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港鐵公司作為一家公司,具有盈利的性質,但同時地鐵是一項公益事業,您覺得公益和公司是否有沖突的地方,港鐵如何這兩者之間關系?
易珉:我認為沒有沖突。公司這個概念,引入中國大概一百多年,所謂公者,數人之財,本身具有公益性質;司者,運轉之意,是做事的理念,模式,這兩個字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個機構。
做一家公司并不難,但要讓公司長久存在下去,其實很難。世界上有很多500強的公司,但是真正500“長”的公司并不多,一家公司面臨各方面的利益,實現平衡,讓各方滿意,這件事很難。
公司具有公益性,當把公司經營得持續、長久,就形成了更大的公益,正是因為這樣,公益和公司之間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所以,很多成功的公司,會拿一部分資源支持公益事業的發展。因此,作為一名負責任的職業經理人,將一家公司做得長久,即是公益。公司只有盈利了,創造了價值,才能回饋社會。從這個意義上說,公司和公益從來都不是沖突的。
具體到港鐵,我想通過親身經歷來談。
30多年前,彼時的我還在讀小學,會去花5分錢到北京的地下去看火車——這就是北京的1號線。而那時,香港的地鐵還尚未起步。
30年后的今天,隨著香港逐漸國際化,地鐵已經成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數據顯示,90%以上的香港公眾出行離不開地鐵,他們每天的生活都直接跟地鐵發生聯系。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地鐵,但真正盈利的,只有港鐵。問及原因,我認為,任何一個公司在發展中都要摸索出來適合這個社會和城市特點可持續發展的模式,這樣才能創造價值。
眾所周知,軌道交通建設費用相當高昂,在香港修建一公里地鐵就需要5億~7億元港幣的前期投入。這不是最大的投入,更大投資是運營,為了保持高效、快速、安全運行。而票務的收入遠不足以完全貼補這些費用。
香港鐵路實際上創造了一種軌道加物業的模式,將由香港政府授予港鐵新建鐵路上蓋的“土地開發權”,由港鐵負責全面的計劃。港鐵以鐵路未建成前未開發的價格基礎向政府支付土地費用。由于在軌道+物業的模式下建設的鏈接通道會增加物業價值和地鐵客流量。建設新鐵路的財政缺口將從物業開發部分獲得一部分補充。在這樣的模式下,地鐵的建設可以減少對政府的依賴,同時政府還可以從“鐵路沿線開發走廊”的物業開發中分享由土地升值帶來的回報。于此同時,還將受益投放回交通運輸系統上,從而達到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的目標。
同時,它充分研究了人類出行的目的和城市的功能,根據人們出行的目的和需求,進行軌道交通的規劃。
舉個例子,在香港,你可以拉著你的行李在香港島、九龍任何一個地鐵機場快站把行李送到機場托運,同時還會為你辦好登機牌在內所有手續。而你就可以放心輕松購物、會見朋友等,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乘機和行李托運問題。
香港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真正能夠可利用的非常有限,人口密度之大可以想象,而港鐵通過自己的探索,盡可能的滿足了人們的出行需求,緩解了交通的壓力,在我看來,這就是最大的公益。
記者:從您專業的角度來看,大陸要發展適合自己軌道交通的模式,有什么困難?
易珉:這其實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要知道,大陸地理面積大,地域差距也很大。城市和城市之間,如北京和重慶,上海和深圳,各不相同。
如今,國內的技術創新做得非常好,但是在產業跨界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比如說重工業和輕工業之間,融資和傳統行業之間,而實際上,香港地鐵的模式其實是一種跨界。
不過,值得欣喜的是,這種跨界的思維模式會在可預見的時間里得到發展。十八大三中全會強調了頂層設計,城鎮化進程將更加重視低排放、環保、可持續發展,同時,三中全會提出,鐵路,鐵道對私營資本開放,這個機遇將會改變中國目前的現狀。
記者:您剛才提到了十八大三中全會給軌道交通發展機遇,在未來幾年內,港鐵在大陸有什么樣發展計劃?
易珉:對港鐵而言,大陸市場很重要,是公司發展的本土,目前港鐵的軌道交通在各個城市的發展情況,各有不同。
軌道業務方面,北京地鐵14號線一期已于2013年5月開通,二期和三期計劃分別于2014年一級2016年通車。同時,目前在北京正就經營兩條鐵路項目進行洽談,其中包括新國際機場快線。
在深圳,2013年4月3日,港鐵獲選為深圳地鐵6號線公私合營項目的外方潛在投資方,公司就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和維護等具體細節與深圳政府進行商討。深圳市軌道交通6號線是港鐵繼深圳地鐵4號線后在深圳市的第二個鐵路項目發展的機會,港鐵希望將香港和運營深圳地鐵4號龍華線的寶貴經驗帶到深圳地鐵6號線,為更多深圳居民和乘客提供安全、方便及高質素的鐵路服務。
物業項目方面,港鐵公司于2011 年8 月18
日,成功投得深圳地鐵龍華線車廠地塊以進行住宅及商務物業發展。該物業發展項目將預期將在2016年竣工,提供1700套住房,并將視市場狀況最早于2014年底展開預售
同時,2013年8月5日,港鐵公司宣布由其全資子公司及天津市地下鐵道集團有限公司合組的城鐵港鐵建設有限公司成功競得天津地鐵6號線北運河站上蓋土地使用權。
記者:從未來的發展計劃我們可以看到,港鐵未來在大陸會有很多發展機會,這是否意味著將給港鐵和大陸地鐵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
易珉:實際上,這并不只是簡單的帶給公司的利益。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做好軌道交通,實際上是有益于人類社會的大事。
香港90%的人是用公共交通出行,人口密度雖然大,但是交通擁堵并不嚴重,這無形中就會提高一個城市的運行效率。
其實,香港在如何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上,摸索了三十多年。城市的交通發展是分層的,在香港,如果不急于趕時間,追求最便宜的出行工具,可以選擇公共汽車;多付一點錢,更方便一點,可以選擇小巴,這種小巴隨處可以見,并和交通樞紐連相連;如果想要更準時快捷,就可以選擇地鐵;要知道,香港地鐵的準時率是世界上最高的,達到99.9%,這意味著即使天天乘地鐵出行,兩年之內只會遇到不到一次的晚點。所以,香港人的生活可以完全依賴地鐵。如果想再私密一些,則可以選擇打車;最后才是私家車。香港有很多人有私家車,但是平時都不開。因為分層的交通設計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在很多情況下,私家車反而不是最優選擇了。
做一個類比,我們常說,網購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因為實現了物的移動,人們不用再出門購物。同樣的,港鐵實現了人快速方便的移動,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利益。
記者:為什么港鐵的準點率能達到99.9%,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嗎?
易珉:首先,源于高效的管理系統。港鐵與香港政府簽訂運營協議,針對運營協議公司會制定出超越協議的更為嚴格的顧客服務目標。港鐵公司同意,當有長時間的延誤(31分鐘或以上),而有關延誤是因為港鐵營運過程所導致,港鐵公司將撥出預設的款項,透過“即日第二程車費九折”優惠直接贈予乘客。
同時,在節假日或特殊活動期間, 港鐵會加強服務和延長服務時間以便配合激增的服務需求。在預測可能發生擁擠的車站,啟動預案,提前在車站內外做好人流疏導,并且申請警力共同控制人流,并且提前加派額外的人力提供支持。
2012年,雖然公司增加了列車服務班次,但是由于公司改善了防御性維修和于事故發生時的快速處理工作,使得5分鐘或以上的服務延誤減少了23% ,其中因為設備故障而造成的延誤,在已經達到世界級水平的基礎上更大幅降低了31%.
其次,港鐵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基因,重視人才的培養。
由于軌道交通運營的技術和安全要求較高,人員數量較大,需要企業在長期經營過程中積累經驗和專有知識、以及人才。為滿足需求,從1978年開始,學徒計劃沿襲至今。時至今日,已有超過1200名年青人完成訓練。許多畢業學員現已于各工程部門內擔任要職,或晉身公司管理層。
受訓學徒通過有系統的在職訓練,不僅從熟練人員身上獲得寶貴的工作知識和經驗,而且獲得導師的輔導及指引,促進了個人發展,挖掘出自己的潛能。此外,公司也會全費資助技工學徒及技術員學徒修讀指定的職業訓練局課程,并獲專業機構的學歷認定。
第三,是港鐵所具有的“用心聽、用心做”的服務理念。這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教會員工如何去感受乘客的需求。
舉個例子,在地鐵站,如果有許多人在無序的走動,這說明地鐵里的標識需要改善。這種改善,并不是修改一個標記那么簡單。
港鐵有一對員工夫婦,已經為公司工作了30多年,只有一個工作內容,他們幾十年來如一日,拿一個小本,記錄下每個車站乘客的需求。每一天,他們從地鐵走出來,以一名普通乘客的身份,去感受標識是否準確,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指明路徑。這甚至會詳細到,箭頭是直畫還是曲畫更合理的細節上。
而公司選擇一對夫婦去做,也有更科學的考慮。因為男女思維不相同,我們會根據這些生理特點,研究出更為合理的標識,這對夫婦也在用心將這些感受傳達給公司。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但充分說明了港鐵在細節上的用心。客觀的說,香港市民作為軌道交通的乘客,文化素質非常高。實際上,這也是通過港鐵多年的教育形成的。
港鐵連續多年被評為最佳雇主,這充分說明了員工和社會對公司的認可。在香港,如果有家庭成員在港鐵工作,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會覺得有歸屬感和榮譽感,因為這份工作承擔了社會責任,讓員工覺得自己在為人類社會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