派系,媒體上報道有保險系、央企系、房產系紛紛進入養老產業,央企系不成立基本上是一些概念。我注意到另外一個領域,有很多民營企業在養老服務領域在很多細分領域也在擴展。今天我們是非常強大的陣容我們一起探討在中國加速進入老齡化的環境中間,我們在35號文這樣一個進入2013年養老產業元年背景下,我們有什么樣的機遇?我們應該用一個什么樣的產業模式去應對,我們從政府層面可以看到一些什么樣的期待?所以我們論壇方式我們先請業界,業界的幾位主要嘉賓談談自己對這個企業的看法以及對政府的需求,然后我們請政府的領導請更高屋建瓴的層面給一些指導,首先請梁總。
梁建章:養老肯定是一個問題,但現在中國養老問題比其他國家嚴重,我現在講我們現在還是有機會或者是緩解養老的困境,這是我今天來最重要的目的,呼吁企業界和在座的社會精英一起呼吁盡快放棄非常荒唐的計劃生育政策。最近稍有松動,放開了單獨二胎的政策,但是從我們的研究從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經驗來看,當中國經濟城市化進化到這個程度,即使是完全自然放開生育的話,中國生育率也不會超過1.5個小孩,隨著中國近幾年城市化發展,收入達到一萬美元左右,可能平均每對夫婦只生1.2個小孩,上海每隊夫婦只生0.7個小孩,每一代中國人減少一代,這是非常可怕人萎縮的速度是人類歷史上沒有經歷過的。即使像臺灣、香港、新加坡這些地方不遺余力的鼓勵生小孩,人口還是不會上漲。少生小孩有什么壞處,在座各位可能很快接著我的話來講,每個小孩每個年輕人需要撫養的老人負擔非常重,稅收負擔非常重,國家財政也會發生問題等等這樣情況。我最近過去幾年在斯坦福大學研究創新創業的領域發現,人口結構對創新創業負面影響,人口結構老齡化對創新創業負面影響非常大。日本十年二十年,經濟簫條,創新缺乏跟企業員工的老齡化有很大關系,企業在創新創立方面競爭力被削弱的。我們現在企業都是年輕人二三十歲的占主流,但是再過中國老齡化會超過日本,因為中國生的小孩比日本還少,那時候五六十歲的人在企業占大部分,他們創新力在市場上會大幅度的削弱。我作為一個企業作為一個中國人都非常擔憂這個問題,所以過去幾年一直推動這方面改革。前兩年寫了一本書,中國第一本批評計劃生育的書,希望各位得到我這樣一個信息為盡早推動計劃生育改革做出一份貢獻。
劉挺軍:我們知道梁總其實總一個更加長遠的視角去考慮養老的困境問題,從人口結構,因為人口結構變遷會是一個長期過程,如果認識到實現政策到最后產生效應是比較長的政策。我知道楊教授其實也是思考類似的長期問題,你提出來延遲退休問題是大家比較爭議的事情,我認為也是非常重要在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的大背景一下,請您深入闡述一下你的觀點。
楊燕綏:題目很好養老困境,講到養老困境有三個結構問題,一個人口結構,剛才這位專家已經講的很好,人口結構,老齡化實際上跟現代化關聯的,但是一個國家如果老齡化到來稍微晚一點又跟全球化關聯這個負擔很重。家里老人多了要出去找工作,結果不好找了全球化了,中國就是這樣可能跟我們計劃生育有關系。關于中國的人口結構我們缺乏教育也缺乏普及,當一個國家整個民族人均預期壽命接近80歲的時候,說明這個民族正在成為四代同堂的大家族。四代同堂就面臨一個問題,這四代人孩子、年輕人、老人,老人又分出年輕的老人和老人,在四代同堂里出現一個問題,過去自認為老人五十歲六十歲的人,面臨家庭越來越多的七十、八十、九十歲的老人,五十、六十歲的還算老人嗎,所以新興老齡化的國家把這個叫做年輕的老人,要照顧七十、八十、九十歲的老人,在社會上就要參與就業,面對老齡化我們四代同堂怎么辦。50歲60歲的人群他們可能沒有做好準備,對中國來講更特殊了,中國50歲、60歲的人群趕上文化大革命沒有念很好的書,工作也很艱苦,收入很少,學歷不高,在社會老齡化轉型過程當中他們坐在最危險的位置上,需要把他們安撫好中國才能轉型,這涉及到50歲60歲的人怎么提高兩待遇,職業家庭培訓做到延遲退休參與就業解決四代同堂大家庭的問題。
所以實際上要不要延遲養老金和這50歲60歲的人要不要參與就業,還是取決于人均預期壽命減15就是老人,就是領取全額養老金的時間,這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屆政府說了算,這是統計的問題。很多國家面臨老齡化把人口結構問題納入課本,讓大家知道我們這個大家族的年齡結構,四代同堂我們怎么辦?缺乏教育和認識,2013年對這個問題討論更加熱,一說養老大家都非常關心,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是不是。
劉挺軍:現在養老的問題確實引起了很多媒體的關注,我個人想法兩方面,一方面反映了確實這個產業和這個問題成為社會不得不關注。另外一個就是很多的觀點一出來比如說延遲退休類似的人口結構、計劃生育政策這些東西出來以后會產生很多爭議,我個人一個體會其實某種程度上正是這樣一個內在的市場的需求的存在,大家對這個問題其實蠻焦慮的。所以養老大家都說是一個朝陽的產業,面向西洋一個朝陽的產業是一個藍海的市場,我們在海里游泳的人,無論是泰康還是柏總還有跟王總進行交流,這是長線低利潤,想要報復第一沒有看到案例,第二沒有看到理論模型。我們反過來說幾個大企業在這方面做的創新和實踐,我覺得是開了一個思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物聯網和技術我們能不能把我們服務的成本大規模的降低。另外一個就像今天大會主辦方特別叮囑我不允許做自己廣告,我覺得把這個放開一點,為什么?因為這樣的實踐應該跟大家分享。包括我們實際上做一件事情就是把保險、醫療、養老三個領域去做在市場上得到一個認同,請盧總介紹一下互聯網穿戴式的設備,我們新的互聯網技術可以在養老領域有什么創新?謝謝!
盧朝霞:非常感謝有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交流,最近一段看電視劇,那個電視劇看完之后我很揪心,我很難受,演的形容有很多情節,一個情節就是居家養老,老太太在家里保姆虐待她,還有不孝之子,連電視劇的導演都說拍完這個電視劇以后他自己抑郁了。這個電視劇反映目前我們居家養老還是機構養老還是社區養老的現實問題。我是東軟集團副總裁我兼東軟熙西健康的CEO。我們信息化的工作比較早的介入到了這個領域,另外我們本身做了很多的醫院和民政的系統,所以我們看到更多是這些挑戰,這些挑戰用什么來解決?我們認為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一定是智慧養老離不開信息化、離不開目前移動互聯網的技術來實現。當然說技術不是萬能的,但是通過技術能提升我們養老服務的水平,能夠通過技術能幫助我們現在讓它機構社區能夠規范化,能夠科學化、更加的專業化。我們具體做法實際上這樣,在統一的標準下對家庭里面養老應該是通過一些現代化的這種技術,實現家庭里面老人能夠是在他獨居的時候,把他健康信息移動行為活躍信息傳到監護部門和他子女,讓子女實現對居家養老管理。養老服務真正進到最近的地方,民政在每個社區有服務中心,建立養老的健康醫療管理的自助式小屋,能夠把他最最關切的健康信息傳到后臺健康檔案和相應的醫生。怎么實現?實際上通過建立云醫院實現分級的遠程醫療。
第三個機構養老,機構養老必須有幾個方面內容。1、實現他健康服務進到每一個機構當中。2、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更加通過信息化提出管理水平,通過規范化把他從業資格進行相應的評價和任級,以此使得我們養老目前情況下有一個大的改善,這是我們的目的。
劉挺軍:我們2008年最早做養老,當時在望京開的門店,門店做的就是居家養老,做下來的感受是什么?這些服務人員我們派到社區以后質量控制我們沒有控制,第二我規模經濟很難形成。第三這些服務人員一下很容易跳過去。未來我們還是看到這個市場很大,可能說技術進步如何把質量控制成本、信息成本能夠降下來。未來比如說我們有自己集中養老社區作為基地的時候,那我效率可能有很大的一個提高。包括柏總這邊在康復領域,老年人醫療的開銷應該說現在30%的醫療資源花在老年人的身上,康復是很重要的一個領域,聽聽柏總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也向我們監管部門的領導吐露吐露我們心聲有什么困難。
柏煜:劉總說養老產業沒有出現特別清晰和賺錢的模式,這確實是看上去一個很美的產業,看著很好做起來很難,這是現實問題。是不是沒有機會?肯定不是,要不然我們不坐在這了,我覺得有幾個地方有機會,9064,9073里面的計劃是居家養老,居家養老是主流可能需要量方面的需求,第一個硬件需求,他老了需要一臺輪椅,洗澡需要沐浴椅,需要拐杖等一些硬件需求。還有上門需求,專門針對老年人的家政服務和護理。養老最重要是服務業,服務業里面包含金融,比如說保險,北京有一個新的險種特別好,北京有一個老年人意外傷害險,一個人交15塊錢就可以獲得5萬元理賠,這個保險出來之后北京需要訛人的人迅速下降,因為只需要15塊錢就可以解決意外傷害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再出一個險種,15塊錢之后你再交15塊錢你扶了別人被訛詐也可以理賠。那就厲害了。一個70的老頭還在街上摔倒訛人,遇到老人摔倒我們都不敢扶,但是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創新我覺得這種社會風氣都會改變,有時候改變社會風氣不僅僅需要弘揚傳統文化,其實還需要金融創新,商業模式創新。
劉挺軍:這是一個朝陽行業,朝陽行業什么概念?就是太陽出來的時候你看充滿希望,但是天氣還是涼嗖嗖的,涼嗖嗖不是沒有辦法,這個產業鏈上,金融、保險、養老服務、醫療包括互聯網的技術,包括我們下面各個分支,餐飲、護理、物業管理如果我們產業鏈上進行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整合的平臺的話,事實上我相信盈利的模式是存在的。很簡單我也順便做一下廣告,對很多人來說我這是商業機密不太愿意說。事實上泰康提出來我們要從搖籃到天堂,用壽險長期資金和客戶優勢去整合醫療,我們叫老年生命鏈產業,這個顛覆了行業,單獨賣醫療器械你店租成本會高,單獨的下游服務我們辦的養老社區,看單期客戶我的盈利也困難,我們產業鏈打通我做到從40歲服務到終老,把產業上養老、高端醫療、卓越理財三件事情放在一塊看,把原來看起來薄利行業做到扎扎實實有商業模式的行業。整合意味著你要突破很多監管上、政策上的,因為你涉及的領域太多了,所以我們發現在這個過程中間你邁不過去很多的檻,這些很多都是要花很多經歷去渡過。我們自己感受特別在幾個方面。第一個35號文讓我們看到非常好的一個政府主導扶持產業方向。我們看到這個過程當中有幾點感受。第一點政策頭緒蠻多的,跟我們關聯,民政、衛生、建設、土地方方面面,每一個下來事實上這些政策和政策之間是不是有足夠的匹配。這是我們推進項目中間一個比較大的困難。第二點作為養老產業來講中國和美國很不一樣,美國有一個很成熟醫療的體系,所以做養老機構你不用太多想,有一個全科醫生照顧就OK了,中國不是這樣,醫療某種程度成為養老產業進行中間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我們養老模式應該是醫療和養老結合,醫養結合,社會資本參與到養老產業聽聽封局長對我們的指導。
封國生:老齡化問題備受關注,世界范圍內已經有文獻介紹有60多個國家進入到老年社會。這種老年社會老齡化現象出現主要有這樣幾個因素。一個醫療水平的提升使人均壽命提升。第二個就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第三個和人口政策有關系。我們國家隨著我們社會進步,醫療水平提升,以及我們人口政策,我們現在已經提前了好多年進入了老年化這樣一個時代。面對這個時代我們要認真研究如何解決老齡化給我們社會家庭今后一系列的問題如何去面對去解決?這是一個我們非常重要的社會現實問題。我們一方面解決社會的保障問題,這種保障包括就業的制度、養老金制度等等。另一方面我們要認真研究解決養老的現實問題。剛才有的學者已經介紹了養老我們國家有一些傳統的特點就是大部分是居家養老,但是由于我們國家老齡化社會的一個特點和現象,今后這種居家養老可能面臨一定困難,因為子女都是獨生子女,這樣的家庭負擔養老很困難的。第二社區集中養老,第三種形式就是集中養老。今后可能這種居家養老的形式越來越受到一定的影響,我們當前人口特點所以社區養老以及集中養老恐怕在今后會受到高度的重視,或者是將是今后的一個發展方向。養老包括養老院的建設應該說它也是公共服務的問題,也是當前最大的民生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有政府的投入,但是同時也需要我們社會各個方面社會力量的介入。從現在養老來看政府投入還不多,現在有一些統計,有三成是我們政府投入的,很多還是由我們社會資本進入到這個領域當中來。我覺得進入到這個領域當中來是很有前瞻性也是很有前途的。我呼吁我們今后在政府方面應該多給予社會資本進入養老領域里面多給一些政策的支持。不管是采取社會資本進入到這個里面來,提供一個什么樣的服務,我認為這都是一個民生問題,也是一個解決社會上重要養老這樣一個重大問題。因此,在土地政策、稅收以及一些人才的支持等等其他方面的政策準入都應該給予特殊政策,使我們養老的機構能夠迅速的建立和發展起來。
我們知道老人尤其是年齡大的老人他往往伴隨著一些慢性疾病的出現,有的需要終身的進行護理,所以養老機構離不開醫療機構,這種醫養結合的模式也是我們現在發展的方向。另外我覺得養老機構也應該和這種現在我們正在倡導也正在推薦堅決護理院,應該和它緊密結合在一起,和社區的醫療機構緊密結合在一起,作為我們大型醫療機構就要為養老醫療機構,護理院、社區養老院服務方面提供綠色通道。比如說我們養老院和護理院以及社區醫療中心到底采取一個什么模式,什么結構發展?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進行研究和探討來研究這個問題。總之我覺得養老、護理、醫療有機結合將是我們今后養老服務方面一個重要方向。謝謝!
劉挺軍:謝謝封局長,我做過一個統計,實際上現在大家一提到美國的養老,大家想到的是太陽城,想到這種國立老人院。美國大概有500萬養老的單位,這500萬大概一半是NCKO一半是其他業態獨特生活的機構,從歷史上發展來講從市場剛剛起步是從NCKO起步,背后跟老年支付體系也有一些關系。在這些商業模式發展過程中間離不開政府的推動和支持。我們注意到北京市是第一個推出了養老設施專項規劃的地區,成型是最早的,后面我看其他一些城市也在跟著走,李局長在養老機構方面有非常多的理論和時政研究,請他跟我們談談。
李紅兵:很高興跟各位我們進行這樣一個討論。我希望直接切入主題,我們前面幾位嘉賓也談到這樣一個問題,困境,對困境認識,這是很重要話題,我從這先說兩句,我頭腦有四個數字,一個叫做一萬天,現在開始大約有一萬天是咱們北京從我們現在五個人里面有一位老人,我們把它叫做四人抬一個轎子,老人坐在轎子里逐漸演變三個人抬一個人,我們目標不希望兩個人抬擔架老人在上面。第二就是“百年大計”。比如說一萬天之后持續高的平臺期,百年之久我們都處在老齡化的時間,因此我們現在所做出的努力必須是重唱記憶、百年大計,所有的快、焦急、焦慮不是我們現在做的事情,應該是焦急,急是加快,又要只爭朝夕,又要我們確確實實的百年大計。這次不論是國務院35號文還是北市出加快養老服務業的夜間,第一次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提出來是什么?從業態角度提出來的,希望真正培育扶持一個新業態的生成。就像這次三中全會提出來的強調市場經濟,市場在分配資源當中我們決定性的作用這個角度,應該講它充分表達了這樣一個角度。北京從去年下半年已經開始著手這塊調研當時我們提出來《養老的社會化和產業化的若干意見》,后來覺得這兩個化引起相對大家不理解,后來我們提出養老服務業,后來從民政部、從國家發改委從國務院起草意見的時候,考慮當時北京提出這樣的一個角度,因此咱們北京的意見基本上跟國務院意見同步起草的。
這里面我們為什么要用業態的角度?就是我們確實想到我們不是管低端,也不是管高端問題,低端是政府自身兜底責任必須做具體化的事。高端我們現在很多房地產在轉型當中經常會找到我們找到區縣會提出來我要做高端的養老,但是它就像昨天咱們登月亮飛船一樣可能都要有一個剎車,剎住做養老的思維做房產,剎住做房子的思維做服務。我們做新興服務業名字叫做養老,必須看到真正是老人,要懂得老人,我家庭有兩個90多歲的老人,我無論用康復扶具,還是醫養結合,還是我們把物聯技術應用到這來我在家里兩位老人身上做實驗,因為是人,所以體驗出思維慣性和心里對思想的影響是非常復雜需求顯現狀態。潛在需求有沒有?這樣有沒有能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最后實現有限需求?這是我們作為銀發經濟必須認真面對的,所以經濟必須面對具體的對象,必須在這個具體對象的確實需求當中去考慮我們市場細分,這是我們最初起草最基本的考慮。
怎么松綁的問題?醫養結合是必然之舉,這個當中有自然約束我們的這種形態。比如說養老機構里面如何能夠有更多的醫療機構在里面,剛才說護理院,包括我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我們一級和二級的醫院如何提供更多的養老服務,這本身就是我跟封局不斷努力的結果。這個結果當中作為原來我們職能劃分當中兩個相對平行的職能部門我們必須緊緊捆綁在一起,來從我們視角考慮一個問題老人醫療養老的問題。還不僅僅是這個問題,因為封局管醫院的那條體系,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從文字上大家理解差異居家養老從內涵來講區別于家庭養老或者家族養老。居家養老不是說就是我們在家社會上有一個反饋就是當讓我們居家養老你社會、政府不管我們了,居家養老核心就是家中享受相對完善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從方方面面給你提供支撐問題。無論是柏總還是盧總他們做的努力是把這樣服務進入到家庭當中,使在家能享受各種各樣科技康復輔具的,也包括我們吃飯,老年餐飲,我們洗浴等等一系列東西通過這些實現,這些實現面臨一個我們是分散但是最龐大的群體,我跟房地產老總呼吁,當這種轉型的時候一定要把我們視野從我們原來頭腦的中端轉入這樣一個深海,我們把高端和低端去掉也有280萬的老年人,這些老年人是多么大的深海,是藍海,這個需要我們做,但是里面限制性的條件很多。咱們還回到一的問題,把護理康復想上門服務他面臨難點是什么?難點是他有可能叫做非法行醫,如果護理康復當中他離開了他職業地點,他職業資格和職業地點不符就面臨非法行醫,這個有醫師法的要求,我們嘗試多點行醫,最終目標是自由執醫,我們通過一種方法做這個東西的化解,我們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我們所有全科醫生和每個家庭建立服務協議建立服務的關系,以此化解原來政策當中的問題,我認為的困境更多是因為我們不適應現有我們現在需求,一步一步化解,從我內心覺得是積極的。養老事業提到關于老年人退休這樣的問題,我從來認為在我們這樣當中我們老年人的劃分只不過是我們一個劃分而已,我們仔細看一看現在退休的從55開到70這之間我們很多我們自己家里的人,包括我們見到所謂的老年人他們比我們朝氣蓬勃比我們充滿活力,人家還有自己可以決定的很多事項,他們是人生的第二春,我們說六十而立,我想它里面有很多資源和潛能我們還沒有確實挖掘出來,從北京設計當中我們,我們從養老機構考慮當中我們也這樣考慮認為,很多同事跟我考慮北京建十二萬張還是十六萬張床位,到底多了還是少了?這個東西部是簡單來看,一定是和我們給居家和社區提供的社會服務體系完善程度結合在一起,當你體系不完善的時候一定大家就往機構里想,當這個機構完善你請他出來他都不一定馬上出來。機構應該服務失能半失能和特殊老人,而不是所有老人都直接到機構獲取養老服務。因此機構建設成什么,它應該針對剛性需求解決它特有的問題。養老社區談不上是機構,但是它要解決可能在特殊領域解決老年人另外一個剛性需求,就是精神上剛性需求,恢復他真正的交往和需求。這些政策我們變成實招我堅信這個事一定能夠解決。
劉挺軍:李局長揭示在養老產業里面變成銀發經濟最重要一點要理解消費者的需求。我讓我團隊一定要看《老有所依》,這里面對老人的心態對他心理方方面面的展示,你想象的世界跟他的世界不一樣。另外在居家和社區機構之間的關系,我自己看應該是三種。你不管任何方式的養老服務它的一個基本的方向是去機構化,無論在社區做也好,在機構做也好,社會分散的模式是一種模式,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更高效的連接起來,更多專業護理機構解決你在家里用傳統技術用互聯網技術再怎么解決也解決不好的非標的服務。對一些中高端的客群來說可以是綜合服務,把居家養老和醫療整合放在一起又是更新的模式。這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監管部門的幫助,王組長國家民政部他一直在這個行業里面為行業呼吁推動很多政策的發展,應該說六七年之前我們那時候還在一起探討有一個什么樣的方式讓保險資金能夠發揮它的優勢進入到養老行業,王所長當時也做了很多工作,我相信他也有非常多的話要跟大家講。
王輝: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做交流,圍繞這個主要議題跟大家做分享,一個是困境一個是經濟。養老的困境我理解一個是養老金的困境,錢的問題,一個養老服務困境,服務的問題。我單位正好是民政部主要主管養老服務的,所以我從養老服務困境的角度給大家做一個解釋,當今養老服務的困境在哪里?我們說兩個字“短缺”,展開來說短缺缺什么?缺錢、缺人、缺技術、缺政策。缺錢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們養老床位建設投資量,我們說中國目前到年底我們全國老年人60歲以上大數是兩個億,如果按照國際慣例2億老年人當中至少有5%的人群要進入養老機構,100個人里面有5個進機構,兩億老年人的5%一千萬。我們現狀里面對于養老服務床位潛在需求量是一千萬張床。一千萬張床我們現在家底有多少?我跟大家報告,目前我們養老院現有家底4萬家養老萬400萬張,缺口600萬,600萬變成錢,一張床位建設投資費用10萬塊錢,不含土地費用。600萬張床的缺口乘以10就是六千個億,5%的人群入主養老機構所需要床位建設投資就需要六千個億,這六千億不包括90%的人群在社區養老所需要養老社區服務的投入。缺人,我們統計全國的私人半私人,需要護理的大數據老人是3600萬人,按照國際慣例,養老護理人員護理這些老人是1比3到1比4,我們取上限,一個護理員照顧四個老人,3600萬私人半私人老人需要我們養老護理人數量全國一千萬人。第三個我們缺技術,養老服務相應的技術層面我們跟不上,我們現在養老服務的管理產品技術含量還很不高,怎么樣用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改進提升養老服務和技術這個我們還很缺。第四個我們講說缺政策,養老服務缺錢但是我們社會缺不缺錢?我們在座企業家你們都很有錢但是你們在觀望不愿意進來或者不敢進來,為什么?說明我們養老服務的投融資政策有問題。缺人?我們需要大量的護理員,但是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大家知道現在還相對富裕,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但是他就是不到養老服務的市場里面來為什么?說明我養老服務里面的就業扶持政策有缺少需要調整。缺錢、缺人、缺技術、缺政策的背后核心問題是體制和機制的問題,體制要改革。我們有一個大的判斷中國養老服務從舊體制向新體制轉變過程當中,舊體制是什么?舊體制是原來我們傳統養老服務的體制,由國家政府統包統攬針對特定特殊對象,提供統包統攬的服務模式。這樣一種體制面對當前社會下兩億多年齡人多層次多服務的養老需求遠遠不能適應,所以它必須進行改革。
改到一個新體制,我們新體制是什么?養老服務新體制的核心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跟我們現在三中全會的精神完全一致,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要從養老服務的微觀層面退出來,我們政府不去蓋養老院當養老院的院長,更多把精力花在購買服務和監管服務,政府職能要調整,政府職能調整核心一句話我告訴大家,政府要從養老服務直接供應方變成養老服務購買方和監管方,這是政府職能核心的調整。這樣一來整個的養老服務體制要發生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再往下說銀發經濟,養老服務是不是一個經濟學的話題?我說是。剛才我前面給大家舉例,養老服務的短缺,缺錢和缺人這兩項足夠支撐一個產業。缺錢可以拉動投資,缺人可以帶動就業這本身就是一個產業。剛才劉總說是一個朝陽產業,我還要加一個它還是新興產業,什么是興?跟當前我們國家經濟戰略調整完全一致,我們經濟戰略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要從出口拉開變成內需拉動,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調整,養老服務業是不是第三產業。具體分類我們養老服務產業有六大板塊,老年照料、老年護理、老年產品、老年住宅、老年金融、老年休閑,這是一個產業鏈,很長的一個產業鏈,養老服務業要起來跟任何一個產業是一樣,要起來無外乎三部分,這個產業的準入,它的扶持,它的監管怎么做。這個我不用詳細跟大家解釋,我把文件帶過來了就是國家剛剛出的35號文件,大家可以上網查九月份出的關于加快養老服務業的意見,把養老服務業作為系統工程交代當前所需要的任務。我給大家報告背后亮點大家看不見的,網上公開是正文部分,我們后面有一個附件部分,抓落實,我們把國務院所有任務分解成45項任務,國務院附件明確分工由哪個部門牽頭什么時候完成,我們牽頭完成45項任務。第二個亮點文件我們專門提出來國家要選擇一些區域,有選擇性代表性區域進行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這個話什么意思?就是在一個體制改革過程當中發揮地方智慧,發動群眾智慧鼓勵大家體制創新,突破現有的體制障礙這是亮點。
最后,我要跟大家說,我作為政府官員我經常給大家做承諾,現在政府我們是服務性的政府我們理念也在轉變,我給在座企業家我要做承諾,政府表個態兩句話,我們對于所有支持養老的人財物我們都歡迎,第二句話任何形式的合作都可以。謝謝大家!
劉挺軍:非常感謝王所長體現了對三中全會精神的體會深刻,養老產業既是一個既有市場的特性也有社會公益的特性,同時也有道德的屬性,它應該是三種屬性在這樣一個特殊行業中間既需要業界不斷的創新,特別是在產業模式上有很多時候我們就是要跳出每一個細分產業去劃到整個產業鏈條重新跨界創新。離不開政府特別是頂層架構上,點其實很多,但是更重要是頂層架構,對政策我有幾點建議,第一點統一監管。第二點王所長也提到從一個供給方轉變成為購買方和需求方的監管。不再補貼需方和供方,進行市場選擇會有很好效率。在新城市化的思維下面我們也是不是改變一下,為什么說養老的護理缺人?缺人很多時候大家理解覺得這個行業比較辛苦,但是我覺得更重要是我們這些高級的藍領他缺少歸屬感。我們除了所有這些方面以外我們除了給他培訓還要給他一些待遇。
梁建章:政府稅收哪來?還是靠人來貢獻,你缺人付高工資肯定來了,自己的小孩免費為父母服務,但是別人小孩為你服務必須要高工資。經濟上必然造成中國稅收是最重的,福利是最少的。剛才有一位說我們可以讓五六十歲的人當護理員,這個可以是這樣,要把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野獸用,50歲人當30歲人,60歲人當40歲人,我跟大家說明這一點剛才說缺技術,新的技術新的創新,新的企業模式,畢竟是二三十歲,三十歲人創出來的,我們五六十歲老人體力很好,在智力上能夠五六十歲的人超過二三十歲的人。創新性的技術必然是三四十歲人出現的,如果年輕人減少肯定對社會是一個損害,解決養老問題要盡快多生一些小孩這是根本的一個解決辦法。
劉挺軍:應該把電視拿掉,把手機關起來,解決一些長期的問題。所有的經濟結構創新是一個問題,創新力對一個國家更重要。
提問: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來自河南省騰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掌門人,養老問題非常嚴重,就養老問題來講我前兩天看到歐洲兩個小國家因為養老問題面臨國家經濟上的倒閉。養老困境我聽了專家和各位領導談了之后我感覺解決這個問題一直我們在賭,一直在解決終頭,我們公司也是以三年的時間研究一套系統,在解決源頭,在解決源頭的問題,就是人一出生就兩本證,一本證是出生證,另外一本證是消費可以養老的證。我們公司立志于在兩到五年內建一千所。剛才我們民政部領導說了不拒絕于任何民間企業用任何方式來合作,去解決這個困境,我們現在已經有一套方案解決養老問題。
王輝:民政部我們下面搞了很多平臺,建平臺是我們很好工作,其中有一個平臺養老服務信息化委員會,包括盧總都在我們信息化委員會專門做養老高科技產品我們有一個聯盟到時候跟我們聯系。
提問:各位專家好我是做房地產的,我特別關心養老地產,尤其像聽劉總給我們介紹一下泰康之家做養老地產?的經驗和模式,也聽聽專家對養老地產這塊怎么做給我們一些好的建議?
劉挺軍:泰康之家、泰康人壽不做地產,地產是我們不可缺少服務的設施。第二點在中國看重資產的模式一定跨到對上游金融保險結合,對下游產業鏈整合,下游怎么樣更高的質量和更高的效率,在上游你怎么把當前培育市場擴得更大更開,用資金客戶優勢進行產業,這是我們自己的一個理解,謝謝。
王輝:社會有一個輿論用養老的名義做房地產,更多的去圈地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彈。養老服務的產業鏈很長六大板塊有一塊老人住的問題,老年住宅是養老服務業有機組成部分它是一個產業。自我個人感覺沒有必要避開它,要正視它,老年住的問題怎么解決,老年地產也可以,關鍵是怎么做?比如說養老社區我們跟房地產商我們提出的問題就是首先養老社區的標準是什么?政府憑什么給你提供地,你的標準是什么。比如說容積率可以做地產,我拿地出來招牌掛給你相應的扶持,前提大家把標準做好。這個標準有賴于房地產商跟我們一起合作,因為你們最知道你們需求在哪里面,這個可以往下走。國家層面說首先保證總量的面積,我們有一個0.1的概念,按照人均0.1供應養老服務產業,怎么供應?我們相關部門正在研究養老服務土地供應政策。
楊燕綏:我接著您說怎么供應我說一點想法,剛才說人口結構,后面銀發經濟的供給和需求都有結構問題,剛才王處長講的很好,社會資金您都歡迎,各種方式也都歡迎,到底做什么?我們怎么定這個標準還是按老年人收入來看,我們分三種,一種高收入,一種中等收入,一種是沒有收入或者低收入。構建老年服務體系三大要素,一個是土地,使用土地有地租,地租怎么辦?第二房產和硬件設施,這個也有成本,一旦投入會有房租,以及產生水電煤氣按商業價格還是民用的?養老產業產生服務我們就會有服務費。針對高收入政府供應地皮可以收地租,房產收房租,服務要收服務費,對高收入的所以人家敢要八千、一萬二的。對中等收入的人是不是地租不要了,再交地租交不起,第二房租搞點民用價格,服務費也不要太奢侈要讓他買得起。地租是不是可以不要,房租是不是民營機構蓋人家收點房租沒有辦法,民營機構提供服務要交服務費。中低就是房租也不要了,最窮房租地租都是由政府出,讓投資知道我投資房租、地租還是服務費,讓有需求的老人也知道自己應該交的費用。
劉挺軍: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所以為了我們國家創造力,創新力應該放開計劃生育政策。老年是我們自己的未來,等不到孩子長大要把我們當前養老問題解決好,應該創新和發展我們養老產業,把它變成一個真正現代的社會服務業,謝謝大家、各位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