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長江商學院MBA十周年慶祝論壇”于11月23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諾華(中國)主席尹旭東。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尹旭東:首先,允許我向長江商學院的所有教師、學生,熱烈的祝賀,祝賀長江商學院十周年。
跨國企業在中國未來十年的機遇和挑戰,是所有的跨國公司都是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的判斷正確和失誤,取決了這家公司能夠成功還是失敗。
現在的非洲就是90年代的中國:所謂“熊貓年代”
命題到十年,其實有一定的前瞻性,基本上每十年跨國公司在中國機遇、模式都有一個很大的變化。90年代的10年,中國企業對跨國公司來說從本質上是一個好奇的新天地,總結下來就是好奇兩個字。覺得這個國家現在開放了,好像應該挺有潛力,有十幾億人呢,該怎么做,也不是太清楚。
去試試吧,派幾個人過來,或者在當地找一個會說英語的管理人員。對中國業務,對于任何一個跨國公司在90年代,基本上無足輕重,真正到總部去,一提中國,基本上感覺就是一個"熊貓",挺可愛,挺好看,沒有指望著能弄回多少食物,當然也吃不了多少,無所謂,養著吧,基本上可以把那10年叫做一個"熊貓年代"。
實際上,對于跨國公司來說,我們可能關注,可能不關注。對于非洲,我們現在基本上也是這樣一個態度,非洲沒有熊貓,我們可以叫做斑馬時代,非洲也是10億人,現在也不打仗了,大家都想過好日子。我們不太懂,派個人去探探水,所以90年代基本上是一個"熊貓年代"。
2000年是跨國企業在中國的轉折點:邊緣化的戰略,誘人的市場
坦率來說,除了少數很有前瞻性的,90年代多數的跨國公司是沒有中國戰略的,因為對中國上本質上就是一個"買辦式"的管理,中國的管理層說什么就是什么。這個情景到了2000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大的一個變化是所有跨國公司都發現在中國做的比較好的跨國公司,銷量可以達到全球的5%,甚至10%。
有一個公司10%的銷量,總部就要開始有一定的興趣,雖然10%不會是一個最核心的市場,但是對于這個市場的關注度就大大增強。因此,這個時候所有的跨國公司都逐漸把中國作為一個重要的市場來看,關注點是這個市場能出10%,對于每個季度的業績也有很大的影響,要開始關注,同時也要開始有戰略。
這個年代,一些大型跨國公司每年都會有一個戰略規劃,一本大約200頁的書,很多公司都有中國戰略這一章。但是美國戰略不是一章,歐洲戰略也不是一章,日本戰略也不是一章,為什么獨獨中國成為一章呢?那么特殊嗎?本質上來說對中國仍然是在邊緣化,雖然說5%、10%的市場是重要的,但在跨國公司的整體戰略里,是一個邊緣化又拿回來不少錢的一個單位。因此,會有中國戰略這一章。所以,這個時候中國的戰略是邊緣化的,對中國的興趣是在于中國的市場,希望中國能夠賺錢。
中國有一點不但是熊貓了,還像是一個老鷹,老鷹飛上天上時不時的逮到一只兔子。所以就要進行管理,還不能進入公司整體戰略來管理,因此放在外面,承認中國有中國特色,是一個邊緣化的戰略管理,這基本上是2000年的中國的特點。
跨國公司對于中國市場未來十年的變化
未來十年主要的變化應該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市場,二是在資本,三是在創新。
第一,市場。2000年代外資對中國市場已經感興趣了,未來的十年中國市場越來越重要,很多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都會靠近或達到全球的20%。中國有世界20%的人口,達到了20%就進入常態化,對于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是一個重點業務。因此,對于中國這個市場的關注度就會越來越大。
外資公司的短板
所有的外國公司以前認識到,以后會更加認識到,在中國要做市場,在市場這個領域要競爭,這在外國公司歷史上是短板,而且以后永遠是短板。外資公司在中國要想在市場上取勝,一個簡單定義就是提供顧客所需要的,最受歡迎的產品和服務,對于他們來說永遠是短板,他們打不過的,對于任何一個外國公司管理層想把這一點作為競爭優勢,一定是死路一條。
互聯網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跟中國公司在這個領域競爭,在市場和服務這兩個方面競爭的話,一定是死路一條,一定會全軍覆沒,所有跨國公司能夠認識到。但是背后的根源并不是一個中資、外資的區別,背后的根源是一個大公司和一個小公司的區別,外資公司都是大公司,而且外資公司永遠沒有做過小公司,之所以到中國開一個業務,一定是大公司才來的,外資公司一生下來就是一個大公司,大公司和一個小公司在市場上競爭,在提供最好的市場和最好的服務方面競爭,是有劣勢的。
外資公司的優勢:資本
大公司有大公司與生俱來的問題和限制,因此要跟眾多的小公司在市場上競爭一定要輸。當然,對于外企來說,對于這方面永遠是越來越關注,不是說一定打不過人家就不做了,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劣勢當成優勢來做。外資公司的優勢在哪兒?一是資本,二是創新。
資本,是外資公司的一大優勢。在過去的年代,在2000年代、90年代,這個問題我們想都不想,這個問題在跨國公司的中國管理層是不需要想的。因為,首先外資公司母公司在做資本游戲的時候,數量級在90年代、2000年代中國公司是不能比的。同時,游戲規則也完全不一樣,外資公司的國際資本市場游戲規則跟中國來說,中國也要弄幾億、幾十億的資本也有公司拿到,但是游戲規則完全不一樣,因此在資本市場沒有任何交叉,外資公司在中國業務從來不想這個問題,有全球CFO幫你決定以后,要多少錢就來多少錢,對于他們來說,拿幾億、幾十億美金和人民幣不是一個問題,只要能夠把道理說清楚,總部就來了,至于總部在紐約和東京、倫敦去融資,那是他們總部的事情。
本質上,過去十年當中這是外資企業一個巨大的優勢,和中國一些小公司競爭的時候的一個巨大的優勢,為什么有很多外資公司仍然可以打敗一些小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源源不斷的資本,而那些失敗的,有一多半都是因為在這個里面犯了錯誤。資本這個游戲在未來和過去是外資公司最大的優勢,而且沒有交會,未來十年在這個領域,會出現巨大的變化,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變化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的一些公司規模上來了,中國的大公司有本事可以和外資企業在一個數量級上玩資本了。二是中外公司資本在未來十年一定會融合,因此在未來十年在資本這個領域,中外公司將會出現非常非常火熱的競爭,這個領域的競爭應該是一個白熱化的競爭。
對于跨國公司來說,中國不再是一個資本的一個可忽略的領域。但是在中國考慮資本的時候,不是為了跨國公司而做,而且為中國業務而做,作為全球資本戰略的一部分,中國的總裁,中國的CFO要和全球的CFO說明白,在中國的A股上市怎么回事,在中國的國際板是怎么回事,中國的債券是怎么回事,但是講這個問題不是為了給中國融資,而是對于跨國公司來說,美元、日元、歐元、法郎都是一樣的,是作為一個全球整體資本戰略的部分。面對的是一些非常強大的中國公司,也同樣在玩兒一個游戲。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外資公司的優勢:創新
以前在跨國公司不怎么考慮一些問題,現在在中國要考慮了,就是創新。跨國公司必然的被逼到要把在中國公司的創新問題上到一個戰略核心地位,總共就這么三個要素,市場要輸,資本不一定贏,必須要把創新抓起來,而創新是中國公司最大的短板,也是外資公司的最大的強處。
在未來十年內,在整體上來說,中國公司仍然是處在一個絕對的下風,因此這個巨大的優勢,跨國公司在未來十年當中會不斷的把這個優勢發揮出來。為什么說創新是中國公司的最大短板,是外資公司最大的強處?
什么叫創新,平時讀到的創新,一般來說都是所謂的機遇性創新,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在行業大轉型的時候,就是行業出現重大變化的時候,有一些公司應運而生,有一些業務模式應運而生,這叫機遇性創新。這種創新必須要機會碰得早,馬云[微博]早生30歲,晚生30歲,都做不了阿里巴巴[微博],必須要逮到這種機會。另外一種是天才加運氣,也會出現創新,一個天才要特有運氣,才能出現創新。這種創新,一般在報上登的都是機遇性創新,而機遇性創新在整個創新的經濟領域并不是一個主流,最多是一個催化劑,真正的核心推動經濟發展的創新,應該是體系性的戰略化的創新。比如歐美、日本的精密機械,小到瑞士手表,大到飛機發動機,中國都做不出來,為什么?真正好的新藥,創新性新藥,歐美日都可以做出來,中國做不出來。
最好的例子是蘋果,喬布斯之所以偉大,既可以做成機遇性創新,又可以做體系化戰略創新的。而現在我們大家有的蘋果電子產品,全都是體系化戰略化的創新產物,為什么叫體系化戰略化創新產物?一般來說有幾個特點:首先是一個很大的組織、一個很大的公司,至少在這個領域專注了十年以上才能做好這個產品。歐美精密機械、飛機發動機,干了30年,而且這些公司30年別的都不做,就研究怎么樣把機械做得最好,怎么把機械做得越來越好,怎么把發動機做得越來越好,這樣的創新底蘊,投機取巧來不得。
我們研究藥的,每一個項目,5億到10億美元的投入,十年的周期,十年以后95%的失敗率,這樣的一個業務模式,一個創新模式,不是什么公司都可以學,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復制出來的。喬布斯帶了那么多人,從90年代中開始研究,研究到10年以后,2005年以后才開始看到蘋果這些產品出來,我們只看到這些東西出來了,用得好,我們沒有看到喬布斯在這項創新上投入了十年的時間,而且十年專注的來做,才能把它做好,這叫體系性戰略化的創新。這樣的創新,是經濟發展的主動力,機遇性創新最多是催化劑,這樣的創新在歐美日最大的支柱,也是外企的最大的優勢,也是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在這個領域,在未來的十年,首先中國企業還做不到,只能學,肯定不可能學到精,因為體系性創新必須要做一個大的組織化十年才能做好的話,從定義上說,就是說十年以內別人趕不上你。要想讓趕上,必須沉下心做十年。因此,這是一個外企的最大的優勢,能夠長期專注的做一件創新,能夠有組織、有體系在組織化的大手筆投入,十年以后見效。
想象一下,中國有多少公司能夠建立起這個能力,說這個管理層有非常激烈的討論,說我們這個項目投資10億美金,應不應該做,兩邊吵的面紅耳赤,出來喝茶的時候說,我們吵的事你也不知道,最終誰對誰錯,跟我們倆沒有關系,因為最后結果出來的時候我們倆都不在這個公司了。這樣一個組織建設不是那么容易,正是因為不那么容易,所以才是一個競爭優勢。
未來十年的企業戰略規劃
未來的十年,中國的跨國公司會逐漸融入到這些公司的全球創新體制里面去,這個創新體制不是只為生產于中國,是一個全球統一的體制,怎么讓中國公司可以融入進去。融入得好的,這個公司就可以做得更加成功;做得差了,這個公司在中國就會很有困難,因為另兩個要素你不占優勢了,市場從來就沒有占過優勢,資本在未來的十年也不會占優勢,因此中國創新優勢必然在十年當中成為最大的競爭熱點,而且成為前瞻性跨國公司最關注的領域。坦率來說,是我們諾華最關注的領域,怎么樣把中國業務、中國的運作、中國戰略融入到全球的創新體制當中,這將是我們未來成敗的關鍵。
因此,在這樣一個環境下,無論從資本,從創新,未來十年也就不存在中國戰略了,你會看到跨國公司的戰略規劃,90年代沒有中國戰略這一章,2000年代有了中國戰略這一章,未來十年中國戰略這一章又會消失了,因為中國戰略不存在了。對于公司來說,中國必須在未來十年當中,無論是在市場方面、資本方面、創新方面都要融入到全球的戰略框架當中。
再次祝賀長江商學院MBA十周年生日快樂!