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大金融論壇報道組采訪時,國家開發銀行副院長黃劍輝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近代中國4.0版,國內研究者的眼光應該放得遠一些。他坦言,作為國內新興智庫之一——新供給學派的一員,他們的目標直指2049。
我們將迎來“新的中國”
孔子說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對于十八屆三中全會意義的考量,也需要放在大的歷史格局下來看才能看得更清楚。從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統治算,大約每30年到35年,中國大的格局會發生一次變化。
從1911年到1941年,是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民主革命時代,這是現代中國的1.0版;1941年延安整風運動,確立了毛澤東主席在黨內的領導位置,也順利的開啟了1946~1976年的2.0版時代,這個時代解決了中國挨打的問題;接著,以鄧小平為代表的時代來臨,時間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改革開放30年,基本從1977~2011年,本階段被看做是中國的3.0版,解決的是挨餓問題;到了本屆政府,現代中國進入第4個重要的歷史階段,需要在之前的階段再進一步,可以形象的比喻成4.0版。
4.0版的中國,需要在上階段發展“量變”的基礎上跨入本階段的“質變”。無論是世界大國地位、外交還是國內社會經濟結構,對于國民的教育、醫療、住房等都需要有一個脫胎換骨的全新面貌,這個階段我們可以從2013年開始起算,一直到2048年。從這個意義上說,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將影響未來中國30年左右的歷史進程。《環球時報》社評提出“落實《決定》,我們將迎來‘新的中國’”,我非常贊同,這正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
在比較中前進
戰略性的問題想清楚了,下一步就需要運用戰術達到戰略目標。總體而言,中國的經濟與金融可以用“大而不強”來形容,數據表明我們是世界第二大獨立經濟體,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卻又非常明顯。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從之前重視“要素驅動”轉為重視“創新驅動”。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國開行研究院最近在做一個專題,即將各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指標做分項對比。不同于之前的綜合排名,分項對比的意義在于確立均值的標準基礎上,方便我們找到分項指標與均值的差距與短板。就像我們去醫院看病,先照一照X光再作一個B超,用客觀標準查驗后,看清楚問題在哪里才好對癥開藥。
目前,政府部門在決定規劃與預算上一般采用的是“水平法”,即在上一階段的基礎上加一個人為估算的百分比,作為下一階段的投入。這個百分比加多加少,并沒有一個邏輯上的支撐,如何能做到客觀有效呢?
一旦有了經濟發展重要指標分項比對的數據,從國家戰略層面,也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與發達國家在哪些項目上存在較大差距,進行專項支持。比如,中國的人口紅利的問題。如果簡單的認為人多就好,人口減少就是人口紅利消失,那么就無法解釋非洲人口眾多但經濟仍舊落后的問題。
最近厲以寧教授提出,人口紅利應該是人口數量乘以人口素質,而其中人口素質與其受教育程度又是緊密相連的。而我們通過對比研究發現,我們國家整體受教育年限大約到高一年級,而發達國家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要超過本科,達到研究生初年階段。這一比較結果非常清楚的說明我們在教育上的短板,資源的投向也就有了清晰的方向。
事實上,同樣的一套比較方法,只要調整了參照系亦可以很好的服務于省級政府、市級政府甚至縣級政府。這樣一來,從中央到地方、省市縣各級政府對發展經濟都有了參考點。從問題和差距入手,找出自身木桶的短板來補足,從而避免了盲目規劃與投入。對于國開行也一樣,我們也需要將有限的資金投放到最需要補足的短板上,以增強資金的戰略投放有效性。
銀行自身也需要“調結構”
回到金融上,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小川行長提出了利率、匯率、資本項目等多個問題,在這眾多問題當中,我認為當下最緊迫、最需要解決的是增加銀行供給的問題,通俗的說鼓勵發展民營銀行。
誰都知道,融資難、融資貴是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金融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所采取的主要是行政命令,政府出規定讓現有銀行對中小企業的發放貸款,規定這類貸款額度需要占到總貸款額度的百分之多少。如此一來,每個銀行都開始成立中小企業服務部門,絞盡腦汁的想如何在給中小企業貸款時不出問題,有的甚至要想辦法如何繞過監管,不惜造假。
這樣做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帶來越來越多的麻煩。所以,我提出需要增加銀行供給,并對銀行分層:大銀行解決大客戶的問題,中銀行解決中等客戶的問題,小銀行解決小企業的問題。不能讓新光天地去服務天意的客戶,反過來亦然。
為什么這么提呢?因為金融是以控制風險為核心一種服務,金融業務著重解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假設讓工商銀行去給一個社區里的小賣鋪放一筆小額短期的貸款,解決這家小店的短期資金周轉問題。隨之產生的盡職調查及后續的跟蹤就需要耗費工行大量的資源,即便業務做的很成功,其中的收益也無法與銀行耗費的大量資源對等。對于工行來說,怎么算這都是一筆虧本買賣,對于銀行而言,一筆筆虧本的業務如何能持續下去呢?
但如果我們改變一下條件,由一家社區銀行來放這筆貸款,情況也許大為不同。經過簡單的走訪、了解,甚至不用任何擔保,社區銀行便可給這家小賣鋪一筆短期的借款。理由很充分,同在一個小區,小賣鋪過往的經營及社區居民的購買情況在社區銀行的職員看來會比較清晰,每天的經營狀況就在眼前,很難做假。這樣的交易過程可能是雙方受益。
道理很簡單,這就是為什么銀行要分層,不同的銀行服務不同的業務對象。鼓勵民營銀行進入,將銀行自身的結構調整好,就可以更好的為社會多層次經濟服務。
(黃劍輝: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